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是在2018年12月16日去世的。我的外婆出生於1933年,出生於南京市郊農村,在她出生的年代,剛好是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時候,但是因為在市郊,所以避開了大屠殺,在她後面和我的描述中,說日本人並沒有傳說的那麼可怕,估計是戰敗後了,她說日本人給他們小孩子糖吃,他們小孩子就用石頭扔日本人。外婆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當時醫療水平的有限,她的媽媽在生下她之後,後面的孩子剛出生就夭折了,所以對外婆是格外的疼愛,直到外婆9歲,她才有了一個健康的妹妹。外婆說小的時候家裡還請私塾教她認字。但是她害怕打手心,所以沒有堅持下去,這也成為她後來一生的遺憾。
外婆的個性是善良的,軟弱的,也是因為她的個性,導致了婚姻的不幸。第一次結婚,外婆因為受不了惡毒的婆婆,在還沒有生孩子的時候就選擇了離婚,第二次結婚,嫁給外公,外婆之所以看上外公的原因,是因為外公沒有媽媽,就是她婚後會沒有婆婆。那個時候太外婆剛好害喜,沒有陪外婆去外公家看家,外公借了別人家的房子欺騙外婆說是自己的家,後來在媒人和外公的花言巧語下,外婆就嫁給了外公。但是外公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外婆是外公的第三個老婆,第一個老婆,因為受不了好逸惡勞的外公,在離婚政策還沒有下來之前就選擇了上吊自殺,留下一個兒子給外公。外公一個人自身都難保,哪有耐心和細心去照顧孩子,後來就夭折了。外公的第二個老婆是因為當時有了離婚的政策,就離婚走了。外婆是他的第三個老婆,面對這樣的外公,外婆用她的商量和隱忍和外公一起生活了40多年,直到外公去世,一共生了一兒四女。
在和外公生活的這四十多年裡,外婆是勤勞的,外公喜歡賭博的,經常輸的家裡沒有吃的,生孩子請的接生婆無法按時給人家錢,被接生婆奚落。外婆每天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生產隊的工要做,還要照顧五個年幼的孩子,帶生了病的孩子去醫院就醫,每年都會利用晚上回家的時候給每個孩子做一套新衣服。因為外婆老實,在生產隊幹活總是不惜力,就是這樣,還是免不被村上的人欺侮,以至於後來媽媽一點都不覺得農村人是樸實善良的, 在她小的時候,就是因為有老實善良的媽媽和好逸惡勞的爸爸,在村上也是總是被欺侮,小的時候,作為孩子的媽媽去偷生產隊的玉米,當時很多餓的不行的孩子都去了,唯獨媽媽被當時的生產隊長踢掉了門牙。外婆去找隊長理論,後來也是悻悻而歸。
後來孩子們都大了, 媽媽因為要生我,姐姐沒有人照顧,就把姐姐送去了外婆家,外婆幫助照看了姐姐,直到姐姐上小學一年級才被媽媽接回身邊
在結婚的這麼多年裡,外公經常打外婆, 外婆也總是忍讓,外婆過60虛歲生日的時候,想買一件新棉襖,但是這個想法立即被外公扼殺了。雖然這樣艱難,外婆還是好好的照顧得了肺癌的外公,一點也不畏懼被傳染,不過幸運的是,她並沒有被傳染。
後來外公去世了,外婆又去照顧了太外婆,就是她的媽媽三年,那個時候太外婆上廁所,都要人攙扶的,外婆悉心照顧。後來太外婆去世了,外婆為了讓自己不成為兒女的負擔,又去給人家當保姆,打工了幾年。那個時候的外婆已經快65歲了。
外婆打工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原省裡領導的妻子,但是估計是快不行了,讓外婆去陪著的,外婆當時帶回村裡很多衣服,村裡的老人都在搶著要,外婆很開心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村裡的很多老人都是不出門,但是外婆可以一個人出門,並可以獨自在城裡坐車回家,她雖然不識字但是可以認識路,這個就是天賦吧。
最後外婆被兩個小的姨媽接去了,在後面的日子裡,也是外婆最舒服的時候,經常溜溜狗,和老人們一起拉家常。外婆也是疼愛自己的每一個孩子的,外婆只有舅舅一個兒子,她一點都不遵從農村的習俗,不幫女兒,只幫兒子。在女兒有困難的時候,她還是願意把錢拿出來給女兒救急,所以說外婆一輩子是平凡而偉大的。
外婆是信仰基督教的,雖然不識字,但是她懂的,要去幫助別人,村上的其他熟悉的人得了重病,外婆總是不厭其煩的去看人家,她的理念是看一眼少一眼了。
在人生的最後時光,外婆終於等來了拆遷,這可是村上很多很多老人沒有等到的,外婆住進了自己的漂亮的安置房,一室一廳的,簡單裝修,很是舒服,一輩子是農村人的外婆,終於有了自己的退休工資,一個月1000多元的拆遷老人安置費,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外婆的晚年也是幸福的。
這就是外婆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外婆是一個為數不多的既見過日本兵,又住過政府拆遷安置房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