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道路上,命運安排了每個人出場的劇本。有些人的出現是你生命中的過客,有些人的出現是你生命中的主角。無論何種安排我們都要活出自己的姿態。
心理學家霍妮說:「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地位、貧富、學歷或者美醜,而是價值觀。」對於一段關係來說,三觀是基礎。地基不好,再冠冕堂皇的建築,也只是空中樓閣,不會長久。
說到這個我們有個有意思的故事,我們讀書那會每年過年衣服都是和同學去買的,我們四個人每年放假都會一起去買衣服,那時候小城市就2個地方買衣服,一般我們會選擇市中心那裡,同桌是個路痴,逛街找不到方向那種路痴,一般喜歡的衣服就那麼幾家,進去看中以後就去試穿,然後出來我們一起幫忙看好不好看。
海帶的衣品很好的,穿搭很時髦,當然她的腿也是很修長的,那時候的我們說好,如果不好看要偷偷說出來,以免老闆嫌棄我們,老闆巴不得多賣點肯定會一直說好看的,對於我們中學生不太懂,當然得互相參考,一起給意見然後才能買到滿意的衣服 。
我們都是採用1+1的模式,就是我們其中一個拿來衣服說要去試穿,另外一個在外面等,我們是朋友,沒有錯的,一般我們喜歡的衣服都是比較類似,看中一樣的衣服也是很經常,到後面我們可能還會買一樣的,穿出來第一眼自己去照鏡子,然後再來問我們小夥伴,如果喜歡也不能表現太明顯,以免老闆抬高價格,這是我們的策略。
同伴的小夥伴也不要太浮誇,只能大概說還不錯,適合你,然後我們再來諮詢老闆價格,老闆出價一般都不會便宜,然後我們再砍價,最後在價格中掙扎,或者夥伴們先看,在一起砍價,這真的需要三觀一致才能一起買衣服,不然欣賞不一樣如何一起買。
假如你看上一件衣服她說不喜歡,這還是你經常在一起的朋友,你會忽略不計買自己喜歡的,還是直接不看衣服了。
讓我們心情不好的不是不快樂,而是你找錯人分享,分享你的快樂,有人覺得你在炫耀,分享你的悲傷,有人覺得你矯情做作。
朋友的世界如果無法貼合就不要勉強,我們應該去尋找志同道合的我們。
三觀一致的人可以成為我們生活的好夥伴,生活中的知己。三觀不合的人那就不要聯繫,或者各自過各自的。
記得我第二份工作要休息的時候,經理招來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小女孩,我要休產假,經理讓她先接手我的工作,然後等我回來,在做標書工作,也算是對部門數據做一個基本的了解。
我之前做的數據有點多,我自己剛開始也不是很能接受,後來理清順序就每月輕輕鬆鬆完成,張同學以前沒有做過數據,這是可以理解的。
那時候我在和她交接,每天我還是正常做著我的工作,然後一個工作一個工作交接,張同學也很認真的做筆記,後來經理還把她的筆記發朋友圈,還有人說她作秀,不就是那麼簡單工作,個人覺得應該是還沒理清工作不是在作秀,那時候她還加班人家也說她在故意作秀。那是你不知,她初來乍到想要用加班來熟悉這份工作,真的是我太難了。同事說她想引起經理的注意。甚至還有人說想多拿獎金。
後來她去管理區域,完成任務拿到的獎金確實不少,當然這中間不乏經理偏愛的成份,她的努力讓領導看到是她付出換來成果。
甚至還有她在宿舍化妝太久,還有衣著打扮,還開著車來公司上班,她的車是她男朋友的,只是為了方便開來的,這些都能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
張同學每天都會化比較精緻的妝容去上班,這一點我還是認可的,只是張同學因為午休也卸妝然後很早起來化妝影響她人是比較不好,我覺得一個注重形象的人,她無論是對生活或者工作都是認真的。
很多人總喜歡拿著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她人,總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推測她人想法,三觀不是要求大家都一樣,只是說求同存異。我們要尊重和包容她人。
那時候公司還有一個很個性女生,她的生活過的很知性,第一天來上班就把辦公桌布置的很有家的感覺,買了很多書和各種擺件書立,把桌子擺放的整整齊齊。
她的桌上還有很多零食,一般都是梅子這一類,可以讓部門同事隨便拿去吃,然後經常補貨,還有不同的口味梅子,生活過的很有儀式,穿的文藝,她的衛衣都是一個款式十幾個顏色都買,然後每天不愁穿搭。
她用的護膚品也是那種很淡的味道,然後輕輕拍點隔離,看起來很有自己獨特品味,幫朋友問房子,她拍給我她租的房子,真的是太有家的感覺,租的房子她收拾的很乾淨整潔,還買來各種擺件,給這個家增添很多色彩。
有一次聊天她和我說她很喜歡打掃,我說你這個婆婆喜歡的類型,為何還沒有男朋友,應該是她有自己的要求,她說自己一個人也能把生活過成詩和遠方。
她很有潔癖,萬一找到的一個不喜歡那就三觀不和會有很多爭吵,我說你一定會碰到一個一樣想把生活過成詩和遠方的同伴。
當然無論年齡多大我們都不需要將就,我們一定要找一個合適自己的,一樣對生活有要求的三觀一致的人一起生活。
這樣的生活就不只是柴米油鹽,還有生活的儀式感,還有家的溫暖。有些孤獨不是我們一個人,是我們做了一些事情沒有人可以理解。
世界上一切好的關係都是要舒服,舒服關係都是要三觀一致,還要生活的儀式感,人生漫漫,願你能與懂得包容與尊重、互相欣賞的人一起同行。願你的快樂不缺觀眾,你的故事有人用心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