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人到晚年,老人最害怕的事情有許多,但是最讓老人難以忍受的事情,估計就是在面對孤獨和寂寞的時候,老人那種無助的眼神,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很多單身老人,就想給自己找個老伴兒,來緩解目前這種窘迫的現象。
老人找老伴兒,雖然是「好處」多多,可是老人想找老伴兒,也並非就是那麼簡單的和容易,而這個最大的困難和阻力,多半就會來自於自己的子女。
因為在很多子女看來,老人找老伴兒,或多或少的就會損害到自己的一些「利益」,因此子女有不同意或者是橫加阻攔的想像,也就變得不再那麼的奇怪了。
可是有的時候,我們有的老人卻偏偏就是「不走尋常路」,也就是說自己明明處於一種單身的狀態,子女非但不反對老人找老伴兒,反倒還好心主動要求給老人找老伴兒,但卻遭到老人拒絕,那麼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鄭大爺今年已經70歲了,他有三個子女,一直以來,他的三個子女就都比較的孝順,老人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了或者是需要什麼幫助了,他的三個子女也都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老人去實現和幫助。
鄭大爺對自己的三個子女,也都非常的滿意和自豪,有事沒事的他也會在其他老人面前,把自己的三個子女「拉出來」炫耀一番,很多老人也都會對他投以羨慕的目光,可是上個月,三個子女的好心,卻被鄭大爺給無情的拒絕了。
原來早在3年前,鄭大爺的妻子就去世了,大多數老人在失去伴侶以後,都會重新再找老伴兒,可是鄭大爺並沒有這麼做,他就這麼一個人單過著,三個子女也就由他這麼去了。
可是再後來,三個子女看見別的老人,就都是成雙入對的,老兩口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的,可自己的父親卻是形單影隻,看起來就特別的可憐和難受,於是他們就通過多方打聽,給父親找了一個非常靠譜的老伴兒。
老伴兒找到以後,三個子女就興衝衝的去找老人去報喜,可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就是,老人非但不領情,反倒還態度很強硬的給拒絕了,看見三個子女疑惑的眼神,老人就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和想法。
子女想給老人找老伴兒,為什麼會被拒絕?老人說出3個理由
很多時候,我們有的老人之所以要找老伴兒,就是覺得一個人的日子特別的孤獨和寂寞,可是我們很多老人卻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也就是說找老伴兒很容易,可是老人也要考慮到,自己有沒有能力負擔以後兩個人的生活才對?
鄭大爺說:「我本身就沒有退休金,也沒有什麼其他的銀行存款,一直以來,我就是依靠你們來養活我,你們的負擔已經夠重了,我幫不到你們就算了,怎麼可能還要再給你們添加新的負擔」?
鄭大爺直言:我找個老伴兒,我最起碼也要負擔人家的日常生活所需吧?我現在老了是掙不來錢了,可我也是個男人,我總不能說我們老兩口以後的日常生活開銷,還需要你們來負擔吧?就算你們願意,我也於心不忍。
我們都知道,世間的很多事情,就都是有利有弊的,那麼老年人找老伴兒這樣的事情,同樣也是如此,可是我們的很多老人,就只是看見找老伴兒有什麼什麼樣的「好處」,卻更多的忽視了它還有其他不利的「壞處」。
鄭大爺說:「找老伴兒在一定程度上面,確實是有利的,可是畢竟兩個人是半路夫妻,因此就難免在一些事情上面,出現私心等現象,到時間要是因為這個,讓我和對方吵架或者是拌嘴,這不是給我添堵嗎」?
鄭大爺認為:我現在一個人過的挺好的,每天下象棋、打牌、釣魚、跳廣場舞等等,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是滿滿當當,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心思去想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我每天都特別的開心和快樂,我不想再有什麼「節外生枝」的事情發生。
我們很多老人,他們要找老伴兒,更多的時候,就只是從自己的實際利益考慮和出發,也就是說在他們看來,只要自己過得開心和快樂就行了,至於別人 過得怎麼樣,他們一點都不關心,典型的自私自利的行為。
鄭大爺說:「我本身今年已經70歲了,也就是說已經到了古稀之年,雖然我的身體目前沒有什麼大的毛病,但卻是小毛病不斷,而且明天將要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就誰也看不清楚」。
鄭大爺坦言:如果我找個老伴兒,我後走了還行,可我要是萬一先走了,不僅僅就是人家會特別的可憐和無助,而且以你們的品行和人格,你們肯定也會給人家「養老送終」的,就算我找老伴兒以後幸福了,可要是把我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真心的做不到。
當鄭大爺說完自己的3個理由以後,三個子女本來還想爭辯一番,可是真正話到嘴邊的時候,他們卻又不知道說些什麼,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也就是說,遇到像鄭大爺這樣明事理、識大體等的老人,真的就是他們三個子女的福氣。
作為子女的要明白:老人只要自身條件符合,那麼老人想找老伴兒,子女就要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滿足老人的需求,可要是老人並不想找老伴兒的話,子女也要充分的遵循老人的意願,不能強人所難,子女一定要明白「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所在。
作為老人的要清楚:老人找老伴兒,不一定後來就都過得是幸福和美滿的,有的時候還會過得非常的悽慘和痛苦,那麼我們的老人就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老人一味的把自己的晚年幸福生活,建立在找老伴兒上面,真的就是不理智和不可取的行為。
所以說:人到晚年,老人對待這個找老伴兒行為,就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找老伴兒有找老伴兒的好處,不找老伴兒有不找老伴兒的好處,不要覺得別人怎麼樣,我們也要怎麼樣,我們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真正的找到適合自己的晚年生活方式,才是我們「聰明」老人最高明的做法,你們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