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擺渡人》裡寫道:「每一個靈魂都是獨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過錯。」
你的人生,只能自己做主,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去奮鬥,也沒有人真正懂你。
當你痛苦的時候,你不要指望別人同情你,你只能是「自渡」。
命運就是一條河流,命好的人,波光粼粼;命苦的人,驚濤駭浪。當你學會了為自己掌舵,那麼你才是真正的勇士;當你飽經滄桑之後,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更加睿智,內心強大到可以容下一片海。
02
你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五年前,朋友阿李要去上海,臨行前,我送他去火車站。
我對阿李說:「如果撐不住了,就打電話告訴我。」
阿李說:「如果我過得好,我就告訴你;如果我過得不好,我就不會聯繫你。」
阿李整整有三年沒有聯繫我,我知道,他活得很苦,也許在上海的某個工地上搬磚,也許在某個工廠裡熬夜,甚至已經到了身無分文的地步。但是我沒有主動聯繫他,對於一個過得很苦的人,你默默關注他,不去打擾他,或許就是最好的愛。
過得很苦的人,你天天聯繫他,也許他會以為你在嘲笑他,讓他顏面盡失。為什麼很多人,混得不好的時候,就不會回故鄉,只有自己成功了,才衣錦還鄉。人是要面子的,窮的時候,真的沒臉見人,就是昔日的好友,都不想聯繫了。
如果你活得很苦,你也要一個人扛著,不要到處找人傾訴,因為別人不會懂你。你到處倒苦水的樣子,很難看,就像一個乞丐,伸出手來,等待別人施捨一個鋼鏰。
別人給你的安慰,不會是你想要的;別人給你的幫助,也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有人願意「鼎力相助」,那麼你就是不說,他也會主動幫助你。比方說,你的父母,在你最無助的時候,他們願意把買棺材板的錢,都送給你,還擔心錢太少了。
做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苦而不言」。把痛苦踩在腳下,或者把痛苦扛在肩上,壓在心底。只要有了「臥薪嘗膽」的勇氣,所有的苦,就會變成一股鞭策自己前行的力量。
03
熬過所有的苦,才會成就更好的自己。
真正厲害的人,其實是絕處逢生的人。也就是說,一個人在絕望的時候,恰好是希望來臨了,人生就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比方說,你走到了河邊,發現沒有路可以走了,你想要渡河的話,就只能造船,逼著自己掌握一門技術。
有一個腦筋急轉彎:一個人在什麼時候跑得最快?答案就是,逃命的時候。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人就會有求生的欲望,就會激發一個人的潛力。你都沒有狠狠地逼自己一把,你怎麼就能夠斷定自己不會成功呢?
成年人的生活,誰都不容易,你看到別人過得很滋潤,其實是表面現象。面帶微笑的人,往往是吃過大苦的人。比方說,那些在舞臺上跳舞的人,他們把最喜氣的一面展示給了觀眾,卻把所有的傷痕都掩藏起來了。最美的舞者,都是「十年磨一劍」的人,十年的訓練,能不苦嗎?
佛說:「人生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問一問你自己,現在經歷了哪種苦?還要經歷哪一種苦?如果你不苦,那麼誰來代替你受苦?
以後的路,還很長,你唯有自強不息,才能夠無所畏懼;你唯有熬過去,才能贏得光彩。吃過大苦的人,就像貧瘠的土地上,長出一棵堅強的小草,雖然沒有開出最美的花,但一定令人肅然起敬。
04
你可以流淚,但別忘記奔跑。
強者,都是含淚奔跑的人。不管你多麼堅強,也會有扛不住的時候,也會有流淚的衝動。如果你真的想要流淚了,那就找一個沒有人的角落,哭泣一會;或者你一邊走一邊流淚,在淚流滿面的時候,記得告訴自己「加油」!
在強者的眼裡,流淚是另一種精彩。比方說,經過了千辛萬苦,終於熬出頭了,可以喜極而泣;和別人比拼的時候,自己贏了,可以流下幸福的淚水,萬一輸掉了,可以流下無怨無悔的淚水;戰勝了自己,流下來的是成功的淚水。
歌手劉德華唱到:「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微笑背後若只剩心碎,做人何必拼得那麼狼狽。」誰都有哭泣的權利,男人如此,女人也是如此。與其把淚水憋著,不如放聲大哭,把所有的壓力都釋放出來。
當你可以做到「含淚奔跑」的時候,其實你已經在「自渡」了。你的淚水,就是生命的河流,你的微笑,就是一葉小舟。小舟靠岸了,淚水就風乾了,人生就開始了另一段旅程,比之前的更加精彩。
05
最好的自渡,學會渡己,還可渡人。
做人,要有「渡己先渡人」的善良,不能太自私。哪怕你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幫助,你也要主動去幫助別人,這樣的你,一定非常了不起。
但凡有遠見的人,不會一直獨來獨往。當你熬過了所有的苦,你就會成為一個內心有光的人,可以為自己點亮前方的路,也可以為別人引路。
《擺渡人》裡寫道:「如果命運是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沒有人渡你,你就自渡。當你慢慢從痛苦中覺醒的時候,記得帶上那些和你一樣命苦的人,幫助那些比你更加脆弱的人。
「渡人」的善良,其實是在拯救自己的靈魂。「一滴水,唯有融入大海,才不會幹涸」,一個人,唯有走進人海,才能灼灼放光。
從今往後,學會為命運掌舵,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脫離苦海。
人這一生,皆靠自渡!渡己是本能,渡人是智慧。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