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終有一老,到底該如何為自己的晚年時光留足底氣呢?早先流傳著這樣一句答案,「養兒防老」!
可現如今,年輕人早已各奔東西地打拼,老年人真要有個災病,兒女已不能及時趕回,而就算兒女在身邊,也是各人都有各人的生活,所以,總想依靠著兒子,那是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不是萬全之策,那麼到底該如何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呢?
前陣子,我去養老院接閨蜜。她在裡面剛工作了兩個月,本以為她會被一群垂頭喪氣的老頭老太太們嚇跑,可沒想到迎面來的竟是位笑意盈盈的少女。
還沒等我發問,朋友身後就鑽出個帥老頭。銀髮齊整地貼著頭皮,襯衣的摺痕明顯透露著剛熨過的溫熱,他含著一口播音腔問道:「姑娘,能捎我去趟老年大學麼?」
只見閨蜜一臉不好意思地望著我,「他聽說今天有人接我,就想問問能順路帶他麼?」
我自然欣然同意,其實這同意背後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從來沒見過這麼老來俏的老人,他著實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還沒等我詢問,這帥老頭就已打開話匣子,他姓王,今年70歲了,曾是個國企老幹部,自老伴去世後,就搬到養老院住,家裡的還有兩個兒子,都在國外,除了按月打錢,按季問候外,也沒有別的交集了。
「沒兒女在身旁,你咋把日子過得這麼好?」我實在忍不住發問。
王大爺皺著眉,盯了我一會,「我可不愛聽這話,難道老年人就得綁著兒女才能過好?」
朋友連忙替我接過話頭:「王大爺,你和她計較啥,現在好多年輕人都跟不上您這潮流,不如就直接給她說說,您上次在報告會上說的風靡咱養老院的四個金句?」
王大爺點點頭,「姑娘,你還記得呢!這人老了,我還真是靠我說的那四句話過的!」
01,本錢,決定生活的底線。
住在城裡的老年人已遠離了農耕生活,不能享受從自家地裡摘菜,去他家院裡唱戲的閒暇日子,所有的吃喝玩樂全靠手裡的票子,自然要捂緊錢袋子。
前不久大兒子想換房子,準備找王大爺貼補。可王大爺直接不假思索地回絕了,甚至還生冷地補了一句:「年輕人的錢是越掙越多,而我的錢是越花越少,我不主動問你要,你也別惦記著我這點兒,所以,這忙我幫不了。」
這話一說,兒媳半年沒再聯繫王大爺,可王大爺不以為意。
要知道隔壁的劉大媽早早地將養老的本錢投到了兒子的房本上,可最後等房子裝修好,還不是被兒媳趕了出去。人啊,總要為自己打算,尤其是老年人。
王大爺說他以前也像劉大媽一樣,總是將自己的感受放在末位,這不是省吃儉用地把兒子都培養出來了嗎?可是現如今呢?都不在身邊,有什麼用?
所以,自從兒子有了出息之後,他就再也不付出了,因為他意識到這種無私的行為是在自我壓榨、自我消耗,而一旦自己兜裡空了,還得反過來求兒子,這仰人鼻息的事兒,他堅決不幹。
所以就算被兒媳怪自私,他也要守著養老的本錢,護著自己還算安頓的老年時光。
02,初心,決定著生活的滋味。
兒女早已遠行,朋友也在慢慢告別,舒適圈正在縮減,這是王大爺在退休後的感悟。
自老伴去世後,他的生活像塊被擠幹了養料的海綿,乾巴巴地看著日升日落,毫無生氣。
直到碰到了隔壁劉大媽,他才得知生活是有另一番滋味的。
上文已經提到劉大媽自打被兒子趕出家門後,是被迫搬進養老院的,她也是非常不情願的。但是,她也是很快就發現了另一番風景。
劉大媽年輕時酷愛唱戲,可自打嫁做人婦,就把這愛好束之高閣,可養老院裡竟有一個戲曲班,她誤打誤撞地成了裡面的演員。
自打唱了戲,精氣神立馬變了模樣,而這時候,正好王大爺見到了她,然後王大爺總感覺到她全身散著一股說出來的年輕味道,不禁心生羨慕,就在劉大媽的鼓勵下,重拾了自己的二胡手藝。
為他人活了大半輩子,如今年紀大了,才明白為自己而活是多麼的美好,為此王大爺還在網上付費下載視頻來研究技藝,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後來大兒子回國來看過他一次,想接他去國外,說國外多好多好,可是王大爺心如明鏡,還不是大兒子生了二胎,想讓他去幫忙嗎?說實話,要是在國內,他一定也會去搭把手,但是現在他不願意,國外的氣候可能會讓他水土不服,到時候貼錢不說,還得貼人,他這晚年的興趣愛好,還得束之高閣,所以他不幹。
他給兒子說,兒子回國他就幫,可是兒子卻說不行,那王大爺也就兩手一攤,說自己也沒辦法,兒子悻悻而歸,王大爺雖然也難過,但是後來也釋然了,想想大孫子不也是自己和老婆一起拉扯大的嗎?這已經好幾年沒見了吧,所以有啥用呢?沒有人會真正地懂你,日子是過給自己的,又不是過給別人看的,那還是管好自己吧。
03,學習,開啟人生新階段。
王大爺和劉大媽開始搭檔,一個在臺下拉曲,一個在臺上唱戲,日子久了,「黃金搭檔」的名號便打出來了,有人竟主動上門求學,這可把二人給高興壞了。
沒想到興趣還能掙錢,本想接下這個教學任務,可王大爺犯了難,到底該怎麼教呢?
王大爺本想退縮,不成想劉大媽竟直接收了錢,這可是趕鴨子上架的陣勢啊。王大爺只得去請了更高級別的老師教自己,他可是很怕誤人子弟。
在養老院工作人員的牽線搭橋下,王大爺找到了老年大學的一名教授,便開啟了逢課必到學習狀態,短短三個月,筆記已攢了五大本。
就這樣,戲曲課程順利地開了起來。
「活到老,學到老」的名言真是在王大爺身上展現地淋漓。我不禁暗自佩服王大爺的勇氣,要知道現在很多年輕人在面對興趣和事業選擇時,都會畏手畏腳,猶猶豫豫。
聽了我的感慨,王大爺一句話點醒了我,「年輕人要為未來打算,會考慮利弊得失。可老年人餘下的日子不多了,得為現在打算,所以可能更會珍惜時間和機會吧。」
04,感情,重新打開心門。
正當我仔細思索王大爺的話時,閨蜜透露了個八卦:「王大爺可不止珍惜這個機會喔!」
原來王大爺在和劉大媽搭檔的日子裡,早就生出感情,二人心心相惜,但都不願先邁出第一步,要知道夕陽情的窗戶紙一旦捅破,就真沒得回頭路,如果不成,兩人可能連搭檔都沒得做。
另外劉大媽擔心兩個人如果真的要結婚,那自家兒子上門管王大爺要錢咋辦?而王大爺也煩兒子會阻撓自己談夕陽戀。
二人的感情就這麼被現實的顧慮擱置了,可有一日,戲曲教室裡的門鎖壞了,二人被反鎖在屋裡,因信號不好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只得悽冷地等到天亮。
就是這一夜,二人徹底打開了心門,事業上二人都不怕別人議論,為啥在感情上就犯了怯呢?
餘下的日子本就不多,幹嘛還畏手畏腳地不敢迎接愛情呢?劉大媽在王大爺懷裡暖了一夜,心也漸漸蘇了,而王大爺呢?在第二天,門鎖剛被打開之後,他就直接去花店訂了19朵玫瑰送給了劉大媽。
這19朵玫瑰,可不是隨便送的,王大爺當時還鄭重其事地解釋:「餘生已短,索性相愛,十全九美,我心相伴。」
短短十六個字羞得劉大媽臉通紅,養老院在場的工作人員隨即起鬨,在一片歡聲中,二人正式在一起了。真好,夕陽無限好,戀愛正當時啊。
05,梅娘說:
聽完王老伯的四句話,對於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哪個更靠譜你心裡應該有算了,這個70歲老伯的經歷告訴了你答案。
有時候,覺得人生太累,是因為我們總是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斷猜測別人會怎麼說自己,於是內心再苦再累,也總是強顏歡笑,委曲求全,可是生活是屬於自己的,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那就可以無怨無悔,世界是自己的。
所以,人總要為自己而活,哪怕已現夕陽,那也可以欣賞紅霞滿天。
所以,要想晚年過得好,請記住王大爺的這4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