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人生贏家」,馬上關注
調整自己,以初學者,創業者的心態,不斷的挑戰自己的舒適區。這才是快速成長的正確方法。
01
早上吃飯的時候,遇到了之前部門的直屬領導。
她是我在原部門相處比較好的同事,也算是我遇到過比較好的領導了。
她已經身懷六甲,每天都是由她老公接送,我經常能看到他們在公司飯堂一起吃飯。
這次她他看到我一個人吃飯,便逕自走了過來。
02
剛剛離開原部門,雖然說已經很熟了,但是感覺還是略微有點尷尬。
她跟我聊了近況之後,還跟我提了一下我在內部網站發的文章。她建議我可以去投稿,比如在一些汽車網站。
一般大型的網站只會接收原創首發的作品,她不知道我已經在我的自媒體帳號發布過這篇文章了。
更為重要的是,其實我知道自己的寫的文章並不怎麼樣。
我在內部網站連載的那幾篇文章,其實也是偶然心血來潮模仿別人的寫作風格的練習而已。
現在能發到公司內部網站,我已經鼓起了非常大的勇氣。至於投稿,我當然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03
堅持每天寫日記,也已經快有600天了吧,堅持每周更新三篇文章,也已經有一年多了。
但我感覺自己的文章似乎沒有多大的進步。有時候為了完成當天的任務,我不得不絞盡腦汁,東拼西湊一些素材,最後寫出來的日記,我都不大想看第2遍了。
更新公眾號的文章也是。雖然自己還是經過了再次的修改,但只是修改一遍,而且還花不到半個小時,能有多大的改觀呢?
文章寫的好不好?看有多少閱讀量,看有多少粉絲,就可以知道了。
平均每天才幾十人瀏覽,有些文章依然停留在個位數。經營了兩年的公眾號,才三位數的訂閱。
這樣的成績,我都不敢跟別人說自己在玩自媒體了。
04
昨天終於把《如何學習》這本書看完了。
裡面的知識點有很多,乾貨非常豐富。裡面提到的一個觀點,我印象非常深刻。
那就是學習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要克服一些困難,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學習一樣東西,必須要讓自己脫離舒適區,不斷的挑戰舒適區。這樣才能不斷的進步。
反觀自己,每天寫作就是舒舒服服的躺在沙發上,根據白天收集來的素材,加上自己的想法,用語音輸入法快速的錄入,很快就把當天的文章寫完了。
整個過程談不上任何挑戰性。每天都是這樣,基本上沒什麼難度。
難怪自己在寫作方面沒有多大的進步。
05
這可能是跟我之前一直抱有的一個觀念有關係。
我一直認為,修辭和文採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應該是素材經歷和體驗。
所以我寫作更偏向於整合我認為有用的素材,記錄,我覺得有價值的體驗。我文章其實就是分享那些素材,分享我的想法,我的體驗。
這樣說也不是毫無道理,但是如果修辭和文採不行,我又如何能讓那些有價值的素材和想法,傳遞給別人呢。
事實上,我的公眾號關注人數不多,文章的閱讀量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的文採不行,而不是裡面的內容不夠幹,不夠有價值。
所以,寫作水平不行,就是我目前最關鍵的瓶頸。
06
即便是在寫日記的時候,不能只是把自己所想的東西表達清楚就夠了,還要好好想想,如何表達更好,如何表達,更容易讓別人理解和接受。
最好能夠找到一些寫作的書籍來看。每周提前布置一些寫作的任務。
每天結合自己的日記和想法,練習不同的修辭寫作手法。
比如每周的周日,要想好下一周,7天要寫的文章。以及要練習到的一些修辭手法又有哪些?
練習的內容,可以不用太多。每次一段話,一篇小文章都可以。關鍵是要能夠不斷的堅持。
不是要一下子學多少,而是要儘可能的領會。
每周還可以回顧一下上周完成的作業的情況,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
這樣一來,每天都知道自己要幹些什麼,就不會出現,到了深夜還不知道寫什麼話題的窘境了。
07
另外每天要給自己一些單獨思考和冥想的時間,回憶一下今天學到了什麼,今天又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又有哪些值得鼓勵的地方。
俗話說溫故知新。
回顧和複習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能夠鞏固之前的知識,減少知識的遺忘。促進新知識新想法的產生。
總之像之前那樣,自以為勤奮,實則渾渾噩噩,完全沒有章法的,寫作練習方法是絕對不行的。
浪費的時間也浪費了機會。
調整自己,以初學者,創業者的心態,不斷的挑戰自己的舒適區。這才是快速成長的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