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掉入貧困陷阱,怎樣能跳出惡性循環?

2021-01-13 澎湃新聞

原創 羅賓 十點科學

貧困好像泥淖,一旦陷入就很難脫身。不過研究發現,經濟援助和心理幹預,都可能幫助打破這種惡性循環。

圖源:medium

作者|羅賓

當代青年最大的理想是什麼?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嫁給高富帥,走上人生巔峰。但如果不幸陷入貧困,那……吃土還是輕的,變成鹹魚翻不了身,就徹底悲劇了。

但事情就是這麼殘酷。最近,《科學》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披露,貧窮就像陷阱,它會讓人陷入惡性循環:越窮就越容易抑鬱,越抑鬱就可能越窮,最後如墜泥潭。

好在文章也同時指出,這種陷阱並非無解:藉助經濟援助,或者心理幹預,都可以有效打破這種局面。

貧困如陷阱,越窮越難逃脫。|來自網絡

難以掙脫的心理貧困陷阱

貧窮帶來的的心理問題是很明顯的。這篇綜述文章,結合多項研究,全面探討了貧困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雙向因果關係。

其中一項研究顯示,在同一地域內,收入最低的群體患上抑鬱症、焦慮症的可能性是收入最高群體的1.5到3倍。反過來,心理問題也會影響收入,加劇貧窮,讓人陷入可怕的惡性循環。也就是所謂的心理貧困陷阱。

老話說人窮志短。經濟困頓會讓人容易罹患心理疾病。無論是種地歉收,還是工作失業,窮困的威脅都會讓人心態崩潰。兜裡沒錢,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都難以得到保障,自然不免心力交瘁。比如說住,貧困者的住所往往有更多汙染,缺乏空調和暖氣,有時連睡個安穩覺都是奢望。而「屋漏偏逢連陰雨」,一件事情過於牽制注意力,其他糟心事也可能像多米諾骨牌一般倒下,壓得人喘不過氣。

而心理問題也會讓人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一方面,抑鬱和焦慮會佔據人的注意力,讓人在工作中難以集中精力,影響工作表現,進而直接影響收入。另一方面,它還會影響人的思維方式和信念,讓人變得「鼠目寸光」,在投資和消費方面難以做出理性決策,對於青年人來說,可能會怯於投資自我教育,從而壓縮成長空間,被貧窮限制想像力的同時,對未來失去期望。

貧窮讓人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更為不幸的是,貧困引發的心理問題還可能在代際之間傳遞。如果一個人在母親孕期或童年時期經歷過苦日子,患營養不良的機率會大大增加,從而可能出現認知發育受損,在成年後也更易陷入和祖輩相同的困境。

但這種困境就無解了嗎?也不是,還是有辦法的。發錢,或者讓人開心,都有助於脫困。

財政援助:發錢讓人更開心

想要打破抑鬱和貧困之間的惡性循環,可以從緩解貧困開始。沒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發錢。但是發錢有用嗎?有人認為,直接發錢會助長「懶惰」,讓貧困之人習慣不勞而獲。但這很可能是偏見,而且發錢確實有積極的一面。

一些研究發現,財政援助能夠在心理層面幫助到低收入人群,讓他們生活得更快樂,並且這種積極影響長期存在。

2019年的一項設在印度尼西亞的研究就發現,在自殺率原本相近的兩個地區,率先收到現金補助的地區內,自殺率下降了18%。而如果經歷了乾旱和作物減產,現金補助的效果就更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雖然天有不測風雲,但如果及時實施有效的財政政策,經濟打擊對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就會小很多。

並且,即便在發達國家,也是如此。2012年,在美國俄勒岡州的低收入人群中開展的實驗發現,如果人們每年接受一定數額的免費醫療保險,他們患抑鬱症的概率在數月內就會降低約四分之一。與此相印證的是,在像瑞典這樣有著豐富的社會保險的國家,經濟衝擊對人們心理健康的影響就微乎其微。

此外,研究還發現,雖然在同一區域內,富人們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較小,但整體來看,富裕國家人口的心理疾病總體發生率並不比經濟水平一般的國家更低。這說明,心理貧困陷阱是比出來的,讓人陷入抑鬱和焦慮的並不是絕對的低收入,而是相對貧困。

在未來,科學家們還將進一步了解貧困導致心理問題的細節,以制定最佳的政策組合,來幫助人們走出困境。比如,在這個因果鏈條中,如果是收入不穩定起主要作用,那麼提供健康和失業保險可能至關重要;而如果早年生活條件較差是主要因素,那麼給幼兒父母提供現金支持可能最為有效。

到底是收入不穩定,還是童年貧困導致了心理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心理幹預:心情好了更容易致富

脫困也可以從心理方面著手。既然心理問題會導致貧困,那心情好了,會不會更有錢呢?還真的可以。

研究發現,單純的心理幹預,就能幫助人們減輕貧困。科學家們匯總了發展中國家的多項研究,發現,如果幫助人們治療精神疾病,就可能對他們的就業產生積極影響:個人勞動能力和收入都會增加,脫貧的希望得以提升。

2017年,非專業心理諮詢師為印度果阿地區的495名患抑鬱症的成人提供了簡短的心理治療,讓人們從事自己喜歡的園藝、音樂等活動,以緩解負面情緒。結果發現,與接受傳統醫療照護的人相比,3個月後他們的病情獲得緩解的可能性提高到60%以上——傳統醫療照護僅能提高39%——並且平均每月可多工作2.3天。

並且,對患抑鬱症的孕婦而言,心理幹預的裨益還可能延續至下一代。2017年在巴基斯坦,903名抑鬱症孕婦獲得了認知行為療法幹預,和接受免疫、母乳餵養方面的醫療照護的孕婦相比,她們的抑鬱症患病率在七年後降低了17%。不僅如此,這些媽媽們在家庭內部還掌握了更多財政權,並且把孩子送到了更好的學校。

心理幹預,可以讓人對未來更充滿希望。|《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就目前而言,貧困問題在世界範圍內都備受關注,但一直以來,人們都很少會將低收入人群的心理健康問題作為優先考慮。在很多欠發達地區,心理醫療資源極度匱乏。

不過仍然有一些有效的策略,可以滿足部分需求。例如在辛巴威,1400萬人口中僅有13位精神醫生,但在全國範圍內,有約700位接受過培訓的社區奶奶也在發揮餘熱。她們為患者提供支持性的談話,為其脫困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堅定信念,走出心理貧困陷阱

如今的世界,科技飛速發展,但人類並不一定會更快樂。事實上,無論是經濟增長,還是技術變革與全球化,宏觀層面的發展並不必然會提升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發展背後的貧富差距,城市生存壓力,產業轉型導致的失業,都可能是心理問題的持續誘因。

此外,世界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黑天鵝」隨時起飛。過去的一年,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無數人收入驟減甚至失業,貧困人群更是首當其衝。氣候變暖也在向人們發出挑戰,降雨變化造成農業欠收,氣象災害導致財產損失,這些都會惡化心理狀況,極端高溫更可能直接加劇心理疾病。

正因為個人經濟狀況和心理健康之間會相互影響,因此需要採取強有力的幹預措施,讓低收入人群走出心理貧困陷阱,邁進收入持續增長、心理健康向好的狀態。

而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即便沒有太多的心理支持,眼下的生活也並不寬裕,但也不妨時不時取悅一下自己,無論是吃一頓美味的飯菜,還是聽一會兒喜歡的音樂,都可能鼓舞我們,元氣滿滿地迎接新一天。

只要我們堅定信念,相信每一個暫處困頓的人,都能等到幸福來敲門。

- 相關視頻 -

來源:Science

編輯 | 陳天真

責編 | 高佩雯

參考連結:

[1]Ridley, M. W., Rao, G., Schilbach, F., & Patel, V. H. (2020). Povert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ausal Evidence and Mechanisms. Science, 370(6522). DOI: 10.1126/science.aay0214

[2]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12/video-low-cost-interventions-could-help-combat-psychological-poverty-trap

文章由「十點科學」(ID:Science_10)公眾號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可能還想看

暫時的貧困不可怕,一輩子的鹹魚才可怕

原標題:《不幸掉入貧困陷阱,怎樣能跳出惡性循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免費測試:你近期會不會掉入愛情的陷阱?
    A、肯定是的B、偶爾是的C、完全不會D、不太好說測試答案:A、你近期會掉入愛情陷阱  你會深陷在感情中,但對方不是真的愛你,你自己也沒有察覺,但對方開始做傷害你的事了B、你近期差點掉入愛情陷阱  你差一點就要迷失了感情方向,掉進愛情陷阱這樣的事差點就發生了,想想都後怕。你一開始有些衝動,沒有太多思考,但相處的時候你慢慢冷靜,及時醒悟了。C、你近期擺脫愛情陷阱  你經過自己的努力擺脫了愛情陷阱,可算是解脫了,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在面對愛情的時候,你會變得更理智。
  • 《生活是循環反覆的》
    是呀,我們輪番降臨的生命,都只是看客,都只是來體驗循環反覆的生活的。       確實,我們的生活是循環反覆的。父輩們所處的年代,物質非常缺乏,物質的缺乏就是他們生活中最大的壓力和困難,他們必須為了物質而努力,也許只是簡單的一斤米,一斤麵粉,幾兩豬肉,對於他們來說都很難得,要付出很多很多。
  • 瀋陽一對母子掉入渾河 母親不幸遇難
    【#瀋陽#一對母子掉入渾河  母親不幸遇難】1月13號下午2點38分,瀋陽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瀋陽渾南區富民橋下,一對母子不慎掉入河裡。消防員到場後得知,落水的是一名3歲孩子和一名29歲孩子媽媽,小孩已被好心人救起。消防員匍匐前進至落水區域,2分鐘後將落水人員救出,並立即對落水人員採取急救措施。120到場後,消防員將落水人員移交給120人員。
  • 有四種女人,特別容易掉入「情人」陷阱,準不準
    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女人有的聰明伶俐看起來一點都不笨,有的善良可愛看起來也不至於那麼慘,可究竟是為什麼,她們總是特別容易掉入渣男的陷阱呢?我們大致找出了四種原因。  一個被龐大的虛榮心支配的女人,很容易被人抓住其虛榮的弱點,從而用錢色進行誘惑,這樣的女人也非常容易掉入陷阱。但是這種情況好於前三種,因為她至少還得到了金錢名利。  這世間受感情陷阱欺騙者千千萬,但容易受騙的女人,往往具有的就是以上四種情況。這四種情況有的來自於自身家庭生長環境的影響,有的來自於自身價值觀的扭曲。
  • 七夕甜蜜來襲,正在浪漫的你別掉入「愛情陷阱」
    七夕甜蜜來襲,正在浪漫的你別掉入「愛情陷阱」 2020-08-25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夫妻兩個人相互嫌棄,溝通步入惡性循環,真的要離婚了嗎?
    在親密關係中,你覺得不開心的時候,其實對方也是不開心的「我已經對他沒有一絲絲忍耐力了"那麼很多時候,你會對他表現出很多嫌棄和不滿,他感受到的都是你的不認可,這個時候他內心也會很受傷很痛苦,那麼他就更不會有好的心情,也不會對你好,你們這樣就會進入惡性循環
  • 為什麼你會掉入「他」的溫柔陷阱
    作為一個從業7年多的資深婚戀工作者而言,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找尋一個溫柔的男性,當然這種溫柔不是一味的沒有主見,更多的是表現在平時相處當中的體貼和細緻,可是隨著最近幾年頻發的惡性案件的增多,平時越會體貼照顧人的男人反而成為了危險的代名詞,曾經有一位我的會員就直接點明,我只想找一個好人,一個真真正正不會對我有傷害的好人。
  • 如果有人告訴你,他被困在了同一天,你能怎樣幫助他跳出時間循環
    問問他上次和別人交談了多久,這次多留他一段時間——也許一點點改變就能打破時間死循環。如果他跳不出循環,至少有人因此得到了他的幫助。反覆困在一個時間循環裡,首先要詳細分析這一天的所有事件和人物,可能有一個細節或者因緣會成為循環的觸發點。換句話說,就是要尋找到這個循環的「任務」,你要幫他一起突破這個任務,相互分工,他在他的人物設定下去做出改變,而你作為外在影響力去破壞原有循環條件,也就是化解循環的觸發機制,這樣才能解除循環。
  • 擺脫慣性陷阱,跳出思維困境
    職場中,我們經常會面臨困境,不知道怎樣破局。甚至越來越難,走進了死胡同,鑽進了牛角尖。其實,世界沒有什麼解不開的難題,走不動的時候,多數是因為我們身在其中,陷入了慣性思維的陷阱跳不出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沉澱下來,認真思考,擺脫慣性思維困境,換一種思維方式,就可能絕處逢生、柳暗花明。
  • 一萱辰語N.42《跳出愛的思維陷阱》
    思維陷阱一:必須找對的人每一段愛情一定是認為自己找到了對的人,或者在當下相比就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必須確定的是當初的選擇一定是對的,只是標準不同而已。對的標準是什麼?是符合自己的期待?滿足自己的需求?還是聽自己的話,一切如我所願?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自己對的標準,對的要求先在自己身上試試,答案就會出來了。
  • 思維的陷阱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陷阱,最常見的一種陷阱就是思維陷阱。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我們所有的一切行為都是由思維決定的,也可以說現在我寫的每一個字,如果不經過思考的話,甚至於連一句完整的話都寫不出來。之所以會寫這一篇文章,是因為發現自己也總是會掉入思維的陷阱之中,所以想到通過寫一篇把自己的認識以及反思記錄下來,以達到開啟心智的目的。
  • 跳出自我認知的陷阱
    研究顯示,擁有好的自我認知可以使人更自信、更有創造力、也能有效地交流並建立更牢固的社會關係[1]。然而,2019年Tasha Eurich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研究使奶酪君驚奇地發現,自我認知中竟也隱含許多秘密與矛盾[2]。人們常以為對內心世界的深入了解就是良好的自我認知,或者擁有豐富經驗和自我反省的習慣就能提高自我認知。
  • 你掉入了這個陷阱
    姑娘自小是被家裡寵著長大的,當初找男朋友的時候,就一個要求,就是要找一個對她好,能繼續寵著她的人。▼幸運的是,她找到了,不幸的是,她過於依賴對方,最後失去了自我。男友愛打遊戲,姑娘就熬夜通宵陪他刷比賽,只為了能和他建立共同話題,對方喜歡淑女的姑娘,她就為對方放棄了休閒舒適的打扮,改換成套裝。同樣的,她也會要求男友秒回信息,一天不視頻,她都恨不得衝到對方家裡,看看男友在做什麼。
  • 導師答疑 | 如何做到及時按下暫停鍵跳出情緒陷阱?
    整理者 | 洪美瓊(完形高級班學員)答疑者 | 大楊老師(完形教育創始人)學員提問:如何能在有情緒時,做到及時的按下暫停鍵跳出情緒的陷阱?前提是我們從情緒陷阱裡爬出來按下暫停鍵,我們透過品嘗情緒和內在,去真正的體驗各種情緒,你會發現內在會有不同。
  • 抖音王北車陷阱在哪聽 陷阱完整歌詞介紹在哪可以聽
    抖音王北車陷阱在哪聽?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抖音上面又火了一個叫王北車的東北小帥哥吧?他也是因為一首歌走紅於抖音啊,這首《陷阱》確實聽的非常不錯。趕緊一起來看看吧~!後來這個叫王北車的也是在抖音上面發了一個《陷阱》的歌曲,真的是一路爆火啊,不過也確實,唱的確實很好聽。  目前也是有很多小夥伴都在求王北車的這首歌的完整版,小編也是找了一下,目前網易雲的電臺上面有王北車唱《陷阱》的完整版。而且王北車也表示這首歌將在下個月就可以上線了。所以大家現在網易雲的電臺上聽一下吧~!
  • 終結惡性溝通的四大步驟
    而很多時候我們的溝通會陷入負面溝通的死循環,原因就是我們各自心中都有創傷,當我們雙方內心都無法整合歸一時,就容易進入負面的溝通模式,也容易進入冤冤相報何時了的惡性循環裡。那有沒有可能改變別人來配合自己呢?有,只要滿足了對方的核心需求,沒有人不願意改變。那我們如何做才能終結惡性溝通的死循環呢?可參考以下四大步驟:首先,永遠不要忘了搞好內心的建設。
  • INFP要如何逃脫感情的惡性循環?
    但年輕、不成熟的INFP,常常因為不能理解和掌控自己的情感、不懂得處理情感關係,而陷入感情生活的惡性循環之中。對於內向情感主導的INFP,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需要建立起健康的戀愛觀、收穫幸福的感情和家庭,維持穩定的事業,發揮出自己獨特的外向直覺(Ne)視角和敏感思維。今天,我來講兩個INFP朋友的故事。
  • 擺脫糾纏不清的過去,跳出過度關注的未來
    而痛苦不斷地積累,又會形成一個消極情緒的能量場,進一步瀰漫到大腦和身體,形成惡性循環,讓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尤其對於那些經歷過創傷事件或惡意傷害,形成心理創傷而未被療愈的人,當再次遭遇同質性事件和相關因素刺激的時候,包裹的創傷膠囊就會被激活。
  • 劉劍隼:產品經理 在心理學上 經常遇到的四個陷阱
    我們得到新的信息的時候,應該進行不斷自我強化,然後再繼續接納新的信息,這才是一個良好的循環。不管這個事是對還是錯,首先,產品經理率先掉入了自利性偏差當中,而這個產品經理在以後很可能還會提出相似的「偽需求」。三、知識詛咒如果一個人潛意識認為自己對某些知識熟悉,別人也非常熟悉,那麼他會完全以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思考做事判斷,從而忽略了用戶的對知識的了解及用戶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