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聞:最近民政部,全國婦聯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婚前輔導,將領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儀式常態化等一系列措施。
此消息一出,領結婚證增加頒證儀式感,成為熱搜,網友們議論不休,但大多數人對此都不買帳,紛紛表示,年輕人忙著生存,事情已經夠多了,就不要再折騰年輕人了,讓他們多點時間休息不好嗎?結婚不是因為儀式,離婚也不是因為沒有儀式,此舉完全是多此一舉等等。
領結婚證的時候,增加儀式感,體現出了婚姻的神聖感,也讓年輕人更珍惜婚姻,有利於婚姻的穩定,也是社會為了穩定婚姻出臺的比較人性化的舉措,看似是一件好事。為啥網友都不買帳,原因現實又扎心。
現在年輕人結婚意願低,婚姻不穩定,離婚率高,是隨著社會發展的社會問題,是內在的問題。而再多的儀式感都是形式主義,不能從根本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治標不治本。
要說年輕人為啥結婚意願低,那原因就多了去了。首先房價太高,彩禮太高,生活壓力太大,收入太低,一個人生活就難了,年輕人結不起婚。再者,年輕人認清了現實,都變佛系了,變成低欲望人群,於是不想結婚,不想生娃。再加上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認清婚姻的本質了,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不會輕易踏入婚姻,在婚姻裡委屈求全。
內力不足,外力再怎麼用勁也不成啊。不從根本上解決影響年輕人安居樂業的因素,淨整些花裡胡哨的形式,難怪年輕人都不買帳。社會大環境下,突出矛盾得不到解決,不是增加個儀式就能挽留婚姻的。年輕人都不想結婚了,整這些沒有實際用處的可能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本來婚姻自由,結婚離婚都是在兩人自願的基礎上進行的,都是個人的事情。前一段時間民法典通過了離婚冷靜期,然後再結合這個增加領證的儀式感,就很有那味了。
這兩者結合起來看,給人的感覺就是為了提高結婚率,穩定婚姻和家庭社會,出臺政策幹涉婚姻自由,增加了離婚難度,也增加了領證的麻煩程度,更容易引起年輕人的逆反心理。所以年輕人不買帳。
【話題討論:對增加領證儀式感,你是怎麼看的?】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