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矛盾論》:「世界上的每一差異中就已經包含著矛盾,差異就是矛盾。」
在參加薩提亞團體課程的第一天,老師就告訴我們:了解差異,理解差異,尊重差異。這三個步驟,是走向我們與自己和他人和解的重要環節。
話很簡單,理解起來似乎並不難。但要在生活裡做到,並能夠感受到每一步所帶來的不同體驗,卻顯得很難無從下手。
很多時候,看到差異的存在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能夠做到對差異進行了解,理解到尊重,就不僅僅需要大腦的參與,更需要身體感受的體驗來告訴我們。
生活裡,我們從小到大習慣於用大腦學習和理解,通過書籍,實驗,前人經驗的總結等方式讓我們快速掌握道理,提升自己。並往往認為,生活中的學習只有這一種方式。卻往往忽視了我們與生俱來的「學習方式」生命感受和體驗。
而通過生命感受和體驗的學習方式,可能是我們總是在用,卻又很容易被忽略。她更接近生命的本能,對事物的理解和學習更深刻更有動力。
比如,用大腦記憶的知識和技能很容易忘記,但通過身體感受和體驗的方式學習的技能,卻更加牢固,運用起來更加自如。
我們回到「差異」這個話題,人與人的差異,不僅僅是個人外在和經歷的不同,更主要在於每個人從降生開始的不同。這才是差異的底層法則。而這是大腦無法學習的。唯有通過「生命感受和體驗」,才能更好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在學習九型人格的過程中,對運用「生命感受和體驗」來學習有了更多的體會。九型人格,包含大量的知識信息,複雜多樣,並對人的差異研究的更加深刻和體系化。但要想運用和掌握,就必須要親身實踐。
同時,僅僅實踐也不足以掌握,更需要自身覺察力的提升。因為缺少了覺察力的學習,很容易把九型人格當做冷冰冰的工具,把看到的人當做一個個小白鼠,而不是每個都獨特的生命。
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獨特性,是學習九型人格的基礎。也是尊重每個人都天生不同,具有差異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