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子女如何與父母相處?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父母卻一天天漸老

2020-07-09 商羊情感


作為子女如何與父母相處?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父母卻一天天漸老

成長,伴隨著我們的一生,貫穿於生活的每天,無論我們這天學到了知識,還是虛度了時光,我們都在長大。同時,為我們操勞的父母,他們的容顏也正在悄悄改變。

我們一天天長大,也意味著我們的角色在不斷發生改變,少年的青澀,青年的活力,中年的沉著,老年的淡定,是人生旅途中每個人的歷程,不論我們在哪個階段,父母的愛總會與我們相伴相隨,如何與父母相處,是我們一生都不能迴避的話題。

少年時期

作為子女如何與父母相處?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父母卻一天天漸老

特點: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可塑性大,心智不熟。

少年時期,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嘗試和探索的時候,也容易碰壁和犯錯,不能及時自我調整的時候,便需要老師的糾正,父母的教育。

與父母相處之道:遇到無法逾越的困難,擺正好心態,聽從父母的建議,不要自作主張,更不要誤入歧途。收起不羈和叛逆,管理好強和好勝,遇到事情多與父母溝通,聽從他們的教誨,接受他們的指導,度過愉快的少年。

青年時期

作為子女如何與父母相處?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父母卻一天天漸老

特點:意氣風發,進取心強,壓力山大,無奈頗多。

青年,無疑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學業,就業,戀愛,婚姻,生子,人生中這一系列的過程,都會在這一時期逐一實現。

青年時期,既能收穫幸福,也會面臨困頓;既能享受甜蜜,也會遭遇心酸。事業,愛情,家庭,職場,人情,交際,紛紛擾擾,繁繁雜雜。

這時候最容易忽視的,便是我們的父母。有的人因為異地工作離開了父母,有的人因為買了新房搬離了父母,有的人……漸漸的,與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

有的人即使與父母同住,也因為這時候的父母給不上工作上的指導和事業上的參謀,思想、情感上與父母漸行漸遠,從而忽視了他們的感受。

與父母相處之道:關懷,體諒是給父母最大的安慰。找一點空閒,抽一點時間,與父母談談事,交交心,工作計劃,未來安排,瑣事閒談,都是父母的安心和滿足。

中年時期

作為子女如何與父母相處?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父母卻一天天漸老

特點:有老有小,忙碌辛苦,責任巨大,身體漸衰。

不惑之年,身體機能過了強盛時期,少了一些衝勁,更多的是堅韌,上有老人照料,下有子女教育,是忙碌而又辛勞的群體,中年之人,承擔著責任,肩負著壓力。

與父母相處之道:這時候的父母已成了老人,需要費些時間,有些人的父母甚至患有疾病,更需要子女的周全安排和精心照料,所以,儘可能的花費時間和精力,精神和物質上照料好老人,讓父母安享晚年。

老年時期

作為子女如何與父母相處?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父母卻一天天漸老

特點:身體漸老,體能減退,掛念親人,期待美好。

如今,長壽並不稀罕,即使到了老年,我們的父母仍然健在,同樣也需要子女的照料和關懷。

與父母相處之道:陪伴也是一種照料,身體力行的事情儘量讓孫輩去做,適當鍛鍊身體,把自己照顧好也能減輕子女的負擔,同孫輩一起照顧好父母,生活中多陪伴,精神上多安慰,讓年事已高的父母安心,寬心,開心。

作為子女如何與父母相處?我們在一天天長大,父母卻一天天漸老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到大,不斷成長,我們在變,有一樣始終不變,那便是父母的愛,無論我們所處人生的哪一個階段,它永遠伴隨著我們,時而給我們鼓勵;時而給我們安慰;時而給我們溫暖;時而給我們信心;時而讓我們奮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換位思考,推己及人,做一個善良而又有愛的人,珍愛自己,善待他人,愛,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父母一天天老去,作為90後的獨生子女,我們該怎麼陪伴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當我的父母老去,當這樣一天來臨,我該怎麼辦?父母這一代人有兄弟姐妹,對老人的陪護和照料人手充足,傷心難過也能彼此傾訴,而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在「雙獨」的情況下,我們未來所要面對的將是四位老人的陪護。想到這些,我的腦子裡一時間錯亂不堪,有壓力、有焦慮、有害怕、有無奈,我甚至還像個天真的孩子,期望父母不會老去,也期望自己永遠不要長大。
  • 長大後如何與父母相處-與原生家庭保持距離
    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我們也不應該盲目被情緒與感性支配,對所謂的「原生家庭」一說一幅苦大仇深的樣子,覺得自己受到傷害並且一味地怨天尤人。畢竟,原生家庭這張牌不是我們自己能夠選擇的,而長大了的我們就是要學會如何逆風翻盤,將手裡的這張原本或好或壞的牌打得更漂亮!下面結合自己的經歷,和大家分享長大後的子女應該如何與父母相處。
  • 長大後,你真的會和父母相處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已經不能夠和父母正常的交流生活了,只要待在一起,不是吵架,就是一臉不爽的冷戰,本應該是幸福美好的家人,可為什麼現在變得像有什麼深仇大恨的仇人一樣?我們到底怎麼了?長大的我們應該如何和父母相處?
  • 《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子女如何走出照顧父母的心力交瘁
    「「父母總是說不想成為我們的負擔,可是卻一次又一次的否決定我的建議,他們只想要我在身邊。如果你的生活中也有過這樣的心力交瘁時刻,並且感覺到力不從心,那麼,推薦你閱讀《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一書。這本書填補了老年看護文獻的一塊空缺,是一本深入探討父母麻煩行為的書。
  • 越長大越發現,父母和我們相處變得小心翼翼
    小時候,我們會因為父母的強勢對他們不滿,會因為父母的獨斷專行讓我們厭惡父母,討厭和他們相處,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長大才發現,我們和父母的相處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並且是天差地別的變化。父母不再為我們張羅著辦任何事情,也不再為我們果斷的做決定,更甚至在他們自己的事情上面,他們願意和我們商量,但是會發現他們的口吻竟然會變得低三下四。
  • 長大後如何與父母相處?
    在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父母給予我們很多關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慢慢長大,父母一如既往地關心和照顧,在我們看來,卻成了一種束縛!所以,遇事不願與父母交流,覺得即便是說了他們也不懂,也不能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建議。長此以往下去,我們很多人便與父母之間有了隔閡。
  • 父母晚年「倔強」的脾氣,源自於:子女忽視了父母的人格
    作為兒女如果不能在情感上承認爸媽變老,在往後的日子裡,很難和父母相處到一起。岸見一郎在照顧82歲患老年痴呆症的老父親時,把自己和老父親相處的親身經歷寫了出來,對我們和年老父母的相處,有著很大的幫助。父母到了老年,大部分的人都是比較「囉嗦」的,作為子女我們要有耐心的去傾聽父母的傾訴。年齡帶來的生活上的不便,讓他們已經很煩惱了,如果再沒有人聽他說話,這後面的日子,他會過的很壓抑。「囉嗦」即是傾訴,傾訴即是在釋放自己內心壓抑的情感。作為子女,我們要明白這一點。
  • 長大後如何與父母相處?本文從多角度進行分析,幫助人們解決困惑
    這裡的長大後,我認為是18周歲以後。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應該說是最親密的關係了。小時候,父母陪我們慢慢長大;長大後,我們陪父母慢慢變老,這應該是最浪漫和幸福的事。但是也有些家庭,父母與子女關係不好,家庭矛盾經常發生,影響了家人之間的感情。
  • 長大後如何與父母相處?#情感解憂鋪#
    長大後如何與父母相處?有一句話說「父母養我們小,我們一定要養父母老」,這句話說得非常好。父母把我們從出生養大成人這一份恩情是永遠不能忘記的、也是無法報盡的。那麼,我們長大後如何與父母相處呢?首先,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我們長大後生活上有一些事情我們要學會自己去承擔和面對,出現困難時不能老是和父母索取或訴說,因為我們長大了父母也就變老了。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不圖孩子長大後能夠出人頭地或發什麼大財,但圖孩子長大後最少能先養活自己,不用再經常的向父母要錢花。甚至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早一點賺到一些錢成為家裡的經濟支柱,這樣做為父母的他們看到了一定會很開心、很欣慰。
  • 長大後如何與父母相處
    看到別人一家人歡聲笑語的時候,我們總是在羨慕,想想自己的家人,只能黯然神傷。其實,當我們自己為人父母以後就開始能讀懂父母的心。他們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家庭,給了孩子,小時候怕長不大,長大後怕讀不好書,畢業後怕工作難找,工作後怕成家難……和父母相處不難
  • 作為子女,我們應不應該支持父母離婚
    ,就像是五指山,壓的孩子喘不過氣來,可是,我們終此一生,也無法擺脫父母,而父母,也從來不會真正的放下孩子!她說「剛和媽媽在一起時,我天天哭,去了學校也哭,各種胡鬧,就是想回到爸爸身邊,可是,媽媽好像知道我的心思,她容忍我的所有錯誤,就是不送我回爸爸身邊,後來,我學會了沉默,學會了隱藏,學會了習慣!
  • 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在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在年老之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這個看似很隨意的問題,在知乎上得到了高贊,小編感到很是意外。轉過頭和我爸爸微信聊天,談話內容如下:我:你現在天天批評我,罵我打我,不怕我以後不養你嗎?我爸:你有聽話的時候嗎?你以後會不會比我有錢都不一定,說不定是我還要繼續養你。我:你生病了,我不會照顧你。
  • 《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長大後的我和父母越來越陌生,怎麼辦
    在看豆瓣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作為女兒發的控訴母親的話,字裡行間充滿痛苦。甚至因為母親總是威脅她而感到絕望。而下方更是有很多抱怨父母不顧自己感受,一味地傷害自己的評論。我不禁在想,當父母年齡再大一點,我們要住在一起照顧她,那時候我們難以相處怎麼辦?
  • 成年子女與父母的矛盾,大多因為父母對子女的不放手
    成年子女與父母之間,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有時候,我們會對父母感到憤怒,想起時會煩躁、不喜,但是,不想又覺得少了點什麼。父母總是用他們認為對我們好的方式,去關心、幹涉我們的生活,包括我們要找什麼工作、找什麼樣的對象、怎樣花銷自己賺的錢,甚至想要改變我們的想法。這些關心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沉重的壓力。
  • 談一談成年後子女和父母之間的相處之道
    單位剛入職的一個小夥最近很鬱悶,父母不停地催婚,還事無巨細地了解他的工作情況,一些建議聽起來很可笑,不聽還不行。 「我都長大了,參加工作了,父母還把我當孩子。」面對父母的幹預,小夥只有無奈。 這引出一個問題,長大後如何和父母相處?
  • 父母子女一場,到底一意味著什麼?淚目......
    鼻子一酸,都還沒有好好孝敬她老人家,她就已經變老了了。從來沒有向我們索取任何東西,反而是記著每一個後輩的喜好,無私的奉獻她的一切。我們作為晚輩的,對她做的事,卻不及她付出的千分之一。02時常在想,父母子女一場,到底意味著什麼?
  • 子女結婚後,父母與子女最好的關係是互不麻煩
    我們國家的父母與子女之間,一直都缺少邊界感。2007年火爆一時的影視劇《雙面膠》,至今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姑娘麗鵑嫁給了來上海工作的農村小夥亞平,在嶽父嶽母的幫助下,兩人買了房結了婚,亞平也一直是個模範丈夫,對妻子噓寒問暖。
  • 媳婦如何與男方父母相處
        當我們走進婚姻的殿堂,不僅面臨著夫妻之間的相處,還有更多的人面臨著與各自的父母之間的相處。尤其是婆媳之間,一直是家庭裡摩擦比較多,而且對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很大的影響,如何處理好這種關係對我們夫妻之間還是兩個家庭之間的和睦是有很大的幫助。
  • 父母年齡大了真會被子女嫌棄嗎?想想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帶著義務,帶著責任,已經是很好的了,養小的看著一天天成長是開心,養老的看著一天天真是越來越無用,會是什麼感受呢?現在我老了,子女嘴裡不說,心裡怎麼樣我是很明白,討厭歸討厭,我不怪他們。雖然很多次,我偷偷的一個人在房間裡哭,但日子還是要過是不是?
  • 父母教我們如何做子女,那誰來教他們做父母
    在中國,大部分父母是「倚老賣老」的。父母靠著「長輩」「生育者」的身份,對我們肆意要求。教我們如何做到他們所期望的「孝順」,教我們如何做到他們所期望的「成就」。他們的「身份」決定了他們的高度,他們不會「犯錯」,不會「低頭」。甚至把他們的錯誤強加在我們子女身上。古人都說:子不教,父之過。而現在,錯的都是身為子女的我們。就像他們沒有做到的,希望我們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