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我想起了我那可憐的小舅

2020-09-04 耒水潮聲

中元節,我想起了我那可憐的小舅

小舅離開我們快一年了,我仍時不時地想起小舅來。尤其是這幾天,許足中元節快到的緣故吧,思念尤加強烈。一想起小舅,眼前便是殯儀館那收取屍體的藍色薄膜袋,及裝在裡面肢體破碎的小舅屍體,心中便隱隱作痛,淚水立馬糊住了我的眼晴,從來沒有想過也不願相信,小舅會以這種讓人無法接受方式離開我們。

小舅是在買菜回來的路上,被重達48噸的砂石車奪去生命的。現場之慘烈超乎想像,處理事故的警官說,處理交通事故二十多年了,沒見過這麼慘的事故。

接到小舅出車禍的電話是2019年11日26日下午,電話是舅母打來的。當時聽到消息的母親臉都嚇白了,四肢無力地癱在木沙發上,淚水汩汩而下,我的老弟,你莫要嚇我?我邊安慰悲痛欲絕的母親,邊買了趕往廣州市花都區的高鐵票,小舅是在花東鎮出的事。

母親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共六個,三男三女,小舅是母親同父異母的弟弟。因為外婆眼睛瞎了,打小照顧弟弟與妹妹的責任便落在當姐姐的母親身上。我小姨便是才十來歲的母親接的生,小舅的親事也是母親找人撮合的。她們姐弟之間的感情一直很好,聽母親說,小舅是所有兄弟姐妹中與她走得最勤的一個,小舅很尊重母親,大小事都跟母親說,比如身上哪裡不舒服或得了個什麼夢都會打電話告訴母親。用母親的話說,小舅不是把她當作姐姐,而是娘。母親說,小舅最遺憾的事便是沒見到兒子結婚,沒能抱上孫子。

母親說,八十年代分田到戶,我家建房的地基便是小舅幫忙弄的,前前後後做了個把月。因為我家沒有多餘的房子,只有間三十來個平方的土磚屋,家裡已有四個人,根本容不下小舅住了,小舅都是一大早趕來幫忙,傍晚又趕回家去睡。雖然兩家只有四五裡地,可中間隔了條河,「隔河千裡」,可想有多麼的不方便。當時還小,我對小舅幫家裡挖地基的事沒有多少印象,但對小舅幫家裡收禾插秧的事記得些,尤其是那次在「農工垌裡」收禾,已經是快一點鐘了,太陽老大,曬得人喘不過氣來,母親叫收工,說吃完飯再做。可小舅不肯,說就擔把谷的事,一定要做完,當小舅挑起最後一擔谷回屋時,已經兩點多了。小舅個子不高,比母親還矮些,一米六多點吧。可小舅對我家的事從來都是不遺餘力的,不知道「打花水」偷什麼懶。母親說,小舅太老實了,也很本份,是站涼水裡怕燙的人。

對小舅印象最深還是在郴州羅家井市場卸貨的時候,當時我還沒結婚。市場以批發蔬菜為主,卸貨多在晚上,白天較少。別看小舅個子矮,力氣小,可扛起貨來真不輸於別人,一袋兩百多斤的馬鈴薯或黃豆,小舅也能扛起,有時一隻手還能夾住走,這是很厲害的。十來個人一個晚上要卸五六十車貨,很辛苦的,最勞累的時候走路都可以睡著,我有時幹不動了就睡覺。可小舅從來沒有落下一車貨,工資也總是最高的那幾個人。同小舅一樣做,可小舅還要煮飯,很多時候,我還在睡夢中,小舅便喊吃早餐了。記得有一次,舅舅稱了2.7斤的米粉,一斤多瘦肉,全煮了,起碼三四個人的量,我與舅舅居然一頓給吃完了,現在想想都不敢相信,到底是下苦力。話說回來,辛苦撈得快活吃,那會工資還算可以,記得最多的一天賺過兩百多塊,旺季平均也不少於七八十,要知道那時做泥水的師傅一天也不到二十。小舅怎麼能放過如此賺錢的機會呢?還不猛幹?卸貨分旺淡季,端午至中秋這三月為淡季,賺不了多少錢,一船人都不願守著回家了。可小舅這幾個月都會守在市場,極少回家,他覺得能多賺一個是一個。小舅九十年代建的那三間兩層預製板屋便是小舅用瘦小身軀扛出來的。

1997年羅家井市場搬遷後,小舅便離開了郴州,但沒閒著,他又去了廣東,跟一個做橋梁的汕頭老闆做。2000年我在人和的時候曾在那公司做了幾個月。那時小舅已經沒上路面了,老闆看他人老實勤快,安排他專門打掃衛生或者看守材料。小舅跟滿意這份工作,一幹就是近二十年,從四十多歲幹到六十四歲出事為止。小舅一輩子沒歇過一天,最後把命都留在了廣東。

在花都殯儀館,舅母與表妹表弟哭得死去活來。屍體已經無法辨認,警官是從事故現場找到小舅的身份證才聯繫上舅母的。舅母說那根皮帶她認得,是小舅系的,那鞋子也認得,是她兩個月前來看小舅時給小舅買的。舅母這三四年也來外面了,在番禺區的一個製衣廠搞衛生,與兒子外甥租套屋住在一起。

從上海飛過來的表妹痛苦失聲,邊抽泣邊告訴我,去年在家裡的時候,爸爸對我說,妹子我明年不想出去打工了,你每月給我三百塊錢養老可以嗎?我說,要得。三百不夠的話,就給五百!爸爸說,好好。做完今年就不出去了。誰想到,爸爸這樣走了!而且這麼慘!要曉得這樣,今年就不要爸爸出來了!表妹越說越心痛,許久說不話來了。後來表妹又說了件讓她不能自已的事來,爸爸過生日那天,我打電話叫他在飯店吃的,爸爸說,飯店太貴,也不好吃,自己在家煮。問他煮了什麼好吃的。爸爸說買了兩塊錢水豆腐一塊錢白菜。我當時一聽就掉淚了,說爸爸您過生日怎麼就只吃兩塊錢豆腐呢?生日還只過了十天,人就不在了……爸爸省點儉用一輩子,就為了能幫崽討個媳婦,可這個願望也沒實現,太不值了。確實如此,小舅真的是把錢摳成兩半花,聽小舅生前的工友說,他們的工資是年結,每個月發1500元生活費。可小舅只願支1000元,而且一個月下來,還能存500,真的是捨不得亂用一分錢。

表弟已經三十歲了,卻沒能結婚,這成了小舅一塊心病,曾經賭氣兩年沒回家過年,說沒臉回屋。前年年背,老表經人介紹談了個女朋友,小舅很高興,為此把幾十年的積蓄在城裡為兒子買了套房,也搞好了裝修,打算在過年時把婚禮過火一塊辦了。誰知,兩人又分手了,理由是嫌老表工資低。其實老表工資也可以,在製衣廠當排版師,每月有七千多,家裡條件也馬馬虎虎,鄉下城裡都有屋,父母也還能賺錢。可現在的女人,不知是什麼想法,總不滿足。老表把分手的事瞞了父母兩三月,直到中秋時舅母叫那女的過來一塊過節,才知道早分了。小舅一氣之下又說今年不回去了,並賭氣生日不願與舅母老表一起過。說看著煩,寧願買兩塊豆腐將就,可見小舅心裡有多無奈和痛苦。

舅母又淚眼婆娑地數落起小舅,他們分手能怪我嗎?我難道不想他們好?跟我賭什麼氣?我嫁你一輩子又討了什麼好?嫁你三十多年,在一起的日子滿打滿算沒有四五年,剛結婚時去廣東撈沙,郴州六七年,跟汕頭老闆一做就是二十年,我守了一輩子活寡,這個苦又有誰知?本來打算等討了兒媳婦就回屋不出來了,帶帶孫過幾天團圓日子。哪曉得你狠心丟下我自個先走了,還要我來處理你的後事。

處理小舅的後事,成了第一大事。親戚們請假的請不到假,忙的很忙,都趕著回去了,但必須要留一個幫忙。其實不用舅母開口,我也願意留下,因為小舅,我沒有理由不留下。這一留下便是整整兩個月,從番禺到花都不知跑了多少趟,為的就是能按城鎮戶口處理,那樣賠償多些。可老闆不願作證,他怕我們要求工傷賠償。這兩個月來回折騰,不是找靠譜的律師,就是找能作證明的所有證據。最後不負努力,法庭也依法判決,拿到了該拿到的賠償金。總算給了舅舅一個交待。

在這些日子中,我一合眼,舅舅那笑眯眯的面容就浮現在眼前,與那塞進薄膜袋子的一團肉骨無法聯繫起來。記得過年的時候,小舅總要留我們吃飯再走,為了留住我們,他會找來字牌撲克陪我們玩。其實小舅根本不打牌,這是他認為最好的留客的,辦法。本來,我也不想打牌,只想陪小舅說說話,畢竟這些年來,一年到頭都難見上一次。可從此以後,一心想留我們吃飯硬著頭皮陪我們打牌的小舅不見了,每次回家都要來看我母親的小舅再也回不來了!人怎麼說沒有就沒有了?我望著手機裡前年為小舅拍的那張照片不敢相信。

母親上不久去問了一次「神」,專門問小舅的事。那仙婆以小舅的口吻說,他最放心不下的是還沒成親的兒子。小舅啊,您老在陰間還記掛著老表的婚事,可這事真是急不來,緣份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否則再用力再著急也沒用呵。小舅啊,你要相信你的兒子,他人不蠢又不懶,只是不善與女孩子說話,結婚是遲早的事,您放心吧。

(文/蔣國峰)

二零二零年陰曆七月十二

相關焦點

  • 中元節!讓我想起了父親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自父母去逝後,每年的這個節日,我會焚燒些紙錢,以此寄託對父母的無限思念之情。父親享年83歲,於2010年農曆一月份離開我們,化作一縷青煙,去了人間天堂。八十三個春秋冬夏,風風雨雨,飽嘗世之艱辛。一生勤勞清貧,為養家餬口終日勞累奔波。平凡普通是父親一生的真實寫照。
  • 紀念我的小舅
    紀念我的小舅 得知小舅去世的消息,讓我浮想聯翩,小舅幫助我們一家人對我的關愛,一幕一幕的呈現在眼前。小舅是一名本分憨厚而不善交際的一位老人,他在我的記憶中:對於別人他總是冷冷的面孔,對我卻是那麼的溫暖和平和,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舅在老家縣城磚瓦廠做職工時的情景。
  • 懷念我的舅爺爺
    從此開啟了一種寄人籬下的生活,儘管父親外婆和舅舅對他疼愛有加,可是那個年代,對於死了丈夫的孤兒寡母,回到娘家免不了要有無數的閒言碎語和歧視,孩子們一起打鬧,總是欺負父親,別人家的孩子受了欺負都喊「爺」(我們老家那稱呼父親),而父親在外受了欺負就往回跑嘴裡喊著「細舅」(小舅的意思),尋求他舅舅的保護。
  • 小舅的的獨居生活
    文/零度xiaoai原創小舅今年76歲了,,小舅媽過世20多年了,小舅一直一個人生活,本以為獨居老人生活會很孤獨,可我小舅一個人生活卻有滋有味。小舅喜歡讀書,還給自己定製了一個簡易書架。由於房間不大,舅舅屋裡的東西全部是懸空擺掛,看著一點也不凌亂。古老的珠算,和計算機都有它固定的位置。
  • 女友給我舅十萬幫她弟找工作,舅舅被騙,女友要我舅賠十萬
    當時我忙著找工作,而女友因為失戀鬱鬱寡歡,頹廢了好久,甚至我好幾次看到女友在校園哭泣,喝酒麻醉自己,我看著女友可憐,想著老同學一場,於是主動安慰女友,經常抽空帶她出來散散心,慢慢的女友走出了陰影,而且在我的幫助下,女友很順利的找到了工作。
  • 七月十五中元節思念的句子 中元節祝福問候語大全
    2、今天是鬼節,我託開心鬼、好運鬼、發財鬼、健康鬼去看你,願你從此以後:憂愁少、好運繞、金錢抱、煩惱消、身體好。  3、中元節,祈求神靈保佑你:大鬼小鬼,鬼怪都遠離你,大難小難,苦難都與你無關,大事小事,事事都順利。全家健康平安!  4 今天是中元節,為你求來這道符,保你好運展鴻圖。身體健康合家歡,百邪不侵永平安。心想事成轉念間,收到即有福無邊。
  • 農村記:我可憐的外公,他逝世時枕下只壓著兩張相片。
    外公是在83歲時走的,如果他的命運不那麼坎坷,我想他應該能過90吧!外公姓李,兄弟中排行最小,但輩分大。在我小的時候,他是那村中李姓「族長」般的存在,族裡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都要找他來商量,很受族人的尊敬。我外公幫別人解決了許多難題,但他自己的家事卻一直解決不好,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外公只有兩個女兒,沒有兒子。
  • 小舅的一生毀在他的「精明」,太累了
    媽媽姊妹七個,我五個舅舅和一個阿姨,小舅排行老七,但是老家都是兄弟排行,大家都喊他「老五」。小舅家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也是我們這些親戚裡面,孩子最少的一家。我作為一個80後,從我記事起,小舅家的生活條件,要比其他人家好很多,小舅穿著很講究,夏天總是喜歡穿著白襯衫就像城裡的幹部下鄉一樣,他有一輛自行車,那可是我們這些人愛不釋手的東西。
  • 散文:二舅
    後來也不知誰給他介紹了一個年輕女子,模樣也生得周正,二舅一眼便相中了,也沒給多少彩禮就娶進了門。婚後不久二舅發現,此女子腦子有問題,智力低於常人,幸運的是這個女人為二舅生了個兒子。四十來歲才老來得子的二舅,異常欣喜,對這個有些傻乎乎的女人格外寵愛。那時表弟還小,二舅到重慶江北找了小店鋪,開始做點小生意。傻女子也一起跟來,只是她算不清帳,經常做虧本買賣。
  • 因為一場車禍,從此改變了我四舅的一生
    one,two,three......最早接觸英語,應該是在我六歲的時候,我四舅就教我讀英語了,我們甚至都不知道什麼是英語的年代。那時候的四舅頭腦靈光,嘴巴甜,人勤快,會掙錢。每每農忙時節,我的四舅總會到我家來幫忙收割稻穀。有時候碰上有點重活,他也總是會搶著做。他是一個勤快的人,他總會替她姐姐分擔工作,他來到我們家也總會跟我們玩到一塊去。而每次過來,他總要給我們買糖。
  • 故事:鄉間生活之我二舅
    在所有的親戚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我二舅.我小姨騎摩託車送我表弟去上學,路上不小刮到了人,被攔,第一次經歷這事,嚇得手足無措。其實被刮的人沒什麼事,她就是不知道怎麼處理。小姨夫又去了西安打工。她第一個想起來打電話求助的就是我二舅。一個電話撥過去,二舅半個小時就到。車子停下,從跨下摩託車到小姨走,不到五分鐘,事情解決了。
  • 中元節時念父母
    《中元節,懷念父母》今兒,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很多地方有祭祀故人的習慣,雖然我們這沒有這習俗,但悲傷縈繞不去,想念父母!這裡曾經是我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第二居所,兩室的房子住著擁擠,那時候女兒小和父母同住一室,所以父母的臥室一直是兩張床,現在依然是。我本來回來想拆掉一張,畢竟父母都不在了,可是女兒堅決反對,也就作了罷。但每每經過臥室去陽臺,都會不由自主的站著發愣幾分鐘。
  • 爸媽意外去世後,小舅養我十五年,我結婚那天差點送他進監獄
    就這樣我被舅舅帶回家了,小舅是媽媽的弟弟,小的時候也經常去我家看我,也很疼我,但是他和舅媽結婚很多年都沒有孩子,他和舅媽的感情很好,從我去他家起,我都沒有看到舅舅舅媽吵過架。舅媽對我也很好,像對待自己女兒一樣的疼愛我,雖然沒有了爸爸媽媽,但小舅和舅媽也給了我相同的愛,在外人眼裡我們真的就像一家人,後來我考上了大學,在家的時間不是很多,可能是因為離家比較遠,小舅舅媽隔三差五就會給我打電話,問我在外面過得好不好,習不習慣,其實我心裡真的很感謝他們,是他們給了我缺失的愛。
  • 中元節紀事
    今天是中元節,我們農村基本上不會說中元節,會說七月十五,因為這一天,子女後輩都要給過世父母前輩們上墳燒紙。小時候,父母都在,這一天沒什麼特別的,只因為墳地離家遠,給姥姥上墳的任務就給了我哥,我爹去給爺爺奶奶上墳,因為我也沒見過爺爺奶奶,所以沒感覺,我爹也不帶我們去。
  • 我 的 小 舅 舅
    論年齡,他比我大五歲;論個頭,要比我高出一頭。舊時的農村,媽和出嫁的女兒同時生孩子的事情比比皆是,村裡人都見怪不怪,倒是誰也不用笑話誰。雖然舅舅比我大的沒幾歲,但是他的輩數大呀,再加上舅舅在姥姥家是最小的娃娃,媽媽就讓我叫他小舅舅。小舅舅,你聽聽,一個「小」字,讓人從中感受到的是親切和疼愛。
  • 大舅賭二舅病三舅殘疾:誰懂外婆心裡的苦?
    二舅從小就患有羊羔瘋的病。為把兒子養大,外婆吃了不少苦,到了二舅成家的年齡可就愁壞了外婆。外婆求東家求西家求爺爺告奶奶想給二舅成個家,看到外婆家一貧如洗,有誰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二舅呢?恰巧有個雲南姑娘逃荒來到這裡,不嫌外婆家窮,只求有一口飯吃,於是雲南姑娘就成了我的二妗子。
  • 故事:我的二舅,是個沒用的男人
    二舅是高中畢業,當時相親時,二舅媽什麼也沒有考慮,當聽說他讀了那麼多年的書時,就毫不猶豫的同意了這門親事。但殊不知,二舅是屬於開瓢太嫩,吃菜太老的那種,幹活嫌太累,吃輕巧的,又沒那本事。二舅每天的生活裡,充滿了怨聲載道。
  • 中元節憶母親
    中元節,我們這裡叫「七月半」。母親的離去,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了清明節、中元節的含義。我們這個地區的風俗,要提前在天黑的時候,找個沒人的地方,給過世的親人燒紙祭拜。我母親對我的愛從來都是毋庸置疑的。我常常覺得她還是會在不遠處看著我,母親她常常會到我夢裡來,提醒我那些該去看她的日子。
  • 想起那一天
    今天特別感動原來文字也訴說著情感,在頭條裡我是卑微的大海裡的一滴水,也不愛互動。前兩天才實名認證,有友友的鼓勵,真好。我會讓自己更充實,謝謝。 那 天 那天,去紫雲公墓看她,她周邊的墓碑又添了些許刻成白色名字的亡者。青草暗長,香火瀰漫,我的心,也漸漸平靜。
  • 遠去的的二舅,我揮灑不去的情感追憶
    就是過年也僅僅是少許白面和著玉面摻合著吃頓餃子,而且量也沒有多少,那還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時候。要說肉在當時更是可想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二舅後來說,少一個人吃飯就多給一家人減輕點兒負擔。二舅很爭氣,因為在部隊工作踏實、表現突出還破格提了幹。二舅所在的部隊離老家雖說並不太遠,也有百餘裡。每次探家二舅總捨不得坐車,一直是步行回家,到家就把自己省下的津貼費全部交給外婆。母親在舅和姨中排行最小,那時的母親自然是最希望二舅從部隊探家了。因為,二舅回來的時候就是全家「打牙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