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婚主義」進入老年,沒有伴侶和兒女的生活,真的很瀟灑嗎?

2020-09-02 你好小耳朵

文/小耳朵

圖/網絡

如今社會逐漸多元化,隨著生活越來越多豐富,結婚生子不再是必選項,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單身。

有的是暫時沒遇到合適的人而單身,有的就是決定了一輩子不結婚,後者被稱為「不婚主義」

每個人選擇不結婚的原因不同:有人不相信愛情,有人喜歡自由,有人追求事業,有人被婚姻傷害過......

就像明星周星馳、王祖賢、徐靜蕾,都是不婚主義,他們有著各自的原因。

那麼那些沒有結婚的普通人,到了中老年,生活是如何的呢?他們後悔自己的選擇嗎?

張爺爺,73歲

我今年73歲了,是家裡老小,小時候經歷過挨餓的日子,家裡窮養不起太多孩子,我是被寄養在親戚家長大的,父母走的早,我基本沒見過他們。

20歲前,不著急結婚,身邊也沒有父母催我;20歲後,慢慢開始有朋友、同事給我介紹姑娘,但每次見面我都感覺沒話聊,也就一直沒成。

就這樣一直單著,30歲以後,慢慢沒有人再替我操心結婚的事了,好像大家都默認了我這輩子不會結婚。

就這樣,我一直一個人過,倒也清閒,應了那句話「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

因為一個人生活,時間多,我的業餘愛好不少,爬山、下棋、拉二胡,退休後的生活也是,身體一直比同齡人好。

70歲之前,一直是自己照顧自己。這兩年,我和一起拉二胡的老夥伴,一起找了一家養老中心,他老伴走的早,我沒有老伴,我們老哥倆就準備在這裡安度晚年了。

看著身邊的同齡人,子女在身邊,兒孫滿堂,心裡多多少少有些羨慕。總是在想,如果當年結婚了,如今孫子孫女也應該能幫我拿報紙、倒水了。

黃奶奶,61歲

在我那個年代,不結婚的女孩是不被理解的,人們會說,不是心裡有病,就是身體有問題。

但我依然選擇不結婚,那個時候沒有「不婚主義」這種新名詞。我只知道,活著是為了開心,我一個人很開心,沒必要結婚。

再加上,經常看到身邊姐妹和男朋友吵架,鬱悶生氣的樣子,我就想,結婚幹嘛,這不是找了個人來氣自己嗎?

工作的時候,每天下班,要麼回家做飯、看書、彈琴,要麼去上舞蹈課,有時候也會約朋友一起逛街聊天,過得很充實。

今年我退休了,生活節奏慢下來了,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做以前喜歡,但沒時間做的事了。

我早起瑜伽,為自己衝一杯手磨咖啡,上午的時間一般用來讀書,中午會午休,下午主要用來寫作,目前已經是幾個平臺的籤約作者了。

作為一個阿姨,我建議年輕人,一定要有讀書和寫作的習慣,輸入頭腦的知識就是財富,是可以升值的,別人拿不走的。

我從來不後悔沒有結婚,我的快樂和幸福,一點不比那些結過婚的人少。也許有人說我自私,也許吧,我始終認為,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有人的快樂來自於家庭,有人的快樂來自於自由。

趙女士,58歲

之所以稱呼女士,是因為她還沒有退休。

我一直沒有結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雖然是老一輩的人,但是都很開放,對我不結婚的選擇也表示理解、不幹涉。

早些年,我在科技市場賣小霸王學習機,一開始是給別人打工,後來看清楚了裡面的門道,就開始自己當老闆擺攤。

再後來,我開了自己的公司,主要做科技領域。也許是因為人品正、人緣好,我走運的認識了現在的合伙人,他是一位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公司不忙的時候,我就在家陪爸媽。他們那一代人,吃過苦、受過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要儘可能給父母更好的陪伴和最好的物質條件。

我不是不想結婚,只是每天忙碌於公司事務和照顧父母,很少有時間接觸更多的人,一直遇到能讓我怦然心動的人,不知不覺就到了現在。

如今都這個年齡了,也不想找了。

要說遺憾,實話實話有一點,但是我不後悔!人不能貪心,我這一生過的快樂、充實、有價值。我把弟弟家孩子當自己的親生孩子,除了愛情,我不缺少任何家庭的溫暖。

結語

其實,結不結婚,是個人的選擇,別人沒有資格指手畫腳。畢竟,幸福這件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可以為自己負責。

而且,結不結婚,是不是非黑即白,這沒有對與錯,只是每個人不同生活方式的選擇而已。我們要學會尊重別人的選擇,而不是帶著有色的眼睛去看待。

你是不婚主義嗎?如果你的家人選擇不結婚,你贊成嗎?歡迎留言。

讀書旅行,見天地見自己,終身成長踐行者,歡迎點讚、留言、轉發、關注。


你贊成不婚主義嗎? 單選
0
0%
贊成
0
0%
不贊成

歡迎留下您的寶貴觀點。

相關焦點

  • 不婚主義
    支持的人認為不結婚很好,可以有大把的自由時間和自由空間來充分展現自己。但不婚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金錢作保障,最好是買套房子,可以以房養老。反對的則表示不結婚會帶來巨大的社會壓力和個人生存壓力,最終會得到一個孤獨終老的結局,悲慘的老年生活會把人的生活質量嚴重拉低。顯然,結婚與不結婚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
  • 不婚主義,渣男的遮醜布
    奉行不婚主義的,都是PUA大師。再加上不婚主義是源自西方的產物,在過去文化自信不太強大的中國,就更加有市場了。說了那麼多,真的要慶幸自己在「懶型」的青春歲月遇上靠譜的男人,不然也會掉進不婚主義的坑裡面,還覺得自己很有型呢?!
  • 兒女移民國外,留守在中國的父母,老年生活真的很苦嗎?
    國內老年大學辦的特別好,活動非常的豐富多彩,媽媽參加了合唱團,模特隊,舞蹈班,這些都是我媽媽年輕時候就特別擅長又喜歡的興趣愛好。上老年大學,不僅僅豐富了媽媽的老年生活,更重要的是媽媽還認識了很多同齡的漂亮阿姨們。這些阿姨們平均年齡都是60左右,大家都保養的特別好,特別有精氣神,都打扮的美美噠!如果不是知道我媽媽的年齡,我都完全覺得看不出來阿姨們的真實年齡。
  • 「你們一南一北,互不幹涉「:不婚主義從來不等於開放伴侶!
    遊輪上一見鍾情的王漫妮,原以為自己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那個對的人,卻不想等來的竟是一個不婚主義的「海王」。 梁正賢從和王漫妮在一起開始,就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個「不婚主義者」,而王漫妮一直覺得只要自己堅持,也許能夠改變他的想法、步入婚姻。
  • 三十而已:不婚主義=開放關係?
    《三十而已》自開播以來一直話題不斷,最近王漫妮和梁正賢香港女友趙靜語正面交鋒,梁正賢安撫好香港的趙靜語,勸說王漫妮接受他的不婚主義/開放關係,倆女友一南一北、互不幹涉。梁正賢頻頻丟出新名詞,還暗搓搓地偷換概念。小編帶你一起捋一捋,不婚主義真的等於開放關係嗎?
  • 吳秀波,不婚主義最後的庇護所
    吃瓜群眾嘖嘖稱奇:您這婚,離了吧又像沒離;結了吧又跟沒結似的。婚姻這玩意兒我們真的看不懂了。結婚這事兒還能相信嗎?顯然它看起來越來越可疑。那我不想著結婚了,我當不婚主義行不行?行是行,可你真的想好了嗎?
  • 別提一妻多夫了,現代不婚主義進行中
    不婚主義婚姻是現在人的必需品嗎對有些人來說,婚姻可能也意味著麻煩和負擔。有些人自己的經濟實力完全可以負擔自己的生活,所以組建家庭的動力也越來越小。不婚主義出現了,不婚主義跟結婚差不多。只是他們更希望找到跟自己有共鳴的那個人,而不是僅僅為了找個伴侶。
  • 人到老年,那些只伴不婚的黃昏戀,是浪漫還是無奈?
    人到老年,那些只伴不婚的黃昏戀,是浪漫還是無奈?人老了,更容易感到孤獨,特別的是單身的老人,一個人在家,沒有了伴侶和孩子的陪伴,更是會感到寂寞孤獨,所以現在也是會有很多的這樣的中老年人會再選擇找個老伴,一起相伴著過餘生,但是和正常的二婚不同的是,他們不領證
  • 他只想擁有你的身體,但不想進入你的生活
    在我看來,遇到這樣一個「只想擁有你的身體,但不想擁有你的生活」的男人,和遇到一個不婚主義的男人一模一樣,本質都是他不想深度介入你的生活,他只取他需要的肉體部分。這個男人的潛臺詞是:我只想和你有性,但不想發展更親密的關係。
  • 人到老年,那些「只伴不婚」的黃昏戀,是浪漫還是無奈?
    有事情做的人,可能會感覺時間過得好快,一轉眼一天就過去了,而沒有事情做的,也許會感覺時間真慢。尤其是到了老年,因為各種原因成為單身的老人,他們的內心有時會感覺寂寞孤獨,渴望身邊有個知冷暖的知心人做伴,一起抵禦生活裡的寂寞和無奈。
  • 不婚主義是什麼心理?
    其實在當今社會,「不婚主義」已經不是一個新的詞彙了。但是卻在最近又成為了熱議話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當今社會有越來越多的不婚人士,他們已經成為了一個很特別的隊列。以下是不婚主義者的理由:1、 自由沒有約束當年輕的白領有了自己穩定的收入和朋友之後,他們就會對於婚姻的需求越來越淡薄。在年輕人之間,他們認為自己好不容易拜託了幾十年來母親的叨擾,不想踏入另一個無休止的叨擾之中。還有很多年輕的人認為婚姻是代表著一種責任,他們不願被這種責任束縛。
  • 不婚主義女性的四個特質,你有嗎?
    過去,「女大當婚」的傳統讓很多女孩子還沒有來得及享受青春就陷入了婚姻的牢籠裡,隨著女孩子的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社會對於女性的認可程度隨之提高,越來越來的知性女性打破傳統的束縛,不婚主義女性已然在當代社會以群體形式存在。那麼,不婚主義女性的四大特質,你有嗎?1、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不婚主義女性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對社會傳統的顛覆,一種獨立思想的發聲。
  • 女性不婚主義越來越多,是好事還是壞事?聽聽當事人怎麼說
    而很多女性,在婚戀市場上的選擇權越來越大,甚至有一些乾脆選擇不婚主義。我身邊有四個朋友,年齡有三十多歲的,也有二十七八歲的,都在宣稱自己要做不婚主義。而且,她們的小生活還過得挺美,當然,如果家人不催婚的話。那麼,女性不婚主義越來越多,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我們聽聽當事人怎麼說。
  • 女性不婚主義越來越多,是好事還是壞事?聽聽當事人怎麼說
    而很多女性,在婚戀市場上的選擇權越來越大,甚至有一些乾脆選擇不婚主義。我身邊有四個朋友,年齡有三十多歲的,也有二十七八歲的,都在宣稱自己要做不婚主義。而且,她們的小生活還過得挺美,當然,如果家人不催婚的話。那麼,女性不婚主義越來越多,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我們聽聽當事人怎麼說。
  • 3位老人現身說法:人到老年,與兒女離得越遠,生活越好
    人到老年,許多老人都會選擇和子女住在一起,一家人互相照顧,熱熱鬧鬧。但這樣真的有必要嗎?加上他們為人父母一輩子,晚年時最放不下的也還是孩子們。幫兒女洗衣、做飯、帶孩子,成了大部分老人的「主要工作」。但越來越多的事情告訴我們:老人和兒女住在一起,反而會讓雙方的感情疏遠,關係惡化。
  • 退休女人的傾訴:兒女不一定靠得住,「錢」才是生活和養老的底氣
    可現實生活裡這樣美好家庭確實不多了,很多時候,是「養老防兒」,不是說兒女不好,不孝,是生活的壓力讓他們無暇顧及到老人的生活。院區裡68歲的蘇阿姨說,自己一對兒女,可自從老伴過世過,自己還是選擇一個人居住養老,兒女們有空閒的時候,可以回來看看她,她就已經很是開心滿足了。
  • 退休生活,這樣最瀟灑
    但是,又有許多聰明的退休人員,不僅能把日子過得溫馨幸福,不給兒女添麻煩,還能在人生最後一個黃金時期,瀟灑自如,活出風採!1、注重儀容。俗話說:「相由心生」,你的容貌反映了你對待生活的態度。所以,一定要愛護自己的容貌,穿戴整潔,妝容精緻,不為取悅別人,只為讓自己更舒心,更年輕。不求貌美如花,但求不負年華。2、放下爭吵。
  • 珍愛網相親有成功的嗎?放棄「不婚主義」,真的只是因為找到愛情
    有人曾經說,越強大的女生就越難找到男朋友,越難進入婚姻當中,因為越強大的女生就越獨立,一個人也能活的很好,但是一段美妙的戀愛能讓人擁有歸屬感,一段美好的婚姻,更能讓人體驗天倫之樂,有時候,一個人太要強,也會很累,也需要有一個肩膀來依靠。
  • 為什麼不結婚的人越來越多?3位單身老人說出「不婚主義」的心聲
    點擊上方「紅色」,關注情感火鍋,升級情感思維,擁有幸福人生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欲望越來越填滿自己的生活,人類到老的生活不再是通過子女,而是社會服務業的照顧,當傳宗接代不是最重要的選擇時,人的情感選擇更加的自由,「不婚主義」也有了存在感。
  • 不婚主義後,我們該怎麼辦?
    照實來說,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因其矛盾重重的婚姻生活、單調乏味的夫妻關係、高額的彩禮和育兒費用、易於出軌的社會環境等等,把我們這代年輕人推進了不婚主義的浪潮。這股浪潮在一線城市,反映得愈加明顯。甚至,這股浪潮來得猝不及防,沒有人可以擋得住它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