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愈姑娘
之前李艾在節目中表示,自己和丈夫結婚4年一直都是分房睡。
一時間驚呆所有人,這樣的夫妻關係能好嗎?
但是我們看到李艾婚姻一直很甜蜜,現在有了寶寶也依然如此。可是對於普通的中年夫妻呢,分房睡真的好嗎?
李艾和老公分房睡,理由是基於彼此空間,而大多數夫妻分房睡可不是一個好信號。或許你們的婚姻已經出現問題,分房睡是你們逃避和自衛的方式。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夫妻分房睡就意味著你們已經住進了「受害者監牢」。
01
受害者監牢用更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你們親密關係中遇到了一堵牆。這堵牆會嚴重幹擾你們的婚姻,讓你們產生倦怠感和沮喪感,甚至想要逃離婚姻。
這時候,伴侶的存在,對你們來說就像監獄,你會嚴重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了人。夫妻開始分房睡,往往就是為了逃避這堵牆。
到了這個地步,你的婚姻會變得死氣沉沉,無論你們在外人面前表現得多熱情大方,但是回到家你甚至一句話都不想和對方說。
婚姻出現問題,也會影響到你的工作和社交。你內心沒有足夠多的愛和滿足,在事業上也同樣變得死氣沉沉,從而讓你懷疑人生的意義。
電影《被光抓走的人》裡面有一對中年夫妻就是典型,武文學和張燕結婚多年,有一個孩子。
夫妻兩人完全失去了交流,每天回到家不超過十句話,就連性生活都只是完成任務。他們在外人面前假裝恩愛夫妻,關上門卻是相看兩厭。
後來,武文學甚至差點出現婚外戀。有人說夫妻開始分房睡是婚外戀的前奏,也有一定的道理。
婚外戀的本質就是婚姻本身出現問題,你無法面對這些問題,所以選擇一處躲藏。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於你要明白這堵牆背後是什麼。
02
當我們在婚姻中遇到這堵牆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扮演三種角色: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
遇到問題,我們首先扮演的角色就是受害者。這也很好理解,也就是說,你習慣把問題都推給別人。
你和伴侶吵架,不是你的問題,而是對方太過咄咄逼人。恐懼,自卑自憐,抱怨的情緒,會完全淹沒你。
為了不被這樣的情緒吞噬,你內心又會冒出另一個角色來拯救你:迫害者。想要趕走那些壞情緒,讓自己不再遭遇同樣的傷痛,就必須要讓別人來為此買單。
在婚姻關係中,很常見的一個場景是,夫妻其中一方大喊大叫,責怪對方,另一方沉默不語。心存責怪,自認優越,追求完美,把自己摘乾淨。
這樣做無非是躲避自己內心的恐懼,但最後你會發現,這樣只會讓事情變得糟糕。迫害者不僅會迫害別人,還會迫害自己。
當你沒有人可以怪罪的時候,你就開始怪罪自己。你是不是也會因為犯錯打自己臉,一遍又一遍的罵自己太傻了。
這就是你心中的迫害者在壓抑你心中的受害者,同時也驅策你進步。但是這樣做,依然不會讓你感到快樂。這時候,拯救者的角色就來了。
這個角色也很好理解,就是為了把我們拉出痛苦的深淵。
比如你肩膀很酸,一開始你會用手去揉揉,如果沒有用,你還會上醫院檢查,總之你會想辦法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拯救者的出現,就是安撫你心中的受害者和迫害者,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受害者監牢的這三種角色,會在你心中輪換,也會在你和伴侶之間轉換。
想要穿越受害者監牢這堵牆,我們需要內省,察覺我們內心出現了什麼問題。記住,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投射。
更要記住,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百分百負責。
03
想要解決婚姻的問題,就要解決我們內心的問題。當你的伴侶在批評指責,甚至對你冷言冷語的時候,先別急著和伴侶要一個說法。
你先平靜下來,聆聽對方說的話,問問自己:有什麼是自己從沒對自己說過的嗎?對方是否和小時候的你有些相似?
對方會激怒你,是不是對方把那個你無法接受的自己喚醒了?無論面對受害者監牢裡面的哪種角色,你都可以從檢視自己的內心開始。
當你有了察覺,你就有了選擇,是要和自己的靈魂合作,向前邁出一步,還是繼續玩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的遊戲。
更重要的一點是,你要學會為自己的一切負責。很多時候,婚姻裡出現的問題,我們都習慣把過錯推給對方。
這樣你永遠不會得到解決問題的內心力量,你只會在受害者監牢中徘徊不前。
真正成熟的人格,責任這個詞也會從罪惡和羞恥變成回應和自由。
總之,受害者監牢就是阻礙親密關係的存在。當你住進了這個監牢,你就會想方設法逃離,比如分房睡,婚外戀,爭吵不休。
這是所有親密關係必經階段,如果你學不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你的婚姻或許就戛然而止了。
其實所有婚姻關係,都會遇到各種牆,需要的是我們和伴侶一起穿越這堵牆。走過了那個坎,你們的關係就會更加親密,也更加快樂。
END.
參考資料:克裡斯多福——《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梁》
今日話題:
你和伴侶有分房睡嗎?
歡迎留言討論。
愈姑娘:情感作者,專注新時代女性的成長和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