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疾苦
關注情感酵母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每個人在退休之前都會為自己退休以後做規劃和準備,退休金是支持老人退休以後所有規劃的中堅力量。很多老人都會緊緊地抓住自己的退休金,對於他們來說,退休金能讓他們晚年活得更有尊嚴,也更有底氣。
但是也有老人會選擇把自己的退休金都給了子女,老人的這種行為會引發外界的諸多猜測,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我今年75歲了,是一名退休的公務員,現在每個月的退休金高達9000元,在外人看來,我有這麼多退休金,晚年經濟上絕對不會拮据,但是為了我的孩子們,我還是選擇保持年輕時勤儉節約的美德。
我有兩兒一女,女兒高二沒上完就不願意上了,兩個兒子都是初中沒上完就輟學了,孩子們輟學時,我沒有規勸。對於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我是很愧疚的,年輕時忙於應酬,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思去考慮孩子的學業問題。
雖然我的子女現在都成家立業了,但是她們生活的都不好,她們時常跟我抱怨年輕時沒有監督她們學習,現在除了接受生活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我老伴去世以後,我可能就是她們在這世上唯一的依靠,我無法忍受孩子們白天拼命工作,夜晚還會因為愁錢花難以入眠。我把我自己的每月的退休金全部給了子女,兩個兒子每人4000,女兒1000。這個錢雖然不多,但是總能減輕她們一部分壓力。
身邊很多還在世的親戚朋友一直說我在縱容子女啃老,說我沒有能力管她們到老的,還不如早放手讓她們自己去經歷生活的洗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是我並不認同他們的觀點,每個人行事都有自己難以言說的苦衷,卻又不足為外人道也。
安身立命的退休金對於每個老人來說都很重要,我之所以把自己全部的退休金給到子女,主要是這四個原因:
年輕的時候一直為了家庭奔波,很難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更多的傾向於工作,那麼必然就會忽略孩子的成長。作為父親,我是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沒有在她們做錯誤抉擇的時候善加引導,這是我的過失,如果那個時候幫助孩子們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可能和現在有著迥然不同的人生。
三個子女雖然已經成家立業,但是她們已經到了人生最艱難的中年時期,「上有老,下有小」,車貸房貸以及孩子的教育費會壓得她們喘不過氣。作為父親,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拉他們一把我會心安,也能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孩子們能感受到一個父親如大山一般的愛,我對她們也不會太愧疚,畢竟她們如今的生活現狀有一半都是我的疏忽造成的。
我年輕時瞞著我老伴存了一筆私房錢,那個時候是想著和我老伴退休後帶她出去旅旅遊的,但是沒想到她卻先我一步。這筆錢一直都在我自己的手上,足以應對我的晚年。
相比於物質需求和精神安慰,我更傾向於精神安慰,只有孩子們對我的態度能讓我歡喜讓我憂,在她們最困難的時候我雪中送炭,在我有需要的時候他們也不會置我於不顧。
所謂「傷在兒身,疼在娘心」,天下的父母都一樣,都是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的。我雖然老了,但是我還能幫上孩子們,我心裏面就會很踏實,我很享受孩子們還需要我的感覺,真到了哪一天孩子們不需要我了,我反而會空落落的。
外人說法不一,那是因為說的不是自己的親生子女,哪有父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受苦呢!有多大力量就出多大力氣,孩子們的壓力能減輕一點我心裏面也會舒坦很多。
「可憐天下父母心」,一日為父母,終生為父母。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她們會竭盡一生把自己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到孩子,就是希望孩子能夠過得好。
當然,對自己子女好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在不影響自己生活的情況下,能多幫子女分擔一點,還是多幫他們分擔一點,因為你對於他們來說,是他們成年以後唯一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