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正確處理「黃昏戀」,才會得到家人的祝福?

2020-07-16 從平凡的日子中找亮點


最近有個大媽通過跳廣場舞認識了一個大爺,剛認識一周兩人就打算搭夥過日子。大爺提出的條件是:大媽的房本上必須添加上他的名字,大爺才會和她一起過日子。大媽的兒子表示反對:雖然房子的首付是大媽交的,但是一直是兒子兩口子在還房貸,房本上沒有兒子和兒媳婦的名字,卻添加了一個外人的名字,將來房子的歸屬權到底屬於誰?


老年人如何正確處理「黃昏戀」,才會得到家人的祝福?


大媽認為自己為兒子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自己喜歡的老伴,這麼點要求兒子都不同意,和兒子吵了幾天,後來大爺又和大媽要錢買車,大媽覺得太過分,兩個老人才徹底分手。

隨著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孤身的中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的後半輩子不留遺憾,他們希望不為兒女,為自己真正的活一次,找一個合適的人攜手到老,開啟屬於自己的夕陽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黃昏戀。」

一. 什麼是黃昏戀?

黃昏戀是指60歲以上的老年人再次結婚或者尋找自己愛情的行為。

黃昏戀一般分為哪幾種?

1. 有的人年輕時時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一直沒有找得到心儀的對象,到老了才遇到合眼緣的人。

2. 有的人年輕時迫於父母的壓力,到了結婚的年齡匆忙結婚,當他們進入圍城後,才發現勉強的婚姻並不合腳,過了幾年後,他們又恢復了單身貴族的身份,經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他們不敢輕易踏入圍城,沒想到歲數大了,他們竟然煥發了第二春。


老年人如何正確處理「黃昏戀」,才會得到家人的祝福?


3. 有的人是年輕喪偶,因為怕找到的另一半對孩子不好,獨自帶孩子生活了半輩子,等到孩子成家後,覺得自己沒有操心的對象,內心極度空虛,萌生了找老伴的念頭,後面這兩種現象佔據了黃昏戀的大多數。

二. 中老年人黃昏戀對家庭的影響如何?

俗話說:「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所以中老年人找到另一半的好處比較多:

1. 老人心情舒暢,不容易生病。心情狀態的好壞對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產生影響,尤其是女性,長期心情不好,容易使內分泌紊亂,身體的免疫能力下降,身體的毒素無法排出去,引發許多慢性疾病,長期的自閉,還會造成精神抑鬱,所以,有個老伴陪伴左右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小區裡曾經有對老夫妻是黃昏戀,王大媽年輕守寡,把兒子拉扯大成家後,經人接受認識了李大爺,兩人的子女也不反對,李大爺的閨女在自家的同一單元買了套房給老兩口居住,老兩口經常攜手出去買菜,定期跟著老年團去旅遊,他們恩愛的模樣不輸於年輕人。

處於黃昏戀的老人,會攜手相伴去看世界,世界會還他們一份好心情。

2. 人在歲數大以後,希望有人能夠陪伴聊天,老年人已經沒有工作的牽扯,兒女已經各自成家立業,偶爾回家陪陪老人,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無法做到長久的陪伴,這時就顯示出老伴的重要性。生活中沒有太多重要的事,大多就是一地雞毛的瑣碎,處於黃昏戀的老人,每天情緒有了宣洩的出口,他們自然會身體健康,笑口常開!


老年人如何正確處理「黃昏戀」,才會得到家人的祝福?


3. 夫妻和睦也有利於身體健康。老年人的感情經常被人忽略,大家總認為感情是屬於年輕人的生活,其實老人也有感情需求,和睦的夫妻生活能促使體內血液的流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程度調節到最佳狀態,使人心情愉快,身體健康,有利於長壽。

但是,中老年人的「 黃昏戀」也有弊端:

1. 每個再次進入圍城的人,對上一次失敗的婚姻都會心有餘悸,當兩個人度過蜜月期後,慢慢也會有爭執,某些對前任留下的陰影,會延續到對現任的猜疑,進而引發兩個人的矛盾。

2. 進入「黃昏戀」的老人,有的年齡偏大,兒女不同意的原因之一,就是將來自己還要多負擔一個老人的養老問題。

3.原生家庭大多數人為了孩子擰成一股繩,為了孩子的未來去奮鬥,再婚家庭為了自己的孩子謀劃的多一些,容易引發經濟矛盾。

進入「黃昏戀」的家庭大多數人都有自己各自的兒女,如果兩個人對於彼此的子女不能一碗水端平,極易引發家庭矛盾。

網上有個網友曾經提出自己的煩惱:網友是個再婚家庭,網友的工資都上交給妻子,兩個人的工資,大部分用來給妻子上大學的小女兒交學費和生活費,因為兩人工資不高,每月結餘不多。

網友的兒子即將結婚,因為網友的前妻家境富裕,兒子結婚基本是媽媽前妻操辦。網友覺得自己作為父親,也需要盡力。網友從朋友那借了幾萬元錢交給兒子,打算自己慢慢還,結果這事被現任妻子知道後,引發了家庭矛盾。


老年人如何正確處理「黃昏戀」,才會得到家人的祝福?


對於孩子結婚來說,幾萬元只能說是杯水車薪,可是對於現任妻子來考慮,他們的家庭卻因此背債,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親生兒女尚不能一碗水端平,何況是外姓人呢?

其實「黃昏戀」的老人,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處理好自己的經濟歸屬權以及養老問題,免除兒女的後顧之憂。

三. 進入「黃昏戀」的老人,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才能讓自己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呢?

1. 兩個人做好婚前財產公證,協商好自己的重要的財產的歸屬權,以免將來發生財產糾紛。

2. 婚前兩人要協商好:如果老人一方先走,另一方的養老問題由原子女奉養。繼子女是否有贍養繼父母的義務,主要是審查繼子女是否受繼父母的撫養和教育,或者給予繼子女提供了主要生活的經濟來源。因為處於黃昏戀的老人大多數已經成年,或者接近成年,如果繼子女曾經接受過繼父母的經濟支持,就有贍養老人的必要,否則老人的養老問題還是由原子女承擔比較合適。

3.有經濟條件的老人,有時會遭遇「忘年戀」,老人一定要分清對方是否對自己有真正的感情。

熱播劇《都挺好》中蘇大強愛上保姆小蔡,甚至為了她和子女斷絕關係,但是當蘇大強沒有房子後,小蔡的真面目暴露出來了,小蔡真正貪圖的是蘇大強的房子和錢財,崇拜和愛慕蘇大強僅僅是她的手段罷了。

忘年戀除了要遭受別人的非議,還要面對兩個人會出現的問題,年齡、價值觀、代溝等等的因素都要考慮周到,忘年戀還要分清愛情之間是否摻雜著更多的雜質。老年人的愛情更要慎重考慮,當然也不排除確實有跨越年齡的真愛存在。

4.進入「黃昏戀」的兩個人結婚前協商好:除了生活的共同開支外,自己的經濟收入如何分配,儘量自己的子女開銷自己負擔,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支援對方一部分。


老年人如何正確處理「黃昏戀」,才會得到家人的祝福?


這些條件看似無情,其實責權分明,每個家庭不是有情飲水飽,每個家庭都是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度過,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卻影響著家庭的幸福。

跳廣場舞的大媽要將僅認識一星期的大爺的名字,加入自己的房本上,這對於兒子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事,因為房貸是小兩口一直在還,將來房子的產權一半歸大爺所有,這於情於理的都有點說不過去。

老年人的感情就像是老房子著火,一發不可收拾。大媽也是一時被感情蒙蔽了雙眼,幸虧大爺再次要錢買車,讓大媽看清了他的面目,及時止損,結束了這場戀情。

戀愛不是年輕人的特權,黃昏中的老年人,一樣有著自己的戀愛空間。希望每個孤身的老人都能在自己人生的下半場,遇到自己的那個她(他),讓自己的晚年生活變得絢麗多彩。但是,老年人在感情生活和經濟之間,要把握好平衡點,減少彼此和子女之間的摩擦。

祝天下所有的老人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老年人如何正確處理「黃昏戀」,才會得到家人的祝福?


相關焦點

  • 「黃昏戀」成「黃昏劫」,還有誰需反思?
    蘇老漢徵婚找老伴,結婚前「新娘」跑了才知道自已遇到了女騙子;薛奶奶出錢給再婚丈夫蓋房,結果夫妻反目後所有房產都被夫家霸佔,她被趕出家門......一些地方老人「黃昏戀」頻頻引發官司。  但從這則報導來看,「黃昏戀」之所以成了「黃昏劫」,顯然不只是誤入「婚姻騙局」的當事人需要反思。婚姻介紹所、轄區居委會、派出所等社會組織和部門似乎都不能置之度外。因為,從蘇老漢的情況來看,他是通過婚姻介紹所與所謂的「蔡大娘」從相識、相知到相愛的。
  • 婚姻家事 |「黃昏戀」欠下「黃昏債」
    現代社會,「黃昏戀」早已不足為奇,但因「黃昏戀」引發的故事卻往往出人意料。耿大媽同意離婚,但認為二人在一起生活了好幾年,每日為陳大爺洗衣做飯,應該得到陳大爺名下一套房產作為補償。因為是「黃昏戀」,所以陳大爺與耿大媽各有子女,庭審中雙方子女為了給各自父母討一個說法,逐漸將矛盾升級,陳大爺的兒子痛斥耿大媽就是為了謀取父親的拆遷款和拆遷安置房,不然怎麼會相處一個月就同意和大自己七歲的男人結婚?
  • 真不是因為錢,老年人拒絕黃昏戀主要是因為這些
    老年人最怕的是什麼?那就是孤獨。每個人都不想孤單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但是世事無常,誰又能保證兩人能夠同生共死呢。但是老年人已經看清了,都這麼大年紀了,怎麼可能去改變呢?既然無法改變,又為什麼去忍受呢?老年人與老年人之間的相處方式,除了結合之外,還有很多種。如果真的志趣相投,不如做個真心朋友,只保留彼此欣賞的優點就可以了吧。
  • 老年人的黃昏戀愛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愛情這個東西,對於很多人來說,不管年紀大小,他都是存在的,我們很多人一般會關注年輕人的戀愛多點,很少人會去關注老年人的戀愛情況,其實老年人也可以擁有平淡又甜的愛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老年人談黃昏戀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枯木逢春――「苟合」的黃昏之戀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能讓「黃昏戀」成功走到最後的卻是寥寥無幾。「梅開二度」「枯木逢春」,老年人的心理對婚姻的態度更是趨於現實,沒有了要「孩子」的渴望,少了對未來的美好的憧憬。他們相處的方式更像是冬天裡的一對「寒號鳥」,相互排解寂寞,彼此依偎照顧,這種老年人「抱團取暖」的婚姻模式,也不失為一種「新型的養老」方式。
  • 她借「黃昏戀」送走婆婆,1年後,親自上門接回|老年人再婚需謹慎
    「黃昏戀」需謹慎,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翻車,變成「黃昏怨」。她恨自己當初鬼迷心竅,為了自己的私心,沒有仔細考慮,就同意了婆婆的「黃昏戀」。所幸還來得及彌補,她現在只想儘快接婆婆回家。這樣的「黃昏戀」遲早會變成「黃昏怨」,還是趁早抽身為好。
  • 30歲保姆跟70歲大爺結婚生子,為「黃昏戀」不顧一切,現狀如何?
    而很多老人沒有兒女陪伴,都難免孤獨,因此萌生於追求「黃昏戀」的想法,甚至為這段感情不顧一切。30歲保姆與70歲大爺決定結婚生子,為了這一段「黃昏戀」,保姆不顧親戚朋友的目光。70歲大爺的兒子卻很難同意,他認為保姆這明擺著就是為了父親的錢而來,這世界上哪有跨越40歲的真愛呢?
  • 我想黃昏戀,兒子覺得很丟人,黃昏戀真的很丟人嗎?
    文|獨孤提筆圖/來源於網絡網友提問:我今年58歲,想要黃昏戀兒子就覺得很丟人,不給我談,我想知道,黃昏戀真的很丟人嗎?這麼多年我為了照顧兒子,沒有再嫁,現在兒子長大了結婚了,我想談一場黃昏戀,兒子他不同意了,他說我都這麼大了,還談黃昏戀,多丟人啊,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呢!聽到這話,我一下心就涼了,我什麼話都沒說,就回房間了。
  • 幡然醒悟的65歲老人:一場疾病看清了黃昏戀的不靠譜?還是老伴親
    導語:單身的老年人談一場黃昏戀是美好的,也是被人祝福的,可是有些身在婚姻裡的老人也會去湊熱鬧,來場熱烈的紅顏知己戀,不僅不被大家祝福,還會把家庭弄個分崩離析,何苦呢?65歲的老李,老伴不在身邊,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找個紅顏知己,兩個人開始了一場黃昏戀,僅僅一年時間,這場讓老李痴迷的黃昏戀只因一場疾病,就讓他悔不當初。
  • 老年人找老伴是否還有愛情?黃昏戀為何如此複雜艱難?
    都說最美不過夕陽紅,可是老年人想要找個老伴,為何如此複雜,老年人的愛情,為何如此艱難。一張阿姨今年66歲,年輕時曾是一名教師,如今退休在家,老伴在幾年前,因病去世,離開了她。張阿姨有一個兒子,大學畢業後,就留在了外地,如今,張阿姨自己一人生活,成為了獨居老人。
  • 從「黃昏戀」到「黃昏怨」:您動了誰的奶酪?
    ……「黃昏戀」,猶如一道亮光,照亮了多少老人晦暗的內心,對所剩無幾的日子充滿了希冀;「黃昏戀」,更似一道閃電,讓多少老人在奔向亮光的同時,也被其背後的陰暗嚇得猛一激靈。現實裡越來越多的老人,在想要走進光明正大的「黃昏戀」時,卻發現阻力重重,不得已,部分老人成了「地下情」一般的「銀髮走婚」族,更多的則被迫勞燕分飛,成了名副其實的「黃昏怨」!
  • 農村老人的「黃昏戀」為什麼如此艱難?原因就5個,個個很現實!
    所謂「黃昏戀」,就是指喪偶老人或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之間的戀情或是再婚行為。人有七情六慾本是無可厚非之事,不論是從心理還是身體上各取所需本也是人之常情,更何況當今社會年輕人崇尚自由戀愛,而老年人也該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老年人更多的是在晚年生活中需要一個彼此照顧彼此攙扶,彼此談心驅趕寂寞,彼此慰藉的一個「老伴」安度餘生,然而這一切似乎只有在電視劇裡或者城市裡才能出現的的場景,在農村卻從不曾有過,那到底是什麼扼殺了農村老年人追求幸福的權利,又是什麼讓本該美好溫馨的
  • 「黃昏戀」老人控訴:結婚3年,他把我當成了免費保姆
    ,是屬於老年人的一種愛情的行為。她實在無法堅持,這場維持了三年的黃昏戀宣布告終,在這段黃昏戀裡,葉子母親在嘗過一點點愛情的甜之後,剩下的全是苦。在大多數黃昏戀裡,像葉子這樣通情達理的女兒並不多見,堅決不同意的兒女倒是有一大把。因此,很多黃昏戀都是「走婚」形式。
  • 一邊是血緣,一邊是陪伴,誰解黃昏之戀下老年人的隱忍與悲情?
    我們都以為最好的愛在清晨,卻不知道黃昏如果沒有了愛,黑夜將會有多漫長。「黃昏戀」,子女是繞不開的檻,也是不少老年人再婚邁不過去的絆腳石。他們想重拾一段戀情,卻因為孩子,因為血緣,因為金錢,不得不向現實低下頭,妥協的把自己的孤獨壓抑在心底。或者為了一份真摯的陪伴,各種委屈求全。讓我們走進這些老人的黃昏之戀,看看他們的隱忍與悲情。
  • "給我媽2萬補償費",單身老人的黃昏戀,有種悲哀叫"為你好"
    引言:現在單身老年人黃昏戀越來越普遍,但真的要想結婚生活在一起,卻並不容易。阻礙老年人再婚的,是兩個想繞也繞不開的原因:一是老人結婚後由誰來養老送終,二是財產如何分割繼承。今天和我們進行情感交流的陶阿姨曾經和一位劉先生有一段黃昏戀,當他們把準備結婚的消息告訴自己的子女時,陶阿姨的子女點頭默許,劉先生的兒子百般阻撓。可後來劉先生查出身患癌症,雙方子女的態度突然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而道出的理由都是&34;。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令人感動也讓人深省的三段黃昏戀故事:尊重老人,給他幸福的晚年
    各自把家人請來大家坐在一起,都表達了希望彼此能單純地談好屬於他們的黃昏戀,請大家不要幹涉太多,讓他們能好好珍惜他們彼此僅有的人生,希望兒女們都能認同支持。張大爺和李阿姨的孩子們也都很懂事、孝順,都希望自己的父親母親能有一個愉快幸福的晚年。然後大家商量一致決定,張大爺家的三個孩子每個月合計給張大爺4500塊錢,李阿姨的女兒每個月給李阿姨2000塊錢,兩位老人怎麼花費都行,孩子們不管。
  • 老年人找老伴,要擦亮眼睛,有些黃昏戀愛情,並非最美夕陽紅
    有些體味過孤獨的老人,內心更希望有個伴,更渴望老年人的愛情,希望有一段美好的黃昏戀,幻想著自己的夕陽紅。我們鼓勵老年人尋找愛情,畢竟年老的歲月,轉瞬即逝,猶如夜空中的流星,那麼,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找到一個彼此相愛的人,可以互相慰藉,溫暖彼此的心靈。但是,老年人尋找愛情,有時也要擦亮眼睛。
  • 66歲婆婆和70歲老師因跳舞產生黃昏戀,兒媳能提醒婆婆防騙嗎?
    有的老人會在漫長的孤獨等待中改變自己現狀,主動尋找自己的第二春談起了黃昏戀,雖想放飛自我,卻又不敢和孩子們說,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會怎麼辦?四、婆婆有了黃昏戀,咋辦?記得有一句話叫:「兒孫繞膝代替不了黃昏戀」說得很現實。家有喪偶老人,兒子、媳婦再孝順,也沒有枕邊人知冷知熱來得安心。可見,不管人的年齡多大,身份多高,晚年喪偶是人生大不幸,但能有一段黃昏戀和相愛的人牽手度過餘生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 人到老年,那些只伴不婚的黃昏戀,是浪漫還是無奈?
    人到老年,那些只伴不婚的黃昏戀,是浪漫還是無奈?其實感情是不分年歲的,特別是老年人,更需要得到情感的慰藉,只伴不婚的黃昏戀更多的還是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
  • 黃昏戀引居住權之爭法官巧談
    「黃昏戀」非婚同居十餘載  張阿婆和汪老伯相識於2001年,當時張阿婆年過50,雖說兩人相差20來歲,但年齡沒有成為感情的障礙。2002年,汪老伯和小女兒汪女士共同購買了虹口區某小區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  次年,張阿婆和汪老伯就高高興興地搬進了新房。自此,周圍鄰居經常看到這對年老「夫妻」同進同出,形影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