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出怎樣的選擇,就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2020-09-03 海棠兔的樂園

哈佛大學有一項研究,人的90%的煩惱是因為人際關係引起的。人生在世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們和別人的關係,也間接的決定了我們的生活質量。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卻時常為一些人際關系所累,然而你卻無能為力。比如:

女朋友想要個好看的包,但是你覺得有點貴,有那錢買點實用的家電會更好。但是女朋友放話了:「你不給我買,就是不愛我!」

帶著孩子去超市,他看中了一個挖掘機玩具。但是家裡已經有好幾輛了,你不想給他買,他就躺在地上,哭著鬧著不肯起來。

同事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來探聽你家的情況,然後又把這些消息傳播出去,現在全公司都知道你家的八卦消息了。

其實這些都是收到外部的信息控制了我們的思維,我們很多人受到外部控制而不自知。不論是以愛的名義買包,還是以為你好的名義探聽八卦,這都不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經常感到心累,其實就是這些不好的人際關係在消耗你內心的能量。

有些人際關係我們能夠輕易割捨,比如在公司遭到故意的排擠或孤立,辭職就能解決當前的問題。但有的關係是我們很難割捨的,比如和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理念不同,而引發的親子矛盾。當人際關係變得難以處理時,迴避或者是切斷都不是最好的出路。

同樣不好的人際關係也能影響我們的健康。現代醫學已經證實長時間的焦慮、恐懼、抑鬱都會損害人體的免疫系統。那些為抑鬱等精神疾病所困擾的人,深究原因也都是不好的人際關係。

傳統的外部控制理論常常要我們面對這些難題,結果往往是揠苗助長。例如對付不聽話的孩子,一時的懲罰可能會起作用。但是長時間的懲罰只會讓孩子和你越來越遠。而一種新型的理論——選擇理論告訴我們,我們可以選擇避開和這些難題迎面碰擊,直擊問題表面的核心,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選擇理論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格拉瑟所開創,在長達半個世紀的心理諮詢生涯中,威廉·格拉瑟發現了傳統的精神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由此也開啟了創建選擇理論的路程。



和傳統精神分析不同的是,選擇理論是內部控制心理學。它不注重患者過去的心路歷程,選擇理論注重實際行動,注重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善和他人的關係。

選擇理論認為,一個人是能夠控制自己的生活的,關鍵是你要學會如何去選擇。選擇如何開始構建自己的優質世界,選擇讓哪些人出現在你的優質世界,選擇怎樣處理衝突。

1、好的人際關係就是進入對方的優質世界

和外部的世界不同,這個優質世界是自己的。根據選擇理論,優質世界中可以有這些:

  1. 我們最想與之相處的人。
  2. 我們最想擁有或體驗的事物。
  3. 我們遵循的理念或信念系統。

所以說,每個人的優質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滿足了優質世界中的一幅畫,就會快樂無比,反而會有無盡的痛苦。在網癮少年中,他的優質世界就是網絡,如果不讓他上網就會生不如死。同理在購物狂的優質世界中,購物也佔據了重要的位置。

如果我們想要和一個人保持良好的關係,那麼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走進他的優質世界中。現在很多父母都會煩惱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要想改掉孩子這個習慣,我們就要學會和手機爭奪孩子的優質世界把遊戲從孩子的優質世界中擠出去。這其實也不難辦到,平時多關心孩子,經常和孩子來幾次親子遊都是不錯的辦法。



有句老話叫「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惺惺相惜的人總是容易走進對方的優質世界。選擇和自己相近的人進入優質世界,總是容易建立好的人際關係。

2、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決定了我們應該找什麼樣的人

每個人都有最基本的五種基本需求、愛和歸屬、權力、自由和樂趣。我們對著五種需求的渴望程度,決定了我們應當尋找什麼樣的人。

基本需求是一個人行動和思維的基礎,當兩個人之間存在著強烈的需求差異,那麼他們之間的溝通也容易產生障礙。只有了解自己的需求,才會找到與自己需求接近的人。

如果你不喜歡冒險,那麼你就有較高的生存需求。如果你總是希望按自己的方式來做事,那麼你的權利需求很高。如果你無法遵循規則以及長時間待在一個地方,那麼你有較高的自由需求。如果你很喜歡學習,那麼你有很高的樂趣需求,反之亦然。

如果我們想要和一個人發現一段比較親密的關係,那麼評估這五種需求強度是很有意義的。最好的婚姻是分享一般的生存需求,高度的愛和歸屬需求,較低的權利需求以及高度的樂趣需求。

在《選擇理論》中,涉及婚姻的篇幅比較多。這也是因為夫妻關係算的上是最重要、最親密的關係了。但是放眼周圍,我相信很難找到完美的典範,這與我們喜歡使用控制理論有關。

一直以來「妻管嚴」、「耙耳朵」都是很多女性比較喜歡的名詞,男主外女主內,在家裡一切都應該由女人說了算。但是凡事要有個度,一般主動承擔和過分掌控就不是一個概念了。我身邊有朋友極端到丈夫用什麼牌子的洗髮水穿什麼衣服都要說了算,這恰恰是很多男性都受不了的。當婚姻出現問題時,她們或許還忿忿不平,覺得自己為家庭操碎了心,卻得不到回報。



選擇理論教會我們把目光遠離他人,轉向自己。人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即便是最親密的人也不行。對權力有高度需求,有控制欲望可以放在工作上,這還是一個優勢。我們每個人沒有錯的優勢,只有用不對的優勢。

在基本的需求中,還有一個是樂趣需求。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那些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很少有自己的樂趣。當然樂趣需求不是刷手機視頻和逛淘寶,而是喜歡主動學習,主動接受自己局限以外的知識。一個人有高樂趣需求的人,是不會將太多的心思放在無聊的事情中去的。同樣他也不喜歡那些低樂趣需求的人打發時間的方式的。

世人都說查爾斯王子魚目混珠,不懂喜歡漂亮大方的黛安娜,反而喜歡又老又醜的卡米拉。但是個中緣由只有當事人能體會。查爾斯王子喜歡讀書,閒暇時光喜歡閱讀一本深奧的哲學書。而黛安娜喜歡交際,不喜歡讀書,常年和演藝圈人士保持良好的友誼。當查爾斯遇到卡米拉時,能和她侃侃而談,這就是黛安娜無法做到的事。當我們衣食無憂時,樂趣或許就成為了最重要的需求。

3、與其寄希望與他人,不如自己改變

改變一段痛苦的關係不是靠忍耐,或者是對方有所改變,而是自己要做出具體的行動。

很多人走進婚姻後才知道,打敗婚姻的不是房子和車子,而是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比如今天誰洗碗?明天吃什麼?千裡之堤毀於蟻穴,看似不起眼的一件件小事,積少成多總有一天也會變成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傳統理論總是教我們用控制理論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打著愛的旗號行控制之事。如果對方不為你做什麼事,就是不夠愛。然而無數的事實向我們證明,這通常是治標不治本。無論是誰,長時間的被人控制,都會感到窒息。



喜歡是放肆,愛是克制。毫無疑問,這樣的關係是令人痛苦的。威廉·格拉瑟也在《選擇理論》中不止一次告訴我們,沒有人能夠讓我們痛苦,只有自己。能夠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的也只有自己,雖然他人可能會做出改變,但是我們不能依賴他人。

對於走進婚姻的人來說,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愛,那麼就要付出更多的愛來交換。如果希望對方改變行為,不如改變自己的期盼。在選擇理論中,愛最重要的概念是給予,而不是索取。

我從來不羨慕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我羨慕那些拿著一手爛牌逆襲的人。自助者天助之,自棄者天棄之。當你開始自己把握人生的選擇權時,屬於你的人生才真正開始!

相關焦點

  • 怎樣做出選擇?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工作決定了你的經濟收入,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壓力,你需要承擔更多,也許工作的收入是你僅有的收入來源。 其實在那段時間,我最需要的是穩定的收入,只不過抱著冒險的心,選擇了現在一份小創業公司,然後並沒有實現你最初想要的。 人在不如意的時候會後悔自己的選擇,那究竟怎樣的選擇是不後悔的呢?重新選擇另外一條路是否就如意了?
  • 王陽明:心外無物,你選擇如何看世界,你就會擁有怎樣的世界
    ,你就會擁有怎樣的世界心外無物這句話告訴我們,世界更多來自我們內心的想法。而我們如何看世界,往往決定了 我們擁有怎樣的世界。十年前我來深圳的時候,那時的士大哥就對我說,深圳已經沒有機會了。早來的人早就賺到錢了,你們這些年輕的大學生錯過了最好的時機。事實上,後來我發現,我身邊的許多人在這十年裡依然逆襲,許多人選擇網際網路航行業快速崛起,依然搶佔了頭部效應。決定我們機會的往往是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 一個人擁有怎樣的愛情觀,就會遇見怎樣的人,過怎樣的一生
    文|阿柒一個人擁有怎樣的愛情觀,就會遇見怎樣的人,過怎樣的一生。好的愛情一定是勢均力敵的,高攀會很憋屈,但屈就更累,假如有一天我站在你的身邊,一定要做一株木棉,以樹的形象,不攀附,不纏繞。若是有緣能夠攜手前行,一定會好好珍惜,因為在十幾億人中遇上一個喜歡的不容易,但見過了太多的悲歡離合,緣分這事誰又能說得準,所以在我們還在一起的日子裡愛的盡興,愛的暢快,到離別的時候就不會有許多遺憾。
  • 選擇什麼樣的伴侶,才會擁有怎樣的人生,你選擇對了嗎?
    兩個人成為伴侶意味著共享你們的人生,對方走過的每一步都將在你的人生中留下腳印雖說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很多人都會被自己的另一半影響,你們共同面對風雨,TA是幫你擔起你的責任,還是加重了你的生活的負擔,讓你的生活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伴侶的性格、價值觀、行為方式、生活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對你發生著變化。那就是,通過選擇伴侶,來選擇自己會成為怎樣的人。
  • 《風雨哈佛路》:你能擁有怎樣的人生,其實早就註定了
    世界在轉動,你只是一粒塵埃,沒有你地球照樣在轉。現實是不會按照你的意志去改變的,因為別人的意志會比你的更強。——《風雨哈佛路》周末朋友來家做客,向我吐槽,自己在公司工作了5年,今年調薪,不僅沒加薪,反而被降薪了。她為此心生不滿:「我為公司效勞了5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怎麼能這樣對待老員工呢?」
  • 你嫁給怎樣的男人,就會有怎樣的命運
    文:喬木 都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你嫁給怎樣的男人,就會有怎樣的命運。 以前我們總以為,婚姻之中,不管嫁給誰,其實都是一樣的。後來我們才知道,這是最大的謊言,人與人真的不一樣,嫁給誰,過的生活也真的不一樣。
  • 好命的女人是怎樣做人生選擇的
    她們年少時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兒,長大後是別人眼中的好員工、好媳婦,但是,她就是感覺不幸福,因為她人生的路不是自己選擇的,而是自始至終都踏在世俗設定好的模板上面。假如她知道自己要什麼,就會主動做出努力和選擇,並且對這種選擇負責任,而不是接受父母對自己人生的安排。
  • 選擇比努力重要,教你怎樣做出正確的選擇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社會實踐告訴我們這話絕對至理箴言。是選擇破釜沉舟,還是安身立命,誰又能在臨門一腳最後決定時,能夠準確的預測之後是否成功呢?如果你去諮詢那些面對在人生路口,通過明智的選擇,從而獲取傳奇成功的人,他們都會侃侃而談,條理清晰,理性的羅列出之前深思熟慮的過程,無論是杭州馬還是深圳騰,顯然,你看,只有經過這麼謹慎的分析,才能選擇正確,獲得成功。
  • 18-25歲:還未了解自己,就要被逼著做出人生的選擇
    《出.路》記錄了三個來自不同人城市、不同階層的年輕人的6年成長經歷和重要人生選擇,講述了三個年輕人面臨的現狀,內心的期許和經歷的人生選擇,以及做出選擇後所承擔的後果。三個人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和選擇,也讓我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別無選擇的窘迫和擁有眾多選擇的放肆之間存在一種怎樣的鴻溝。聽說,每個選擇背後都藏著未來自己的樣子。
  • 你是怎樣的人,就會遇見怎樣的人
    吐槽自己的老公,一點都不貼心,即使懷孕期間都是自己買菜做飯…她們聊的過程中,我一句話也沒有說,因為我知道,太理性的話,說出來就會傷人。待到那位同事吃完飯有事兒先走了,我和另外的姐姐說:你是怎樣的人,就會遇見怎樣的人。許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老公,可是她們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是不是貼心的老婆,自己是不是足夠好。
  • 心態改變命運,有怎樣的心態,就會有怎樣的命運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幾乎沒有人能夠瀟灑避開所以,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生活永遠都會充滿希望;而消極悲觀的態度,則是生活之大不幸。有一個人體檢的時候被告知患了胃癌,於是他吃不下飯、睡不覺。
  • 怎樣做艱難的選擇?
    對我自己而言,從小到大基本是獨立自主的做選擇。很幸運,爸媽也很支持和尊重我的選擇。以前的我做選擇的時候比較果斷,基本上是怎麼想的就會怎麼去做。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感覺有很多現實的想法撲面而來,我越來越不敢想,也不那麼容易地去做出一個選擇。這真的是成熟嗎?我不由地想,還是不自知地被帶上了禁錮的手銬。當我的理想主義和現實打架時,我應該要聽從於誰?
  • 面對親戚的過度關係,你常做出怎樣的應對?
    正在看文字的你是否也被親戚這般盤問過?而當時的你又是如何應答的?是一味以討好的姿態應對,還是強硬拒絕一切回答?但在你一次次的順從或是一次次的拒絕之後,又得到了怎樣的後果?是親戚們的變本加厲,還是一些不好的評價?如果……你想要體面的應對親戚們的關心,那不妨繼續看下去。
  • 你為了選擇而焦慮?其實你更焦慮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
    無法作出選擇的人,看起來似乎只是一個比較優柔寡斷的人。但其實,選擇困難的人,從本質上來說只有一個原因——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小到購買日常用品,大到對學業、職業、婚姻…我們都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所以,世上從不會有所謂「最好」的選擇,只有最符合自己內心期望的選擇。​而這個內心的期望,就來自我們的人生價值觀。即: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要過怎樣的生活?我的夢想與追求是什麼?當我們有一個清晰的人生價值觀時,選擇就不會是困難的事。
  • 如何做出人生選擇
    想要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就需要不斷提升認知,打磨自己的價值觀。 我們常說選擇大於努力,方向大於策略,做「對的事情」大於「把事情做對」,那麼究竟如何做出人生選擇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人生中最重要的幾件大事無非是——上什麼大學,選什麼專業;畢業選什麼工作,去哪個城市發展;如果創業,選什麼行業,從哪個方向入手;投資選擇什麼項目,以及選擇哪個伴侶等等。 面對這些人生大事,有的人稀裡糊塗隨大流,有的人無比糾結最後迫於壓力胡亂選擇,有的人拱手相讓選擇權,有的人則看似每一次都做了對的選擇,一步一步走向人生輝煌。
  • 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怎樣才能不做出錯誤的決定?
    這個問題只是一個基礎,而你做出的任何選擇都應該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脫離了這個基礎,那你離災難性的後果就不遠了。任何的貪婪與僥倖都是不可取的。如果在沒有客觀的搞清楚自身的情況下,以及弄清楚自身的條件,如:認知方面、思維層次、能力高低、經濟實力、人脈資源等等這些情況下,你做出的任何重大決策,風險係數都是極高的。假如你抱著背水一戰的決心或投機取巧的心理,那麼現實給你的打擊一定是相當沉重的,會打破你所有的期待和希望。
  • 怎樣向女生表白,讓女生選擇你?
    但是一旦表白,你會發現女人開始躲著你走,不再接你的電話,不再回你的信息,不再和你歡聲笑語。 甚至還會對你的窮追不捨,非常厭惡。 這很可能是因為她目前所處於的狀態,讓她無法做出選擇,究竟怎樣向女生表白呢: 好一點的情況是出於女人的羞澀和矜持。
  • 選擇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選擇了怎樣的人生
    選擇與怎樣的人交往,便是選擇一種人生。婷婷和你一樣,屬於那種一眼看過去給人老實敦厚印象的人,辦起事情來也相當靠譜。我和她諮詢一個問題,她跟我講解的非常詳細,你這個朋友很值得交往。』』我笑了笑,默許了她的評價。
  • 努力提高自我幸福的能力,不論怎樣選擇,你總能擁有幸福!
    但伴隨著越來越熟悉和安全,我們發現彼此都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都希望對方變成自己所期待的樣子,這時就會有爭吵,進入權力鬥爭期。在權力鬥爭期,兩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需要被滿足,如果沒有得到滿足,家庭紛爭就不斷。多年之後,你們吵不動了,會逐漸平靜下來,進入了關係的死寂期。處於死寂期,得不到對方的理解關心,不甘心卻又無奈的妥協。
  • 大膽提問:怎樣才能擁有開掛的人生?
    怎樣,當然是努力啊!「努力」一個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詞語。因為不同人的理解和付諸實踐的程度,其實現的過程和結果也有所不同。前些天看了一則新聞,引發了深刻的思考。華中科技大學剛畢業的博士生獲得了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評選,並拿到最高年薪200萬!這樣的高度是許多人工作幾年甚至幾十年都無法企及的,真讓人羨慕嫉妒但沒有恨。我們如果沒有達到他的高度,勢必也沒有達到他努力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