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二十歲,是什麼樣的?
在偶像劇裡,它會伴隨著各種美好,主人公會帶著主角光環,左手夢想右手愛情,結局也一定是皆大歡喜的happy ending。
但生活畢竟不是偶像劇,沒有濾鏡,也沒有人會被格外優待。
很多人的二十歲,思維還停留在學生時代的 &34; 裡,一隻腳卻已經踏入成年人的世界。我們幾乎是毫無準備地,與大人的世界撞了個滿懷,而這一撞,大多數的結果都是頭破血流。
金錢、背叛、欺騙、偏見,所有那些曾經可以以年輕的名義,嗤之以鼻的字眼,都會在你踏入社會的一瞬間,蜂擁而來,而你根本避無可避。
比如,家境一般的姜小果,為了湊錢買個新手機,存款清零,連飯卡和公交卡都退了,東拼西湊才攢夠的1299元,在富二代室友段家寶的弟弟看來不過是一頓飯錢。
比如,天生麗質,膚白貌美的梁爽,本以為靠著美貌和努力就能順利實現成為時尚美妝博主的夢想。
卻因為涉世未深,被坑,被偷創意,被小三,被生活親自教育:想在大人的世界裡站穩腳跟,光有臉蛋和運氣是不夠的,你還得懂這裡的規則。
我們很快發現,這個傳說中的 &34; ,原來一點也不友好,它用它最擅長的冷漠和嚴苛,一點點敲打著年輕人身上的天真和莽撞。
就像《二十不惑》裡那句話說的:
我們都是這個新世界的實習生,滿懷期待地想要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溫柔地說一句,初次見面,請多關照。可這陌生的世界卻告誡我們,初次見面,你在這裡微不足道。
在我們的成長中,總會有無數個時刻,讓你感覺到不適,讓你摔跟頭,讓你頭破血流地發現,原來從孩子到大人,根本就沒有過渡期。
不管你是學霸還是學渣,不管你是有錢還是沒錢,一旦步入社會,大家都一樣。
沒有人會像爸媽、老師一樣溫柔地哄著你,等著你慢慢成長,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讓自己成長得快一點。
一直以為《二十不惑》是拍給二十歲左右的人看的,直到一個三十好幾的朋友當著我的面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熬夜刷劇,我才突然明白,二十歲的故事,是年輕人的現在,也是成年人的回憶,是越長大越遠離的美好時光。
在網上看到一個評論說,《二十不惑》裡最打動人的,不是二十歲這個年紀,而是在這個年紀裡特有的對夢想與愛的勇氣。
誠然,《三十而已》裡顧佳和王漫妮的友情令人羨慕,可這份友情的開始,卻是因為顧佳需要買一個包來讓自己進入太太圈,而王漫妮剛好欠了鍾曉芹一個大人情,所以才願意出手相助。
雖然真心不假,但其中摻雜的成年人的利益權衡,也不容忽略,有來有往,互利互惠是成年人約定俗成的準則。
成年人最無師自通的能力,是總能自動為自己尋求最優解,交什麼朋友,和誰談戀愛,說什麼話,見什麼人,做什麼選擇,都是為以利益為衡量標準的結果在服務。
但在二十歲的年紀裡,沒人懂技巧,我們與這世界對話的唯一方式,不過是心底那份坦然的真心。
所以,王漫妮在明知梁正賢有女朋友之後,還是猶豫了很久才下定決心分手,而梁爽一發現富二代男友劈腿,就拿鑽戒劃花他的車,頭也不回地離開。
即便後來因為工作原因,她產生過片刻猶豫,但緊要關頭,仍然有勇氣豁出一切,守護自己的尊嚴。
所以你說,二十歲和三十歲的區別是什麼?
對比一下你就會發現,二十歲的時候,我們身邊有一群朋友,什麼雞毛蒜皮的事,都會告訴對方,發生天大的事你也不會害怕。
那時候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種強大的叫做 &34; 的力量,相信朋友一交就是一輩子,相信愛情賭上真心就會無悔,相信努力就會成功,相信自己永遠不會被改變,相信自己相信的一切。
但成年以後,人生的底色一瞬間變成了 &34; 。
害怕壞情緒說太多會嚇跑一些人,害怕距離太遠會弄丟一些人,害怕太熱烈的依賴和喜歡會讓愛喘不過氣,害怕真心被辜負,也害怕真心被看穿,怕一直這樣,又怕將來不如這樣。
我們終於有了刀槍不入的鎧甲,卻也弄丟了不顧一切的勇氣。
我們越來越懷念從前,懷念那個敢愛敢恨,張牙舞爪的二十歲,懷念那個上鋪下桌小小的寢室。
我們越來越感嘆,勇氣是專屬於年輕的奢侈品,卻很少對年齡提出質疑。
年齡真的能決定一切嗎?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分享一個最近看到的舊新聞。
新聞裡提到,2008年翟志剛穿著中國研製的 &34; 艙外航天服完成首次空間出艙任務時,大多數人都記住了那一句 &34;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在出艙前,太空人的軌道艙報了火警,那意味著,太空人走出艙門後,一旦著火,他就永遠回不來了。
去還是留,在那一瞬間是關乎生死的大事。但翟志剛卻說 &34; ,然後他走出了艙門,在太空中留下了中國的第一個腳印。
做出這個決定的那年,翟志剛41歲,距離人們口中會為夢想不顧一切的20歲,已經過去了又一個20年,但他仍然一腔熱情,作出了不亞於20歲年輕人的選擇。
所以你看,年齡只是個數字,它哪有那麼大本事決定你的人生和選擇?
我們都是從那個有著用不完的力氣的青春裡走來的,我們也都將陸陸續續和生活裡的艱難碰面。
但希望你明白,勇氣和真誠,並不特屬於某個年齡段,二十歲可以為了愛情不顧一切,三十歲也可以;二十歲可以不怕失敗,重頭出發,四十歲也可以。
人生說白了,不是年齡在定義青春和可能性,而是你自己的選擇。我們所經歷的一切,所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時間寫給人生的答案,而筆握在你自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