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催婚的父母內心是真的強大嗎,難道他們不著急?

2020-08-27 珊瑚醬子

不知從何時起,剩男剩女變成了大齡單身男青年和女青年的代名詞,這個詞就像是把這些男青年和女青年變成貨架上的商品,但凡到了保質期就要立刻做打折銷售,要麼乾脆就直接強制下架。

為什麼父母要逼婚?

無非就是他們承受不了來自七大姑八大姨和街坊鄰居對於「你孩子為啥不結婚,是不是有啥毛病」的追問。

以及相互的比較和炫耀,比如:「我家女兒/媳婦,又生了個大胖孫子啊;你看我孫子/孫女多懂事啊」

「是不是你家孩子眼光太高,別挑了,再挑更沒好的了。越到後面就是別人挑咱們咯!」

等等諸如此類。

於是乎他們把這個壓力轉嫁給你,所以作為子女的你們,理所應當地承受了雙重壓力。以至於你是不是願意相親,相親的對象是不是真的如意,結婚是不是自己情願,婚後是不是幸福,這些問題可能都稍微靠後了。

父母並不是不在意你是否幸福

父母是過來人,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們不在意你的幸福,而是他們總會以自己的經歷和經驗來教你。他們走過太多的彎路,不希望子女重蹈他們的覆轍。所以經常把他們認為的捷徑,強加在你們身上,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想法。

在父母的眼中並沒有把你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因為絕大多數的中國父母都有這樣的一種思想,他們認為孩子是他們的自己的所有物,所以作為子女你們就應該要聽從他們的話,畢竟很多人都認為「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不會走彎路,走錯路。

很多時候,並不是父母的說法和做法不對,而是很多經驗已經不那麼適合當代的社會了。

不催婚的父母內心是有多強大,不著急嗎

而現代社會,還是有不少那些,不那麼催婚的父母的。

一位父親對女兒戀愛婚姻的看法:「她不應該為父母親戀愛結婚,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只有該戀愛結婚的感情,沒有該戀愛結婚的年齡,不要羨慕他人的幸福,也許那並不適合你。

不催婚的父母應該是更理智、更明白婚姻大事的意義的人。

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都將適齡子女的婚姻大事看的很重,都希望孩子能夠找到那個值得託付終身的人。而不是為了在親戚朋友面前因為孩子完成了婚事而驕傲。

有位母親對自己女兒說:「不要為了生命中生活質量最差的二十年,就把你的一生搭進去僅僅只是為了老了有個伴。就算你一輩子不結婚,只要你認為這樣的生活是快樂幸福的,你就有不結婚的權利。」

還有的網友調侃說:

「我的媽不擔心我結不結婚,只擔心我太貧窮。」

「不結婚又不犯法,我著什麼急,我養你!」

「想結婚就結,不想結婚就不結。我姑娘一定要有喜歡的再嫁,不喜歡的堅決不嫁。」

......

不得不說,有些當代父母,思想還是很前衛的啊,為他們鼓掌!

不催婚的父母從想法上來講應該是更尊重、更信任自己孩子的。因為在父母輩的觀念中,孩子適齡不結婚是很難被接受的,比起現在年輕人追求的靈魂伴侶,他們可能更多的是認為有個人一起過日子更重要。

父母以及父母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抱有同樣的觀念,而在這種環境之中他們依然可以做到不催婚,並不是說父母的內心有多強大,而是更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愛和理解。

他們更懂得尊重孩子的擇偶觀,懂得寧缺毋濫的道理,與其苦苦逼婚,讓孩子草草決定了終身大事,不如默默等待在孩子需要建議的時候給出長輩的建議,讓孩子自己聆聽內心的聲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人。

相關焦點

  • 催婚,催婚,為何父母總是那麼著急催你結婚?
    而一旦說到年齡,就離不開人生婚姻大事,如今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豐富多彩了,但是在父母的眼裡,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不論你是剛畢業出來的大學生,還是在外打工忙著掙錢,還是出差開會討論大項目,都必須擠出時間來把這談對象的事情處理下,沒對象的就要物色找對象,有對象的就打量著啥時候把婚事給辦了。那麼,父母為何老是著急著催婚呢?人一定要結婚嗎?
  • 著急結婚的男人真的靠譜嗎?女孩子們一定要看清他們的真面目
    現在可能有很多女孩子都會遇見著急結婚的男人,尤其是已經到了而立之年的男人更是會有這樣子的傾向。有時候可能會遇見一個男士,明明沒有相處過幾次,卻已經有了跟你結婚的打算。那麼這樣子的男生真的靠譜嗎?1、家裡面催婚男人對婚姻再不著急也難以抵擋家人的催婚,尤其是逢年過節親戚們的催婚。因此,可能會為了避免嘮叨而趕緊選擇一個對象結束單身。2、太喜歡你在感情裡面都是自私的,如果男生很喜歡你,那麼就可能想要趕快把你娶回家成為他的專屬。
  • 被催婚?妥協?遵從內心?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被催婚大軍中的一員,作為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90後,我就是魯迅先生筆下他家門口的那另一棵&34;,在所有人眼裡,我都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內心倔強的我,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所以總想做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 郭麒麟被嶽雲鵬「跨輩」催婚:催婚的父母到底在催什麼?
    催著考研、催婚、催生小孩,家長們好像總是對我們的人生特別著急。很多時候,父母就像是沒有更新路況的導航軟體,明明前面的路已經堵得不行,你想繞路的時候,它還是一遍遍提醒你——「您已偏離行道」但實際上,父母想的和我們想的,真的不一樣嗎?
  • 父母不停催婚怎麼辦,教你4招應對催婚,讓父母無話可說
    我當時懵了,條件反射般的對我媽大聲咆哮:「說了不要管我,這都是今年第幾個了,不是禿頭就是年紀大,都不合適,我都不著急您著什麼急啊,為什麼偏要把我嫁出去...」話還沒說完,我媽突然變了個語氣弱弱地對我說:「我這不是為你好嗎,再說了,你表妹孩子都兩歲了,你到現在連個男朋友都沒有.....」於是,我媽開始滔滔不絕的開啟了她的長篇大論。
  • 催婚催不來好的感情
    在家裡,29歲的堂哥經常被親戚們催婚,尤其是堂哥的媽媽更是著急,逢人便說堂哥不爭氣,都這個年齡了還不趕緊找女朋友結婚。前幾天,催婚的親戚聽見堂哥說談了一個女朋友後,親戚們便催他趕緊結婚,要不然錯過了最佳生育時機。
  • 被催婚是父母的道德綁架嗎?
    父母覺得子女的婚姻是他們的責任,對大多數人來說必須看著子女結婚生子才覺得自己的人生是完整的,但凡不婚或者不育對他們來說就是晴天霹靂,讓他們的人生殘缺破碎,甚至可能死不瞑目。
  • 女兒被父母催婚不敢回家,適婚男女如何擺脫父母催婚「緊箍咒」?
    自從參與工作後,小文就沒再談過戀愛,主要原因還是小文被派到基層工作,交際範圍窄了很多,單位裡年輕一點的,要麼是結了婚的,要麼就是有了對象,而且小文本人也很隨緣,對談對象的事情並不是很上心。現在她29歲了,父母催婚催的越來越緊,如今只要和父母聊天,就逃不過找對象、相親和催婚的話題,每逢春節更是不得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盤問更是讓她頭大。
  • 面對父母的催婚你都是怎麼回應的?
    我選擇不回應,因為我覺得越回應他們越起勁。倒不如什麼也不說,就靜靜地看他們好了。(不過這樣做的話,可能會讓父母更加生氣哦)其實我一直沒搞明白,什麼叫做該結婚的年齡了。結婚難道不是當你遇到一個喜歡並且興趣愛好相投的人,然後產生了想要和這個人過一輩子的想法嗎?
  • 近30歲的大齡男女,父母催婚咋辦
    最近收到一些悟空問答的邀請,不少是關於父母催婚的話題。今天拿出來聊一聊我的看法。都快30歲了,三十而立,又加上父母催婚,咋辦?都快30歲了還需要問嗎?那就湊合找個人結了得了!跟誰也是過,一人結婚,天下太平,哈哈!非也。
  • 90後被催婚?他們為什麼還不結婚?
    今天,橙子想談談「90後被催婚」這回事兒。尤其對於橙子本人是深有感觸的,因為我正是這一行列的人。我先說說我的親身經歷,年前就跟著家長看了好幾個,最後「鎖定」一個,所謂的「鎖定」,也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誰能在幾天互相了解一個人,且不要說什麼「一見鍾情」,這種一般機率比較小。
  • 令人絕望的催婚,你也在經歷嗎?
    你經歷過相親嗎?你被催過婚嗎?相親的你看著陌生的對方是什麼心情?被催婚的你又是怎樣的感受呢?婚姻,對於我們來說似乎比所有的東西都要迫切,特別是父母親戚,提起我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就是什麼時候結婚。同樣的,每次放假,每次回家,父母說得最多的就是有沒有男朋友,什麼時候結婚?母親更是從一開始的暗示式催婚,到嘮叨式催婚,再到行動式催婚,現在應該屬於恐嚇式催婚了吧!「你看看這筷子,都是成雙成對的,單獨一個怎麼能用呢?
  • 父母催婚的背後是什麼?心酸的讓人難受。
    被父母催婚的感覺,就好像寶劍未佩齊,醒來已身在江湖!心想明明自己還是個孩子,怎麼就步入了要被父母催婚的行列?面對父母的催婚,很多子女都束手無策,不想隨隨便便把自己嫁了,又不想父母催促。一、父母已經年邁。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父母的眼裡,能給予孩子的幫助越來越少。所以父母想要趁著自己健在,給自己的孩子物色一個好的歸宿。能幫他們照顧自己的孩子。二、傳統觀念的影響。「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句俗語聽著不陌生吧!在老一輩人眼裡,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傳統,是規矩!
  • 「年底被催婚」即將上演:被親戚洗腦,被父母逼問,單身有罪?
    導讀:''年底被催婚''成了每年春節不可避免的話題,滿心歡喜的見家人,結果被家裡人詢問感情狀況,難道單身也有罪?父母期盼的眼神,我們在異地容不下的靈魂,好久沒見面的故人,都要團聚一堂了,想想就欣喜。可是,轉而一想又悲哀,因為很多人單身的男女不得不又要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盤問,還有被父母催婚。過年回家,這麼高興的事被催婚話題一攪,瞬間會愁容滿面。面對親人的催婚,我只想弱弱的說一句:''難道是我們願意單身嗎,沒對象又不是我們的錯。''
  • 父母催婚,讓很多人不敢回家過年,你反感父母催婚嗎?
    今天是大年初三,你回家過年了嗎?如果你已經到了適婚的年齡,過年回家,父母催婚了嗎?年年過年年年過,歲歲年年有今朝。相似的是歲月,不同的是自己長大了,到了適婚的年齡,卻還未結婚。有多少單身男女,到了過年的時候,自願留在公司值班吃泡麵,也不願意回家陪伴父母,享受父母給他們做兒小時候愛吃的飯菜。從內心來說,他們不是不願意回家陪父母過年,而是害怕父母以及親朋好友的盤問和催婚。
  • 父母催婚的真實原因,實在太扎心啦!
    而與父母同住的小夥伴,遭遇更加慘烈,那是日日催、頓頓催,催得心肝發顫、雙腿發軟,覺得不婚無顏見家中父母,壓力山大,心中巨煩。一煩躁,與父母的關係肯定不好,家裡硝煙瀰漫、戰火不斷。被催婚確實是件很頭疼的事情。誰不想擁有甜美的愛情、幸福的婚姻呢?可那個佳偶不是說來就來,婚也不是說結就能結的。
  • 上海人,你被催婚了嗎?想不到爸媽催婚的理由竟然是……
    來上海6年,剛畢業的前兩年父母幾乎沒怎麼催過我結婚這件事情,隨我自己怎麼來。可能,後來他們真的覺得我的年齡到了吧,從不催婚變成了每年必定催婚。一到過年或者跟父母打電話聯繫的時候,必定會被催婚。他們催婚的理由永遠都只是一個,再不結婚就嫁不出去了。
  • 父母催婚,女孩很反感。她卻告訴我:今年要把自己嫁出去
    跨過2020年,意味著我們離農曆的春節也不遠了。大部分的年輕人,可能將要面臨一個殘酷的現實,父母的催婚、逼婚。其實我也很理解,如果有的話,都不需要父母催,直接就帶回家了。只是苦於無奈,愛情遲遲不來,面對父母的逼婚,只有反感、排斥。說起催婚,年輕時的我也有過,總是覺得父母老是那麼的煩人。他們為什麼這麼喜歡管著我呢?
  • 「人云亦云」式不婚太可怕,你真的做好了單身的準備了嗎?
    選擇是否結婚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煽動甚至歌頌「不婚」是對女性負責的這種行為,真的覺得很不道德。很多人不結婚的理由是因為,別人都選擇不結婚,所以我也選擇不結婚。可是自己為什麼不結婚,自己也不清楚。這種「隨大流」的行為,真的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嗎?
  • 催婚的人到底在催什麼?
    家族聚餐,我在逗著可愛的小侄子,姨媽乘勢很自然地跟我催婚,說你看小孩子長大起來多可愛啊,這樣人生才完整嘛,你也差不多好結婚了。我有點驚訝,以前催婚的對象一直是我姐,看來終於也輪到我了。我偷瞄父母那心領神會的眼神,知道必是暗地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