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人到晚年,我們有的老人,就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去找一個保姆來照顧自己,按理說,老人付出自己的錢財,保姆提供應有的服務,兩個人之間就只是一種「僱傭關係」而已。
可是有的時候,我們有些老人和保姆之間,兩人就已經遠遠的超出了這種關係,甚至於有的老人,還會把自己每個月「高額」的退休金,都悉數交給自己的保姆。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到底是我們的老人「糊塗」了,還是這個中間有其他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小區的常大爺今年已經75歲了,他有兩個子女,自從退休以後,他和老伴兒就徹底的和子女分開住了,他覺得人老了,和子女在一起住,會有各種各樣的不方便,就遠不如和他們分開住過得舒坦。
一直以來,常大爺就和老伴兒這樣過著,子女就過他們自己的日子,雙方倒也相安無事,並沒有爆發什麼大的衝突,可是好景不長,後來因為一個保姆,雙方的關係馬上就變得有點緊張起來。
原來自從常大爺的老伴兒去世以後,常大爺並沒有像其他老人那樣,要不選擇去養老院養老,要不選擇去「投靠」子女等,而是就進到市場上面找了一個保姆胡大姐,來照顧自己的日常飲食起居。
胡大姐今年已經55歲了,她的家是農村的,她自從到常大爺家裡面當保姆以後,就處處的嚴格要求自己,她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對待常大爺,屋裡屋外她都打掃的乾乾淨淨。
就連常大爺家裡的一些花花草草,她也都是精心的照顧,她每次陪常大爺出門,都是雙手攙扶,常大爺平時有什麼要求或者是其他的事情,胡大姐也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胡大姐所做的這些,常大爺也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常大爺甚至於還在別人面前說過,就是自己的老伴兒現在活著,也不見得就能對自己有這麼好,胡大姐的到來,也讓常大爺的晚年生活,變得越來越幸福和美滿,一年春節,常大爺和自己的兩個子女在一起吃團圓飯。
而在這個吃飯的過程中間,常大爺就對他的兩個子女說,自己以後要把每個月8000塊錢的退休金都給胡大姐,雖然說胡大姐每個月的保姆費用,就只有4000塊錢,他的兩個子女一聽馬上就不答應了。
兒子就說:「爸,你要是錢多的話,可以給我點,我還有房貸沒有還清呢」,女兒緊隨其後:「爸,胡大姐給你做啥了,你這麼向著她」,反正就是說什麼難聽話的都有,曹大爺一聽就不高興了,隨後他就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老人每月8000退休金,為什麼全都要給保姆?老人說出3個原因
一直以來,我們很多的子女,總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就很少回家去看望老人,甚至於老人想聽到子女給自己打個電話,就都成為了一種「奢侈」,就更不要提別的什麼事情了,「百善孝為先」在有些子女這裡,就只是成為了一句空話,既然子女不孝,老人自然也就不會再向著自己的子女了。
常大爺說:「平常你們總說自己忙,到底是真忙還是假忙?你們的心裡比誰都清楚,就算是你們真的很忙,那我每年的生日,你們也總該給我來個電話吧?可是你們兩個誰打過?我都懷疑你們是否知道我的生日」?
常大爺直言:我辛辛苦苦把你們撫養長大,我現在不給你們要吃要穿,就只希望你們不要忘記我這個人就行了,可就這你們都不能滿足我,我真的就是已經傷心欲絕了,你們還有什麼臉面給我要退休金?
很多時候,老人如果面臨喪偶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本來孤身一人就很難受,要是子女再對老人不管不問的話,老人就會過得非常悽慘,要是這個保姆若能盡心盡力的照顧老人的生活,那麼老人就很容易受到感動,多半也願意將自己的財產分給保姆。
常大爺說:「你們就只顧自己的生活,一年到頭你們誰給我買過一雙襪子還是買過一個雞腿?我平時有個頭疼腦熱什麼的,你們誰管過我,你們知不知道我現在的身體健康狀況到底是怎麼樣的」?
曹大爺覺得:人家雖然就只是一個保姆,可是人家真的就把我當做她的親生父親來對待,別看你們是親生子女,可要是跟人家保姆比起來,說你們是「外人」,一點都不為過,我把退休金給她,也是想表達我的一份心意。
我們有的老人,就會認為,自己的退休金花不完了,不給自己的子女難道給別人嗎?可是我們的老人卻忽視了一點,也就是說這個退休金給子女,換來的只會是子女長時間的「啃老」,而其他的就什麼都換不來。
常大爺說:「你們給我要退休金,並不是說你們就真心的遇到困難了,需要我來幫助你們,而是你們就只是把我當成了「啃老」的工具而已」。
常大爺坦言:我把退休金給保姆,保姆必定日後對我越來越好,也會對我越來越照顧,因為人都是相互的,如果說這些退休金,能換來我晚年的幸福生活,那就比什麼都強,可要是給你們的話,我覺得不僅什麼都換不來,反倒還會是害了你們。
當常大爺說完這3個理由之後,他的兩個子女真的就是啞口無言,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畢竟常大爺的這3個理由,句句都是肺腑之言,也真正的戳中了他們的痛處,他們還能說什麼呢?
作為子女的要清楚: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把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養等掛在嘴邊,因為贍養老人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子女不要就總是盯著老人的財產,子女要清楚,每個老人心裡都有一桿秤,子女只要真正的做到位了,那麼老人也不會是「傻子」,也不會是非不分的。
作為老人的要明白:人老了,就要有正確的是非觀念,不要讓世俗的眼光來左右自己的思想,老人只要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於情於理都能說得過去,而且還能經得起任何人的推敲,那麼就放心大膽的去做,沒有必要非要去迎合別人的「口味」。
所以說:人到晚年,老人只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認識,那麼痛苦的晚年生活,多半就會離我們而去,可要是我們的老人,還依然就只是活在過去的那種迂腐的思想和錯誤的認知當中的話,那麼我們的老人,是很難真正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的,你們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