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建設需要「愛的教育」

2021-01-14 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姜軍旗 劉天紅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網絡流行熱詞背後暗含的是對核心家庭中夫妻、親子這兩對親密關係的渴望與求之不得的失望。當下,我國家庭正處於快速變化之中,呈現出家庭規模小型化、家庭類型多樣化和代際結構簡化的特徵,家庭親密關係建設面臨新的挑戰。兩會期間,如何助力建設家庭親密關係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關注。

「愛」需要學習

根據民政部數據,2017年我國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437.4萬對,比上年增長5.2%。從2010年的2.0‰上升到2017年的3.2‰,我國離婚率持續攀升。「不善溝通」「缺少共同話題」「性格不合」正在成為婚姻的隱形殺手。

3月1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披露了一系列司法大數據,已審結的全國一審離婚糾紛案件顯示,婚後3年至7年為婚姻危機的高發期。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婚後3年至7年往往是婚姻產生問題的時間段,夫妻雙方應加強溝通、理解,度過感情脆弱期,減少離婚糾紛發生率。

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長期缺少關於情感表達與愛的相關教育,仍在影響人們的生活觀念。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陽泉市市長雷健坤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愛是需要學習的,婚姻是需要經營的,親密關係的構建同樣需要技巧。」

在山西陽泉,成立一年有餘的新婚夫婦學校開設「幸福家庭啟航第一課」,通過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老師,向新人揭示夫妻相處之道,讓年輕夫婦們明白和諧婚姻的維繫要有愛、理性、智慧與責任。目前新婚夫婦學校通過婦聯、民政、婦幼保健機構的合作,整合了婚姻登記、婚前檢查、婚前輔導、孕前輔導四個環節的職能,提供四位一體的一站式服務。「通過常態化婚前教育和婚姻輔導,引導新人樹立責任、忠誠、包容、溝通等婚姻核心價值觀念,幫助新婚夫婦建立、經營好親密關係。」雷健坤代表說。

為親子關係建設搭建平臺

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觀念及懲戒教育觀念影響,加之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父母與孩子之間缺少溝通與交流的現象凸顯,隔閡甚至誤解已經成為影響親子關係發展的重要因素。

「北大學子拉黑父母六年,寫萬字長文痛斥父母」的新聞引發關於如何建立基於溝通與理解的親子關係的討論;在「豆瓣」上,曾有一個「父母皆禍害」的討論小組,十年間吸引了十餘萬人參與。

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張雪《關於給家長提供個性化指導,開展精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提案》備受關注。

這份提案源自北京市「模擬政協」的活動,北京一零一中學6名同學經過調研發現:身邊很多同學因為家長教育的失當而導致學生不能健康成長;88.19%的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問題;72.22%的受訪家長認為自己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問題,想要得到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該提案建議在幼兒園、中小學校建立家庭教育諮詢室,以諮詢室為依託,整合學校、社會各方資源,解決家長對於家庭教育指導的迫切需求。為保障諮詢室的長期健康運作,建議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意識,以形成諮詢室建設的充分社會需求;同時培養家庭教育的專業人才,以滿足諮詢室運營的人才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寧夏區委會主委戴秀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一定要有耐心,應該善於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要鼓勵與引導,而不是一味地懲戒與指責。「農民莊稼種不好,農民會在自己身上找問題,看是不是水多了,還是肥少了。但孩子一旦出問題,家長往往在孩子身上找原因。」戴秀英委員憑藉長期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經驗,認為「親子關係出現問題大多是因為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拿成人的尺度要求孩子。應該尋找適合每個孩子的教育方法。」

相對一般家庭來說,留守兒童家庭親密關係建設極為特殊,也成為社會的一大痛點。據此,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政協副主席謝茹提交《切實加強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的發言,呼籲進一步加強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及安全監護,建議通過政府購買的形式為留守兒童提供包括心理援助在內的家庭教育服務。

要培訓也要監管

與居高不下離婚率相呼應的,是經營夫妻親密關係付費課程的熱銷;與親子互動不暢相對應的,是家庭教育講座的熱度不減、備受歡迎。市面上推出的「課程」魚龍混雜,部分課程收費高昂,培訓亂象也需要規範和引導。

「總體上來講,還是要鼓勵親密關係培訓課程、培訓班的創辦和發展,藉此引起社會對於親密關係建設的關心與重視,提升人們經營親密關係的意識。」戴秀英委員說,同時她也表示,對於培訓機構還需要規範和引導,「儘快出臺家庭教育法」。

記者注意到,為數不少的代表委員提出了關於家庭文化、家風、家庭教育的議案提案與建議,其中不乏關於家庭親密關係建設的內容。

全國政協委員丁梅提交《讓家庭文化之花處處綻放》的發言,建議「以精準服務為抓手,滿足群眾需求」「著重以街鎮、村居為主要陣地,開設親子類藝術課程、家風講堂、國學誦讀公益講座等集思想性、引導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相信這些項目的實施也將為家庭親密關係的構建與發展提供價值引導,為親子、夫妻溝通和交流搭建平臺。

相關焦點

  • 黃菡講座:建設親密關係的心態與技巧
    11月11日晚,《非誠勿擾》嘉賓黃菡老師作客國科大教育基金會公益講座,用社會心理學理論分析人際溝通協調中的實踐問題,尤其關注戀愛情感關係的發展和維護,帶來了一場主題為《建設親密關係的心態與技巧》的報告。
  • 如何建設親密關係
    那麼維繫個人對個人的好關係,又有什麼方法呢?維繫個人關係的秘訣,用一個公式表示:親密良好的關係 = 開放 + 響應。「開放」,就是互相不設防。我告訴你一個我自己比較隱私的事情,向你暴露一個弱點,然後你也向我暴露你的一個弱點,這種不設防的感覺能迅速拉近兩個人的親密程度。
  • 53「親密關係」建設積極親密關係的三部曲之一:積極認知
    今天開始我會陸續分享三大方面的9種方法去建設更積極的親密關係!三大方面分別是積極認知、積極情感和積極行為!今天我們先來談談積極認知。積極認知,就是讓你更好地發掘對方的優點,增加對伴侶的積極評價。我們要如何建設對伴侶的積極認知呢?
  • 舒適的親密關係,需要愛的語言
    和諧的親密關係、舒適的婚姻以及和睦的家庭氛圍是我們每個人嚮往的如果再缺少愛的語言去彌補,必然會影響親密關係,從而導致一些家庭或情侶的分崩離析。 美國知名婚姻輔導專家,蓋瑞·查普曼博士寫了一本書《愛的五種語言》說到:肯定的言辭、精心的時刻、愛的禮物、語言是服務的行動、身體接觸。這五種愛的語言,是你需要做的,不是你要求對方做的。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想法做法,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 成都培訓網站建設大概需要多少費用!
    培訓學校做為教育業的不能缺能量,在網際網路技術髙速發展趨勢的狀況下,建一個好用的教育培訓網站是合理的宣傳手段。那麼,成都教育培訓網站建設需要多少錢?下面時代匯創在這兒給各位分類介紹一下
  • 我們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
    我們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 前不久我回了一趟家,這是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我第一次回家,距離上次回家已經過去九個多月了。我家離杭州並不遠,一個小時的車程,說起來你們可能都不信,回家對於我來說是一件需要極大勇氣並且斟酌醞釀再三的行為。
  • 趙國祥代表:建議在全國師範院校開展教師教育「雙一流」建設
    「我國教師教育體系結構還不夠完善,師範院校辦學經費不足,師範專業吸引力不強,師範生培養質量不高。」5月23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趙國祥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他帶來建議:在全國師範院校中開展教師教育「雙一流」建設。
  • 親密關係需要終身學習嗎?
    親密關係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終其一生我們都渴望找到一個愛我們,懂我們的伴侶。親密關係是如此重要,可是大部分人對如何經營親密關係卻一無所知。我們很多人會去保養車子,檢修電器,但是卻不會用心用行動經營親密關係。不會去想:我做這件事對我的親密關係有沒有好處?一方面我們希望親密關係能夠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幸福和滿足。但另一方面我們其實花更少的時間和精力去經營我們的親密關係。
  • 人類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
    人類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我覺得感情裡最舒適的相處方式就是做自己。最慶幸的就是遇到的那個人是喜歡你最真實的樣子,不用因為他而改變自己,刻意的修飾自己。好的愛情有韌性,拉得開,但又扯不斷,相愛者互不束縛對方,是他們對愛情有信心的表現,誰也不限制誰,到頭來仍然是誰也離不開誰。
  • 《親密關係》:為愛讓步,修復親密關係
    《與人親密》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答案。她比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更能幫助我理解愛的魔力是多麼的深沉、永恆和真實。本書巧妙地傳達了如何習得相處的藝術,幫助讀者完成關係創傷的自愈,並擁有持久、穩定的親密關係。
  • 愛,與親密關係
    朋友跟我抱怨,說每當自己在一段親密關係之中感到舒適之後,她總會感到害怕,因為這種舒適感往往會在很短時間內開始走下坡路
  • 重建親密關係需要知道的秘密
    在談判、銷售、親密關係等各種溝通場景都涉及共情這個步驟!共情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並回應對方。表示對他的理解,感同身受。提升親和力緩和說話氣氛,讓對方順理成章的對你信任,為下一步你表達建議、決定、方法做鋪墊,也是我們所說的情商。但越是在親密關係中共情力越容易被忽視。
  • 人類需要親密關係,3種行為導致親密關係破裂,有你嗎?
    我們想要的親密關係是什麼?被喜歡的人撫摸。被喜歡的人注視。被喜歡的人欣賞。和喜歡的人一起歡笑。感到安全。感到有人真正擁有你。這才是我們渴望的。但沒有書籍、音樂、電影,沒有希望,沒有親密關係,我們還是可以活著的,然而沒有了這一切,活著也未免太蒼白了吧。羅弗巧樂卡:我們到底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呢?因為我們需要一個人形成情感上的聯結,滿足彼此的安全感和情感需求,讓彼此體驗到被愛。
  • 內心缺愛的人該怎麼維繫親密關係?
    缺愛的人,一旦依賴於親密關係,想在另一半身上找安全感,那結果反而會越來越糟,內心缺愛狀況不會得到改善,另一半也會越來越想逃避你。 缺愛的人在剛打算進入親密關係時,會不敢要求對方,把自己偽裝成不需要過多愛的狀態,對對方不滿有要求時,表面沒事,內心掙扎。
  • 破解親密關係中的毒言冷語,你需要這本手冊
    有效為我們揭示了「為什麼有些人越吵越愛」「為什麼有些人一吵就分手」的真相,更是幫助我們切實學會擺脫情感控制。準確認識親密關係時下身心靈課程提得最火的無疑便是「親密關係」,到底什麼是「親密關係」呢?原本,「親密關係」是心理學中的一個分支,是指不限性別年齡的兩人之間和諧融洽的關係,比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等。
  • 突破孤獨與親密的衝突需要勇氣冒險,抓住緣分建立親密關係
    他把人的成年早期劃分為18-40周歲,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務是與他人建立親密感或者與他人建立成功的親密關係,如果一個人在這個階段經歷過嚴重的情感創傷,往往害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著的自己的愛好、生活習慣、成長經歷、與生俱來的孤獨感。正如這世上大多數人都不敢裸露自己的情感,敢愛敢恨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事。一個孤獨的個體要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內心必然會捲起極大的衝突。
  • 突破孤獨與親密的衝突需要勇氣冒險,緊緊抓住緣分建立親密關係
    他把人的成年早期劃分為18-40周歲,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務是與他人建立親密感或者與他人建立成功的親密關係,如果一個人在這個階段經歷過嚴重的情感創傷,往往害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著的自己的愛好、生活習慣、成長經歷、與生俱來的孤獨感。正如這世上大多數人都不敢裸露自己的情感,敢愛敢恨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事。一個孤獨的個體要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內心必然會捲起極大的衝突。
  • 教育兒女需要以身作則,夫妻關係不好,教育就是紙上談兵
    夫妻關係好才能教育好身邊的兒女,你認同嗎?當代的夫妻關係卻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真是可悲!我們夫妻倆結婚6年了,婚前我們就先商量好在生活中遇上起衝突時,兩人的處理方式:可以暫時性不交流,但不能超過24小時;第二儘量少用語言攻擊,就事論事為原則並且不翻舊帳;第三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吵架。
  • 親密關係:如何學會愛的能力
    當脆弱的部分,能夠在親密關係中被接納,它就不再是我們需要藏著掖著的秘密,不再是我們需要從自我中排斥的部分了。它會整合到我們的自我概念裡,讓我們更能接納自己,也變得更完整。陳海賢老師認為:要獲得這種親密感,同樣需要克服三個發展障礙,也就是三個自我中心的傾向。
  • 一個人生活也挺好,為什麼還需要親密關係?
    現在很多90後,都談婚色變,都更多的想要一個人生活,覺得生活沒有壓力,自己不餓,全部搞定,也有親情和友情,也可以享受戀愛,不斷的完善自己,那是不是還需要伴侶之愛呢我們想要重複童年的關係,並去修正,言下之意是,希望重新打造一段關係,來彌補過去的缺失,也可以理解為好的親密關係,確實可以彼此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