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 外婆 外婆

2020-09-03 辦高興快樂事16

過去的一天晚上,接到家人打來電話說:外婆去世了!聽到這噩耗,我感到突然,心情沉痛。

外婆名叫 何國珍,二○一六年農曆四月初八滿九十五周歲。在外婆去世的日子裡,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思念著和外公、外婆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外婆育有兩男兩女,外婆和千千萬萬個普遍農家婦女一樣為生計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待人心地善良,誠樸真摯。外婆家在縣城西北面牛心山下,離我家有八九公裡路程。回想——幾十年來,我沒有發現外婆生過氣,沒有看到不悅臉色,更沒有發現也沒有聽說過外婆與鄉鄰有過爭執。外婆在家時為全家一日三餐,出門時總是背著背簍拿著鏈刀或是帶著農具,回家時背簍裡裝著人吃的豬吃的;有些時候背著滿滿一背簍蔬菜材草十分吃力地上著臨進家門的二十多級石臺階。外婆二十多年前就開始駝背了,前些年發現外婆十個手指有五個伸不直;儘管這樣但外婆的身體一向很好,直到去世前不久生活都能自理。小時候常到外婆家去,那時候體會不了外婆的辛苦。

外公早些年七十多歲去世的,外公名叫羅江誠,過去聽外公說過:他解放前最遠到過重慶做買賣,解放前後多次挑桐油下萬縣。現在想來,那時候百多裡幾百裡外做生意全靠肩挑背扛是十分辛苦的呀。外公在解放初期就當選為農協會委員,成份被評為自耕中農,可能由於成份原因吧,外公的委員之職讓賢於貧下中農積極分子了。外公是農民,除了務農以外,還栽種菸葉,種植培育果樹,在優良果樹枝丫上稼結育苗,在果樹根部挖坑施農家肥,這些工序都十分講究且要和季節氣溫結合起來,每年收穫季節在這些果樹上結下的柚子、柑橘、紅杏等水果香甜可口方圓聞名。外公二十多年前到我家栽種的竹子、柚子樹、柑橘樹直到現在我們都享用不盡。

外婆走了,再也聽不到她呼喚我們吃飯的聲音了!外婆家的對面有牛心山,背面有竹林坡,右面有高高的土丘與寶坪山相連,小溪順著外婆家門前向左蜿蜒流入不遠處的石頭河,這裡是我和么舅、兄弟、小夥伴們玩耍的廣闊天地。我和么舅一起放牛時的情景至今記憶尤新,可不象畫中牧童座在牛背上吹著竹笛那樣逍遙自在,第一次想座牛又怕座牛,牛不認生人桀驁不馴很刺激的;和小夥伴們下河撈魚、搬螃蟹、上山燒火香、燒筍子蟲吃;餓了自然曉得回家,外婆正準備著吃的呢。很多時候我們在外面瘋玩,忘記了回家,這時候耳邊總能傳來一個十分熟悉的聲音,聽到外婆呼喚:方紅——春珀——吃飯了。

外婆走了,此刻回想和外婆在一起的日子,腦海裡就象放電影一樣,外婆家有一個大石磨盤,放置在堂屋左邊有屋簷的階沿上,這石磨有推磨的丁字形磨鉤掛在磨盤上面的木方上,推磨時取下磨鉤套在磨把眼上,還有一根長繩從木方上吊著磨杆以便於推磨。用這石磨推磨不同的糧食,能發出不同的聲音,嘎吱、嘎吱地夾雜著小麥碎裂咕嚕、咕嚕的聲音很特別也很好聽。每當秋收季節,我和弟妹在外婆家吃到了用這石磨推碾出來的麥子粉調和後下鍋煎的麥子粑,一般地大舅或么舅推磨我也能搭手幫上一陣子,外婆均勻地把今年打下的新麥子放在磨子眼裡,半個鐘頭左右麥子粉就磨碾好了;外婆用水把帶麥膚皮的麥子粉調和好,然後挾材草生火把鍋燒熱後,用挽成一把的麥杆反覆刷鍋後,放油煎麥子粑,煎了一鍋起鍋後,又用麥杆把反覆刷鍋,重新放油煎下一鍋;外婆就這樣如此重複著,動作是那樣地熟練、親切、自然,一會兒功夫,外婆煎出的麥子粑就足夠全家人吃一頓了。現在想來,外婆的麥子粑是真正的原生態麥子粑,那又香又甜又酥脆的滋味至今仿佛在口中回味。現在外婆走了,再也吃不到外婆煎的原生態麥子粑了。

去年十一月份回家聽媽媽說,大妹鳳兒五月份接外婆來她那裡耍了四個多月,為外婆洗澡,侍候外婆,這是大妹的孝道,很好!為此,我寫了一條QQ說說:外婆明年農曆四月初八滿九十五歲了,心裡感到高興、安慰、豪邁。我還為這條說說配了圖片:一個女孩座在一塊大石上,面向大海,高舉右手牽引著紅球,圖片上方有五個彩色顏體大字:我會好好的······ 我們都好好的,外婆您還在人間,您也好好的該有多好啊!

現在要過年了,過去春節期間總能吃到外婆做的美食,豬身上的心、舌、腰、肝、肚、豆腐乾小碟子擺上餐桌,外公喝點小酒說點人情世故方面的事情。過去和現在我們全家人都是在大年初三這天到外婆家去,記得前年春節到外婆家去,我為外婆做了一件事情,正月裡初春頭雖有點冷,但很多時候太陽出來還是暖和的,這天午飯後我們和外婆在屋外石地壩中曬太陽,我看到外婆手指甲有點點長了,於是找來剪子為外婆仔細修剪了手指甲和腳趾甲。外公、外婆為我們做得很多很多,我卻做得很少很少或許就只做了這一件事吧。

外公先走了,外婆也走了,你們一定在天上相會了吧!鬥轉星移,日月輪迴,根據宇宙空間的發展變化規律,我們有理由相信,天上、地上都會發展變化得更加美好,外公、外婆未來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2016年1月30日至2016年2月2日

相關焦點

  • 外婆,外婆
    「康半夜,劉五更,範素珍一夜不吹燈」,這是老家村裡人送給我外婆外公和我爸的順口溜!外婆個子不會超過一米五,還很瘦,不到90斤,在她去世前幾年,估計都不到85斤!外婆會抽菸,而是抽菸量不小,每天一包不夠,這應該是常年寂寞造成的!外婆比外公小5歲,嫁給外公那年,才虛歲16,那時基本都這樣。
  • 外婆情結----懷念我的外公外婆
    姨娘是外婆的最後一個孩子,也是除了我母親以外的另一個女兒,用我小孩子的角度去看當年的外婆,外婆疼姨娘比疼我母親多,小人人的眼光看大人的世界,那種親近疏遠的關係,只會從串門走親戚的表象去猜測:外婆去姨娘家的次數多,而來我家次數多的是外公。 姨娘結婚那天,我在外婆家。迎親的隊伍剛走,我突然聽外婆在房間裡哭,一開始我還以為外婆打了個哈欠,聽聲音不對,我很好奇的問:外婆你怎麼了。
  • 外婆的味道
    寫過我的祖母大腳奶奶,今天來回憶一下外婆的生平。外婆不到六十就突發腦溢血去世,那年我太小,都不知道生離死別的真正含義,但外婆對我的點滴關懷卻讓我至今難忘。小時候缺衣少食,我出生的那一年食物短缺,外婆總會把好吃的東西用籃子裝好,挽在手上走四公裡的路給我送過來,稍微有點記憶了,我就盼過年,一到過年的前幾天,外婆就會親手給我縫製新衣服,上面繡著花,還有外婆親手做的梅花扣。
  • 外婆的慈愛
    ,他也馬上躲開了,外婆不會說很她用手是想留女兒下來住一晚,但是迫於生計茫茫,留下一些補品和罐頭就離開的,送走女兒,外婆想牽小雨的手,卻被一手甩開並嘲笑外婆是聾子啞巴。但這些對於年過花甲的老人來說太難了,小雨的遊戲機沒電了,需要更換電池,他找外婆要錢當外婆所有的錢都賣了量尺,看著外婆空空的口袋小雨一腳踢翻了座椅。外婆唯一的銀簪藏了起來。這一天百般無聊賴的小雨發現了外婆的銀簪,趁著外婆午睡頭,偷著準備去小賣部換電池,找到了第一家,沒有這種電池,第二家也沒有,連續找了四五家,這窮鄉僻壤。
  • 外婆的執念
    外公與外婆婚後不久,就返回部隊了。外公參加的是紅軍,職務是個小排長。從婚後一別,外婆就再沒有外公的消息。直至建國後,才知道分別不久,外公即在戰場犧牲了。因此,外婆成了烈屬,外婆家的門牆上還掛有烈屬之家的銘牌。那會外婆還年輕,丈夫沒了,公婆早歿。但外婆倒沒再嫁,收養了我媽,舅舅是同族兄弟過繼外婆門下的。
  • 對外婆的思念
    外婆每次都會叮囑我:「快點吃,否則你妹妹(表妹,舅舅家女兒,外婆孫女,下同)回來,你就吃的少了。」外婆似乎很怕我少吃一塊,每次她給我零食,都是偷偷的給我,很怕我妹妹給我搶走一塊。當然她偶爾也會給妹妹留一份,只是相對於我的來說,是少很多了。外婆是偏愛我的,而這種偏愛,或多或少的讓舅媽心裡有些不快。只是小時候的我不懂,只知外婆愛我,所以會給我很多好吃的。
  • 外婆的秋天
    像有回應似的,一陣風吹來,稻浪翻滾,刷刷作響,外婆笨拙地捂好手裡驚慌彈跳的蚱蜢,我在一旁咯咯直笑。等到秋天真正來了,外婆的稻田黃了,一眼望去金黃色一片。外婆和舅舅在金黃的稻田裡勞作,我和姐姐在一旁踩四處亂飛的小蟲。稻田裡摔稻穀的聲音,小孩的叫聲,大人的笑聲,交織在一起;稻穀殼落在頭髮上身上,又癢又痛,大家卻都是笑著的,興高採烈。我喜歡上了外婆的季節,這是豐收的專屬符號。
  • 外婆的愛情
    外婆已經去世很多年了,但這個場景還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 1外婆是一個慈祥的老太太,很少說話,每每看著她時,都是一副微笑的表情,似乎永遠也不會心情不好,永遠也不會生氣。這個情景不由讓我想起了那幅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只不過年齡稍大一點。從我記事起,外婆就一直和舅舅生活在一起。
  • 外婆的尊嚴
    外婆終於還是走了,在這個距離新年還有二十二天的凌晨。在醫院的病床上堅持了四十六天終究還是沒有戰勝身體的病魔,在與親人告別之後去向了另一個世界。外公在媽媽還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是外婆一個人把六個兒女拉扯成人。那時許多人都勸外婆改嫁,但外婆沒有走,她說她答應過外公要把孩子們養大成人。我不知道她與外公有怎樣深刻的感情,但我知道外婆一定有著自己要堅持的尊嚴。
  • 《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與共和國是同齡人,今年七十一歲高齡。她一生育有五個兒女,其中三女兩男。一個死了丈夫的女人帶著五個孩子,守著一院三間土坯爛瓦房,這就是那時我外婆的家。直到現在我都無法深刻的體會外婆是怎麼一個人帶著孩子硬生生把生活熬到現在的。還是在那缺吃少喝的年代裡!據我媽常回憶說:「那時家裡很窮,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經常餓肚子,有時真到了討飯吃的地步。你外婆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日子嘛,慢慢地往前推,往前熬,會一點點好起來的」。
  • 外婆的情話
    小時候,我是跟著外公、外婆一起長大的。外婆家境富裕,在當時也是一大家閨秀,她總會在為人處世,生活的很多小細節上要求我,教育我。小時候的我,不懂得外婆的付出,以為外婆真的是喜歡喝湯,真的喜歡吃大家剩下的零食……後來,外公得了中風,半身不遂,而那個時候的我們都已經離開他們,去外地上大學了。
  • 外婆坎坷的一生
    外婆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當時醫療水平的有限,她的媽媽在生下她之後,後面的孩子剛出生就夭折了,所以對外婆是格外的疼愛,直到外婆9歲,她才有了一個健康的妹妹。外婆說小的時候家裡還請私塾教她認字。但是她害怕打手心,所以沒有堅持下去,這也成為她後來一生的遺憾。 外婆的個性是善良的,軟弱的,也是因為她的個性,導致了婚姻的不幸。
  • 王乃瑜:懷念外婆
    民國時期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註定了外婆沒有機會讀書,甚至連掃盲識字班都無緣參加,但這些卻不妨礙她對文化的敬重、對真善美的追求。上世紀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外婆竭盡全力供母親讀完了中專,這對於一位農村家庭婦女實屬不易。我的記憶中,外婆曾一筆一划很認真地寫給我看她的姓名「廉靈仙」。教育後輩,外婆最愛告誡我們的一句話是「君子謀道不謀食」。
  • 我的外婆來了
    早上外婆打電話說,問我在家嗎?我接電話說在家。外婆說等下過來送點菜過來,外婆是農村人生活在農村,離我這裡有點路程坐車過來半個小時左右到。正好今天沒出去幹活在家等我的外婆,差不多半個小時外婆就到我家了,外婆帶來家裡菜過來了。我說不用了這裡可以買的到了,外婆說家裡更好吃更甜吃不到城裡人。我就說今天在這裡吃完中午飯,晚上就在這裡住一夜。
  • 外婆和阿爾茨海默症
    那一年,我已經很大了,我記得當時小舅走的時候,外婆很平靜,不言不語的的送小舅下葬。外婆他們家住在半山腰的一個山坳上,小舅當時就葬在她們那個院子前邊的白石灘。我當時還小,很慶幸外婆沒有哭,因為當時潛意識裡就害怕那樣的事。但是我的感覺是錯誤的。外婆他們屋前還有幾戶人家,給小舅上墳,他們屋前是必經之路。
  • 我的小外婆
    謹以此文悼念剛剛仙逝的小外婆昨日晨練回家路上,接到母親電話,告小外婆走了。我稍感意外,但這也是意料中的事,畢竟小外婆成為「植物人「已經多年。小外婆姓車,年齡不大,就大我母親五歲,是我外公堂弟的媳婦,我從小稱小外婆為」老車阿婆「。小外婆是老下鄉知識青年,小外公是早年的退伍軍轉幹部。
  • 外婆,我在想你。
    奶奶說認識我外婆,並且和外婆的年齡一樣,她一個人住,外婆也一個人。我在想,外婆也一樣,一個人買東西,一個人回去,一個人也還是過得處處節儉。外婆年紀大了,但是依然固執要自己生活,不想給兒女添麻煩,也時常去地裡田間看看。外婆身體嬌小,老年了背部越來越彎,後面只能側著身子睡覺。外婆住在我家最長的一段時間是她在家摔倒了,大腿骨折。那時候我讀小學,記憶中外婆那時候一直躺在床上,手術後的縫線還在腿上,肯定很痛。但外婆從來沒嘆過氣,和我們聊天時總是笑著。每次去看外婆,她桌上的菜不用看我都知道是什麼。
  • 懷念我的外婆
    我清楚地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空氣中散發著油菜花的芳香,當我穿著母親給我新買的黑底黃花燈草絨衣服和小皮鞋出現在外婆面前時,外婆把我緊緊地摟在懷裡,我從外婆那溫熱的手中,朦朧地感受到,外婆很愛我。從此,與外婆生活的那幾年,成了我一生中最溫暖的記憶。離外婆家不遠的地方,有一塊小菜地,外婆在裡面種了許多的菜蔬,四季豆、茄子、豇豆、西紅柿等應有盡有。
  • 記憶中的外婆
    我這兒說的外婆,其實應當叫她五外婆,她是我媽媽的五嬸。而我對媽媽的媽媽,卻是沒留印象的。只聽媽媽說過,我小時候是她媽媽帶大的,晚上睡覺,非要吮著老人家乾癟的奶嘴子,才不哭不鬧,得以入睡。後來,老人家過世於「三年困難」時期,由此,便把五外婆喊成外婆。
  • 我的外公外婆
    外婆在炸肉丸子的時候不許別人在旁邊,特別是我這樣的淘氣娃娃,每次我一去廚房外婆就拿一個小碗裝上剛炸好的又酥又嫩的肉丸子讓我去外面吃,外公非常疼我,一般寒冷的天氣外公都不讓我出去玩,只有這個時候外公會讓我和隔壁的孩子們在一起玩。因為爸爸媽媽要工作,從小我就是外公外婆帶大的,童年最早的回憶就是一個下雨的夜裡,外婆打著傘走在前面,外公背著我穿著雨衣送我去醫院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