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叫李世蘭,去世前住在一個從樓道隔離出來的「小房間」裡,兒孫為她準備了一張床,一張桌子和日用品,沒有廚房、沒有衛生間。
李奶奶住在這樣的環境裡,小便就只敢等到晚上才敢從窗邊往樓下倒,她怕白天會潑到路人,而大便則是在塑膠袋裡解決,之後再扔到樓下的垃圾箱,她的夥食就是靠兒孫給的每個月300元自己買飯吃。
李奶奶的房子就在這一層樓,兩室一廳有80多平米,雖然說和兒媳與孫子一起住有些擁擠,但好歹也是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這房子原本在李奶奶的名下,幾年前,李奶奶將房子過戶給了孫子王濤,她想:我給孫子一套房子,讓孫子安心給自己養老。
但在3個月前,因為孫子要結婚,兒媳和孫子以房子裝修為由,先是想要讓李奶奶到其他親戚或者鄰居家住幾天。
李奶奶不願意,她覺得,自己如果這時候走了,兒媳和孫子就再也不會讓她進門,兒媳和孫子就在樓道隔出一個隔間,把李奶奶的床和一些日常用品搬了出去。
李奶奶在被迫搬到樓道後,兒媳的行為更加招搖,她開始帶著新的對象回家,他們在屋裡吃著火鍋唱著歌,將李奶奶擋在門外,獨自吹著冷風。
幾天後,李奶奶終於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找兒媳和孫子理論。
在屋裡裝修地板時,李奶奶找到了孫子理論,孫子直接將李奶奶擋在門外,還想要將她拖出門口,李奶奶見孫子這般無理,坐在地上一邊痛哭,一邊用頭撞著新裝修的牆。
孫子心疼奶奶撞牆,趕忙將奶奶扶了起來,並哄著奶奶說:裝修好以後就馬上接她回家,最多2個月,這才將李奶奶勸了回去。
過後孫子才袒露了心聲:結婚時間緊,來不及重新裝修,奶奶在那用頭撞牆,如果把牆撞壞了或者染上血跡就不好了。
原來,孫子王濤心疼的不是奶奶,而是新裝修的牆,還有擔心奶奶這樣鬧下去,讓鄰居對自己指指點點。
這事很快鬧到了居委會,李奶奶說自己房也沒了,兒媳和孫子還不讓自己進屋住,想跟兒媳孫子要10萬元讓自己安享晚年,而孫子以結婚開銷大,加上房子要新裝修的花費,表示沒錢給奶奶。
居委會也沒辦法調解這一家子的矛盾,孫子繼續籌備著婚禮,兒媳依舊過著自己的生活,李奶奶還是在樓道的隔間裡孤單度日。
9月18日,就在孫子結婚的前一天,李奶奶拒絕了孫子讓自己在婚禮上坐席的邀請,她一一拜訪了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
9月19日凌晨2點,在孫子王濤婚禮當天,82歲的李奶奶從12樓的窗戶縱身一跳,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鄰居們都說,李奶奶平日裡是個心寬的人,但她卻選擇了這樣的一個特殊日子結束自己的生命,其中包含著怎樣的千言萬語,相信我們心中都有答案。
「百善孝為先」,其實孝不僅僅是對祖輩的金錢和物質的滿足和付出,老人們想要的也只是晚年的安定,以及子女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