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俞榮
無論哪種人際關係,兩人之間或多或少都會有對彼此的不滿,有不滿就會有憤怒,而且憤怒不會因為被壓抑而消失,它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隱形攻擊」。
生活中,「隱形攻擊」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朋友在你背後搬弄是非,同事不配合你工作,更有甚者在你背後「捅刀」。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尚坤表示,隱形攻擊傷害大過直接攻擊,建議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這類困擾,可以直接告訴對方你感到不舒服,停止這種傷害,才能避免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本期心理諮詢師張尚坤
熟悉沙盤療法、精神分析、催眠、意象對話、元認知、家庭系統排列等心理諮詢和心理幹預技術。德州市十佳心理諮詢師、平原心理諮詢師協會會長、平原五中心理諮詢師。擅長家庭教育與家長培訓、青少年人生規劃、失眠及各種心因性的軀體疼痛、學生考試焦慮、學生厭學導致軀體症狀、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恐懼、焦慮、強迫等。
案例一 強勢父母去世,兄弟反目
劉先生的父母去世後,他和哥哥長期偽裝的和睦關係再也演不下去了,兩人為了一套房產爭得惡語相向。年關在即,往年兄弟兩人都要回老家看望親戚們,可今年似乎是去不成了。劉先生最近幾天連續失眠。其實他和哥哥家經濟條件都十分優渥,誰也不差一套房子,不知道兩兄弟為什麼會鬧到這個地步。
張尚坤了解得知,劉先生的原生家庭中,父母都十分強勢,對兩兄弟教育十分嚴格,在他們小時候,經常對他們謾罵、責備、吼叫、控制,還會相互比較他們兩個誰更優秀、誰更乖、誰拿了獎學金,這種比較會讓孩子內心產生極大的不平衡,逐漸產生「我不好」「我不如別人」「我沒能力」的負面信念,就會產生內疚、自責、不自信,甚至會造成很多的嫉妒情緒。
而且,處於弱勢的孩子,不滿的情緒長期無法表達,就會轉變為兄弟間的相互攻擊,這種情緒會在父母去世後集中爆發出來。
案例二 溫柔賢惠的妻子總是小錯不斷
在夫妻關係中,隱形攻擊則更為常見。秦先生始終想不明白一個問題,他的妻子溫順賢惠,但是,經常在一些小事上出狀況,比如經常不小心摔碎碗,或者經常約會遲到,每每此時,兩人就會十分不愉快。
經過認真探究,心理諮詢師發現,秦先生的控制欲很強,他常常不允許妻子跟她的朋友一起玩,甚至連妻子的髮型、衣著都要他來決定。妻子害怕丈夫的強勢,不敢當面反抗丈夫的支配,所以就用了另一種方式表達不滿,比如打碎東西、遲到等。
現實中很多夫妻是這樣的,我明明對你不滿,可是不說。但是他們也不會一直任由自己壓抑下去,他們會故意去摁下對方身上的情緒按鈕,明知道這麼做會點燃對方的怒火,可還是故意摁下去,看起來好像是不小心,其實蓄謀已久。
分析 隱形攻擊傷害大過直接攻擊
你喜歡交什麼樣的朋友?心理諮詢師建議你多交會表達自己憤怒的朋友。因為每個人都有憤怒的情緒,而那些永遠對你笑臉相迎的人,會用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報你。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尚坤介紹,這些沒有直接表達出來的憤怒,被稱為「隱形攻擊」,它一方面指向於外,一方面指向於內。指向外的是關係中弱勢的一方通過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報復等非直接方式,向強勢一方表達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積的憤怒;指向於內的則壓抑自己,認為自己沒能力、沒價值、不夠好等,用自卑的想法來傷害自己。
通常,「隱形攻擊」的殺傷力,要遠遠大過直接攻擊。它會破壞關係,甚至危害家庭,更可怕的是,「隱形攻擊」不在乎輸贏,只在乎一次報復的機會。而且,一般「隱形攻擊」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自卑情節,一受挫就會把矛頭指向自己。嚴重受挫,矛頭完全指向自己時,就形成了抑鬱。
建議 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避免陷入「隱形攻擊」怪圈
避免受到和形成隱形攻擊最好的辦法,就是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這其實並不簡單。想像一下,當有人請你幫忙時,你會不會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呢?有時候你心裡明明想說「對不起,這個忙我幫不了」,可嘴上卻說「好的,我可以幫忙」。因為你可能會害怕拒絕了,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對方會說你不好,會不喜歡你,這些都是價值感低的表現。
遇到這種情況,建議你反向思考一下,即便你幫忙了,你的內心就真的平衡了嗎?長此以往,這會讓你耗盡精力,甚至崩潰。
建議你當感到不滿時,就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要麼用同理心代替怨恨,要麼就與對方正面交流,要學會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憤怒,不要攻擊他人的人格。如果你曾經對別人進行過隱形攻擊,希望你能對自己的情緒多一些接納和理解,去覺察自己的經歷對你現在人格的影響,然後以更真實灑脫的姿態面對自己、面對他人、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