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提升格局更重要的,是提升你的勢能

2020-11-20 稻草人在路上

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於丹也曾說過「成長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己給自己建立生命格局」。

很多人都告訴我們「成大事者要有大格局,格局決定結局」,但怎樣才能有大格局,眾說紛紜。

《讓你的時間更有價值》的作者張萌,經常從三件事開始,提升人的格局:

1.問人們「你覺得當下的時代是個怎樣的時代或你怎樣看待世界經濟發展的形勢」

2.組建社群時,名字要取得大氣,且不要自我設限,最好不要以地區命名

3.對於人們正在做或想做的某件事,通過不斷發問,使人們的描述變得大氣

作者指出格局的高度,與一個人的勢能之間有著必然關係。格局越大,勢能越大,深以為然。

什麼是勢能?

勢能就是一個人在做事的時候,所站的高度和在這個高度上所具有的眼界,以及在這種視角下考慮問題的深度。

物理學上的勢能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格局與勢能的理解,高度與勢能成正比,即高度越高,勢能越大。換句話說,我們的格局就像高度,格局越大,就能獲得越大的勢能。勢能越大,我們就越能做成事。

由此可知,勢能是比格局更高一級的能量。提升格局,只是提升勢能的方式之一。所以,在通過提高格局提升勢能的同時,我們應該同時尋找其他方式,提升勢能。

相關焦點

  • 提升格局6:「劇本思維」提升思考格局
    6、我是引導者:發現、引導這個世界的格局和潮流,讓世界變得更和諧。為什麼我們會陷入問題海洋中?我們大多數人都處於第2、3這兩個層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少數人處於第4、5層級。例如你是部門的HR,對於部門的人力資源管控工作做得得心應手,但是如果員工的心理上有壓力,甚至有其他的家庭問題,可能就超出你的範圍了,可能你的解決方法就是快速看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掌握這方面的技能。在這個思考層面中,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是:「我的技能還不全面,我趕緊學習和提升。」
  • 如何提升一個人的格局
    這兩年,我成長非常快,一定程度提升自己的格局和眼界,我覺得主要是做到以下四點:1、多讀書讀書是提升眼界和格局最便捷的方法。讀書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認識、格局和思想,思想改變行為,行為改變習慣,習慣改變人生。這兩年我差不多讀了將近200本書,讓我進步飛快。
  • 想要獲得成功,提升你的格局很重要,格局往往成就人生
    我們常說成功人士有格局,如果這些成功人士沒有一個高的格局,那麼他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有的人可能會嗤之以鼻,這不是危言聳聽嗎?各位讀者請不要急著反駁,「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一個人的結局」這句話是經歷過千百年的驗證的真理。想要獲得成功,提升你的格局很重要,格局往往成就人生!
  • 打破圈層,培養自己的高勢能
    高勢能的人在看問題時不會只看到問題表面,而會深入了解事物背後邏輯,所提供的問題解決方案也能更具說服力。我們在了解高勢能人的特點前,先來看看低勢能的人是怎樣的?一個低勢能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是封閉的,生活工作中只要守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就算天塌下來也跟自己沒關係;低勢能的人在進入陌生的新環境適應能力差,害怕與人社交,總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低勢能的往往過於在意得失,所以很多時候不願意突破自己固有的認知層,終而個人影響力也很弱。
  • 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前段時間一個朋友跟我的吐槽:「發現現在罵人,只要說人沒有格局,太low就可以了,妙啊。」那麼請問,格局是什麼?工作中,工資低、勞動時間長、公司關係戶多,種種問題,你提出來,老闆說你格局不夠。這不是格局,這是生意。
  • 拉高成長勢能,讓成長事半功倍
    隨著行業的不斷衰退,行業勢能也將不斷下降。對於一個職場人來說,行業的選擇對自己未來的成長非常重要,在一個高勢能行業成長五年,可能相當於低勢能行業成長十年乃至更久。這個理論其實告訴我們你和誰在一起很重要,如果你的身邊都是比你優秀的朋友或老師,那麼你自己也會變得更優秀。
  • 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為什麼說格局大的人,更受人的歡迎?
    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對一個人評價說:這個人格局不大。大抵都是體現在一些細節的瑣事上面。例如,對待親朋好友自私小氣,墨守成規,只會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遇到事情只會明哲保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諸如此類的。那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自我的格局?
  • 如何提升格局
    今天是2020年9月14日,聊一聊格局,在我眼中,格局高的人,往往有著強烈的家族觀,真心包容與關愛他人,甘願犧牲短期利益,目光長遠,不停學習,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心,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何提升格局呢?讀書是一種學習,行走是一種學習,溝通交流也是一種學習,而且是一種更高效的學習,通過溝通交流,不僅能學到新知識,更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解他人的疾苦,發現機遇,得到機會,融洽感情,少走彎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格局自然逐漸地就高了。2肯定他人的努力和成果。多為同事和朋友鼓掌,當你常用放大鏡去觀察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時,你自然會發自內心的見賢思齊,你的道路會寬闊很多,格局也會大很多。
  • 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格局?
    那我要怎麼做才能提升自己的格局?希望海哥老師你能幫我解惑。為人處事,最重要的不是能力的高低,而是格局的大小。請記住:大格局成就大事業,小格局難成大氣候。那麼,要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呢?責任會放大我們做人做事的格局,會讓我們思想更清明,心態更積極,眼界更長遠。
  • 男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你也別覺得我格局小,我的格局是窮縮水了。真要富起來,不要問我的容量,手指大海的方向。我一個月拿著5000元的工資,我要50000元的格局幹嘛?恰飯嗎?我天天住著800塊的廉租房,我想80000一平方的房價幹嘛?做夢嗎?我頓頓吃著15元的快餐,我要1500元的精緻和品位幹嘛?顯擺嗎?
  • 格局中有智慧,如何提升一個人的格局?每日堅持一個鍛鍊
    important}如何提升格局,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格局是什麼。名詞是對事物的命名,但命名有特定的因素限制,所以會有許多不同的詞語實際表達的是一個意思。格局這個詞,可以與智慧、胸懷、眼界等詞語相似,意義幾乎是一樣的。
  • 人生是一場自我挑戰,提升格局才能綻放人生,格局決定結局
    心中有事,還能若無其事,便是格局,心小,任何事都是大事,心大,任何事都是小事,人生是一場自我挑戰,提升格局才能綻放人生,格局決定結局。有人把人生比作一盤棋,那麼人生懂得結局就是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想要贏得人生這盤棋的勝利,關鍵在於把握住棋局。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格局大了,未來的路才能寬。
  • 提升格局的一個技巧:說得具體點
    今天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你說得越具體,你的格局越高。如果能夠進一步提升格局,那麼就要改變說法:「你們這裡好亂,找個人打掃一下。」這樣別人就非常清楚你的目的了,不用浪費時間去盲目猜測。最高級的格局應該是這樣說:「你們這裡地面很亂,環境亂代表著管理亂,看來是管理有問題,要麼流程不全,要麼沒有執行到位,車間主任明天上午給我匯報一下整改方案。」
  •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你的思維層次
    人的思維是有層次的,你眼下的難題,往往需要提升一個思維層次來解決。這件事情重要還是不重要?這件事原本應該是怎樣的?,很重要的一點是把時間這個維度納入考量。,不妨確立一個長遠的目標,給自己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踐行的動力;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難題,不妨從更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來思考,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
  • 放大格局 提升境界(高峰之路)
    經過近幾年發展,網絡文學已貫穿影視、動漫、遊戲、有聲讀物、衍生品開發的全產業鏈,成為文化產業重要引擎。今年6月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網際網路影視峰會發布「2018年度百強IP(知識財產)」,其中網絡文學佔比近90%,正是「網絡文學+」趨勢的縮影。
  • 提升能力,擴大格局
    在大部分工廠中,工作的內容都是單一、重複的,每天的活動範圍就是車間、超市、住處,當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中,人的格局就會不斷變小,只注重眼前自己的利益。職場中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工廠中的競爭並不是光明正大良性競爭,憑藉個人的能力技術和專業競爭,而是依靠你踩我、我踩你,背後打小報告,這種惡性競爭。
  •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層次思維
    真正能讓你擺脫工作負循環的,不是加班加點的窮忙,而是懂得做好計劃,提升能力,辨別事情的輕重緩急。人的思維是有層次的,你眼下的難題,往往需要提升一個思維層次來解決。- 這件事情重要還是不重要?- 這件事原本應該是怎樣的?2. 能力層面能力層面,則與一個人在現實中能有的選擇相關,每一個選擇都是一種能力,所以選擇越多,能力越大。比如,你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很強,那你就能夠選擇當英語老師,也可以選擇做同聲傳譯。3.
  • 見識的四個層次,人生的四種格局,提升格局的四大方法
    這幾天寫了兩篇關於憤怒的話題,有不少朋友後臺給我留言討論這個問題,有位很有智慧的朋友跟我說,人容易憤怒、容易走極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見識」不夠。我們現在也經常用見識這個詞,來作為對別人進行評價的定語。我們經常說某個人見識高妙,而對於一些人,我們則使用,沒見識來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那到底什麼是見識呢?
  • 境界決定格局,提升人生境界,貴在抓住這樣3個字
    做人需要境界,境界決定格局,格局決定成功。做人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素養,提升自己的境界和格局,這樣才能適應社會,適應時代的發展,成為一個有境界有格局的人。那麼,在商品經濟社會,面對燈紅酒綠,面對各種誘惑,怎樣修身養性,提升自己的境界呢?主要從這三個方面做起。
  • 提升格局2:正確提問,就是擺渡人生
    換句話說,是否會正確提問,就是你能否抓住關鍵、提升效率的捷徑。為什麼你要將測試流程放在外場去做?這個成本要提高2倍,你到底有沒有做過項目?」聽到這樣的質疑,你是否非常冒火,內心在咆哮:「你一個外行指揮內行,沒有外場測試數據這個產品就是實驗室玩具,客戶根本不會買帳。」如果對方這樣提問,是否你就容易接受:「這個項目很重要,我也理解你通過外場數據來優化產品性能,但是超過預算兩倍的外場測試成本,你有什麼風控計劃,準備怎麼說服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