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媽媽視頻聊天,她突然提到了蘭英。說村子裡的人,除了她和二嬸,沒有人願意搭理蘭英。還說四嬸她們遠遠見到蘭英來就會躲開,不屑地說:「理她幹啥,她能知道個啥?」
蘭英是我們村上的一位中年婦女。她家和我家離得不遠,比媽媽小不了幾歲,但輩分低,見到我媽要稱呼一聲表媽。
想到春節回家,見到的蘭英,瘦得很,一如既往的短髮,見到別人樂呵呵一笑,露出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其中一顆是假的。一天下午我和妹妹在打羽毛球,蘭英手裡牽著二叔的孫子(三四歲的一個小屁孩)過來,開心地說給了糖給他吃,得了小孩子的歡心,非得拉她來家吃飯。二叔一臉嚴肅,把小孫子拽到自己家門前,大聲訓斥:「你個小傻子,誰給你的糖都要,以後不許再吃陌生人的東西了……」蘭英站在旁邊,滿臉堆笑,並不覺得尷尬。
蘭英在我們村是個比較特別的存在——她腦子不是很清楚,倒並不傻,但在自詡為正常人的我們眼中,她確實就是個二百五。關於她的故事,我也是斷斷續續聽大人們說的。
蘭英本是後村的人,她之所以嫁到我們村,是因為給她哥哥換親。據說她哥哥討不到老婆,媒人給說了蘭英的大姑子,當時蘭英的丈夫也是屬於娶不到媳婦的,兩家一合計,就換親吧,於是蘭英嫁給了她丈夫,蘭英的哥哥娶了她的大姑子。
大家都知道蘭英有點傻,家務也做不好,處處要他丈夫料理。因此村上的人提到她,語氣不自覺地帶著嫌棄。蘭英嫁過來不久就懷了孩子。一天她丈夫騎車載著她上街,那時候都是石子路,路面很顛簸,路上她叫肚子疼,後來送到醫院一檢查,胎兒已經死在了肚子裡。人們都在背後議論她,怎麼會有這麼傻的人!這以後好多年,她都沒有再懷孕。一直到快四十歲,在大家都以為他們夫婦這輩子與孩子無緣時,她終於又懷孕了,並且順利產下一個男孩。說起這個孩子的來歷,頗為奇妙,據說是蘭英的媽媽親自到廟裡求來的。
不管怎樣,孩子出生,這也是一個正常的三口之家了。日子流水般過著,孩子也漸漸長大,一切似乎都充滿希望。然而,三年前,蘭英丈夫患癌症去世,丟下蘭英和正在上中學的兒子。
這以後,村裡給蘭英和孩子辦了低保,蘭英自己也找了份護工的工作。
我們每年只有春節才回家,和蘭英見面的機會不多。記得每次大家一起拜年時(我們村的風俗,大年初一,給村人拜年,大家自發組團從村上拜到村下),拜到蘭英家,大家在門口站站就走,並不進她家,也不吃她家準備的糖果點心。蘭英每次都熱情地張羅著給大家遞煙倒水,似乎想努力地融入這個團體,但融入不進來她也不生氣,依然自顧自地說笑。
我小時候到她家玩過,但後來媽媽不許,就再也沒有進過她家(可能我媽自己都不記得了)。現在媽媽說,就她和二嬸願意和蘭英聊天,說這話的時候,她的語氣頗帶著幾分自己很善良的意思。
這個世界上,人有千百種,活法也有千百種,我們算不上聰明人,蘭英也未必是傻的。眾生皆平等,而生活實苦,它從不曾優待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