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坎坷的一生

2020-11-06 Drive瘋狂

外婆是在2018年12月16日去世的。我的外婆出生於1933年,出生於南京市郊農村,在她出生的年代,剛好是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時候,但是因為在市郊,所以避開了大屠殺,在她後面和我的描述中,說日本人並沒有傳說的那麼可怕,估計是戰敗後了,她說日本人給他們小孩子糖吃,他們小孩子就用石頭扔日本人。外婆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當時醫療水平的有限,她的媽媽在生下她之後,後面的孩子剛出生就夭折了,所以對外婆是格外的疼愛,直到外婆9歲,她才有了一個健康的妹妹。外婆說小的時候家裡還請私塾教她認字。但是她害怕打手心,所以沒有堅持下去,這也成為她後來一生的遺憾。

外婆的個性是善良的,軟弱的,也是因為她的個性,導致了婚姻的不幸。第一次結婚,外婆因為受不了惡毒的婆婆,在還沒有生孩子的時候就選擇了離婚,第二次結婚,嫁給外公,外婆之所以看上外公的原因,是因為外公沒有媽媽,就是她婚後會沒有婆婆。那個時候太外婆剛好害喜,沒有陪外婆去外公家看家,外公借了別人家的房子欺騙外婆說是自己的家,後來在媒人和外公的花言巧語下,外婆就嫁給了外公。但是外公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外婆是外公的第三個老婆,第一個老婆,因為受不了好逸惡勞的外公,在離婚政策還沒有下來之前就選擇了上吊自殺,留下一個兒子給外公。外公一個人自身都難保,哪有耐心和細心去照顧孩子,後來就夭折了。外公的第二個老婆是因為當時有了離婚的政策,就離婚走了。外婆是他的第三個老婆,面對這樣的外公,外婆用她的商量和隱忍和外公一起生活了40多年,直到外公去世,一共生了一兒四女。

在和外公生活的這四十多年裡,外婆是勤勞的,外公喜歡賭博的,經常輸的家裡沒有吃的,生孩子請的接生婆無法按時給人家錢,被接生婆奚落。外婆每天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生產隊的工要做,還要照顧五個年幼的孩子,帶生了病的孩子去醫院就醫,每年都會利用晚上回家的時候給每個孩子做一套新衣服。因為外婆老實,在生產隊幹活總是不惜力,就是這樣,還是免不被村上的人欺侮,以至於後來媽媽一點都不覺得農村人是樸實善良的, 在她小的時候,就是因為有老實善良的媽媽和好逸惡勞的爸爸,在村上也是總是被欺侮,小的時候,作為孩子的媽媽去偷生產隊的玉米,當時很多餓的不行的孩子都去了,唯獨媽媽被當時的生產隊長踢掉了門牙。外婆去找隊長理論,後來也是悻悻而歸。

後來孩子們都大了, 媽媽因為要生我,姐姐沒有人照顧,就把姐姐送去了外婆家,外婆幫助照看了姐姐,直到姐姐上小學一年級才被媽媽接回身邊

在結婚的這麼多年裡,外公經常打外婆, 外婆也總是忍讓,外婆過60虛歲生日的時候,想買一件新棉襖,但是這個想法立即被外公扼殺了。雖然這樣艱難,外婆還是好好的照顧得了肺癌的外公,一點也不畏懼被傳染,不過幸運的是,她並沒有被傳染。

後來外公去世了,外婆又去照顧了太外婆,就是她的媽媽三年,那個時候太外婆上廁所,都要人攙扶的,外婆悉心照顧。後來太外婆去世了,外婆為了讓自己不成為兒女的負擔,又去給人家當保姆,打工了幾年。那個時候的外婆已經快65歲了。

外婆打工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原省裡領導的妻子,但是估計是快不行了,讓外婆去陪著的,外婆當時帶回村裡很多衣服,村裡的老人都在搶著要,外婆很開心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村裡的很多老人都是不出門,但是外婆可以一個人出門,並可以獨自在城裡坐車回家,她雖然不識字但是可以認識路,這個就是天賦吧。

最後外婆被兩個小的姨媽接去了,在後面的日子裡,也是外婆最舒服的時候,經常溜溜狗,和老人們一起拉家常。外婆也是疼愛自己的每一個孩子的,外婆只有舅舅一個兒子,她一點都不遵從農村的習俗,不幫女兒,只幫兒子。在女兒有困難的時候,她還是願意把錢拿出來給女兒救急,所以說外婆一輩子是平凡而偉大的。

外婆是信仰基督教的,雖然不識字,但是她懂的,要去幫助別人,村上的其他熟悉的人得了重病,外婆總是不厭其煩的去看人家,她的理念是看一眼少一眼了。

在人生的最後時光,外婆終於等來了拆遷,這可是村上很多很多老人沒有等到的,外婆住進了自己的漂亮的安置房,一室一廳的,簡單裝修,很是舒服,一輩子是農村人的外婆,終於有了自己的退休工資,一個月1000多元的拆遷老人安置費,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外婆的晚年也是幸福的。

這就是外婆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外婆是一個為數不多的既見過日本兵,又住過政府拆遷安置房的老人。


相關焦點

  • 一生最愛——外婆
    去年的今夜,是外婆在這世上的最後一晚,明天,就是外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了,謹以此文獻給我的外婆。外婆一生善待兒孫,很少聽她說起兒孫們的不是,不管誰家有事,誰有困難,她知道後總是最先跑過去默默的幫助人家排憂解難,村裡人對她也非常的尊重。她一輩子無是無非、寬厚待人,整個家庭其樂融融、和諧和睦。外婆的一生是極辛苦的一生。幼年時沒了父母,兄弟們年紀又小,嫁給外公後,既要承受大嫂的責任又要擔起兒媳的義務,每天早起晚睡辛勤操勞一大家子的日常生活,日子過得相當的辛苦。
  • 外婆不平凡的一生
    我的外婆出生在抗戰時期,均縣地區一個風景秀麗的窮山溝裡。兄弟姐妹眾多,在那樣動蕩的年代裡,能夠活著,就是莫大幸福了。外婆七歲那年,家裡窮得吃不上飯,爹媽就把她送去給我外公當童養媳,幾歲的年齡就要做家務,割草放牛。整個童年在三岔口、廚屋、牛蹄子下度過,也練就了一身堅韌勁兒。
  • 坎坷一生的外婆
  • 外婆的一生(三.跌宕的命運)
    在東山的洋房只剩一個女保姆在看守房子了,外婆向她了解到學校沒辦法開學,局勢也越來越緊張,還經常聽到飛機的聲音,看來也只能繼續回去臺山鄉下呆著了。那時的外婆呀,真正的少年不知愁滋味,她的注意力都在院子裡一串串熟了的葡萄,她讓保姆擔了梯子給她,她就開心地把熟了的葡萄都摘下來。吃不完她就用一個箱子把葡萄裝起來。她就這樣拿著箱子坐船回鄉下了。
  • 一生只愛一人——我的外公外婆
    回想我的外公外婆,他們在一起在一起57年了,外公記得很清楚,1963年5月3號,他們結婚了。那年外公24歲,外婆20歲。此外,為了更好地紀念每一次旅行,外公買了DV相機,自學拍攝,旅行一圈回來,他的相機裡都是外婆的照片,外公換了幾部手機,翻開每部手機的相冊,都是外婆的身影,就連手機上的桌面也是外婆。這是爺爺外公專屬的浪漫。
  • 我的外婆,一個樸素敢於打破傳統但又很傳統的女人
    今天想著,還是要儘快完成,因為我想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一個農村女人,一生都是在田地裡工作的農村婦女,我出生後上學前都是在外婆家生活,可以說是外婆把我帶大的。外婆跟我提過,我只能去爺爺奶奶家附近讀書,那裡的學校離家近,而外婆這的學校比較遠,要過馬路,不放心一個六歲孩子單獨去上學。那時候小朋友都是自己去上學的,家裡農務繁忙,不可能每天接送。後來去了奶奶家,但每逢周末都會跑去外婆家。 我的外婆去世兩年了,之前我的外公去世時也有寫過一篇文章,當時,社交平臺是qq空間,是在那裡發布的。
  • 媽媽的坎坷一生!
    我想說,媽媽,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你的一生雖然很坎坷,但是你用樂觀的心態勇敢面對!我必定要以你為榜樣,用一生來孝順你!媽媽,我愛你,你辛苦了!
  • 外婆的一生(二.去省城廣州求學了)
    當外婆到了適齡讀書時,他爸爸從美國回來了,看到她聰明活潑的樣子喜愛得不得了。其實他一直都想把妻兒帶去美國,但家中老母認為兒媳婦要留在家中照顧自己,所以堅決不肯,而且也極度反對送孫女去上學,但外婆的媽媽依然頂著壓力讓自己的女兒們去讀書。外婆的爸爸那次回來不但買了個兒子還解決了外婆的讀書問題,她父親說:「我女兒那麼聰明可愛,不要留下鄉下,要跟二姐一樣去省城讀書。」
  • 《我的外婆》
    她一生平淡沒有多大的夢想和抱負。唯有希望辛苦一生把兒女養大使其個個成家立業過得幸福就好。外婆是一個地道本份地農民,一生沒有上過什麼學,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所以留給子女的唯一遺產就是:踏實、勤勞、本份。這也是她一生的真實寫照。外婆是一個苦命人,在她三十八歲那年丈夫因病去逝,撇下她以及年幼的兒女自己一個人安靜地去了「天國享福」。沒有人能夠體會到她那時的絕望心情,她唯有使勁地哭,用力地哭,把心中的悲痛化做聲聲的哀嚎泣訴上蒼的不公。
  • 參加完外婆葬禮後,我明白人生什麼最重要?
    在外婆的葬禮上,她都沒有哭過。我知道,她跟外婆的感情並不好,從小外婆就喜歡我,不怎麼喜歡姐,有什麼好東西,都是先給我。因此,我跟外婆的感情,一向都非常好。掛完電話後,我立馬買了回家的車票。幸好,離家比較近,坐車回去只要半個小時。下車後,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外婆的家。
  • 外婆 外婆 外婆
    過去的一天晚上,接到家人打來電話說:外婆去世了!聽到這噩耗,我感到突然,心情沉痛。外婆名叫 何國珍,二○一六年農曆四月初八滿九十五周歲。在外婆去世的日子裡,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思念著和外公、外婆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 王乃瑜:懷念外婆
    外婆一九二四年出生於白水縣城郊郭砭村一戶陶瓷手工作坊家庭,十七歲那年嫁至李家卓村與時為新生煤礦礦警的外爺結為夫妻,在農村渡過了自己平凡的一生。外婆一生勤勞持家,尤其擅工女紅,常常帶著自己所做的棉衣褲、布鞋、鞋墊以及織好的床單趕集會賣掉以補貼家用,我最早見到織布機就是在外婆家。
  • 懷念我的外婆
    在夢中,外婆還是那樣和藹可親、慈祥溫和;還是會像我小時一樣,拉著我的小手,給我戴上她精心為我編制的小手套;還是會時不時地嗔怪我,而眼神中卻總流露出無限的愛憐。有人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我時常在想,因為外婆,我成了這幸運的人中的一分子。小時候,父親長年累月在外奔波,妹妹出生後,母親又忙於生計,一人無法照顧兩個孩子。因此,母親把我送到了外婆身邊。
  • 散文,我的外婆
    外婆郭培林,生於1909年9月28日,卒於1967年9月28日,享年58歲。娘家臨渭區辛市鎮前進村。婆家臨渭區故市鎮周曹村東組。外婆一生勞累過度,積勞成疾,過早離開人間。外婆操持家務,做飯洗衣照看孩子。幾十年從不間歇,如此循環。孩子一個個長大成人,她卻早早的離開了人世。外婆一生是平凡的,為兒女為家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 外婆,外婆
    「康半夜,劉五更,範素珍一夜不吹燈」,這是老家村裡人送給我外婆外公和我爸的順口溜!外婆個子不會超過一米五,還很瘦,不到90斤,在她去世前幾年,估計都不到85斤!外婆會抽菸,而是抽菸量不小,每天一包不夠,這應該是常年寂寞造成的!外婆比外公小5歲,嫁給外公那年,才虛歲16,那時基本都這樣。
  • 給天堂外婆的一首藏頭
    思念划過眼角,當時的場景在腦海中回放著,於是借著情感,寫了一首詩,祭奠我那堅強又無怨無悔付出一生的外婆。 無悔一生一慄落星辰生離物弄人無曲罷此生悔入相思唇 --美好醬紫菜解釋: 外婆(人們)就像是一顆粟粒
  • 外婆的愛情
    外婆年齡大了,行走不便,天氣好的時候,經常都會搬個竹椅,在院子裡面曬太陽。小的時候,每到周末休息,母親總會買上一些好吃的,帶著我走上好幾公裡的路,去到舅舅家裡看望外婆。母親是外婆抱養的孩子,並不是他的親女兒。那時候家裡很窮,我的親外婆在生了母親之後,還沒出月就過世了。
  • 外婆這樣的老人
    我的外婆今年106歲。在去年以前,外婆可以說一向身體健朗,思路清晰。在她一百歲生日的時候,電視臺還對她進行了專訪。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市民都還清晰地記得那個對著電視觀眾唱紅歌的老太太。外婆是個樂觀開朗有著極強生命力的老人。她在很多方面的表現,令我們這些後輩都自嘆不如。
  • 外婆的情話
    小時候,我是跟著外公、外婆一起長大的。外婆家境富裕,在當時也是一大家閨秀,她總會在為人處世,生活的很多小細節上要求我,教育我。小時候的我,不懂得外婆的付出,以為外婆真的是喜歡喝湯,真的喜歡吃大家剩下的零食……後來,外公得了中風,半身不遂,而那個時候的我們都已經離開他們,去外地上大學了。
  • 對外婆的思念
    外婆每次都會叮囑我:「快點吃,否則你妹妹(表妹,舅舅家女兒,外婆孫女,下同)回來,你就吃的少了。」外婆似乎很怕我少吃一塊,每次她給我零食,都是偷偷的給我,很怕我妹妹給我搶走一塊。當然她偶爾也會給妹妹留一份,只是相對於我的來說,是少很多了。外婆是偏愛我的,而這種偏愛,或多或少的讓舅媽心裡有些不快。只是小時候的我不懂,只知外婆愛我,所以會給我很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