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彩禮的爭議一直都有很多,各地方的風俗不一樣,有的地方可能真的是收了男方的彩禮不返。
尤其是家裡有兄弟的,談到彩禮的問題時候男方家也會擔心會不會扣下來留著給兒子。怎麼說,一般講究點的人家不但不會留彩禮,還會給閨女陪嫁,
碰上拎不清的人家,她不止在這一件事上拎不清,厚此薄彼的現狀絕對不是一天造成的。關於扶弟魔這個詞語,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因為父母無止境的索取,不但給當女兒的離了心,更讓被付出的那個人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
楊雪還沒結婚時,就問她媽媽到時候給男方要多少彩禮。楊雪的媽媽說看周圍的情況來,太少被人看不起,要太多容易被認為是賣女兒,跟著大環境走。
楊雪就擔心的問她能帶走多少,楊雪記得當時她媽媽的語氣輕鬆且溫柔,最少也得讓你帶走幾萬塊錢,女孩家不能剛到婆家就被人看不起。
楊雪的心才放回肚子裡,不怪她這麼問,楊雪家裡兄弟姐妹三個人,她排行老三,上面有一個哥哥和姐姐。
都說百姓疼老么,這個事沒發生在楊雪身上,從小到大她都是被忽視的那一個,有什麼好吃的都是哥哥姐姐吃完剩下的才是她的,不管她什麼也撈不著。
從小到大她都是被忽視的那一個,有時候還是哥哥擱和姐姐的出氣筒。
楊雪從上大學起自己就勤工儉學,除了學費外剩下的都是她發傳單,當家庭教師一點一點掙出來的。
大學畢業一年後,她意外懷孕想想決定和男朋友結婚生孩子。嫁閨女怎麼說都是一個喜慶的事,女孩子結婚之前要買好多小東西,楊雪她不懂,還是她婆婆主動攬過來給她買了一些。
後來楊雪的大娘到家裡看看需不需幫忙,發現有好多東西都沒買,就說楊雪的媽怎麼對閨女這麼不上心。大娘走了之後,楊雪的姐姐蹭蹭的跑到樓上,
你胳膊肘怎麼往外拐,你缺什麼不知道給我們說啊,非得讓一個外人在落你媽的面子。楊雪當時就哭了,她根本就不懂習俗,家裡只是幫她做了四床被,其餘都是婆婆幫她買的,就這樣還得受家人冷落。
結婚當天比較忙,婚後回門那天,楊雪問她媽媽不是說給我返彩禮嗎?我怎麼沒見著?
我媽當時就爆炸了。你就知道要錢,我怎麼養出你這個白眼狼,你大學畢業才一年就嫁人了一點點貢獻都沒給家裡做。
當媽的一席話把楊雪這些年的委屈都逼了出來,我從上大學開始就自己勤工儉學,你給我哥還有我姐他們買新款手機時,有沒有想過我,楊雪的姐姐也加入進來罵楊雪沒良心。
剩下那些錢我給你哥了,這幾年他又買車又買房壓力太大了,我媽輕飄飄一句話說完進屋了,
楊雪形容不出來自己當時什麼感覺,哭過之後的嗓子發音很低,她一字一句的說:我也不給你爭了,這個錢是你留著養老也好給我哥也好,這八萬塊錢權當買斷了,以後我不來,你們也別指望我。養老的事就交給你最愛的女兒和兒子吧。
當天晚上,楊雪的哥哥和姐姐還在電話裡說他們一家人都很愛她,以後在婆家過得不幸福還是要靠娘家人。
換作是以前的楊雪可能會聽,現在的她心被傷的透透的。有些親人就是口蜜腹劍,好聽的沒少說,該做的一件都沒有。
事後,她姐姐還告訴她別掏心掏肺對婆家人,女人到底還是和娘家親。楊雪沒多說一句,就掛了電話,本來打算過年給父母換個手機,買個黃金的現在她想買點禮品都是多餘的。
其實在很多重男輕女的家庭裡,父母都很會說話,行動上一碗水沒端平,嘴上到是逞強,各種誇女兒的好。可最後該給兒子的一分都不少。給女兒還要斤斤計較。
我的朋友就是出生在這種家庭,這些年母親沒少在她跟前說弟弟的壞話,誇她的好,朋友對家裡盡心盡力人回不去也會買東西寄到家裡。可最後該她需要父母的幫助時,
母親卻說:你這麼大的人還問家裡要錢,養你這麼大做什麼?我沒有錢,
母親的話沒錯,因為他們的錢都源源不斷的匯給了弟弟。
所以,真的出生在重男輕女這種家庭裡的女孩,真的別太重感情,否則最後受傷的那個人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