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70歲退休老人的忠告:要想晚年過得好,一定要記住這三點

2020-08-25 藍楓凌星

文/藍楓凌星


前言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我們大多數人的前半生都是在忙忙碌碌度過的,為了家庭、為了理想、為了生活,我們沒時間停下來,也不可能停下來,只有當我們退休後,我們身上的擔子才會少很多,我們才可以好好的停下來歇息一下,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不過,退休只是代表我們有了放鬆下來的前提,如果我們的思想觀念不轉變一下,那麼退休生活依然會過得很累很辛苦。

傾訴人:李大娘

我今年70歲,剛好到古稀之年,距離我退休也有10年的時間了,這10年裡,我過得還不錯,但不要以為每個人退休後都能過得不錯。

像我身邊,有的退休老人日子過得確實很滋潤,但同樣也有不少退休老人日子過得苦不堪言,而之所以同樣是退休,過得卻是天差地別,大多是因為思想觀念上的不同,而據我觀察,退休生活過得滋潤的老人,基本上有著三個共同的特點。

一、對子女適當的自私

有些老人之所以過得苦不堪言,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子女太過無私。換句話來說,就是他們對子女太好了,好到過分、好到離譜。

他們的子女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幫忙帶娃,幫忙做飯,幫忙洗衣,幫忙打掃房間,總之,只要是子女讓做的,他們二話不說就照做。

你說,他們這樣能過得不累嗎?

父母對子女好,這是應該的,但這個好應該有個度,一旦越過了這個「度」,就不是對子女好了,反倒是害了子女。

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白,一旦子女成家立業了,一旦他們成為了丈夫、妻子或者父親、母親,他們就應該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我們不應該越俎代庖。

這樣只會讓子女越來越依賴我們,最終讓他們成為「巨嬰」。

記住,父母對子女的有求必應,不是對子女的愛,而是溺愛。

有些老人之所以過得滋潤,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子女會適當的自私,不會有求必有,不會子女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

而這才是父母應該做的,當子女成家立業後,作為父母的要學會放手,不要還把他們當成小孩,溫室的花朵是成長不起來的,只有經過風吹雨打的花朵才能茁壯成長。


二、攥緊自己的錢袋子

現在很多退休老人雖然每個月都有退休金,日子卻過得很清貧,捨不得吃、捨不得穿。

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們把錢都拿去接濟子女了,幫子女還車貸,幫子女還房貸,甚至給子女的日常開支買單。

就算他們的退休金再多,也經不起這樣花啊!

子女的日子過得艱難,做父母的當然不能袖手旁觀,可是很多年輕人之所以日子過得艱難,不是因為他們真的掙得少,而是因為他們花錢大手大腳。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喜歡攀比,買東西專門買貴的、買牌子貨,如果他們有那個經濟實力的話,他們買了也就買了,問題是他們沒有那個經濟實力,卻還要打腫臉充胖子。

我們做父母的真的不能不管不顧的接濟子女,這是對他們的縱容,這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的向父母索取,當哪天我們徹底沒錢再給他們的時候,他們只會怪我們沒錢,卻不會記得我們的好。

所以退休後,我們要攥緊自己的錢袋子,如果子女確實是因為客觀原因而沒錢了,我們可以接濟他們,如果是他們自己花錢大手大腳而導致沒錢的,那我們不要慣著他們,必須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有意識的節儉。

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對於一個老人來說,沒錢是可悲的,作為老人,我們已經沒有了勞動能力,一旦我們沒錢了,那麼我們就只能依靠子女,可子女卻不一定會好好待我們,而只要我們攥緊了錢袋子,就不用擔心這些了。


三、鍛鍊身體,讓身體保持健康才是退休生活過得好的前提

現在的人相比以前的人來說,壽命更長一些,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要醫療水平的提高。

但如果我們不注重身體健康,肆意「透支」自己的身體,如飲食不健康、飲食不規律,熬夜、喝酒,那麼誰也說不準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因為一旦進入晚年,我們身體的免疫力已經無法和年輕的時候相提並論了。

很多時候,我們的身體可能上一刻看起來還好好的,下一刻就垮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確確實實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我住的小區裡有一個比我還小兩歲的老頭,平常看起來挺硬朗的,精神頭一點都不比年輕人差,結果突然之間就得了腦梗,雖然搶救了過來,身體卻大不如從前,身邊必須得有人照顧才行。

所以,不論平常我們看起來有多好,我們都要加強鍛鍊身體,我們可以打太極,也可以做廣播體操,沒事的時候還可以多溜溜彎,這些都是可以的,要記住,鍛鍊身體才是身體健康的保障,而身體健康才是退休生活過得好的前提。


結語

李大娘說的三點可謂是肺腑之言,對於退休或者即將退休的人來說,有著很大的參考作用。

我個人也認為,退休之後要想過得更好,我們更多的應該關注自己,而不是把精力全放在子女身上,要記住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當我們年紀大了,我們的子女也已經長大成人了,我們要相信他們能夠擔起責任,相信他們可以獨當一面,相信他們可以克服困難,迎難而上。

相關焦點

  • 一個六十五歲退休老人忠告:要想晚年過得好,記住這三點
    傾訴人:李大爺我今年六十五歲,五年前退休,退休前,為了生活,只能緊咬牙關,幹著工作,直到退休後,才總算是無事一身輕。但不要以為退休後,就能過上悠閒自在的退休生活。我身邊有很多退休老人,有的人退休生活過的那叫一個滋潤,有的人退休生活卻過得很勞累。仔細觀察,我發現退休生活過得滋潤的人,大多具有三點特徵。
  • 一個80歲老人說:要想晚年過得舒服,請記住這4句忠告
    導語:一個80歲老人說:要想晚年過得舒服,請記住這4句忠告 1很多老人晚年過得不好,總是把責任歸咎到兒女身上,說是兒女不孝順,不關心,嫌棄自己等,總之,千錯萬錯都是兒女的錯。我問王大爺:」別人都說兒媳和老人處不到一起,經常弄矛盾,您老人家真有福氣,兒女個個孝順,一定能長命百歲的。」誰知道王大爺卻說:「老人晚年過得舒不舒服,其實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老人自己,如果老人難以做到這四點,兒女很難孝順。」
  • 70歲老人心裡話:晚年要想過得幸福,要做到這三點
    人到了晚年,誰都害怕自己的生活過得不如意,可也不是誰都可以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我鄰居家的李大爺都已經70歲了,可他的晚年過得那真的是很幸福,每天會去樓下公園散散步,也會和其他朋友下下圍棋,不用去考慮太多的事情。他也告訴了我,人到了晚年,要想過得幸福,就必須得做到這3點!
  • 一位70歲老人的忠告:人到晚年,要想過得好,請記住這4句話
    還沒等我詢問,這帥老頭就已打開話匣子,他姓王,今年70歲了,曾是個國企老幹部,自老伴去世後,就搬到養老院住,家裡的還有兩個兒子,都在國外,除了按月打錢,按季問候外,也沒有別的交集了。「沒兒女在身旁,你咋把日子過得這麼好?」
  • 一位70歲老人的忠告,人到晚年,要想過得好,請記住這4句話
    銀髮齊整地貼著頭皮,襯衣的摺痕明顯透露著剛熨過的溫熱,他含著一口播音腔問道:「姑娘,能捎我去趟老年大學麼?」只見閨蜜一臉不好意思地望著我,「他聽說今天有人接我,就想問問能順路帶他麼?」我自然欣然同意,其實這同意背後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從來沒見過這麼老來俏的老人,他著實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 一個老人的忠告:想要晚年過得好,一定要記住這四句話
    對於現在的社會,大部分老人在晚年的時候,如果過得不好,都會說自己的兒女不孝順,沒有起到對他們的贍養義務,反正都會把自己的不幸福,都歸咎於自己的兒女,都認為是他們的錯。兒女們也因為老人的這種行為,可能對他們有點怨恨,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如果老人能夠做到平等的對待,一視同仁,兒女自然而然也會對他們孝順。所以對於那些老人來說,如果要想晚年過得好,請記住這句話,很有用。1.兒女眾多,要一碗水端平。
  • 再婚老人的忠告:要想晚年過得好,擇偶標準不能將就
    ,得到了兒女的支持,晚年也尋找了一個伴侶,與朱爺爺成為了夫妻。再婚的12年生活裡,張奶奶與朱爺爺發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總的日子上過得還是比較幸福的,張奶奶也總結了自己的12年再婚生活,給出了一些忠告,希望對想再婚的人有幫助。
  • 65歲退休女人覺悟:晚年要想過得好,退休後一定要拿好退休金
    導語每個人都是辛辛苦苦了一輩子,指望著年齡大了,退休後能享點福。可是,退休後就真的能享到福了嗎?有些人退休以後,可能生活都過得比較幸福和安逸,也有一些人過得可能就比較痛苦了,這是因為有些人,沒有給自己留好路。今年65歲的劉阿姨,就是因為沒有把自己的路給留好,導致了自己退休後過得日子是比較痛苦的,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一位70歲老人的忠告:不搭理這三個人,退休生活越過越自在
    一位70歲老人的忠告:不搭理這三個人,退休生活越過越自在!說得非常在理,不管多大年紀,都值得一聽。01竇志中老人今年已經70歲了,在他看來,退休之後如果想自在、清醒,最好不要理身邊的這三種人,02在老人看來,退休之後想要過得安逸、自在,那麼從工作之時起,就得分辨身邊同事的性格及行事作風
  • 65歲退休男人的忠告:要想晚年過得好,一定要攥緊退休金
    ,朋友們都勸我攢點錢,別光指望兒子,留點心眼。而且我就這麼一個兒子,能幫就幫幫他,也不想跟他耍心眼,畢竟以後還要指望他養我老呢。退休一年後,兒子跟我說,生活壓力大,每個月還要還房貸,想拿我的退休金接濟一下。所以我就把退休金給他了,每個月他給我千了八百的,我一個人也夠花。
  • 八旬老人的忠告:要想晚年過的好,一定記住這「三句」掏心窩的話
    喜歡情感話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導語:人生在世,年輕時好過,哪怕有車貸房貸,起碼身體是健康的,也有精神頭去拼搏。最難過的就是到了晚年,身體素質每況愈下,而身邊的兒女再不省心,可謂雪上加霜。那麼人到晚年,該如何過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幾位八旬老人道出了生活的真諦。能動彈一天,堅決不往兒女跟前湊一步,才能瀟灑又自由。
  • 一個八旬老人的忠告:要想晚年過得好,請記住這幾句話
    許多老年人過的都不快樂,在他們眼裡終究都是孩子的錯,不理解他們,不好好孝順自己,總歸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孩子的身上。事實上,在很多時候不光是孩子和家庭的問題,老人本身就有自己的責任,因為他們並不明白,如何過好人生,一輩子,如何享受人生的生活。再讓子女孝順自己的同時,也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不然的話子女又怎麼才能孝敬您呢?一個七旬的老人告訴我們,想要晚年過得幸福,請記住這些話。
  • 70歲老人的傾訴:要想晚年幸福,就需要對兒女做到這「三不」
    趙大媽覺得實在不行就只能賣了房子給老伴治病做手術,可小兒子卻不同意,說趙大媽這套房子要留給孫子的,不能隨意的賣了。現在的趙大媽逢人都會哭訴,我們退休金近萬元,卻無力給老伴看病。早知如此,就不能夠對孩子太好了,這人老了,要想晚年幸福不愁,就需要對兒女做到這「三不」。
  • 一個八旬老人的忠告:要想晚年過得好,請記住這4句話
    很多老人晚年不幸福,把原因都歸咎到了子女身上,子女工作忙少了關心,不孝順,子女說話不尊重老人,不孝順,子女不給錢花,不孝順,子女嫌棄自己,不孝順,等等一些不如意的事,都是子女的錯。 其實,很多時候,並非一個巴掌就能拍得響的事,有些老人活了一輩子不懂得怎樣做人,兒女又何來的孝順?有些老人一輩子能看透很多事,兒女自然主動盡孝。
  • 70歲老人忠告:要想晚年過得好,請丟掉這三個字
    那麼誰都靠不住,晚年該如何安心的度過呢?相信每位老年人都為此發愁。但我認識的劉大爺晚年過得很舒心,他說老年人要想安享晚年,就要摒棄,靠,等,要,這三個字。家裡的地租了出去,房前屋後的園子裡種點菜,吃不了拿到集市上賣,閒暇之時喜歡看書,日子過得還算可以,兒女們都在城裡,不放心他自己生活,讓他三家輪著住養老。老爺子一口回絕,輪流養老跟要飯有啥區別?我不想依靠你們,兒女們很驚訝,你不靠我們靠誰?這是想找後老伴依靠?
  • 3位70歲老人的忠告:想有個幸福的晚年,不要做「三無」老人
    要想過一個幸福的晚年,那麼就不能做「三無老人」,為什麼這麼說呢?不如看看這三位70歲老人的忠告。我今年70歲了,我原配老伴7年前去世了,我的孩子們都在外地忙,雖然定期給我打錢,可是卻不能時時陪在我身邊,所以我就尋思著給自己找一個伴兒。問過孩子們的意見,他們沒有不滿還很支持我,所以我就在三年前找了個「半路夫妻」搭夥過日子,不得不說身邊有個伴兒才有家的感覺。
  • 一位老人的忠告:退休後,有三件事要「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該吃吃、該玩玩,趁身體還健壯,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領略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照顧好自己,也不枉來人間走一遭。但是有些事情時間再多、人再閒,也一定不要做。請聽一位老人的忠告:退休後,有三件事要「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 70歲老奶奶忠告:晚年能夠享福的老人,會有這3種特徵,很明顯
    引言一個人要想晚年過得好,過得幸福,是能夠從身邊的事與物看出來的,那麼什麼樣的老人晚年活得好呢?相比只有親身經歷的才會有發言的權力,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70歲老奶奶是怎麼說的吧。其實這都是老伴給我提的醒。在我65歲的時候,老伴退休不久就去世,在此之前他是一個領導幹部,退下來以後都有積蓄和退休金。在他去世之前,擔心4個兒子不孝順,所以將積蓄和退休金給了我,在我的眼中,老伴可能是多想了,那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啊,晚年會給我養老的。
  • 65歲退休老人的覺悟:要想晚年過得好,工資卡一定要拿好
    過來人的忠告:無論兒女是否孝順,也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一次遛鳥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小我三歲的女人,之前結過一次婚,但是因為感情不合就離婚了,沒生過孩子。也挺可憐的,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我們互相覺得很合適,便有了再婚的想法。我覺得不管怎樣,還是應該跟兒子商量一下。
  • 七旬老人含淚傾訴:要想晚年過得好,千萬要記住這四句話
    前不久一起坐著乘涼,我問王大爺之前的事情,王大爺緩緩的說:人老了不中用了,孩子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自己就只能保個安詳,好好度過晚年。此外王大爺還給了四句話,他說:要想晚年過得好啊,就一定要記住這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