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是開國元勳,孫子在井岡山做保安

2020-12-12 國際在線

「孩子們,我們吃的都是農民種出來的糧食,做農民不是挺好的嗎?」

石草龍身量不高,穿著一件黑色外套,腳踏一雙黑色帆布鞋,歲月的風霜在他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看起來和大多數這個年紀的男人並無二致。

他的奶奶,是曾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的曾志。他卻默默無聞,老老老實,一輩子都在為生計奔波。

10月,井岡山秋意漸濃,我們聽他講起這段家族往事。

我叫石草龍,今年60歲,在井岡山出生、長大,現在是江西幹部學院的一名保安。

從我剛記事起,父親就給我和哥哥講奶奶的故事。奶奶是一名老紅軍,十幾歲就參加了革命。1928年,父親出生在井岡山,是奶奶的第一個孩子,卻因為戰爭緊迫、條件艱苦,只能寄養在茨坪當地老鄉家裡。直到新中國成立,奶奶才託人找到了父親,把他接到廣州。父親掛念收養他的外婆,便回到井岡山,一輩子在這裡務農。奶奶也很欣慰,覺得父親不忘本,是個好孩子。

雖然小時候從沒見過奶奶,但常常能收到奶奶捎來的禮物。印象特別深的是,奶奶給我母親寄過一件呢子大衣和一雙雨鞋。那時候,這些都是特別珍貴的東西。每次收到奶奶的禮物,我對她好奇和敬佩就多幾分。我想,奶奶在山外當大官,一定很厲害,一定能幫我們全家都過上好日子。

可是,除了像普通人家的長輩一樣給予晚輩親情關懷,幾十年間,奶奶從未動用任何特權給我們「特殊關照」。後來我才知道,那些貴重的禮物,都是她省吃儉用花自己的工資買來的。

1985年秋天,父親帶著我和哥哥去北京看望奶奶。那年我25歲,第一次見到奶奶。那天火車晚點了,我們到北京時已是深夜,她還沒睡,一直等著我們。我們在北京住了一個月,奶奶領著我們參觀了中南海,爬了長城,非常愉快。但我心裡一直有一件事,想請奶奶幫忙。那會兒我年輕,特別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去城市看看。在北京時,我們希望奶奶幫忙解決家裡的商品糧戶口。本以為她會一口答應。但她卻沉默了一會,徐徐說道:「孩子們,我們吃的都是農民種出來的糧食,做農民不是挺好的嗎?」

為這件事,我和哥哥軟磨硬泡,都被奶奶拒絕了。說實話,我那時候並不理解,還有點埋怨她。我想,幫我們解決商品糧戶口,對她來說絕不是難事,為什麼不願意幫我們?

除了這件事,奶奶一直特別關心我的生活。1993年,和當時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我離開井岡山,外出打工。因為只有初中文化,也沒學過技術,最開始生活很困難。奶奶一直牽掛我們,知道我的事情,讓我去北京,給我找了一位老師傅,教我學開車,讓我有了一技之長。在北京打工的幾年裡,每到周末,奶奶常常叫我回家吃飯,奶奶家的飯桌上沒有大魚大肉,但和她一起吃飯特別開心。她常常教導我,讓我開車一定要遵守交通法則,注意安全。感到困惑、苦惱時,我也會向奶奶傾訴,她就教育我:「草龍,當年革命年代有太多兒女與家人失散,至今天各一方、甚至陰陽兩隔,而我們今天還能在北京團聚,多好!孩子,人要學會知足。」

1998年,奶奶病重。爸爸接到姑姑的電話後立刻趕到北京,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見到奶奶。她見到我們後很高興,坐在病床上對我們說了好多話。她說,這一輩子沒能給我們留下什麼值錢的東西,希望我們能夠理解她。其實,我早已理解奶奶的良苦用心,她沒有給我們留下什麼物質財富,但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不論是革命戰爭時期的頑強奮鬥,還是身居高位時的不忘初心、克己奉公,都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足以讓我們全家受用。

在處置身後事時,奶奶也保持了一貫的清廉作風,給我們上了最後一堂課。沒有靈堂、沒有花圈,甚至沒有讓外地的家人到場。按照奶奶的遺願,她的骨灰被送回井岡山。

紅四軍總醫院舊址,曾志曾任該院黨支部書記

我記得,奶奶在遺囑裡是這樣寫的:我曾在寫給中央的一份倡議信上簽了名,死後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在家裡設靈堂,在京外的,如志修,曼華,春華還有井岡山的來發,都不要來奔喪,北京的任何戰友都不要通知打攪。遺體送醫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沒用的火化……

姑姑清理遺物時,在奶奶辦公桌的抽屜裡發現了這封遺書,遺書下還放著87個信封,奶奶在這些信封上寫下了另外一張紙條,說請將這87個信封交給中組部老幹部局黨組織,這是組織上發給我每個月的工資。除去工資所需的一切開銷以外,剩餘的部分都在這裡面,請他們交給湖南老家大山裡需要幫助的那些孩子們,並讓他們放心,這些錢都是清楚、乾淨的。

2000年後,我回到井岡山,在江西幹部學院做保安,大家經常來學習井岡山精神。我想,奶奶正是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井岡山精神,她身上體現了一位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

我年紀大了,時常想起奶奶,想起她對我們的教誨。我也學著奶奶當年的樣子,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憑自己的本事生活,不走捷徑,勤懇做人。我的兩個女兒,一個在廣州公司裡當職員,一個在東莞做電子產品加工。我想,我們一家人,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大概就是對奶奶最好的紀念和告慰吧。

【記者手記】甘願平凡是不凡

文/李楚悅

約採訪的時候石草龍一口答應,但商量時間的時候,我們費了些周折。大多數時候,他都在井岡山幹部學院的停車場指揮停車,或是門衛室裡忙忙碌碌。最終敲定在他上班前,抓緊時間聊一會。

在井岡山,大家都喜歡管石草龍叫「草龍叔」。初次見面,黑色的外套、黑色布鞋,黑黑的臉、微駝的背,緊蹙的眉頭,行色匆匆,很不起眼。如果不是自我介紹,很難想像,站在眼前這位剛過花甲之年的老人,就是曾志的孫子。

採訪的時候,草龍叔總是身體微微前傾,低著頭。他很坦誠,講到動情處,偶爾哽咽。怕自己說不清楚,他總是在回答完一個問題之後,要表達歉意。其實他講得特別好,時而眼眶泛紅,不斷揉搓雙手,起身又坐下。些許緊張裡,能清晰感受到,他對奶奶深厚又頗有些複雜的感情。

石草龍(左)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

草龍叔幾次催促「快一點」,因為換崗時間快到了,他要趕緊去交接班。採訪一結束,他就立馬換上保安制服上崗去了。望著他匆匆收拾離去的背影,幾分鐘前他面對鏡頭、有些靦腆而樸素的那些話語,忽又浮現耳邊——「奶奶告訴我,在井岡山,紅軍是依靠人民群眾才能發展壯大,所以她選擇把孩子留在井岡山,回到人民中去」。

從人民中來,回到人民中去。草龍叔沒有辜負奶奶的願望,踏實做人,勤懇做事,不用特權,不受特殊照顧,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只要還是一名保安,就得站好這班崗」。

十一月的井岡山,滿眼橙黃橘綠。選擇平凡、甘願平凡的草龍叔,在井岡山這片熱土上,繼承了最寶貴的革命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閃耀著不凡的光。

相關焦點

  • 孫子和奶奶發生矛盾該怎麼辦?
    奶奶歲數大了,平時家務事做得很少,即使做了些,也會丟三落四,常遭孫子埋怨,奶奶一氣,更不肯做事了。孫子思想有時會受父母影響,認為奶奶是個累贅、是個負擔,終日嫌棄奶奶,怪奶奶不肯做事,白吃飯。這種情況下,奶奶當然怒從心頭,和孫子槓上了。5.
  • 婆媳關係最大的致命點:你是個奶奶,卻總像養兒子一樣養孫子
    我的另一個姑姑,做著醫院護工的工作,年薪十萬,卻過得一地雞毛。兒子兒媳從生完孩子後,雙雙隱形遁跡了。小姑不敢說不敢管,只默默當「中國好婆婆」,管著孩子一切花銷。小姑父年紀大找工作只能是保安,工資忒低養不了孫子。小姑於是親自出馬,做了醫院裡的護工。五十多歲的老人全天不休,伺候不能翻身不能移動的病人。一天三百元的薪水,那是體力精力的雙重考驗。
  • 深圳親子鑑定:因為孫子長得醜,奶奶竟帶著孫子去做親子鑑定?
    孫子很醜,奶奶帶孫子去做親子鑑定? 豔豔是舞蹈老師,可能和學習舞蹈有關。豔豔整個人的氣質、身材、容貌都很好。 因此,豔豔認識了富二代王陽,兩人都一見鍾情,很快兩人墜入愛河,不到一個月,兩人就閃婚了。 隨著兒子每天長大,豔豔的婆婆發現孫子小陽一點也不像豔豔和王陽。 豔豔的鼻梁,雙眼皮,瓜子臉,王陽也相當帥,但他們生的兒子鼻子塌了,單眼皮小眼睛,皮膚黝黑,因此婆婆也是懷疑豔豔出軌了. 但是,關於小陽的臉,豔豔好像有什麼難言之隱。 為了確認豔豔說的是實話,婆婆建議帶小陽去親子鑑定,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豔豔也爽快地答應了。
  • 孫子出軌離婚,奶奶怒將百萬房產給孫媳,孫子去世才知是孫媳計劃
    小軍的父親是名貨車司機,他常年在外奔波一年也回不了兩次家,於是小軍從小便跟著奶奶生活。奶奶對這個孫子十分疼愛,常常把最好的東西給他,小軍喜歡和奶奶在一起生活,時間長了奶奶成了他最親近的人。小軍的奶奶是一名老裁縫,平時在街上擺攤給人縫縫補補,因為手藝好,回頭客多,一天也能掙不少錢,基本上家裡的日常開銷和小軍的學費都是奶奶給的。
  • 奶奶帶孫子,到底有沒有用?2個孫子輩的說出了答案
    我寫過很多篇婆婆帶孫子,兒媳婦要不要給「帶孫費」的文章,很多老人都在評論區留言,說帶孫子如今已成了很多婆婆的份內事,不要說給什麼「帶孫費」了,兒子兒媳婦能不罵自己,孫子能記住奶奶的好,都已經算不錯的了。
  • 我不贊成爺爺奶奶帶孫子
    現在中國社會有個「怪」現象,父母必須要給孩子帶孩子,尤其是帶孫子,國人都有傳宗接代的「封建殘餘思想」,老年人和孫輩都「隔輩親」,一天不見都想的慌,但我認為,爺爺奶奶沒必要帶孫子。精力不允許帶孫子的老年人大部分都已退休,本打算能享受到國家給予自己的休假福利,安享晚年,沒想到被兒子兒媳一個電話就給「招」了過去,見了孫子格外親,看著吧,自己年齡也大了,有時候腰酸背痛也得忍著。小兩口天天上班,壓力也大,有時候一個星期都不來看孩子,爺爺奶奶等於又重新養了個「兒子」。
  • 讓人不可思議:爺爺奶奶向孫子舉手投降了!
    他們正在帶孫子。老兩口忙忙碌碌。每一秒鐘都不離開孫子。一會兒給孫子洗一洗,一會兒給孫子吃點東西,一會兒給孫子送水喝。孫子要什麼凡事能夠做到的,爺爺奶奶都滿足。表哥說,兒子兒媳都在醫療衛生部門工作,三班倒,還要加班加點應對檢查,整理材料,每天都是工作十幾個小時。醫院要搬遷了,工作量特別大。這一年多來一直如此。因此把松子放在爺爺奶奶這個地方,吃住都在爺爺奶奶家裡。
  • 奶奶用這種方式愛孫子,你喜歡嗎?
    你的奶奶能愛你到什麼程度?我的奶奶總是把好吃的一定給我留著,等我回來拿給我吃。記得上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偉表哥釣了好幾條大魚,原本預備晚上就要吃完的,可是因為我在學校住校,不在家,奶奶硬是留下一條最大的,等到周末我回家了,專門做給我吃。偉表哥不服氣地說奶奶就是最偏心雲妹妹。其實奶奶對我們哪個孫兒都是一樣疼愛的。但凡有好吃的,誰不在都要給他留著。
  • 30歲孫子未婚,奶奶過問被兒媳婦懟,爺爺說多管閒事了
    01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家裡有位適齡青年沒有成婚,肯定成為一家人的大事,催婚的肯定不止父母,七大姑八大姨一定會適時適地出現,加入催婚的大隊伍,爺爺奶奶更是會催催不息。爺爺奶奶的擔心有時候看起來還不無道理:年齡越來越大,不知道什麼時候有可能就看不見孫媳婦進門,抱上重孫就成了一輩子最後的幸福夢想。
  • 82歲奶奶在孫子結婚當天跳樓,婚禮繼續,無人料理後事
    這房子原本在李奶奶的名下,幾年前,李奶奶將房子過戶給了孫子王濤,她想:我給孫子一套房子,讓孫子安心給自己養老。但在3個月前,因為孫子要結婚,兒媳和孫子以房子裝修為由,先是想要讓李奶奶到其他親戚或者鄰居家住幾天。
  • 爺爺奶奶帶孫子是理所應當,還是坐視不理
    對於這個敏感的話題,家家都有不同的版本,有的爺爺奶奶看到自己的孫子孫女,臉上都笑開了花,而有的爺爺奶奶看到自己的孫子孫女卻是愛理不理的,好多家庭就為這事和老人產生了很深的隔閡,下面我就來聊聊我的這位朋友。
  • 孫子婚禮當天跳樓身亡:房子是壓垮82歲奶奶的最後一根稻草
    太陽升起來了,老人的屍體被拖去殯儀館,婚禮照常舉行,參加婚禮的人笑聲一浪高過一浪,沒有親人為這位死去的老人做片刻的哀悼,大紅的喜氣淹沒了白喪的悲哀。說起來是兩全其美,只可惜就在三個月前,孫子以要結婚裝修為理由,把李奶奶從屋子裡請了出來。要她去親戚家或者鄰居家借住一段時間。李奶奶不願意,她怕一旦搬離,兒媳和孫子會趁機攆他出門,她怕再也回不去。
  • 那些一個人把孫子帶大的老人,後來都怎麼樣了?我採訪了兩位奶奶
    有時看到那些70多歲,80多歲的老人,還在帶著孫子孫女,莫名覺得心酸。為此我特地採訪了兩位老奶奶,聽聽她們對於帶孫子怎麼看。受訪奶奶一:陳奶奶,69歲,帶著兩個孫子,分別是15歲,13歲陳奶奶年輕的時候很要強,她30多歲守寡,一輩子未嫁,哪怕一隻腿有殘疾,她仍然養大了自己的兩個兒子。
  • 冬天奶奶出門,小孫子在家睡覺,回家後的一幕讓人心碎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有些人就屬於天生比較心大的類型,哪怕家裡有新生兒也依舊自顧自地做自己的事情忽略了孩子,導致最終釀成悲劇。,1歲孫子在家睡覺,回家後的這幕讓人心疼王奶奶的兒媳婦給她生了個孫子,這可把她高興壞了,畢竟是家裡的第一個男孩,作為鄉下老太太她不知有多開心。
  • 婆婆重病被兒媳趕出家門,年幼孫子立馬護著奶奶,"媽媽是壞人"
    婆婆重病被兒媳趕出家門,年幼孫子立馬護著奶奶,&34;很多女人都想著結婚的時候能遇到一個好婆婆,畢竟婆媳之間的關係和矛盾是很多家庭都難以解決的世紀難題,能有一個好婆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最好的,也能避免所有的矛盾,但是卻有很多兒媳在自己遇到一個好婆婆的時候不會珍惜,反而還轉過來欺負自己的婆婆。
  • 在家帶孫子的奶奶,正解詩與遠方,歡迎圍觀!
    當我有了靈感想寫點什麼時,很想孫子早點睡覺,好讓我靜下心來把一腔思緒付諸筆端。然而孫子也有他的思考,他需要一番折騰,待到十八般武藝都表演完,玩到筋疲力盡滿意了才能睡下。丟下同樣筋疲力盡的奶奶,我已經耐心全無,找不著北。我的這番愁苦誰也不理解!
  • 孫子與奶奶發生矛盾怎麼辦,這3個故事講的辦法你也能做到
    老人帶孫子,有利有弊。看到頭條問答有這樣一個問題「孫子和奶奶發生矛盾怎麼辦」,我以自身為例,回答這個問題。01、我和我的奶奶之間的矛盾自打我記事起,奶奶就在三叔家。奶奶六十多歲時,生了一場大病,身體一直就不太好。
  • 我在東莞做超市保安
    我叫明仔今年35歲,之前一直在家當啃老族,這兩年都是在超市做保安。然後我發現與社會接觸還是比較好些,至少讓我不那麼煩悶。後面我騎著摩拜單車在附近轉悠的時後發現了一家大型超市在招保安,我就知道這份工作適合我了。175公分身高的我很快就通過面試了,然後一起和四個新同事去南城醫院體檢。第二天就直接入職了,開始我以為當個保安還不容易嗎。每天超市門口看著顧客進出然後拿只鉛筆刮一下那張小票就行了,小學沒畢業的都會做這事,我肯定能幹得風生水起的。
  • 孫子問: 奶奶癱瘓在床,媽媽不想照顧,該怎麼勸說?
    奶奶癱瘓在床,媽媽辭職回家照顧奶奶。但是,姑姑回老家說媽媽不盡心,跟媽媽大吵一架,媽媽就不願照顧奶奶了!孫子問該怎麼勸媽媽繼續照顧奶奶?為什麼要你媽照顧?你媽跟你奶沒有血緣關係,法律上你媽都沒有義務照顧你奶,你在那瞎起勁幹嘛?要照顧自己去照顧啊,你是你奶的孫子,你跟她有血緣關係。
  • 八旬奶奶打工一年掙一萬多元,大部分都給了孫子讀書和結婚用
    老奶奶一生養育了兩個兒子和四個女兒,孫子、孫女一共11個。但是,老奶奶依然獨自一個人生活,用老人家的話說 ,就是一個人生活很自由、也很幸福。老人家現在還整天打工掙錢,閒來無事的時候,就在家裡做香包賣錢。老人一年掙錢大體就是10000多元,除了自己吃喝和必要的行門戶外,基本上都讓兒孫們花了。但是,暢奶奶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