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到病床上才明白,真正靠得住的,還是這3樣...

2020-09-18 頤享石嘴山

老話說的好,都說養兒防老。


但現在看來,兒女上有老,下有小,夾在中間吃不消。


自己的房貸、車貸、經濟壓力一大堆,等著讓他們養老,還真難指望上。


養兒防老如今成了養老防兒,防兒什麼?防兒啃老



根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的統計,中國目前有30%的年輕人依靠「啃老」生活,65%以上的家庭存在著「啃老」的現象。


因為經濟不景氣,讓這種啃老現象不只是出現在中國,國外同樣存在。


可說到啃老問題,不能一棒子打死的覺得子女都是不孝的,一味的指責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年輕人為什麼啃老?


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高房價,就像網上說到那樣,兒女要結婚,若是算上買房,怕是高於90%都要啃老了。


怎麼辦?大家都不買房,看他房價降不降?國人要是有那麼齊心就好了。你不能光讓年輕人奮鬥,又不給他房。


再比如工資分配不公也是啃老一大原因。


如今,80後90後工資沒有退休的父母工資高是常態。讓幹活的掙的比不幹活的少,這社會能不啃老嗎?



最富有的一代中國人正在遠去,他們是50後60後和部分70後,他們發的是「國運財」,現在的年輕人不管是工作還是創業,是真的難,競爭壓力又大,又沒有趕上父母那種好時候,自己都顧不過來,更別說養父母老了。



那麼真的沒辦法了嗎?


從長遠來說,除了提高二孩率,就是要解決掉房子、醫療、教育「這三座大山。這不是咱們中老年人所能左右的。


從自身來說,養兒既然難防老,那這老三樣就顯得很重要了。


首先,有一個相互扶持的老伴


都說這輩子陪伴自己時間最久的人,不是父母、不是子女,而是自己的配偶。尤其是到了晚年,父母不在了,子女各有各的生活,只有老伴才能陪伴自己安享晚年。



所以,養老最靠得住的,就是相互扶持的老伴。


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生病有事,有個枕邊人陪著是再好不過的,麻煩孩子有時反而要受氣,看臉色,還是自己的伴侶更可靠。


其次,要有個健康的身體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人老了,有個健康的身體就更加重要了,要不然,病倒了就全是事兒。


受罪不說,各種麻煩兒女,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平時多鍛鍊,多運動,有個健康的身體,與人與己總歸是好的。


最後,有足夠養老的錢


有錢了,不用問兒女要生活費,不用看晚輩的臉色過日子,晚年心情自然舒暢。



有錢了,想做什麼做什麼,生病了自己看,不用子女因為誰出錢、出多少鬧矛盾;即使不能自理了,也可以花錢做養老院,不至於太悽涼。


說到底大媽覺得,有兒女養老最好,如果兒女顧不過來,養不了老,您也要早做打算。


不要把養老全指望在兒女身上,自己提前做好各種養老準備,老了也不至於和兒女受氣,可以有尊嚴的度過晚年。



四句話


社會發展變化大

養兒防老問題多

如何安度好晚年

早做準備不會錯

轉自:北京大媽有話說

相關焦點

  • 人到晚年,躺病床上才明白,晚年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兒女
    每個人晚年的生活情況不同,所以能夠真正靠得住的人也就不同。本以為子女多,晚年生活不用愁&34;秦阿姨說這話的時候,眼淚卻忍不住的往外流。秦阿姨今年已經68歲了,而她與丈夫結婚45年,生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 奶奶躺到病床上才明白,晚年最能靠得住的,不止是兒女,更有兒媳
    我奶奶一臉不屑,指著我說:「我那個媳婦連個孫子都沒讓我抱上,還指望她養老?再說老祖宗說的是養兒防老,我有兒有女,我怕什麼,現在兩個女兒的小孩都我一手帶大的,她們以後都得管我,我就是躺病床上不能動了, 也輪不到外人來照顧我。」那時候奶奶怎麼也想不到,多年後一語成讖,而在她身邊一直照顧她的,不是她到處炫耀的兒女,卻是她一直看不上眼的兒媳。
  • 80歲老人躺病床上才想明白:晚年靠得住的根本不是兒女,可惜晚了
    80歲老人躺病床上才想明白:晚年靠得住的根本不是兒女,可惜晚了!Q:你們大家怎麼看?網友3:人成家立業了以後就不能指望父母了,需要自己想辦法掙錢,是陳大爺太慣他的孩子們了,問老人要錢的本來就是沒有責任心的行為,給一次就會有下一次,時間久了就會造成孩子們依賴的心理,而不自立,到老人病了能做出不管老人的事,一點也不吃驚。
  • 人到晚年才知道,真正防老還是得靠這三樣東西
    所以說男人也好,女人也罷,真正到了晚年才會發現,想要防老,還是要靠這三樣東西!而相反身體多病的老人,雖然一開始身邊人會照顧,但是久而久之也會覺得是累贅,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是這個道理。而真正能夠在晚年陪伴自己的,其實是另一半。兩個人在一起相互攙扶,最終走到最後,這就是浪漫無比的事情。
  • 人老了,躺在病床上才明白,晚年最靠得住的,不是兒女
    可當我老了,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才真正的明白,晚年最靠得住的,不是兒女,而是那個相伴一生的人。老伴兒坐在我的病床前,給我削著蘋果,我看著蘋果皮成條的被老伴兒削了下來,一點兒都沒斷,突然發覺到,她已經給我削了50年的蘋果皮了。可我的兒女呢?連來看我,都沒有時間。我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大,工作忙,所以我也並沒有責怪他們。
  • 到了晚年才明白,陪你到最後的不是兒女老伴,而是這三樣東西
    或許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兒女或者是老伴,但是仔細想想,他們就真的靠得住嗎?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我們當然要相信人世間的真善美,但我們也要明白現實的殘酷,真正陪伴我們到最後的,絕不是老伴或者兒女,而是這三樣東西!
  • 人到晚年,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兒女,而是這3樣東西,越早知道越好
    現在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年輕人都忙著自己的事情,所以他們並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在自己的父母跟前,所以老人應該理解子女到了晚年的時候,真正靠得住的並不是兒女,而是這些,作為老人,一定要知道。他們輪流來照顧我,還需要大筆的醫療費,雖然孩子們對我都非常孝順,但心中還是有想法的,後來我慢慢有所好轉,但是也會聽到兒媳婦的抱怨。
  • 人到晚年才明白,養兒未必防老,真正靠得住的還是「老三樣」
    其實,到了晚年,真正還得指望這三個。別到了晚年才明白,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兒女!這個報導當時看到的時候心裡是真的難過,老人一輩子省吃儉用培養了兩個孩子,到頭來卻要為了那些錢才願意去照顧他。情叔結語:人到晚年才明白
  • 人老以後,躺在病床上才明白:晚年最靠得住的,竟然不是兒女
    她一心想著自己有兒有女,自己老了以後,兒女不可能不對自己盡孝,萬萬沒想到,她所有的想法都錯了,到了老的那一天,她才知道自己錯的多麼離譜。人老了,病痛也多,朱阿姨感覺身體大不如從前了,大病小病不斷,這下兒子不在身邊,女兒離娘家太遠,也只能指望兒媳忙前忙後伺候自己。開春的時候,朱阿姨突然摔了一跤,小腿骨折了。人老了以後,身體恢復也慢,在床上躺了幾個月,才勉強可以下地走路,那幾個月裡,基本上都是臥床不起。
  • 老了才明白的「真諦」:人真正靠得住的不是錢,是子女的陪伴
    人越到晚年,越能把人生看得通透,真正靠得住的不是錢,是子女。老吳和大多數老人一樣,認為錢財才能給自己安全感,兒女都靠不住。因此,老吳在年輕時,對兒女都不是很關心,讓孩子們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親情非常淡漠。兒女結婚後,也不願意和老吳住在一起,覺得和他沒多大的感情。
  • 人到晚年才明白,養兒養女並不能夠防老,真正靠得住的還是這些
    導讀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來說,都認為養兒是可以防老的,作為父母那麼辛苦生養孩子,就是希望自己將來老去的時候,孩子能夠為自己養老送終,但是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家庭僅僅只有一個孩子,這孩子需要承擔的兩人不僅僅有自己的父母,還有嶽父嶽母,這壓力是越來越大,這個時候,許多老人到了老年之後想要孩子養老,卻發現在這個社會生存太過困難
  • 人到晚年,子女不一定靠得住,最實在的還是靠這「三樣」
    在傳統的觀念裡,一直都是養兒防老,可是兒女有兒女的生活,若是什麼事情都仰仗著兒女,還是比較麻煩兒女的,再說並不是每個兒女都是可靠的,或許你是含辛茹苦的拉扯他們長大,可是真正到需要負起責任的時候,他們就開始退縮,不作為,甚至只會嫌棄你現在幫不上忙,是個累贅。
  • 80歲老大爺直言:躺在病床上才發現,養老還是「這兩樣」最靠譜
    可年前很突然,二舅就患上了腦梗,治療之後也是需要長時間臥床休養。前幾天我和老公去探望二舅,說到養老這個話題。二舅直言,躺在病床上才發現,這人呀,養老的時候還是要靠「這兩樣」。80歲老大爺直言:躺在病床上才發現,養老還是要靠「這兩樣」。
  • 人到晚年才明白,養兒養女都不防老,還是靠這「五樣」
    人到晚年才明白,養兒養女都不防老,還是靠以下這「五樣」。總體說來,就是「靠自己」,凡事都要看遠一點,提前準備好老年生活的必需品。幸好女人身體還好,每天慢慢扶著男人坐到輪椅上,然後推著輪椅一起去公園看別人跳舞。他們的日子,別人不僅沒有覺得很難,反而羨慕他們的感情,真是一對模範夫妻。很多人都說,「要不是女人照顧得好,男人早就不在人世了。」真的,夫妻陪伴著,即便誰有了病痛,對方就是最好的「保姆」,並且比兒女照顧得更好。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 躺在病床上才醒悟:能防老的只有4樣東西,其他的都是浮雲不可信
    防老是大多數人一生追求的目標,就像病房裡的老人說的那樣,躺在病床上才醒悟:真正防老的只有以下4樣,真的缺一不可。實際上,年輕時為鍛鍊吃的苦,晚年就能享受身體健康帶來的好處了,健康才是幸福。金錢,如果退休後的資產很高,只要你活一天花的比掙的多,那肯定有人願意伺候你,如果手頭沒有錢,並且孩子的生活更加困難,那麼躺在病床上除了痛苦
  • 「人到晚年,半路夫妻和親生兒女,誰更靠得住?」3個老人這樣說
    那麼,人到晚年,半路夫妻和親生兒女到底誰更靠得住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3個老人說的心裡話。老吳,66歲我今年六十有六,膝下有一兒一女,女兒遠嫁他鄉,距離我這有上千裡的路程,一年到頭都很難見上一面;兒子在市裡安了家,離我倒是不遠,來回也就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可是兒子工作太忙,除了逢年過節外,很少有時間回來看我。
  • 人到中年才懂得,擁有這五樣東西,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作者 | 木桃情感——人到中年,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和高瞻遠矚的眼光,更要好好珍惜這五樣東西。人到中年,只有擁有這五樣東西,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一、獨立掙錢的能力     有一句話說,人長大了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什麼?
  • 養兒防老,等到老了,真正靠得住的是兒媳
    兒子在中間夾著,實在沒辦法了,只能在隔壁蓋了兩間房,搬了出去,這才消停下來。張阿姨老挑兒媳的刺,鄰居看不過去了,就勸她,別這麼強勢,以後老了,還得靠兒媳。張阿姨非常不屑一顧,我有兒子有閨女,靠誰也不靠她!誰知道哪塊雲彩會下雨,她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老了不能動的時候,最靠的住的居然是兒媳。
  • 人到晚年,兒子靠得住還是女兒靠得住?3位過來人說了大實話
    那麼人到晚年,兒子靠得住還是女兒靠得住呢?聽聽這3位過來人說的大實話。傾訴人:周奶奶我覺得是女兒靠得住我老伴死後我一直跟著我女兒一起生活,兒子除了每個月給我500元生活費以外,基本上就不管我。我自己有養老金,偶爾還可以在生活上補貼她們,自己想做點什麼也不需要找女兒張口。
  • 人到晚年,真正靠得住的不是金錢,而是這兩樣東西
    人生一輩子到底,頭來總是要回歸平淡,時刻感受到自己身體越來越差,無論你是否接受自己是一個老年人,你也在慢慢的經歷風燭殘年的生活,有些老年人激動,快要死的時候才明白,自己這一輩子能靠得住的,到底是誰。可有些人在年輕的時候,就是想不明白,誰和誰到底才是一家人,他們總是對自己的家人非常的惡劣,轉身對外人一副笑嘻嘻的樣子。可有些人即使對他再好,說到底,你是外人,為什麼有些人,會和自己家裡人翻臉,為了一個外人,而得罪自己的親人,除了對方,確實覺得比較嚮往之外,他都是因為世俗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