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情緒 定焦自己

2020-09-06 心理與健康雜誌社

文/朱佳麗


每一天都是新生,但昨日的故事依舊在重複,壓力無處不在,工作不盡人意,卡內餘額捉襟見肘,生活已不堪重負,意外還會降臨,給心境覆蓋了一層灰色甚至黑色。

直面人生是一種智慧

問題襲來,情緒自然受困,這是人的本能反應,束之高閣假裝無視,千方萬法轉移注意,自我催眠不了了之,抑或藉助忙碌的作息、瘋狂的放縱、藥物的麻痺度日,看似感覺正常了,貌似心情明朗了,糟糕的意識消失了,殊不知惡劣的情緒只是下沉到了潛意識中,如同冰山之下的無限擴容,待膨脹時,搖搖欲墜,個體會遭遇徹底的潰落。正如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所言: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病症的根源。

問題發生,無論是工作受挫,還是關係失調,即說明了過去的不合理性,直視問題、直面頓厄,下定決心、拿出勇氣,全面剖析、認真審視。其間會經歷各種不良情緒,痛苦、悲傷等等,唏噓不已也好,嚎啕大哭也罷,將積在內心深處的雜質連根拔起。赤裸裸地擁抱這些「壞情緒」,不再徘徊、不再排斥、不再逃避,真真切切地感受它們,接受它們客觀真實的存在。體會痛苦,告別深淵,從桎梏中解脫出來;學會悲傷,懂得捨棄,從沉溺中撥開迷霧。

成為更加美好的自己

理清並接受了,如同剝開洋蔥的一層層表皮,內心得以呈現出來,才有可能改變,重新塑型。正確看待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深入發掘內部驅動力,熱愛工作本身,肯定職業價值,注重自我成長,累積經驗方法,享受付出帶來的身心充盈;適時看清領導態度、同事評價、福利待遇等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不因它們的牽絆而放慢前進的腳步,同時回收指向外歸因的滿腹牢騷、哀怨連天,負面情緒得不到滋養,自擾的壓力來源便得到了截斷。

繼續成為自己,增強自我意識,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社會中的個體,避免不了頻繁的人際互動,面對對方不合理的投射,例如同事的過分無理的要求、朋友的毫無節制的索取,敢於不認同。若是認同,將走進對方的行為模式中,甚至激起自身過往陰影,或許是原生家庭的磨難,或許是成長中的行為創傷,一旦再現後,會帶來患得患失般的惴惴不安,唯唯諾諾般的小心翼翼。唯有自我覺察,不重蹈往日的行跡,不陷入過去的悲傷,才能點亮自己心中的光,尊重自己的需求,勇敢前行。

最後,將焦點聚集於一身,我們內心深處都有最原始的需要和衝動,工作疲憊了、節奏太快了,渴望放鬆、渴望停歇,不妨允許自己做個孩子,像個寵愛自己的孩子。又時常處於理想狀態下,有內化的標準,不妨多憧憬憧憬美好的未來,多暢想暢想宏偉的目標。在真實自我與至上超我的協調下,回歸到現實的自我中,調節好自我情緒,控制好自我行為,讓自我成長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擁抱自己 | 情緒和壓力管理專題講座
    又是什麼讓他重新認識自己,調整心態,緩解壓力?那就是由楊詩露老師,給我們帶來的「擁抱自己——情緒與壓力管理」的專題講座。通過本次講座,你會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狀態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也會讓你了解到情緒究竟是如何影響你,並且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轉化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 學會擁抱你心裡的「情緒怪獸」
    擁抱情緒,與「怪獸共舞」理智和情緒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理智是智力的表現,它就像拉著馬的韁繩;而情緒是體力的表現,它就像一匹馬,渴望掙脫束縛。但有時候,情緒會蓋過自己的理智,當這樣的情況發生之時,一個「怪獸」就會接管我們的身體,這時候我們就很容易失控了。想像一下,這個「怪獸」生活在自己的身體裡,它們以憤怒、不安和恐懼為食。一天又一天過去了,隨著這些情緒的增長,「怪獸」也在逐漸長大,它想要擺脫身體的束縛。在這個時候,外界出現了一些刺激,「怪獸」就會發出令人不安的嘶吼聲。
  • 女人,如何擁抱自己的性能量
    女性的成長道路上,其實是一個學習懂得怎麼樣愛自己的歷程,愛自己要包括愛所有部分的自己。發現很多女人最難愛自己的部分,一個是我們的負面情緒,一個是我們的性能量。我們的情緒跟我們的性能量很難被我們接受,很難被我們擁抱。
  • 消化了壞情緒,才能痛快地擁抱好運氣
    我們總是會被人勸告說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情緒的大幅度波動會讓我們學習壓力大、工作不順心、感情亮紅燈…如果任由壞情緒發酵,生活只會變得更糟。所以,要「覺知」,及時體察負面情緒,用自己的方式給自己釋放壓力。
  • 每當你情緒失控,就像一隻渴望擁抱的刺蝟
    我們經常會在街頭碰上吵架失控的小情侶,有時候女孩子會含著淚歇斯底裡地控訴自己的委屈,有時候則是純粹的沒事找事「作一作」;有些男孩子會生氣怒吼,有些男孩子則低默不語,而這樣的表現通常會讓吵架惡化。 這些容易情緒失控的男男女女,在我看來就像是一隻渴望擁抱的刺蝟。他們明明想要表達需求,讓彼此更加相愛,卻往往渾身是刺,扎得雙方痛不欲生。
  • 成年人,你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擁抱
    它是一種持續的狀態,就是有一陣子你會突然覺得好難過,會突然問自己,怎麼過成這個樣子了,總有這樣誠實的時刻,我們軟弱得像一灘泥」。成年人的不開心永遠都不會說出來,只會一直偽裝。誠實是一種好品質,但是在過得不開心這件事上,不是。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我們要裝,不但要對父母裝,更要對自己裝。人生其實就是一場自我欺騙,最後贏的都是影后。
  • 女人的情緒都是自己消化的
    隨著年紀增長,結婚、孩子出生,面臨工作的變動,漸漸發現,生活、工作中的的這些瑣事,孩子教育過程中的問題都是自己在消化。大部分女人與男人的區別在於,遇到事情也許會情緒化,憤怒難過到不行,說出來也就是為了一句安慰。僅此而已。成長中那麼多的消極的負面的情緒,也就只是需要一個擁抱而已。
  • 2021,擁抱自己
    於是代替這些至愛親朋,擁抱自己,擁抱自己的傷痛和無助。時光是一把刀,在我們的身上和心裡鐫刻,也希望時光是一把暖暖的熨鬥,能撫平心頭的傷痕。微笑著揮揮手吧,此地作別,或許他日還會重逢。於是,對著辛苦了一年的自己,深情的擁抱一下,不管多麼不易,好在我們始終在堅持。聊以自慰的是,我們還是取得了些微的成績。哪怕是我們在街頭練地攤兒,哪怕是我們在寒風中送快遞,哪怕是我們關了自己的店鋪,從老闆變成了小弟,我們在艱難中前行,只要我們信念不滅,終歸會看到希望的曙光,捱過去這段艱苦的歲月,春暖花開在前方!
  • 《擁抱你的敏感情緒》:愛較真、玻璃心也可以成為你的優勢
    在心理治療師伊米.洛的新書《擁抱你的敏感情緒》裡,她提出今天,我將與大家分享伊米.洛的新作《擁抱你的敏感情緒》,為你的敏感情緒尋找出口。作為一個高度敏感的人,你很容易就能察覺出別人的情緒,常常把別人放在自己的前面,甚至為了拉近距離,不惜過度消耗自己的同理心。
  • 擁抱自己,世界才會擁抱你
    在很多事情面前應該得是可以獨當一面,自己抉擇,自己面對生活了。 跨越成長的很多溝溝坎坎,發現上大學以來其實是自己成長過程中變化最大的,卻又是最容易在生活中自我懷疑的一段時間。 不知道你的大學是怎麼樣的,我只知道自己從剛開始做什麼都卯足勁,到後來做很多事情都容易變得小心翼翼。
  • 給2020年的自己一個離別擁抱
    2020年就要結束啦,我想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說些心裡話,或許你也是。這一年有點難,但又過去的異常快。難在,因為疫情的原因好像休息了很久,也因為休息了這麼久,後來的每一天都變成了工作的日子,不能懈怠,也不敢懈怠,被生活推著往前走。
  • 擁抱悖論  提升自己
    如果我們能有擁抱悖論的胸懷,以換位思考的方法理解不同意見的提出者,發現其中的閃光點,在不同結論中尋找到最佳結合點,尋找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那就是領導國力,就是智慧和水平。擁抱悖論,首先要擁抱有意義的生活悖論真理。如生存而後體驗生活,才是人生的意義;存在即是有價值的;創新與凱旋;自由意志與宿命論,拼博與命運;靈機一動與深思熟慮;改變與堅持、迭代與進化;科學與靈學、科學與宗教等等。
  • 反向情緒練習,擁抱正面的自己
    放下負面情緒的必然結果,就是停止去抗拒正面的感受。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有正反兩面,在心智上,每個負面情緒也存在著與其相對應的正面情緒;而這些情緒就介於渺小的自我與高大的自我之間間,但我們未必能夠時刻感覺得到。
  • 生活不如意時,請擁抱你的憂鬱情緒....心理學短片《悲傷存在的意義》
    有時候,總會蹦出這樣那樣的小情緒,憂傷會讓自己有了清醒的認識,會發現自己的痛點與脆弱所在,然後去承認、包容、讓它不再成為一戳就痛的弱點,從而變得清晰、坦然,這也許就是悲傷存在的意義。」生活不如意時,請擁抱你的憂鬱情緒....本文內容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屬於原作者。我們對所有資料來源方、原文作者表示由衷地感謝和敬意!
  • 擁抱
    擁抱不知道90後是不是在一個階段,都會瘋狂的迷戀一段時間的五月天?
  • 女兒更愛自己的情緒
    做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女孩子看看四周人多,沒有講話,周圍環境讓女孩子控制了自己情緒。旁邊的母親「好像抓住孩子的不足,」反覆指責女孩子。先生說:我感覺這母女兩個平時關係也不是那麼友好,我說:是的,一個母親在眾人旁邊,情緒激動,講話指責批評自己的孩子,可見她內心是焦慮的、不認可自己,也不接納當下自己的母親角色
  • 初中作文:擁抱的最好定義
    想過嗎,你已經有多久沒有嘗試過擁抱的滋味了?好像在小時候踉踉蹌蹌中會更容易撲向父母親的懷中索取一個穩重踏實的擁抱,好像在少女時期嘻嘻哈哈中會更容易在挽著姐妹的手時順勢來一個柔軟輕鬆的擁抱,好像在成長過程忐忐忑忑中會更容易面對心動的少年藉故求一個溫柔甜美的擁抱。
  • 《溫暖的抱抱》—給自己一個擁抱
    圖片來源網絡給自己一個擁抱剛開始看電影的時候,我會覺得真的有鮑抱這樣的父母,真的會有這樣的男主角鮑抱嗎?會覺得有一些誇張,但是看的還是很感動。因為男主最後父母的那封信吧。我們沒有那麼極端的父母,可是在我們成長的歲月裡,一定有當我們需要父母的時候,伸出雙手去擁抱他們,但是他們卻沒有擁抱我們的時刻。我們可能長大以後,仍然記得,為什麼當時我希望你相信我,可是你卻和我講道理,不選擇支持我,你說,你這麼做是因為你愛我。
  • 擁抱自己(入心好文)
    擁抱自己,就是尊重自己。擁抱自己,就是心疼自己。別人氣你,你不氣,生氣傷身體。開心活,舒心過,生活處處皆快樂。擁抱自己,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夠堅強,你就會堅強。相信自己能夠優秀,你就會優秀。自己是自己的動力,自己是自己的救星。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最靠譜。
  • 78%的人愛別人勝過愛自己:我們都欠自己一個擁抱!
    02 這時候,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作為一名幸福課老師,此時此刻,有哪些心理學知識可以用來緩解此時糟糕的情緒呢? 我的腦海中馬上湧現出一個詞——自我關懷。 根據克裡斯廷.內夫所著的《自我關懷的力量》一書,所謂「自我關懷」,指的是: 「我們要拋棄那些對自己遙不可及的完美期望,不要因為過錯或失敗而過分自責。當我們深陷痛苦時,要學會對自己保持善意,認可自己的遭遇,給自己一個擁抱,承認只要是人都會犯錯,而不是一味地進行自我批判,從而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