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心存詩意,眼前就有詩和遠方

2021-01-11 文心橙
來自網絡,侵刪

從小到大,一直覺得遠方才是詩。

曾經不止一次地遙想過,和好友結伴一起去那心中一直嚮往的、充滿風情又浪漫可愛的大理,徒步、騎行、品嘗大理有名的雞絲米線,然後坐在萬頃碧波洱海旁,談談風花雪月,觀看日出日落才是詩和遠方。

也曾經遙想過,和家人一起去像科爾沁那樣一碧千裡,而並不茫茫如大地毯似的大草原。白天,躺在軟軟的草地上,看著清鮮明朗的天空,偶爾飄來一朵兩朵的白雲。夜晚,就住在遲子建筆下可以看見閃爍星光的希楞柱,有篝火、清風、明月相伴,充滿濃濃的詩情畫意才是遠方。

還遙想過,和戀人一起去看看李健歌裡清澈又神秘的貝加爾湖畔,感受那銀色的月光,銀色的湖面,銀色的氤氳霧氣漸漸升騰。

那裡春風沉醉,那裡綠草如茵,貝加爾湖畔的風景被李健的溫柔吟唱慢慢勾勒出來,詩和遠方的意境令人無不神往。

可,夢想一直到現在未曾實現。經歷了生活種種,才發現,其實生活中的油鹽醬醋茶,人間煙火氣,亦可成詩。

一花一葉,一草一木,一飯一蔬,一朝一夕,只要心裡有風景,哪裡都是萬水千山;只要心中懷有詩意,生活路上的沿途風景也同樣美麗。

來自網絡,侵刪

海德格爾說:

「人安靜地生活,哪怕是靜靜地聽著風聲,亦能感受到詩意的美好。」

撒哈拉沙漠是一個生活條件艱苦,氣候惡劣,滿目黃沙的地方。

本應該枯燥無味的荒漠生活,但在三毛的筆下,卻一切都變得有趣動人,甚至還深情地寫下了「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以表達她和荷西至美純真的愛情。

這一切,只因三毛的內心一直存有一棵詩意的種子,有一顆可愛的靈魂,世間萬物在她眼中才會變得皆有詩意。

民國時期的上海金枝玉葉郭婉瑩在後來的文革運動中不幸被批鬥,被下放到農村養豬、挖魚塘、掃廁所,住在黑暗骯髒的小黑屋裡,但她依然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優雅有趣,沒有烤箱就用鐵絲烤土豆,沒有蒸鍋就用鋁飯盒蒸蛋糕,8分錢的陽春麵也吃得津津有味。

這一切,只因她心中存有從容與淡定的脫俗詩意情懷,才不會被生活的種種苦難壓倒,從而認真地吃好每一頓,過好每一天。

年輕時的林語堂帶著妻子廖翠鳳顛沛流離於各國間,即使窮得買不起一張電影票,也還可以去圖書館借回一堆書,兩個人守著一盞燈夜讀,樂趣自在其中。

林語堂說:

「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就不亦快哉」。

認真對待每一頓煙火,用心感悟每一個朝夕,你會發現很多生活的美好。

早晨起床,拉開窗簾,讓清晨的陽光灑落窗臺,給花兒澆水,微風拂面,對鏡梳妝,送給自己一天清新美好的心情。

把家裡收拾乾淨,做一道自己喜歡的美食,養一盆自己喜歡的花,帶著娃在陽光下散步,煮茶讀書,聽歌哼唱,品味生活,養一顆素心。

在繁華喧囂的塵世間,保持一顆素心,將清歡映在眼眉,攜一份淡然和清雅。保持一顆浸透了人間煙火的心,將生活嚼得有滋有味,一切方可成詩。

認真對待每一個日出與日落,用心感悟每一場花開與花落,生活的底色永遠是溫暖與希望,保持一顆素心,才能察覺出生命的真諦。

存一顆詩詞之丹心,借三杯明月,邀五分春色,七頃流華,享心中十裡清光。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自有詩和遠方。

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眼前的「詩和遠方」
    原來我們大都誤解了「詩和遠方」,許多人認為「詩和遠方」就是放下眼前的平淡和不如意去尋找理想的生活,還有的認為就是暫且放下眼前的煩惱去進行一場身心愉悅的旅遊,其實真正的「詩和遠方」就是詩意的生活,不俗的追求!告訴我們面對紛繁複雜的生活,不要總是卑微、得過且過的活著,要心存浪漫、心存夢想、充實的活著。
  • 納蘭明心:去不了遠方,就讓眼前的苟且詩意一點
    ,還有詩和遠方。根據這句話,我想了一句:去不了遠方,就讓眼前的苟且詩意一點。我還把這句話印在了衣服上,有時候穿在身上,會覺得很坦然。因為說這句話的時候,並不是我感到有多麼無奈,而是想得很明白。詩和遠方,誰又不想。立足當下,才是正道。眼前的苟且,只是一句調侃的話。眼前的雖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上班工作各種活兒忙瞎,可這就一定是苟且嗎?這是生活和工作,這是我們每天過的日子。
  • 不要在意眼前的苟且,因為還有未來的詩與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與我的內心產生了共鳴。是啊,生活遠不止這些柴米油鹽,還有書裡的詩和遠方。很多時候,我們喜歡去抱怨生活中的苦和那些瑣碎的日子帶給我們的煩惱,卻總是忽略了身邊新鮮的空氣,湛藍的天空,溫暖的太陽。這些美好的事物,總能構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詩和遠方。
  • 【夜讀】遠方未必不苟且,眼前誰說不是詩?
    他卻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要有詩和遠方,懂不懂?」我還真有些不懂了,我只知道這是不顧父母的苟且,還沉迷於詩和遠方。  很快,他充滿「詩和遠方」的生活便無以為繼,女朋友也把他甩了,借的錢還不上,生活一片愁雲慘澹。後來他日日為了還債而奔波,過年連家也不敢回,整天一張苦瓜臉,連笑都笑不出來。  試問,這樣的生活哪裡有樂趣?這樣的「遠方」哪裡有詩?怕是連苟且也談不上吧。
  • 遠方未必有詩,心安之處即是詩與遠方
    每一個成年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詩與遠方,即使眼前生活苟且煩亂,心中的遠方卻詩意盎然。多少人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多少人幻想著放下一切,去尋找夢中的天堂,無奈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讓我們必須在方寸之地努力掙扎求生。
  • 讀四首古詩,感悟生活中眼前的苟且,期待心中嚮往的詩和遠方
    現在很多朋友都愛說一句話: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非常流行的話,出自高曉松,最初的版本是這樣的:從小媽媽告訴我們的許多話裡,迄今最真切的一句就是: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其實詩就是你心靈的最遠處。苟且這個詞有幾種解釋,其中一種是只顧眼前,得過且過。
  • 日本鄉下小鎮的生活走紅朋友圈,網友:詩與遠方,都在眼前
    日本鄉下小鎮的生活走紅朋友圈,網友:詩與遠方,都在眼前生活在鄉下小鎮,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枯燥。熱衷於此的人,更容易從山水田園之間,尋找到自己的詩與遠方。在一組日本攝影師鏡頭下的鄉下小鎮生活,正是憑藉這樣的詩意與美好,走紅了朋友圈。
  • 所謂詩和遠方,或許只是高曉松的一場騙局
    歸結起來,「詩和遠方」不在遠方,遠方在心裡那個詩意的地方。此歌一出,人們爭相傳誦一句歌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當你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的路上,默默給自己打氣,「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 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能有個詩意的網名
    我們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趁年輕在打拼的同時,也要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時候現實生活並不會這麼理想,那麼不如先給自己取一個很有詩意的網名,寄託這份自己心中的理想。起名網收集了一些挺有詩意的網名,如果有喜歡的,歡迎拿走不謝。
  • 人生,忍得住眼前的苟且,才能迎來詩和遠方
    高曉松在《人生還有詩和遠方》裡說: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詩和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這話說得很有詩意,意思就是人生在世,身不由己,雖然很多時候不能選擇怎麼生活,但可以選擇對待生活的的態度。
  • 夜思 | 你也被「詩和遠方」騙了嗎
    環遊世界、高配生活......不少人詩意沒感受到,卻被精緻窮透支。其實,「詩和遠方」不一定在千裡之外,也無需漂洋過海。在眼前的苟且中,真實且自由地做自己,足矣。文章一發,他瞬間成了當代年輕人的縮影,一邊著急眼前的苟且,一邊著急日後實現不了 「詩和遠方」。看到這篇文章,「詩和遠方」的發起者高曉松寫了封回信:詩和遠方,只是每個人心中都有的一小塊只能種花不長糧食的自留地。言下之意,詩和遠方,不只是花重金下的高配生活和環遊世界,更是你心中的一塊自我療愈的地方。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也許你並沒有聽過這首歌,也許你聽過,但最開始的最熟悉的並不是這幾句話,而是出自高曉松的《高曉松184天監獄生活實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書中原話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 樂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 「詩和遠方」到底是不是高曉松的一場「騙局」呢?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2016年,向來瀟灑的高曉松,創作了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歌詞有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當你工作一天,拖著疲憊的身軀時;當你每天三點一線家、市場、超市來回折騰時;當你生活過成電視劇的狗血時;默默告訴自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由此「詩和遠方」對於我們來說就真的成了遠方,遠在那些風景秀麗的地方,遠在他鄉的購物天堂,遠在這一畝三分地以外,其他任何脫離生活的地方。「詩和遠方」成了夢想;「詩和遠方」成了奢望;「詩和遠方」成了烏託邦。
  •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說的就是這個古村
    近兩年,一句「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在社會上迅速流行。詩是什麼東西,我們都知道,但遠方是有多遠?不妨先定個小目標,比如說,100公裡。在這樣一個小小的遠方,我們可以拋開眼前的苟且,和詩意一起棲居。這個小小的遠方可以是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白楊坡村。白楊坡村背倚駝嶺山,奔湧的濁彰河繞村而過,山環水繞,風光秀美,古樸自然,寧靜清幽。
  • 內心深處的詩和遠方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人生還應該有詩和遠方。這句話出自《高曉松184天監獄生活實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高曉嵩在他的一篇文章裡還說: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適合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多少人在欺騙生活?
    心無詩,何來遠方有人在心裡種下了花,便有了「採菊東南下,悠然現南山。」的詩意生活;有人在心裡種下了草,便有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無盡煩惱。有人蒙住了心的眼睛,偷偷地去了遠方,縱然遠方有奼紫嫣紅,但是心裡卻一片荒蕪;即使遠方有童話美夢,但是心裡卻一片黑暗。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固執地把微醺的日光阻擋,近乎瘋狂夢裡幾度回首,輕聲吟唱....這句話出自《高曉松184天監獄生活實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有人說:其實詩就是你心靈的最遠處。我們應該有詩也應該有憧憬的遠方。
  • 活在當下,心懷敬畏,只為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就像天邊彩虹,傲然倚在天幕,牽動幾卷心緒。來到世間,誰不想擁有詩和遠方?只要活在當下,把握當下的景致,才能談得上是否擁有。年輕時,總覺得心海裡飄蕩著至高無上的詩和遠方,而對當下卻不知如何心存敬畏。容易好高騖遠,「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 心安之處即是詩與遠方
    每一個成年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詩與遠方,即使眼前生活苟且煩亂,心中的遠方卻詩意盎然。多少人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多少人幻想著放下一切,去尋找夢中的天堂,無奈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讓我們必須在方寸之地努力掙扎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