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過二十多歲這段又窮又迷茫的歲月?

2020-09-07 職慧君

微博上有個話題:「如何度過二十多歲這段又窮又迷茫的歲月?」


留言區中有網友說:


「如果你把迷茫歸結為年齡小,指望著混過二十歲這幾年來解決問題,那麼恭喜你,等你三十歲了,也同樣會迷茫。」

歸根結底,若是不想辦法解決,迷茫便會一直存在。對於迷茫,你得主動去闖,而不是等。


  • 缺乏自信心:儘管身邊總有人說「你很有能力」。
  • 覺得很糾結:以後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選擇考研還是工作?
  • 選擇困難:定下了考研的大學,可突然又糾結是否要換個專業考研?
  • 缺乏行動力:總是想來想去,然後開始打退堂鼓。我並不是想做就立馬行動的人,總是考慮很多、很久,然後機會就擦肩而過了。


大二的末尾,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人生迷茫。說不清那是一種怎樣的糾結,沒有頭緒,也沒有解決辦法。

或許是太迫切想要解決問題,太想改變自己,我第一次正視了內心的迷茫與糾結。



後來,我尋求了一位專業教練的幫助。


記得第一次交談時,我慢慢地說出了想說卻不敢輕易說的經歷


我感到痛苦,真的很痛,想哭,所以我哭了。我覺得經歷過的事就像一塊傷疤,形成的時候很痛、好了的時候很醜。


我無數次地想:因為這些經歷,我感覺自己永遠低人一等。


聽了我的經歷,教練說:「思放,你的心理是沒有問題的,其實你很優秀」。


非常篤定的一句話,我愣住了。因為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心理有問題,總想著為什麼不能像同齡人一樣陽光、快樂?


教練的一句話,讓我有了被人肯定的愉悅。


我想:思考者也就是覺醒者,需要經歷比別人更多的磨難,在這一過程中絕不要看輕自己。


那次談話結束時,教練給我留了三個作業,她說希望我能與過去的陰影和解:

(1)寫出自己的100條優點

(2)以第三人稱形式寫出自己的經歷

(3)寫出這些經歷帶來的意義


這三個作業看起來很簡單,但對我來說有不小的難度。即使過程對我來說有點困難,但通過三個小作業,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的優點、天賦是我的經歷所給予的。



所以,當我沉浸在過往經歷中、仇視我的經歷,這是不對的。其實,那些過往經歷帶給我一些驕傲的閃光點,只是我自己視若無睹。


從慢慢放下到完全釋懷,也許還需要很長時間,但是我會努力和我的經歷友好相處。


第二次交談時,我對教練說,希望能完成我的職業發展規劃


大三了,正是面臨未來職業發展問題的時候,教練通過冥想方式幫助我感受內心深處的自己。


我聽到自己的心在說話:用你的言語去感染他人、幫助他人,做有意義的事情。


為什麼會是這樣?


我想,是因為我的經歷,讓我想要幫助許多像我一樣有著困惑的人,像我一樣因過往經歷而痛苦過的人。所以,我希望在未來探究職業發展規劃能給年輕人自身的職業潛能帶來的影響。


最後分享:我的目標實現路徑圖


1年後

21歲

通過銀行招聘考試

  • 預計工作地:長沙
  • 可能遇到困難:銀行招聘考試難度大,有落榜可能
  • 獲取資源途徑:網絡信息,輔導機構,親友介紹,老師同學的建議


2年後

22歲

在公司基層工作,為轉型人力資源部努力

  • 預計工作地:長沙
  • 可能遇到困難:作為新人要做雜活,心理上可能難接受
  • 獲取資源途徑:網絡信息、親友介紹


3年後

23歲

在人力資源部工作

  • 預計工作地:長沙
  • 可能遇到困難:公司競爭大,新人無法輕易得到人事調動
  • 獲取資源途徑:親友介紹


5年後

25歲

獲得人力資源管理師認證,進入公司管理層

  • 預計工作地:長沙
  • 可能遇到困難:公司競爭大、壓力大
  • 獲取資源途徑:同事、領導介紹


10年後

30歲

獲得「職業發展規劃師」認證,真正進入職業發展規劃領域

  • 預計工作地:不限
  • 可能遇到困難:經驗不足,壓力大、考認證難度大;若是進修,時間可能來不及
  • 獲取資源途徑:相關培訓機構的培訓


15年後

35歲

拿到埃裡克森國際教練學院認證,志願加入到某機構為各類學校的學生進行職業發展規劃宣講

  • 預計工作地:不限
  • 可能遇到困難:經驗不足、學院認證難度大;若是進修,時間可能來不及
  • 獲取資源途徑:名校老師的介紹


20年後

40歲

參與青少年、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計劃,形成一套職業發展規劃影響力的完整體系

  • 預計工作地:不限
  • 可能遇到困難:經驗不足,體系不易形成
  • 獲取資源途徑:學院進修,領域內前輩的經驗


2018年11月16日,回訪思放。

當時大四的思放按照規劃在實施計劃的第一步,她說「結果還沒有出來,不知道會怎麼樣」。


回憶起職慧導師羅春娟老師時,思放說:
「一個很溫柔的人,她總是以一種平和的狀態對待事情。她對我有很大的鼓勵,讓我對過去的生活有了改觀。雖然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境,但至少知道了如何去調節,以及堅持著羅老師給我的鼓勵。」


這次回訪中,思放還說,導師計劃時隔1年,有一個想要對自己和大家分享的片段,同時也是對羅老師說:「療愈自己,我從沒有放下過」。


不要活在別人的眼中。

不要要求20歲的自己成為30歲的自己。

要學會原諒自己。

——寫給21歲的我和你(思放)


距離上一次回訪,已過去一年多。

2019年11月28日,再次回訪思放。

今年6月,思放本科畢業。按照計劃,她已經進入銀行工作,但工作崗位和當時預想的存在一定出入。真正工作之後,對原來的計劃,也開始有所調整。


思放提到:「因為專業不對口,需要克服很多問題。」


思放要克服的第一個困境:

因為我性格原因,當初選擇這份工作有一部分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這導致我,對於一些不喜歡的事情,或者不想處理的工作,稍微有牴觸情緒。


思放要克服的第二個困境:

之前在職慧導師計劃,受到導師羅春娟老師的啟發,我第一次正視到原生家庭的問題。


之後,有了「希望可以做一名職業發展規劃師」的夢想和使命,希望分享我的故事,希望幫助大學生早些意識到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希望大家能更早一點認識到自己的天賦所在。


大四時,我才意識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萌生了「做一名職業發展規劃師」的理想。


  • 考慮過在這個方面進行深造,但時間不太來得及。
  • 而且有時候,我們確實需要考慮經濟方面的因素。這也讓我的選擇變得更加困難一些。我自身的經濟條件、父母的經濟條件,讓我短時間內無法依靠父母,進行學業深造。
  • 當時,父母也希望我回家。


最終,選擇了先就業。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我做了一個還算平衡的選擇。


工作之後,發現體制內的這份工作,離實現夢想有一點遠。當時定計劃時,沒有考慮到體制內工作,會有一個局限性——人員調動不如所想的那般靈活。甚至,從這份工作看不到任何對我的夢想、對我的天賦使命有更進一步的幫助。


面對困難,會不會退縮?


思放說:「面對困難,多多少少還是有退縮的。但想要再進一步學習,還是先靠自己創造條件吧。而且想不了那麼多,我先專注當下、做好手頭的工作」


如果你是一個在校生、或者畢業1年內的職場新人,希望你駐足幾秒看完這段文字。


這是第三次分享思放的故事,也是我第二次重寫思放的故事。每次再讀起這個故事,總感覺有一種「痛」隱隱而生。每次再回訪時,總有點膽怯、謹慎,害怕觸碰到思放心底的痛,可她每次都說「沒事,我願意分享」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會迷茫、會經歷著成長的陣痛。


像今天的故事裡的主人公一樣,剛步入職場才幾個月,遇到了很多困難、也還是會有退縮。


但如果能從導師計劃「學會療愈自己、學會原諒自己」,能在經歷過導師計劃後,再次遇到困難時能冷靜分析現狀、改變最初職業規劃,這就是非常了不起、非常有成就感、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生活方式有千萬種,生命價值也有千萬種,從迷霧找到真正屬於你的那一種、發現真正的自我,才是重要的、值得花心思的。


如同思放說的那樣,她意識到原生家庭問題時已經大四了,不說懂得太遲、但總覺著能更早一點就好了。


可能現在的你,也正經歷著原生家庭之痛,抑或是各種各樣的問題。不管是哪一種「痛」,像思放一樣「更早一點發現、更早一點改變」吧!

相關焦點

  • 二十不惑?不,二十多歲的我們最迷茫
    最近,《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這兩部電視劇在全網刷屏,很多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我看來,其實二十過半,三十未滿的我們,才是最迷茫的一群人。二十五歲,是認清現實的年齡,也是未來發展的分水嶺。其實,大部分人的中年都不會有那麼多的戲劇性,他們每天的日常更多是在為家裡的柴米油鹽奔波。
  • 二十歲的年紀,不要再迷茫了
    二十歲,正是青春大好時光,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是人生美好的時光。二十歲,正如大家口中所說「二十歲正是人生中迷茫的時期」,我迷茫了。最近很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劇中大量真實可信的人性細節,構造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獨特「人物」,該劇以三位三十歲女性視角展開
  • 二十多歲的真正狀態
    你二十來歲的真實狀態是什麼樣的?或者在你看來,自己想像中的二十多歲應該是個什麼樣的狀態呢?最近很火的微博話題#二十多歲的真正狀態#讓我們開始重新思考這個問題,自己究竟想活成什麼樣,有的人正在為了生活奔波,有的人已經談婚論嫁,有的人卻對未來充滿迷茫,你的二十多歲是什麼樣子?二十多歲的人生建議有哪些?
  • 二十多歲的你,迷茫的原因只有一個,想的太多,做的卻太少
    二十歲的你迷茫又心急,你想要車想要房,想一夜暴富,想週遊全世界想要成功,但是你卻又不努力,你這麼浮躁還想看透生活,你的感情一團糟卻又做別人的感情顧問,你看似有很多好朋友卻又整天在家裡發呆,你一次次告訴自己你要堅持但每次又跌倒在離起點不遠的地方,二十幾歲的你,還好嗎?
  • 二十歲,你有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嗎
    我以為到了20歲人生會突然一下變得絢麗多彩,然而並不是,接踵而來的是迷茫難過無措與失望。高中總是聽老師說上了大學就可以談戀愛就可以不上課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可是生活告訴我夢想需要經得起現實的摧殘,詩和遠方的路費很貴,喜歡的人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都要付出相應的努力,所有的事情都摻雜著難以觸摸的隔膜,只有你足夠通透豁達的時候才能突破屏障,柳暗花明 。 長大。
  • 莫慌,99%的年輕人100%會迷茫:年輕人這樣要不得哦
    如何度過二十多歲這段又窮又迷茫的歲月??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過這樣的疑問。如果你把迷茫歸結為年齡小,指望著混過二十歲這幾年來解決問題,那麼恭喜你,等你三十歲了,也同樣會迷茫。歸根結底,你不去想辦法解決,迷茫就會一直存在。對於迷茫,你得靠闖,而不是等。
  • 《二十不惑》,二十歲,你真的不惑嗎?
    這應該是參考我們人生歷程的最好標準。不過,站在二十歲這個人生岔路口,對《二十不惑》我可以擁有發言權。二十歲,應該是什麼樣子?二十歲的我們站在一個岔路口,在我們面前有著很多條道路,每一條都看起來漫漫無期。並且我們無法選擇後退,因為後面已經無路可走。
  • 二十的終點,三十的起點
    (一)站在二十的終點,三十的起點。第一次很認真的思考,未來的10年,想要如何度過?
  • 二十歲就是用來迷茫的:二十不惑
    這部劇還是給了一個美麗的結局,20歲畢業的我們完美的告別,20歲初入職場的我們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方向,20歲的我們堅守了自己的原則,20歲的我們面對社會的打擊還能擁有愛的能力,20歲的我們遇到了自己愛的人,20歲的我們終於和好朋友和解收穫了友情,20歲的我們解除了對世界的疑惑更好的追求的生活,20歲的我們終於告別青春期和家人和解,20歲的我們還能在工作之餘相聚。。。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我在中間困惑不已
    01  二十與三十之間,是我這個中年90後的年紀,二十多歲,剛畢業也就兩三年,成家暫時沒想,比上不足比下無餘,既沒有80後們的閱歷和資產,也沒有00後們的青春與活力。  在二十三十之間的年紀,真的是又困惑又上進,又迷茫又清醒,又討厭人情世故又要逢場作戲,沒錢沒愛又無奈。  從表面上看,風光無限,好的一批,但是問題和困惑,真多得要命。
  • 寫給二十多歲的我們
    這篇文章寫給二十多歲的我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正處其間,深知這段黃金年齡的重要性,且明白這是一條分水嶺,會把本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我們推向不同的未來。 有人二十多歲保家衛國,有人二十多歲年少有為,豪車別墅,有人二十多歲遇見愛情,相夫教子,有人二十多歲讀研讀博.不難發現我們都在這個年齡裡,卻走著不一樣的人生,曾經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現在已無話可說。
  • 工作差、生活窮、嫁不掉:25歲還在迷茫的女人沒有未來
    腦子塞滿了對生活的成見,我又如何能增加你的智慧呢?要想學到禪的奧妙,必須把腦中的幻象和雜念清除出去。」很多女人到了25歲,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於是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幾年以後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依然是工作差、生活窮、想嫁又嫁不掉。面臨這些窘境的女性,雖然極力地想撕破一道生活口子,找出一條路來。可是窮於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不知道如何使力。
  • 送給二十歲迷茫的你
    儘早明白著急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這件事。開車多到兩秒伴隨極大出事故的可能,上班前貪睡不願早起,著急忙慌穿衣服收拾東西。50%概率落下某個重要文件或者隨身物品。我建議你們去交兩個18歲的朋友,更建議你們去跟30歲的人接觸接觸。然後再觀察觀察自己的父母,你就會切身體會什麼叫做「精力」。18歲的時候,你通宵一個晚上。第二天跟沒事人一樣,一個小時就恢復過來了。
  • 二十不惑,二十多歲的銀川人在做什麼
    這段時間的影視劇,鋪天蓋地的都是跟年齡相關,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年齡,成為了這一代人去劃分、定義的標籤,他們遵循著時間齒輪的走向,小心翼翼得試探。,溫柔地說一句,初次見面,請多關照。你還記得,二十歲多的你在做什麼嗎?我的幾個朋友,他們的二十多歲,在不大的銀川努力打拼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便勇往無前。
  • 為什麼你那麼忙,卻還是那麼窮?
    如果你現在改變還是有機會的,我總是安慰自己想改變什麼時候都不晚,最近很火的兩個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裡面我挺喜歡姜小果這個角色的,他是一個目標明確的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家境一般,知道只能通過自己來改變命運,進去公司實習,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想辦法解決,無論是同事的排擠,還是上司的栽贓,頭頭的刁難,他都能忍耐想辦法度過,堅持能吃苦,想方法,而且不會因為一點摧折就就倒下
  • 每一個30歲的人,都應該收藏顧佳的這段經典臺詞,讀懂就不迷茫了
    為什麼30歲能製造出那麼多的熱度話題,原因是30歲的人大多活得焦慮,迷茫,恐慌,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好接下來的路。 我身邊不少朋友都在慢慢逼近30歲,經常聽到她們跟我訴苦說好焦慮啊,感覺自己什麼都還沒有準備好,30歲就要來了。
  • 獻給二十歲的自己
    二十歲的時候,生命的一切意義都開始轉變了.如果還把腦袋僅限於埋在書本中.如果不能學會認識生活與生存的區別.如果不學著開始適應二十歲,那麼二十歲過渡到三十歲,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二十歲的人,沒有過多的時間活在幻想中.童年早就離開了,我們也離開象牙塔很久很久了。還要做多久的夢?
  • 怎麼度過這段困難的時期?
    不論熱戀期多麼相愛的情侶,在新鮮感退卻了之後難免都會迎來感情的厭煩期,而這段時期便是一對情侶最容易分手的時期,那這個時期一般是戀愛的第幾個月,又該怎麼度過這段困難的時期而不分手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之間的爭吵自然就會增多,最後讓雙方都對這段感情產生了失望的情緒,那該怎麼做才能度過這段時間呢?
  • 即將度過三十一歲生日的我依舊還在迷茫
    其意思就是說,三十歲就能夠按照禮儀的要求立足於世了。按照當下的話來說,就是說人到了三十歲就得有所成就,事業和生活都要進入一個穩定的狀態。我今年三十歲,馬上就要度過三十一歲生日,而立之年,人生近半。渺小如我自涓涓溪流而來,邁過河流,穿過深林,翻過大山,看過世間繁華,閱過人間百態,向海而生,為夢而來!
  • 二十不惑讓我看到了二十歲的理性與勇氣。
    最近熱播劇二十不惑已經迎來了尾聲。關於劇情網上的討論熱度也一直不減。二十歲是最好的年紀,擁有著最難忘的回憶,同時也面臨著多種的選擇。 二十歲,初入社會。紅樓四子面對社會,渴望在工作上發光發亮。面對父母,渴望擺脫父母方面的束縛獲得自由。面對愛情,渴望相互喜歡的真摯情感。面對自己,渴望著不迷失方向。她們在做著一道道選擇題,來考驗道德觀價值觀等不同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