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結婚,67歲買房,83歲當爹,不著急的人生

2020-09-13 野老說語文

現在的人著急,三十而立,拿什麼立足?房子、車子、票子、妻子和兒子。

現在的人著急,四十不惑,怎樣才不惑?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兒女雙全。

成功的標準被世俗固化,好像成功不趁早,就再也沒翻盤機會。

可有的人26歲還沒找到想做的事情,40歲拼盡全力馬馬虎虎養家,67歲之前都沒錢買房,83歲卻依舊在談戀愛生小孩,90多歲還能開創新的國畫表現手法。

沒錯,他是齊白石。

他一生的經歷都在告訴我們,人生並沒有所謂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活在自己的節奏裡,每分每秒都是黃金時區。

01

不想快點掙錢,只想半路出家學畫畫

齊白石,從前也不叫齊白石。從前人家名叫純芝,從小在家學木匠手藝,所以人稱芝師傅。

芝師傅還是小芝時,那年12歲,家裡就給他定了童養媳陳春君。待到19歲,他和陳春君拜了堂,成了真正的男兒郎。

婚後,芝師傅出去做活,在主顧家裡發了一本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

芥子園畫譜

他的眼睛瞬間亮了,趕緊把書借回家,每日收工後,點起松油燈,一幅幅勾畫。不到半年時間,勾畫的習作都可以訂成16大本了。這行為放現在看,還挺不靠譜的,結了婚不好好工作,掙錢養家,還去搞那些有錢人家玩的把戲。好在,陳春君沒那麼現實,婚後八年,和純芝二人世界。沒有養兒負擔,可以盡情無用的愛好。在有用的事情之外,做一些無用的事情。也許它就是平淡的生活中突破自己的新領地。何況沒有哪一步踏實的路是白走的。

福祿雙全

阿芝的無用折騰,朋友看在眼裡,順手把他介紹給湘潭畫像第一名手蕭薌陔。芝師傅成了芝學生,真正走入國畫的大門。芝學生好學,不停拜師,27歲那年,他遇上胡沁園老師。胡老師仔細觀察阿芝的畫,覺得整體還是很上道的,但就是哪裡看著奇怪。原來是缺個別號,畫畫題款顯得不專業。胡老師看阿芝家附近有個白石鋪驛站,白石鋪雖然無名山大川,可田園風光倒也十分美好,索性就叫「白石山人」吧。不過齊白石懶,畫畫這麼辛苦,落款還寫四個字,後來就只寫「白石」二字。

畫了幾年,齊白石畫出了一些成績。湘潭繪畫圈頂尖高手王闓運聽說了,既被齊白石的畫技驚豔了,又內心有點小情緒。

王闓運這個人最重名聲:這個芝木匠畫畫倒是有幾分天賦,卻不來向前輩我請教,看不起我嗎?

這話傳到齊白石耳朵裡,齊白石卻高興得不得了,其實他早就想拜王闓運為師,只是怕老師不肯收他,這下正好順水推舟、正式拜師學藝。

02

不想安逸養老,只想永遠折騰,永遠畫畫

一畫就畫到50歲。前半輩子,齊白石結識了夏午詒、李梅庵、郭葆生、樊樊山等名家,訪遍名山,他決定後半輩子回到家鄉,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也把看過的風景畫出來。

沒想到,由於連年戰亂,家裡亂得根本待不下去。就在他愁眉苦臉的時候,好朋友樊樊山請他到北京來暫住,賣畫為生,更能補貼家用。

老都老了,齊白石還是那麼愛折騰,只要能全心畫畫,他不怕再折騰一會兒。陳春君也全力支持,反正家裡孩子都長大了,我也習慣了這種生活,你去北京吧。

和平鴿

改變命運的往往不是日復一日的兢兢業業,而是突如其來的意外。齊白石一來北京,就遇到了命中貴人陳師曾。

陳師曾是吳昌碩的學生,也是他之後新文人畫的重要代表人物,最擅長畫花鳥。

當時,齊白石的畫在京城不受待見,別人一張畫賣4個銀元,他賣2個銀元,還是沒什麼人想買。

但陳師曾看了他的篆刻和畫,特別欣賞他,登門拜訪,指出他不以模仿前人為滿足,有不斷創新的藝術精神,也鼓勵他不要迎合別人,閉關十年,發揮個性,走自己的路。

廖一梅曾經說:人這一生,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懂得。

這不局限於男女之間。齊白石後來在國畫史上自創一派,不得不感謝陳師曾的慧眼和懂得。

03

不怕被人笑話,老少配又如何

齊白石後半生會那麼精彩,還得益於賢妻陳春君。

陳春君除了給齊白石一個安穩的後方,還體貼地為他提供一個靈感的源泉。那年,齊白石57歲,陳春君來北京探望他,還帶來一個18歲的少女。

齊白石和胡寶珠

沒錯,陳春君覺得夫妻兩人長期異地,她一把年紀了,沒法長期兩地跑動照顧夫君。於是,選了一個標緻的婢女胡寶珠給齊白石做二房。

賢妻貼心如此,齊白石原來還推脫幾番,57配18,一束梨花壓海棠要遭人笑話的,但過不了多久就接納了這番心意。

張小嫻說:好的愛人,是你透過一個人了解了全世界。

齊白石當時應該想不到,胡寶珠不僅讓他看到了全世界的美好和活力,更激發出連他自己都清楚的生命力和藝術爆發力。

04

一張畫不值一顆白菜,

大師從前也被當成渣渣

在陳師曾的鼓勵下,齊白石決定閉關十年,潛心畫畫。

越畫越鬱悶,王羲之寫《黃庭》可以換白鵝,李太白醉酒還能寫蠻書,林和靖梅妻鶴子、仙骨一生。都是學藝術的,他們佳話佳作都有,我什麼都沒有。

彼時正是北平大風揚沙天,齊白石坐在畫室裡畫畫,聽到外面在吆喝賣大白菜。

他靈光一閃:要是畫一張白菜畫,出去換上一車白菜,也夠得上有故事、有下酒菜。

魚蟹

很快,他就將畫卷好背在後面,走出去跟買菜老農說上幾句。老農以為他是個大主顧,趕緊將最好的白菜挑上來,稱得高高的,結果齊老從後面摸出一捲紙說:「我拿我畫的白菜,換你這一車白菜,怎麼樣?」

那老農聽了,連忙拉車就跑:「你這人是不是有病,一張紙換一車白菜,當我傻了。換一顆都嫌多。」

齊老的美夢落空了,只得夾著畫灰溜溜地回到畫室。

05

不怕走錯路,

模仿徒弟也自得

有一天,齊白石從外面回來,興高採烈地跟寶珠分享他手裡的「寶藏」《梅雞圖》。

寶珠還以為是哪位名家的作品,沒想到那位作者是未來時藝術家,師出未成名,那時還是老齊的學生。

可是,齊白石覺得他畫得有意境、有突破,特意借來臨摹。

他臨學生的畫,就如當年仿《芥子園畫譜》一樣錙銖必較。一星期後,他把自己臨摹的畫送給徒弟,而徒弟的原作留下來繼續研究,連原作者都覺得真假難辨。

繪畫界一代宗師吳昌碩曾說,用半年時間去臨摹名家作品,有天賦、夠勤奮,臨到極致不是不可能;但要開創出自己的風格,也許需要50年的積累和創新。吳昌碩的學生陳師曾與齊白石有交情,曾提醒齊白石:他畫中名家痕跡很重,說好聽點是有傳統根基,說難聽點是缺乏自己的靈魂。齊白石記心上了,怎樣才能成為像吳昌碩那樣的大師呢?吳昌碩太經典了,怎樣在他的基礎上創新呢?那就只能做跨界加減法——偷一點大師的精髓,加一點從別處借鑑的靈感。藝術面前無貴賤、沒界限,齊白石不恥下學,學自己學生的畫作,又偷師大師吳昌碩,為己所用。

齊白石畫畫

積累到一定量,不爆發都難。終是有一天,他在住的寺廟內發現了一塊刻有小鳥圖案的奇石。那隻小鳥,簡單童稚,並沒有什麼深刻,但卻觸動齊白石內心最本真的情感,讓他頓然開悟:

最高的藝術境界就是天真自然。

很快,齊白石回到畫室,鋪開畫紙,憑記憶描摹出剛剛那隻小鳥,並題字為「真有天然之趣」。

一瞬間,花光齊白石半生的積累,換來藝術界的新畫風。齊白石從此有了自己的創作風格,後來又開創出最著名的齊氏紅花墨葉派。

紅花墨葉

以往吳昌碩畫花,雖不像工筆畫一樣筆筆求真、模仿真實的花,但也基本遵照紅綠對比的規律。

齊白石紅花墨葉派的獨創性在於,直接畫出紅花對墨液的碩大花卉。超越實物,藝術上更上一層樓。

曾經有人說,成熟的麥穗都自然而然的低頭。低頭,才能發現更多別人身上學習的地方。低頭,汲取更多營養之後才能更自信地昂起頭顱。

06

不倚老賣老,

梅蘭芳成忘年交

藝術不分家。梅蘭芳唱戲厲害,骨子裡就是一個文藝青年,特別喜歡收藏畫。

有一次跟齊白石有了交集,一看他的畫就迷上了,想拜齊白石為師,又不好意思說出口。

齊白石和梅蘭芳

沒想到,齊老特別親切,主動說畫了一幅牽牛花圖送給他。倆人就因這點藝術默契成了忘年交。彼時,齊白石雖然有不少圈內粉絲,但名氣還不是大,梅蘭芳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京劇名旦。某次,齊白石到一個大官家裡做客,賓客滿座,都是羅綺人。齊白石不受待見,零落在一旁,尷尬極了,正猶豫要不要開溜。

沒想到這時,梅蘭芳進來了,一見門就熱情跟齊白石聊天。大家一看名震一時的梅蘭芳如此尊重齊白石,都簇擁起來,對齊白石熱情起來。

梅蘭芳順勢先斬後奏向大家介紹:這是我的畫畫老師齊白石先生。齊白石名聲可以說是從這是開始傳開的。

那一年齊白石58歲,梅蘭芳26歲。他們亦師亦友,相互扶持。

07

不困於年齡,

靠超級粉絲徐悲鴻成萬人偶像

66歲那年,是齊白石閉關第十年。當年陳師曾篤定齊白石只要閉關十年,必定大有作為。可惜陳世曾幾年前英年早逝,齊白石以為這輩子畫畫就這樣了,也沒有知音相互指點。

就在這時,徐悲鴻成了齊白石的超級粉絲,大力在繪畫界推薦他。一開始,反對的聲音很重,但徐悲鴻大聲疾呼:齊白石的畫妙在自然,致廣大,盡精微……

齊白石與徐悲鴻

超級粉絲徐悲鴻在展覽會上預定齊白石的畫,給齊白石編畫集,並親自寫序,送到上海出版。除此之外,還請齊白石到自己任院長的北京藝術學院做教授,每天駕車接齊老到校上課,對學生隆重介紹齊老:「齊老師可以和歷史上任何一位丹青妙手媲美,他是我的老師,以後也是你們的老師……」

齊白石的成名,主要在於年輕有為的徐悲鴻的神助攻。難怪齊白石對徐悲鴻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齊白石與徐悲鴻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仲永七歲就成才,齊白石快七十才成名。

世上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發展時區,有些人快,有些人慢,沒所謂領先,沒所謂落後,心態輕鬆,堅持行動,你的黃金時刻終會準時到來。

08

沒有適合當爸爸的年齡,

只有適合的心情

齊白石的藝術終於迎來春天,這不,生命也迎來第二春。

胡寶蓮和兒子

59歲,應該是一般男人當爺爺的年紀,齊白石卻又當了第六次爹。陳春君給他生了五個孩子,除了一女夭折,育有三子一女。這一次,20歲的寶珠給齊白石添了第四子。齊白石又驚又喜,大概覺得這是一個姍姍來遲的喜事,於是命名良遲。沒想到,兩年後,寶珠肚子又鼓了起來,不久又有第五子良巳。齊白石的61歲到69歲,正值胡寶珠的22歲到30歲。女性的最佳生育期,齊白石一點也沒耽誤,這段時間寶珠連生三女。齊白石仿佛減齡40歲,重新經歷一次擇城、定人、成家、立業。67歲那年,齊白石終於在北京買了房,結束了北漂生活,為新家庭提供了一個盛愛的基礎。69歲那年,齊白石抱著剛出生的女兒,笑著給她起名良止。他大概以為她是自己父親生涯的終結者,小女兒特別受寵。

齊白石和胡寶蓮

09

有錢浪費,一樣可恥

齊老成名以後,領導人都對他很關心。毛主席和齊白石是老鄉,也很欣賞他的藝術才華。1949年,毛主席親筆致函給齊白石,請他以無黨派人士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之後,毛主席非常關心齊老的生活,曾派人送了三顆人參給他補身體。齊白石收到後一直捨不得吃,裝在玻璃匣裡,天氣好的時候就拿出來曬曬太陽。

周總理看齊老辛苦半生,一家十幾口人住在北京一小房子裡,就給他換了一個大房子。結果搬過去沒幾天,齊老住不慣哭得死去活來就要回去。大家都不明白,只有老舍懂他的心意,節儉了一輩子,讓他在大四合院裡每天坐著看花木,太奢侈了,還真閒不住。 齊老最討厭書法家智永,倒不是文人相輕,而是三觀不合——智永這個人太浪費。智永生在唐代,唐代的毛筆跟我們今天用的水筆一樣,寫壞了筆頭,拆下來換就是,不換連筆管一起扔掉。可是智永不這樣,他每天洋洋灑灑,筆寫禿了,揮手一扔,不要了。而齊老即使很有錢時,是從來沒有扔過一隻毛筆的。不僅這樣,齊老畫畫從來不用好紙,張紙就畫,連包紙的紙皮都不放過。看一個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落魄時,要看他得意時候。落魄時節儉,是被逼無奈,得意時保持不變,才是一個人深入骨髓的堅持。

齊白石與毛澤東

10

80歲又當爹,怎麼樣

該來的擋不住,72歲那年,齊白石又有了第11個孩子良年。六年後,寶珠又生下一個兒子。這一年,齊白石78歲,胡寶珠39歲。他們給兒子命名良末,快十年前的良止不是終結者,這應該就是小兒子吧。反正都一把年紀了。想不到,齊白石83歲時,寶珠又懷孕了。可惜她高齡產子,最終難產而死。齊白石和胡寶珠感情篤厚,他比小嬌妻大快40歲,總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她帶著一群孩子沒有依靠。沒想到小嬌妻突然離世,他很痛苦,親筆寫祭文悼念:「今朝事到眼前,豈食言於我夫人。故將我夫人之柩,暫寄宣武門外法源寺。俟時亂稍平,決不負我夫人也。嗚呼,尚饗!」

齊白石與胡寶蓮

11

出了名也不佔名聲的便宜

良末成長的時光,是齊老80歲到90多歲的日子。良末後來告訴記者,小時候跟父親睡在一張床上,半夜醒來,父親常常不見了。這麼晚了,父親上哪兒去了?於是,良末爬起來找,結果,父親趴在畫室的桌子上正在認真描紅。

描紅是兒童學字啟蒙階段用的方法,名揚天下的父親卻也這麼做。良末很不解,結果齊老說,我老了,名聲在外,耳朵能聽到的都是誇獎,我到底畫得好不好,我自己也犯糊塗。許多有名望的畫家到最後畫的東西都放得太開了,自己收不回來,我要管住自己,用描紅的方式使筆法有放也有收。齊白石出名之後很多人找他畫畫,良末說他的原則是堅決不畫沒見過的東西。世界和平委員會請齊老畫和平鴿,齊白石平時很少見到鴿子。為了畫好,專門讓家麗人養一群鴿子,有事沒事觀察它們的起落。開始畫時,畫到鴿子的羽毛,齊老拿捏不準應該畫多少羽毛。他不想將就,就是一個兒子逮著一隻,直接數羽毛。帶到的那隻鴿子數出12根羽毛,他就按著12根去畫。

鐵拐李

人有兩隻眼睛,兩隻耳朵,卻只有一張嘴,是因為評價別人的話用一張嘴說就夠了,倒是需要兩隻眼睛,一隻審視外界,一隻洞察自己;要兩隻耳朵,一隻聽讚美,一隻聽批評。

道理人人都懂,但名滿天下仍能不忘時時省事自己,清醒而時時奮進,實在難得。不活在名聲裡的人,才能活在進步裡。

12

不佔藝術的便宜,

也討厭佔便宜的買畫人

現在,齊白石的畫拍賣到幾千萬的不在少數,但他生前的畫賣的並不貴。

他剛到北京時,吳昌碩給他的畫定價:4尺12元,5尺18元,6尺24元,8尺30元,冊頁、摺扇每件6元。

即使後來齊白石成名了,但這個畫價一直沒變。他並不想佔名聲的便宜,也不想佔藝術的便宜。

可是也堅決抵制想討價還價、佔便宜的客人。有人死皮賴臉,取畫時跟齊老說:「先生再添條蝦吧!」齊老白了他一眼。

青蛙茨菇

他還繼續不依不饒:「齊先生受累了,再畫條魚吧,我內人最喜歡魚了。」齊老鄙視了他一眼。

當著眾人的面,也不好駁回他。只見紙面添了幾筆,這下滿足你了,不僅有蝦有魚,還贈送你一隻蟹。

只是這些新加的小東西都不大精神,看著就想離水幾天,要翻肚子死掉了。

客人問:「齊先生這些魚蝦看著怎麼像快死的?」

齊老坐在圈椅中斜著頭說:「市面上的活蝦活魚多貴啊!」

一句話懟得那人沒話說,以後再也沒誰敢來亂佔畫家的便宜。

齊白石有點摳,不過摳得明明白白,從來不白白讓人佔一分便宜;摳成老天真,畢竟窮苦六七十年,老來發達,習慣難改。

老舍跟齊白石關係很不錯,他和幾個文藝界名人都常去齊白石家做客。

常做客,就總結出作齊家客人的必備素養:一、會聊天;二、光聊天就好,不吃東西;三、如果主人熱情拿東西給你吃,你一定要表現得很高興,但一定不要吃。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白石老人家有專門招待客人的零食道具,就是一個碟子,裝著幾塊月餅和幾粒花生。

逢人就給,但你要真吃,白石老人是要生氣的。因為你這是浪費他的待客道具了。

常年累月,口耳相傳,人人皆知白石的待客之道,也就沒人敢吃那點發黴的寶貝零食了。

13

80歲生孩子沒什麼,

93歲還要徵服小姑娘

胡寶珠逝世一年多後,齊白石跟比他小40歲的護士長夏文珠好上了。

奈何子女疑心夏護士看上的是父親的錢,文珠做了六年有實無名的齊夫人後悄然離開。91歲的齊白石又恢復單身。

兩年後,著名小提琴作曲家馬思聰的女兒瑞雪去看望齊白石,看他孤獨,就給他介紹了一個44的女子,不料齊老黑著臉拒絕:「實在是太老了。」

馬小姐後來又給介紹了一個22歲的,齊老一看就心花怒放,興致勃勃要結婚辦喜事。可惜好事籌備時,齊老就去世了。

齊白石和小護士

14

齊白石這一輩子,不按套路出牌,前半生跟普通人也差不多,但他比一般人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一直感覺良好地活在自己的節奏裡。

不為時間所困。二十幾歲的已婚男人做做藝術夢怎麼了?五十幾歲做北漂太不靠譜了嗎?只要你真想,努力去做就行了。

不為身份所困。齊白石是一個特別沒把自己當回事的人,覺得自己永遠年輕,永遠可以愛小姑娘,也永遠會向年輕人學習。

始終在做自己。出名或者不出名,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所以勤奮努力是齊白石,小氣摳門也是齊白石,永遠不裝才是齊白石。

現在的人急,三十歲要有車有房、成家立業,是因為大家的標準是想外比。自媒體時代,永遠有年輕一代厲害出挑,秒殺同齡人,甚至把上一代人拍死在沙灘上。這些人的經驗不能給普通老百姓帶來正確的價值觀,只會讓人羨慕嫉妒恨之餘更加浮躁。真正的成功應該是像齊白石這樣。當然齊白石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不是讓大家複製他這樣的傳奇經歷,而是學習他永遠有自己的人生節奏,即使別人看起來慢,也不慌不亂地腳踏實地。你的黃金時代不是不到,只是時候未到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57歲結婚,67歲買房,83歲當爹,不著急的人生,過得有多高級?
    現在的人著急,三十而立,拿什麼立足?房子、車子、票子、妻子和兒子。現在的人著急,四十不惑,怎樣才不惑?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兒女雙全。【微信公號:國學生活】成功的標準被世俗固化,好像成功不趁早,就再也沒翻盤機會。
  • 「一輩子不結婚,是人生最大的遺憾!」67歲女人後悔莫及
    但是也有的人,他們選擇一輩子不結婚,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伴侶,沒有後代,孤獨終老,他們究竟是感到快樂還是遺憾呢?我採訪了一位六十多歲的單身獨居女人,她說:「一輩子沒有結婚,是我人生做過最後悔的事情。」
  • 57歲丈夫親眼目睹30歲小嬌妻與人偷情
    57歲的男人娶到了30歲的女人,用短淺的目光評價,這個男人是幸福的——事業有成,嬌妻陪伴。可用長遠的目光審視,這個男人未來的婚姻或許是坎坷與悲哀的——因為,當男人67歲的時候,女人才40歲。男人老了,心理上追求隨遇而安,生活上追求平靜,生理上更是沒有過盛的需求。可是,女人呢,才40歲。俗話說,女人是三十如狼,四十如虎。
  • 57歲女人只退不休:我用兩年時間活出了自我,人生沒有不可以
    喜歡情感話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導語: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有的喜歡退休,終於可以不用打卡上班。有的人則喜歡堅守工作崗位,他們認為這是一份職業,證明自己還能有點用。其實,無論退休也好,上班也罷,只要你想,就能活出不一樣的自我。
  • 唐俊:中國人首次買房平均年齡27歲,2020年,年輕人別著急買房
    有中國打工皇帝之稱的唐俊在上財經郎眼節目時,發表過一個演講,他表示:進入2020年,中國的年輕人不要著急買房,據有關數據統計中國人買第一套房的平均年齡是27歲,美國人是35歲,德國和日本都是在41歲。迅速有就人出來反駁:27歲,真是無知的統計,這個數據很不靠譜,按照中國結婚年齡,就在27歲,按照中國的傳統,父母會給孩子買套房子,去結婚,這算是孩子買的?還是父母買的?27歲買房這個數據裡,有80%都是父母給買的,這不算是27歲買房數據。有人36歲的時候,就給2個孩子各買了1套房,這麼計算,這孩子6歲就買房了,靠譜嗎?
  • 家政黑色產業鏈曝光:殺人保姆上崗第8天,83歲老太被「執死雞」
    昨日,江蘇溧陽一名83歲老太太被保姆活活悶死的事件,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死者患有糖尿病,最近病情加重需要人照料,子女都在外工作,平時照料老人的嫂子忙不過來,只好找了個保姆。67歲的虞某和死者一家是老鄉,是自己找上門來的,從4月25日開始工作,到5月2日晚上出事,虞某的保姆身份只維持了8天。
  • 「千萬別學我給女兒買房」,57歲老母親道出原因,自稱悔不當初
    57歲的項阿姨和61歲的老伴都已經退休,本來以為享福的時候來了之所以給女兒買房,項阿姨說是為了讓女兒在城市裡有個落腳的地方,將來也能夠活得更有底氣,以免結婚後在婆家受氣。誰知好幾年過去女兒已然三十有一,也不見她帶一個男朋友回家。每次催女兒相親她都很不耐煩,說自己有房有工作有收入,沒事就跟閨蜜一塊出去旅旅遊,過得非常好,即便遇不見適合的男人這輩子這麼過就挺好的,還讓他們不要擔心。
  • 保姆悶死83歲老人,牽出保姆行業「執死雞」的潛規則!
    這已經不是我們第一次聽到保姆殺人的惡性案件了,最近江蘇保姆悶死83歲老人案,保姆虞某一句,「不要慌,我送走很多人」,令人細思極恐。江蘇溧陽市張某一家,83歲的媽媽最近糖尿病病情加重,於是就請了保姆來幫忙照料。但67歲的保姆虞某來了才8天,媽媽就突然去世了。
  • 57歲父母全款為兒子買房,卻因拿不出8萬彩禮,被兒媳辱罵
    0157歲的陳桂枝這一輩子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就是生下兒子小朱。轉眼兒子已有27歲,奔三的人了,看著親戚朋友家的差不多年紀的孩子,結婚的結婚,孩子能打醬油的也是有的,再不濟也都有相處的對象。自己的兒子似乎無心成家立業,陳桂枝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 再婚相依15年,不離不棄,67歲大媽感言:好好活著就是幸福的
    作為再婚的老人,既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也有了深厚的感情經歷。面對新的婚姻生活,他們更懂得如何去維護,去珍惜。院裡67歲的馮大媽再婚15年,與老伴兒互相扶持,有困難一起面對,有災有病不離不棄。他們常常樂觀地說:好好活著就是幸福的!
  • 明星遊戲八卦,闞清子紀凌塵吵架原因,57歲黃子華終於結婚……
    紀凌塵和闞清子前幾天因為吵架都上熱搜了,闞清子微博取關了紀凌塵,紀凌塵又發微博宣洩自己的愁苦,引得粉絲媒體一頓猜測,不過後來闞清子在機場被媒體界攔截採訪的時候看上去心情不錯,回應說只是吵架而已大家不用擔心,戀戀打聽了一下紀凌塵和闞清子吵架的原因居然是紀凌塵買不起上海的房子,就先斬後奏在成都買房了
  • 當年愛上57歲大爺的17歲少女林靖恩,結婚7年後,已失去少女純真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愛上57歲大爺的17歲少女林靖恩,結婚7年後,已失去少女純真 57歲大爺愛上好兄弟的女兒這對爺孫戀,17歲的女孩叫做林靖恩,57歲的大爺叫做李坤城。林靖恩在讀高中的時候,因為比較叛逆,不愛學習,所以她的爸爸就請李廣坤來家裡對勸導一下,希望能夠讓林靖恩好好地學習,不要走歪路。誰知道,李廣坤到了林靖恩家裡之後,兩個人在一段時間的接觸後,竟然產生了男女之情,17歲的林靖恩愛上了這個比自己大40歲的男人。而且兩個人還公開戀情,一度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林靖恩的爸爸也被氣了個半死,甚至因此不認這個女兒。
  • 17歲的林靖恩,愛上父親57歲的好朋友,曾經說要結婚生子如今怎樣
    比如忘年戀就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戀愛,年齡相差巨大的二人也能走到一起,雖然現在這樣的例子越來越多,不過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邊,也是很難接受的一個事情,之前在臺灣有一個17歲的少女,她就和一個57歲的大爺談戀愛,而且這個大爺還是女孩父親多年的好友,他們後來說要結婚生子,如今怎麼樣了?
  • 83歲船王趙世曾自家豪宅辦選美如「選妃」
    原標題:83歲船王趙世曾自家豪宅辦選美如「選妃」 圖集詳情:  由趙世曾擔任大會評判和贊助人的國際旅遊小姐總決賽24日在他的豪宅舉行總決賽,當日嘉賓有李曼筠、王璐瑤、趙哲妤、黃集峰等。83歲船王趙世曾自家豪宅辦選美如「選妃」83歲船王趙世曾自家豪宅辦選美如「選妃」83歲船王趙世曾自家豪宅辦選美如
  • 83歲的爺爺對93歲的奶奶說我愛你,這是什麼神仙愛情?
    柴米油鹽煙火氣,貧賤富貴不相離,你是我夫 我是你妻,有一兒知書達禮,有一女聰明伶俐,老來爐邊回憶,那時此時還是你是你還是你。83歲的爺爺摟著93歲的奶奶,並且深情的對她說:我愛你,這是什麼樣的神仙愛情?
  • 30歲的大齡剩女,心中真的不著急結婚,還是另有原因?
    我們都知道在以前的社會,人們結婚都是很早的,基本上20歲左右都結婚了,所以現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他們很年輕,但是孩子都已經很大了。雖然說現在的社會比較發達,人們的思想都開放了,但是有一句老話說的好,到了什麼年齡就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情,一個女人如果都30歲了還沒有嫁人,她的心裏面難道就不著急嗎?
  • 94歲的爺爺和83歲奶奶的不平凡
    爺爺享年94歲,奶奶在5年前就走了,那一年,奶奶83歲。很想寫一些文字來悼念爺爺奶奶不平凡的一生。我的爺爺,一位滿頭白髮全村年齡最大身體最好的老人。他的頭髮白的都找不到一根或者半根黑髮,因此全村上下,鄰村的都只要說那個白蔥須頭髮的老人嗎?都知道在說我爺爺。我爺爺有著不平凡的一生,他13歲就失去了父母,跟著瞎子奶奶以乞討為生。
  • 俺爹說村裡有個姑娘35歲了還沒結婚,過年都不敢回家,你莫挑了
    爹說:「聽你叔講,你們有三年了吧,打算結婚的話得抓緊時間。」我把玩手機,漫不經心地回答:「早著呢,我還不想那麼快結婚。」爹邊抽菸邊說:「過完年你就33歲了,莫挑了。俺們村那個王老五家的,他閨女35歲了還沒結婚,你看她過年都不敢回來,躲在外面。全村人都在笑話。」我抬頭頂嘴:「過年不回來怎麼了?不結婚又怎麼了,人家的事,你管那麼寬?我叔才不管這些……他人好。」
  • 二十多歲不上班,先是啃老氣死了爹,後來媽也自殺了,找鄰居要錢
    二十多歲不上班,先是啃老氣死了爹,後來媽也自殺了,找鄰居要錢回復0 我有個哥哥,和老婆離婚了,自己也去外地上班了,從他兒子出生就丟給給我爸媽,一毛錢生活費不出。不知道算不算啃老。回復 ⋅ 3條回復5 倒數第二個真不是啃老,我老公的姥爺糖尿病眼睛看不見了,腳趾都切除了也下不了地了,他姥姥八十多歲了也是各種老年病。他整整在家照顧兩位老人一年,因為姥爺動不了,翻身都得有人幫忙,姥姥弄不動,後來姥爺去世了,才出去上班的。
  • 35歲的人該不該著急結婚?
    35歲的話,就要面對現實了。 現實就是,沒幾年就要四十歲了。想浪漫你都浪漫不起來,因為十幾年的社會經歷會無時無刻的讓你庸俗,一切向錢看。 不敢豁出去了,因為人見多了,反而越來越不相信人。周邊朋友也接受了你不婚的事實,並且覺得沒什麼不好。 你會不相信任何一個接近你想和你談感情的人,因為你不知道他們圖什麼。 你沒結過婚,但是你會面對很多結過婚的,甚至是帶著孩子的追求者。心理如何平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