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
當婚姻遭遇背叛以後,離婚就是一種可能的結局,這是必須正視和接受的現實。
面對感情的背叛,很多人最終選擇不離婚——婚姻是個人事務,只要自己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只要自己做出選擇後,情況能夠有所好轉,當然就是適合自己的。所以,離婚與否,別人是無權指手畫腳的。
但是,如果自己的選擇是不離婚,最好問問自己一個問題:
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是因為真心不想離婚;還是沒有能力離婚,所以才這樣安慰自己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重要,背後的根本差別,就是看自己是否具備離婚的能力。
在這個問題的追問下,大概有的人才會意識到,其實自己不離婚的真實原因,並不是真的覺得這個選擇是對的,是好的,而只是他們沒有其它選擇。
當然,這背後可能會有各種複雜的交織,這些交織是很難理得清的,也很難分清真偽——就像有的人為了孩子不離婚,很多時候也很難說清楚,到底是真的為了孩子,還是為了自己……
遭遇背叛後,當離婚進入考慮的時候,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是畏懼的,這是正常心理——正常人沒有不怕離婚的。但是,很多人經過努力,也經過一些準備和積累後,慢慢變得不怕離婚了,並且終有一部分人最終勇敢結束了痛苦的婚姻,而他們最開始其實對離婚也是充滿深深畏懼和各種擔憂的。
其實,如果一個人具備足夠的離婚能力,ta反而不會糾結於是否該離婚,因為ta知道,自己隨時保持著離婚的權力;而另一個對立面,則是那些完全沒有一點離婚力的人,他們也不會太糾結,因為他們基本不會有選擇權。
現實中糾結於這個問題的人,往往都是處於中間的人,具備離的可能性,但又沒有離的絕對能力。
那麼,思維到這個時候,就應該明白,自己這個時候要做的,其實就是提升自己,讓自己具備這些能力。這個道理就像你想考一所大學,不管你最後是不是去考,你得學習,你得刻苦,你得具備考試能力,你努力了就可能考得上,但如果你不去努力,你永遠不可能考上——而一旦你具備這個能力,什麼時候去考,完全就看個人意願了。
離婚的能力,說到底無非就是兩條,一是經濟獨立,一是精神獨立。
經濟獨立比較好理解,也方向明確;而精神或人格獨立,很多人就不是很清楚,並且很難有途徑去提升自己,這方面主要包括對感情的割捨,對婚姻最終結束的釋然,對往後餘生各種未知的克服畏懼,包括對孩子將來成長的各種擔憂等等,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功課,頭緒很多,而且每一個問題都不容易。
提升自己的離婚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以把自己對於離婚的擔心和顧慮,害怕和畏懼的東西,儘可能列出來,越細越好,越實際越好,不怕多,然後就像對症下藥一樣,一個一個去攻克和解決。
其實,這樣的一個過程,本身也是提升自己,也是磨練自己,就算自己最後還是沒有離婚,這個過程對自己都是非常有益的,是百利無一害的。
你在這個過程中的所有努力,最後得益的人都是自己,而一旦自己真的具備了一定的離婚力,那個時候,你的心態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再回過頭來看當下的問題,可能也就沒那麼大的壓力,也沒有那麼深的焦慮了。
離婚力只是一種「儲備」,而並不是非要兌現,就像我們得習武讓自己身強體壯,這不是要去欺壓別人,只是讓自己具備不受人欺負,別人不敢惹的能力。
為什麼要讓自己具備離婚力呢,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背叛發生以後,其實就是一種預警,未來會發生什麼,沒有誰能夠預測,當下不離婚,不意味著永遠不離婚;當下發生的一切,可以不離婚,不意味著不管未來發生什麼,都堅決不離婚。
比如,對方持續背叛,比如對方已經開始轉移財產,比如對方已經徹底跟第三者生活在一起,甚至反過來是ta要跟你離婚……這些情況下,如果自己仍然還不考慮離婚,那麼再多的理由其實都是蒼白的自我安慰,說到底就是自己沒有離婚的能力,所以明知這段關係已經無望,但仍然還是攥著不放手。
面對背叛,當然可以選擇不離婚,但是一定要努力讓自己具備離婚的能力,正如那句話一樣:我可以選擇放棄,但我不能放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