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勤一一(富書專欄作者)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不是信息的孤島,都要與人發生連結和聯繫。
人與人之間,相處舒服,成了關係長久的重要因素;每個人都希望感情天長地久,三觀一致非常重要。
電視劇《二十不惑》裡,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
姜小果好心借給王薇300元錢救急, 結果,當小果去找王薇還錢時,她卻變了臉,改口說這次的錢要為面試買衣服、買鞋子,沒錢還。
王薇還大言不慚地指責:你們這些一出生家裡就有錢、就穿著名牌服裝的人,讓我一次怎麼了?你還有沒有同情心?
明明是王薇借錢不還,她卻惡人先告狀,引來路人對姜小果指指點點。
本來是一腔善意拋灑出去,卻被人道德綁架,任誰也會覺得委屈。
對此,小果卻沒有多言糾纏,只是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三百塊錢也是我的錢啊!還錢!並決定從此與此人絕交。
因為本就不是一路人,你認為「我窮我有理」,我認為「拿回我應得的不丟人」;你認為金錢最重要,我認為情理更可貴。
人與人相處就是這樣,道不同,無需爭辯。
孔子的老家曲阜流傳著一個《三季人》的故事:
有個人請教孔子的學生:一年到底有幾季啊?
學生認為有「春夏秋冬四季」,客人卻堅持認為「一年有三季」。
兩人爭執不下,決定去找孔子做裁決。
孔子聽到他們敘述後,卻順著客人說:一年有三季。
客人心滿意足地走了。
孔子對疑惑的學生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的嗎?他是螞蚱,螞蚱春生秋死,沒見過冬天。就算你講再多,他也不知道有冬季。
生活中,總免不了碰到三觀不同的「三季人」。
我們往往想要獲得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可事實上,不懂你的人,你再多解釋、辯駁,也得不到對方的信賴和青睞。
三觀不同,與其強融,不如不爭不辨,趁早遠離。
知乎上有個提問:什麼是三觀一致?
網友英特納雄耐爾的回答中,有一句話很有道理:
三觀一致,大概就是看待問題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相同;或者就算不同也會彼此尊重接受的一種感情吧。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為世人傳為佳話:
俞伯牙是春秋時期楚國著名的音樂家,鍾子期是一名普通的打柴人 ,二人卻因《高山》、《流水》二曲心靈相通,結拜為生死之交。
高山聳立,山邊避雨;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面;伯牙撫琴,子期神往,沉浸其中以至二人都忘記了時間流逝。
雖然二人身份相差懸殊,卻因三觀契合、興趣相投而相處愉悅舒適。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鍾曉琴與老公陳嶼,從離婚到復婚,也是經歷了從三觀不同,到互相尊重和接納彼此的心路歷程。
鍾曉芹喜歡貓,陳嶼愛養魚;鍾曉芹愛浪漫,陳嶼不善言辭;鍾曉芹感性,陳嶼理性。
鍾曉芹是生活在溫室裡花朵,凡事需要依賴別人;陳嶼帶著原生家庭的傷,結婚就想圖過日子省事兒。
倆人都希望在婚姻中「避風」,卻沒有人願意做彼此的「港灣」。
喜好性格如此差異巨大、南轅北轍的人最後竟然復婚了,是因為重新審視兩人關係後,對彼此的尊重和接納。
鍾曉芹意識到原來忽視了陳嶼默默的「好」;陳嶼慢慢學會溝通,尊重鍾曉芹的意見。
二人暖心複合的對話:
鍾曉芹:你過來幹嘛?
陳嶼:接你回家,從今天起,我要把你喜歡的一切都帶給你!
《論語》有言:君子和而不同。
雖然二人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依舊會存在不同,但是卻可以尊重和接納,這也是三觀一致的一種表現。
電視劇《三十而已》已經大結局了。
三個女主角中,最出人意料也最不可預測的,是王漫妮。
漫妮在被梁正賢傷害後,回到家鄉小鎮,但適應不了小鎮生活,重新回到上海打拼,最後,竟然跑到國外讀書去了。
漫妮在重回上海後,歷盡艱辛掙到了十萬塊錢,並且心儀的職位唾手可得。
在這種情況下,放棄不錯的職位,用十萬塊錢出國讀書,這種選擇看起來不划算,但卻明智。
對王漫妮來說,出國見世面以後,她對世界的認知會不一樣,視野會更開闊;出國深造,可以幫助她融入新的圈子。
一路走來,王漫妮其實很勇敢,一直在融入不同的圈子,也一直在變好。
有人說,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但是,自己喜歡的圈子,一定要努力去融入。因為進入一個新圈子,本身就意味著成長。
在網上看到某知名媒體作者的分享:
她去參加某知名作家的籤售會,備受打擊。面對同行的時尚精緻、侃侃而談;她卻只會寫作,外形土得掉渣,拍照時都不知道手放在哪裡。
當場她恨不得會「隱身術」,消失得無影無蹤。
但是她心裡清楚:未來自己也要做籤售會,這個圈子她一定要融進去。
接下來,她花了三年的時間,報演講課、學習形象設計、請專業設計師塑造形象、到處做公開演講……不斷地鍛鍊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融入了新的圈子。
籤售會上,和人見面不再覺得膽怯,不打草稿也能隨時在臺上講話,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有了一群志同道合、旗鼓相當的小夥伴。
飛速發展的社會中,人的認知也在不斷升級,隨之而來的就是圈子的迭代。
自己喜歡的圈子,意味著那裡有你想過的生活,有你想成為的人,有三觀一致的同路人。
好的圈子,一定要鼓勵自己努力融入。
《詩經》有言:「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人生海海,走著走著,才發現,不是不是所有人都會懂得我們,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們解釋。
俗話說,人心難測、眾口難調。
一個內心篤定、忠於自我的人始終明白,對於三觀不一致的人,不必爭論,更無需多言;最舒服的關係中,往往我們更可以坦坦蕩蕩、大大方方地做好自己。
與三觀一致的人相處,才能在關係中如魚得水、舒服舒心、最終遇見更好的自己,成就彼此。
作者簡介:勤一一,富書專欄作者,富書素材營學員,富小書的人,二胎職場媽媽,溫暖的中年少女,用文字治癒你我,以知識反哺育兒,本文首發富小書,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