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看朋友吐槽,幼兒園的孩子們就開始給自己找媳婦或者是老公。雖然她們還不明確知道媳婦或者老公的真正用途,但是這也告訴我們一個消息:在幼童時期,就已經開始懵懂的對異性產生好奇。
根據資料顯示,現在的孩子普遍早熟,早戀的風險非常大,家長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表示非常擔心她們會出現早戀現象。
前段時間熱播的小歡喜中,有這麼一段劇情,方一凡安慰不開心的喬英子,採取了「擁抱式」,只是這個動作落在雙方父母眼裡,就是兩人在談戀愛,在即將高考的時候早戀!本來是好閨蜜的家長因為兩個孩子產生的誤會還鬧了彆扭。
而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早戀的現象卻是無處不在。重點是,她們的早戀已經不是我們以為的早戀了。
前段時間,碰上小表妹,聊了幾句才知道人家已經是有男朋友的人了。13歲的女孩子談戀愛,不僅是家長,連我一個表姐都覺得太早了,由此一想,現在的家長大概都在為孩子的早戀慌張無措。
面對這個令人焦慮的問題,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正確引導孩子呢?
現在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的早戀現象或是早戀苗頭,第一件事就是聯合老師,家人阻止這件事的深入發展。很少有人會願意探究孩子的早戀原因。可是,如果家長不清楚孩子早戀的原因,直接快刀斬亂麻,揮刀斬情絲,恐怕會在一定程度上適得其反。如果家長們把早戀看成一種病毒,那更應該立刻找出緣由,而非用各種藥亂殺一通。
那麼孩子們早戀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
對異性的好奇,對早戀這件事的好奇。叛逆式戀愛
每當家有女兒初長成,家長們就開始防範女兒和男同學接觸,耳提面命千萬不要和男孩子談戀愛。孩子小時候在看到不是和自己一樣穿著裙子的小男孩時,會提出問題:為什麼他和我不一樣呢?這就是明顯的對異性的一種好奇。女孩子們的小玩伴大多也都是女孩子,她們會好奇另一種不穿裙子的人是怎樣的,這種好奇心以及對男孩子的不了解驅使她們想和男同學接觸。
另一種好奇就是來自對早戀這件事的好奇了。青春期的女孩子開始了她的叛逆之旅,家長尤其不要以為只有男孩子會叛逆。家長越不想讓她做的事越想去嘗試,就特別想知道談戀愛是一種什麼惡魔,家長們都避之不及。孩子或許還希望家長能夠發現自己的早戀現象和自己好好談談,用這種方法引起家長的恐慌,吸引他們的對自己的注意力。
第二種原因就是因為缺愛。
時代在飛速進步,家庭經濟增長較快。
家長們忙著實現自身價值和承擔經濟壓力的同時,對孩子陪伴很少。孩子需要的愛少了,他會在另一個方面找補回來。早戀,能讓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阿月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阿月是獨生子女,家裡只有她一個女孩,父母經常忙著工作,沒時間陪她,雖然給她安排進了最好的學校,給了她足夠好的經濟條件,但是她每個月和父母相處聊天的時間很少。這讓心思細膩的阿月很是苦惱,覺得自己是缺愛的孩子。青春期的女孩子最嚮往電視劇裡那種甜甜的戀愛,阿月也不例外。所以她和學校的男孩子早戀了,談戀愛的種種充滿了她的生活,男朋友也讓她覺得有愛,有安全感。
這種替代式戀愛正在誘惑著那些被父母忽視,沒有安全感的女孩子們。她們容易深陷其中,對外界的反對極其敏感而牴觸,家長非常難斬斷。
第三種就是所謂的真愛啦。
誰的年少還沒有聽說過有那麼那麼一對神仙眷侶,他們從校服到婚紗,克服種種困難,最後修成正果,恩愛如舊。我一直覺得戀愛不分年紀,有的人就是比較早能體會到那種愛人之間的荷爾蒙,家長卻總是以他們年紀小,不懂愛來棒打鴛鴦。有些事不是到了哪個年紀才能懂或者才會懂。就像有些女孩大學畢業還不懂這種戀愛的感覺,有的人卻在中學就找到自己那個相偕到老的人,誰又能說的明白呢。
雖然女兒們戀愛的原因不同,但是家長們阻止女兒談戀愛的步驟是相同的。就像劇裡的英子媽媽。
第一步,責問。你為什麼要談戀愛?談多久了,誰先招惹的誰?是不是那個男的耽誤你,誘惑你的?發展到哪一步了?
第二步,說教。我送你去學校是讓你談戀愛的嗎?這多影響你學習,難怪你最近成績下降。你年紀輕輕,懂什麼才是戀愛?
第三步,隔離。你馬上跟他分手,明天我就找你老師把你們倆座位隔開,不要再接觸了,上下學我來接你,不要再找機會和他見面!
第四步,示弱。你現在還小,不懂愛,我們都是為了你好。等你長大了就知道感謝我今天幫你揮刀斬情絲了。等你大了,隨便你和誰談我都不攔著你。
看到這個有沒有覺得天下媽媽都是一樣的。但是這些方法讓孩子成功分手,且不影響親子關係的機率太低,家長和孩子之間簡直像敵對方,誰也不肯讓步,親子關係逐步緊張。
1. 一頓指責,強制分手
當家長發現女兒談戀愛,第一反應就是生氣,憤怒。這些不穩定的情緒因子讓你不能像我們前面所講那樣探究背後原因,只顧得上發一頓脾氣,指責她的這一錯誤舉動,命令立馬分手。這是絕大部分家長的行為,只是這一舉動,會讓叛逆式孩子覺得:果然只有我做出這種你以為的出格行為你才會關心我;會讓缺愛式孩子更加不信任你,沒有安全感;至於真愛式的孩子,要麼經歷失戀的痛苦,要麼瞞著你再來一個地下戀情。綜合評判,這一舉動沒有絲毫益處,實為不可取。
2. 擴散思維,加強掌控
當父母發現女兒談戀愛後,立馬把她所有的行為都與戀愛的行為掛鈎。你上次成績退步,就是因為早戀,你最近總是出去聚會,是不是和男孩子出去的……等等的那些臆測讓家長有一種強烈的恐慌,自家孩子都瞞著自己早戀了,肯定還有其他行為,這會讓家長對孩子失去信任,更嚴重的是加強控制欲。就像電視劇中的喬英子,被媽媽猜測早戀後,進校和放學都由媽媽接送,孩子不被信任和被掌控的感覺急速加劇親子關係的惡化。
家長擔心女兒早戀,通常是因為這幾個重要因素,影響學習,女兒吃虧,感情受傷。
1) 藉由此機會,教會她成長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與異性相處
關於女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與異性相處,我聽到過這幾個悲慘故事。
生活中這樣不會處理與異性關係的女孩子不勝枚舉,不說早戀一定會有幫助,但是總會對她與異性相處增添一點經驗。
父母在女兒談戀愛時,尊重她的選擇,讓她既有了一種被肯定的幸福感,也能對自己的選擇多一份重視。
2) 把它當作成長路上的一個考驗
家長不同意孩子早戀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會因此影響學習。但是,為什麼家長不能藉此機會教會孩子如何平衡呢?
曾經看過一個提問,我有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但是要和男友異地戀,我該如何選擇?
這不就是長大後的學生早戀嗎?
當你的女兒認真對待這一段感情,認真談戀愛的時候,說不定還是一次讓她成長的絕佳機會。
方法就是,認真溝通彼此的需求,合理安排。
就像是小時候用禮物獎勵孩子考試取得好成績一樣。家長的需求是你不會影響成績,保護好自己;女兒的需求是父母不反對正常戀愛。兩者溝通這個問題時,就像籤訂一個讓甲乙兩方都滿意的合同。家長對孩子進行合適觀察與監督,最後達成雙贏的效果。
3) 分手後,父母應該以愛溫暖,不指責,不幹涉
孩子分手,家長大概會既為了孩子能安心學習開心,也為了孩子的情傷擔憂。但其實,家長應該把它看成一種人際關係的處理。家長只需要在一旁看著,用親人之間的愛來彌補這一時的缺失,不多加過問孩子的感情問題,更不要藉此批判孩子戀愛是個多麼錯誤的決定。
女兒早戀,家長應該首先究其原因,繞開錯誤行為,選擇一種適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以正常心態交流,這也將會是家庭親子交流的一個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