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晴談這個男朋友,她媽媽從一開始就不同意,提醒她說「一定要了解他的家庭,家裡的各個成員,否則以後有你的苦吃」。
「媽,你真是勢利眼,人家寬哥可不是那樣的人,他吃苦耐勞從農村奮鬥出來的,我看他很優秀,家裡人一定也錯不了。」曉晴總是這樣反駁媽媽。
曉晴和男朋友寬哥是研究生校友,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都是高材生,志趣相投。
熱戀中的曉晴是同學們羨慕的人,愛人同為研究生,這樣的姻緣得靠緣份,並不是人人都能有。
曉晴哪裡聽得下去媽媽的阻攔和勸說,剛畢業就執意和男友領了結婚證。
婚姻是一輩子的大事
因疫情影響,兩人沒有辦結婚儀式,商量著趁疫情不嚴重了,回一趟老家,想宴請一下賓客,熱鬧熱鬧。
滿懷期待地、千裡迢迢回到男友家所在的村裡,想不到婆婆家什麼都沒準備:被褥沒有新的,房間也沒有打掃,吃的喝的特別簡陋,甚至第一頓飯,桌子上淨是剩菜。
男友的哥哥嫂子在隔壁院子住,但是吃飯是和婆婆一起。吃過飯,哥哥嫂子很認真地說:你進了這家的門,就是這家的媳婦了,做飯刷碗一起承擔吧。
可憐曉晴還用不慣老家的老式煤氣灶,多年上學也不怎麼會做飯,發愁明天做飯怎麼辦。
當天夜裡,一盆的碗筷,曉晴自己蹲在院子裡洗,婆家一家人在屋裡聊天笑的哈哈哈。
怵頭的曉晴在面對滿盆髒兮兮、油乎乎的碗筷時,向男友寬哥投去求助的目光,沒想到寬哥也跟著哥嫂打哈哈:「以後我跟哥哥學習怎麼調教媳婦。」
就在這一瞬間,曉晴突然明白了媽媽的話:一定要看看他的家裡人,是否善待你,是否他骨子裡仍有從底層爬上來時帶著的可怕欲望,還有他們一家人對於老婆的態度。
曉晴的寬哥,雖然在城市裡讀到研究生,但是,他回到家鄉,就暴露出本質:媳婦在他眼裡,就是為他生兒育女,為他服務的,為他的家人服務的。
果不其然,這才剛回到老家,立刻就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晚上在屋裡閒聊,沒人提及為曉晴和寬哥操辦婚事,未來公婆和哥哥嫂子一直在謀劃著未來曉晴和寬哥給他們帶來什麼。
首先一點是,公婆從今年開始就打算不種地了,地都給哥嫂種,他們要享清福了:他們兒子出息了,研究生畢業了,該享他的福了。
公婆想去跟著曉晴和寬哥一起住,可是,兩個年輕人還沒買房,怎麼住?
「當然住你媽媽家了,你媽的房子將來不就是你們的嗎?」
「怎麼能住我媽媽家呢?我媽媽一個人生活習慣了,她可不習慣外人住進去。」曉晴當即反對,她爸爸去世好幾年,媽媽一直獨居,肯定不會同意婆婆前來。
讓她寒心的是,在城市裡對她還行的寬哥,此時一句話也不替她說。
回婆家的第一個晚上,沒有人討論他們的婚禮該怎麼辦,一家人商量的,是公婆什麼時候進城,是哥嫂家的大小子啥時候也進城,讓曉晴和寬哥給安排個學校上。
至於婚禮,婆家人一致認為,領了結婚證就是一家人了,還辦什麼婚禮?要辦的話,就讓曉晴和寬哥出錢,他們在村裡要上幾桌菜吃吃。
曉晴算是明白了:若是嫁給「鳳凰男」寬哥,附帶的是全權負責公婆的養老,從50多歲一直養到死;哥嫂目前是留在農村了,但是哥嫂的孩子需要交給他們來管……
想一想,如若這樣,恐怕要搭上自己的一生,去伺候這麼一大家子,連自己娘家媽也跟著受連累。
回城後,曉晴冷靜地想了想,決定和寬哥分手,在他們還沒有孩子的時候,趁早了斷。
寬哥非常不理解,各種惡語相向:「你都是老姑娘了,還挑三揀四,你以為離了你,我就找不到城裡姑娘嗎?有的是上趕著嫁給我的!」
因為已經有結婚證,分手意味著離婚,但曉晴思前想後,還是下了決心離婚。
她不敢肯定自己能承受得了婆家一家人的重擔,也不能接受他們肆意幹擾她的生活甚至她的家人。
兩個在完全不同環境下長大的人,要結合在一起一定要慎重,有些人骨子裡隱藏的性格缺陷,是很難改變的。
家庭環境相差太大的夫妻,在生活中需要更多磨合,否則的話很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