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伴隨著我們的一生,貫穿於生活的每天,無論我們這天學到了知識,還是虛度了時光,我們都在長大。同時,為我們操勞的父母,他們的容顏也正在悄悄改變。
我們一天天長大,也意味著我們的角色在不斷發生改變,少年的青澀,青年的活力,中年的沉著,老年的淡定,是人生旅途中每個人的歷程,不論我們在哪個階段,父母的愛總會與我們相伴相隨,如何與父母相處,是我們一生都不能迴避的話題。
特點: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可塑性大,心智不熟。
少年時期,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嘗試和探索的時候,也容易碰壁和犯錯,當不能及時自我調整的時候,便需要老師的糾正,父母的教育。
與父母相處之道:遇到無法逾越的困難,擺正好心態,聽從父母的建議,不要自作主張,更不要誤入歧途。收起不羈和叛逆,管理好強和好勝,遇到事情多與父母溝通,聽從他們的教誨,接受他們的指導,度過愉快的少年。
特點:意氣風發,進取心強,壓力山大,無奈頗多。
青年,無疑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學業,就業,戀愛,婚姻,生子,人生中這一系列的過程,都會在這一時期逐一實現。
青年時期,既能收穫幸福,也會面臨困頓;既能享受甜蜜,也會遭遇心酸。事業,愛情,家庭,職場,人情,交際,紛紛擾擾,繁繁雜雜。
這時候最容易忽視的,便是我們的父母。有的人因為異地工作離開了父母,有的人因為買了新房搬離了父母,有的人……漸漸的,與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
有的人即使與父母同住,也因為這時候的父母給不上工作上的指導和事業上的參謀,思想、情感上與父母漸行漸遠,從而忽視了他們的感受。
與父母相處之道:關懷,體諒是給父母最大的安慰。找一點空閒,抽一點時間,與父母談談事,交交心,工作計劃,未來安排,瑣事閒談,都是父母的安心和滿足。
特點:有老有小,忙碌辛苦,責任巨大,身體漸衰。
不惑之年,身體機能過了強盛時期,少了一些衝勁,更多的是堅韌,上有老人照料,下有子女教育,是忙碌而又辛勞的群體,中年之人,承擔著責任,肩負著壓力。
與父母相處之道:這時候的父母已成了老人,需要費些時間,有些人的父母甚至患有疾病,更需要子女的周全安排和精心照料,所以,儘可能的花費時間和精力,精神和物質上照料好老人,讓父母安享晚年。
特點:身體漸老,體能減退,掛念親人,期待美好。
如今,長壽並不稀罕,即使到了老年,我們的父母仍然健在,同樣也需要子女的照料和關懷。
與父母相處之道:陪伴也是一種照料,身體力行的事情儘量讓孫輩去做,適當鍛鍊身體,把自己照顧好也能減輕子女的負擔,同孫輩一起照顧好父母,生活中多陪伴,精神上多安慰,讓年事已高的父母安心,寬心,開心。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到大,不斷成長,我們在變,有一樣始終不變,那便是父母的愛,無論我們所處人生的哪一個階段,它永遠伴隨著我們,時而給我們鼓勵;時而給我們安慰;時而給我們溫暖;時而給我們信心;時而讓我們奮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換位思考,推己及人,做一個善良而又有愛的人,珍愛自己,善待他人,愛,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