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我們總認為苟且就是天天被老闆罵,是加班加點的工作,是回到家裡柴米油鹽的瑣事;
而詩與遠方就是一切美好與嚮往,可以是美食評論家,是自由撰稿人,是咖啡店老闆,是說走就走的任性旅遊青年,反正和普通人無關。
然而我們仔細想想,詩和遠方就一定在這些「光鮮亮麗」的人身上嗎?難道我們普通人就沒有詩和遠方?
其實真正的行者,都在不為人知的地方,默默地走著。
我很認同這個說法。
真正的詩和遠方是什麼?
我之前看過華少的一個採訪,而在他在採訪中,給了我們一個最好的答案。
他說他當時隨機採訪一名環衛工人,問她什麼是詩和遠方,而這名環衛工人的答案,讓他覺得不可思議。
她說:我把我的路段掃乾淨了,和花園一樣就是詩,回家了就是遠方。
很樸素直白的答案,卻又回答得恰到好處。
還是這個問題,華少又去採訪了一名電路工人。
這名工人一邊拭去安全帽下不斷流下的汗水,一邊認真地說:當我爬到電桿頂部看到這城市亮起萬家燈火的時候,就是我的詩與遠方。
和之前的那位環衛工人一樣,很簡單的回答,卻誠摯純真到足以觸動人心。
他們的答案,不知道比那些年輕人的答案要高明多少倍。
很多年輕人苦苦追求的詩和遠方,卻沒想到被環衛工人和電力工人的短短幾句話就點破。
是啊,眼前的未必就是苟且,而詩也未必就在遠方,把當下的生活過好,把自己的人生活出意義,讓平凡的日常開出花兒來,這樣又何嘗不是「詩和遠方」呢?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詩與遠方根本就不在於距離,而是在於你的內心。
你的內心有詩和
遠方,去哪裡都是詩和遠方,如果你內心是苟且,到哪裡都會變成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