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運中的人,都有一種很不好的心理,被柴靜的名言一語道破

2020-09-05 啟路文學

厄運中的人,都有一種很不好的心理,是什麼心理呢?相信很多人就算沒有去讀柴靜的語錄,也能說出很多人在厄運中的心理。比如說有些人一經歷厄運,就會變得垂頭喪氣,越來越不自信,感覺老天是故意在針對他一樣,為何那麼多人那麼幸運,自己不求幸運,只求正常一點,卻總是厄運連連。

在我們現實中大多數人經歷過的厄運是什麼呢?就好比有些人拼命賺錢,想要早點買到房子,結果卻累垮了,身體出故障了,不行了,躺在了醫院,眼看可以快買到房子的錢,卻都送給了醫院了,結果還是沒能把自己身體恢復好,甚至有些人是花了錢,也沒有能留住自己的生命,賺了半輩子的錢,都沒有讓家人享受一下,全部給自己治病了,卻也沒有治好。

這樣的厄運,相信很多人都受不了的,都不想要經歷的,更是不想要發生的。但每天卻依舊對自己很殘忍,把自己當機器人,日夜不停在賺錢。為了賺錢,累壞了身體,成了一個不健康的人,還需要家人照顧,需要人料理,這對於誰而言,都是一種厄運。

除了這樣的厄運外,現實中還有很多人經歷的厄運,是碰到一個很喜歡的姑娘,花盡了自己所有財產才追到手,最後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對方父母不同意這門婚姻,不願意嫁女兒,瞧不起男方家庭條件,嫌男方太窮了。

哪怕彼此相愛,卻活生生被對方父母和現實給打敗了,給拆散了,這對於很多人而言,也是一種厄運。找女朋友真的不容易,特別是付出了很多,花了好多錢,到頭來就像一場夢,一場空,怎麼想,心裡都會不舒服。

還有一些人是從小就厄運不斷,還不是很懂事的時候,父母雙雙亡故,親戚也都疏遠了自己,自己成了六親無靠的人,沒有錢讀書,很早就出了社會,在社會底層打拼,被人欺負,被人瞧不起,甚至都上街當個乞丐,到如今依舊混得不好,沒有房子、車子、存款,三四十歲,依舊單身,這無疑也是一種厄運,一直在伴著自己。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柴靜的一段語錄,這段語錄,就道出了很多厄運中的人,都有一種很不好的心理,文字如下:

厄運中的人多有一種對自己的怨憎,認為是自我的某種殘破才招致了某種命運。——柴靜

讀完柴靜這段語錄,可以說,很多厄運中的人,真的怨憎過自己,特別是一些人感覺自己先天就比別人笨,比別人蠢,腦袋瓜不靈活,笨手笨腳,才招致了這樣不幸的命運,很多人都自我埋怨過,甚至還有一些人喜歡怨天尤人,怪天,怪別人,從來不知道自我反省。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柴靜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厄運中的人多有一種對自己的怨憎,

很多人因為買不起房子,結不起婚,到了三四十歲依舊單身,覺得這是生命中的厄運,就很怨憎自己,如果出生在大城市,沒有生在農村,或許命運就會好些吧,至少不用花二三十年來為了一套房子打拼。

而且二三十年,還不一定買得起房子,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看不到希望,放棄了,每天就過得今朝有酒今朝醉,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反正就是不會存錢,因為存錢也買不起,存著幹嘛?不如痛痛快快活好每一天。

這樣的人,顯然就是沒有為了自己將來做打算。你如果問他,就算不結婚,你晚年怎麼辦?誰照顧你?很多人說得到乾脆,到那個時候,大不了就不活了,活著也是受罪,壽則多辱。但這個世上真正能活得這麼灑脫,這麼看得開的人,肯定也是經歷了很多不好的厄運,才有這般覺悟。

認為是自我的某種殘破才招致了某種命運。

很多人畢業後,出了社會沒有找到好的工作,天天被領導和經理使喚來,使喚去,甚至遭到辱罵,被領導和經理瞧不起。在公司裡受到很多委屈,就是一種厄運,找不到人訴說,只能往肚子裡憋。這樣的人,往往也有一種心理,就是認為自己當初沒有好好讀書,沒有考上一個名牌大學導致的。

真的如此嗎?要知道,現實中也有很多人即便讀了名牌大學,也未必找到了好的工作。不是有人讀了名牌大學回家種田嗎?不是也有人讀了名牌大學在擺攤,甚至賣豬肉的都有。

可見一個人在社會上混得好不好,有沒有找到好的工作,跟學歷,雖然有點關係,但關係真的不是很大,最重要的還是你這個人有沒有社會能力。就是為人處事方面靈不靈活。也有很多人沒有讀什麼好的大學,出社會卻比讀了好大學的人混得要好很多,還成了很多好大學畢業的領導和經理。

可見一個人,不管遇到什麼厄運,不能老是怨憎自己,老是去找藉口,要學會勇敢去面對。把社會當作新的學校,繼續讀下去,每天所遭遇的不幸和厄運,其實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師。

記得海德格爾就說過,「人生就是學校。在那裡,與其是幸福,毋寧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師。因為,生存是在深淵的孤獨裡。」如果你有把自己厄運當作自己老師的勇氣,相信你遲早也會擺脫厄運,迎來黎明的曙光。

所以說厄運中的人,都有一種很不好的心理,被柴靜的名言一語道破!

相關焦點

  • 孤獨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被村上春樹的經典名言一語道破!
    孤獨的人能有什麼心理?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孤獨的人,都會有一個寂寞的心理。因為孤獨,所以寂寞。但有些人的孤獨,卻成了一種高尚,叫獨處,他們還一本正經地說獨處不孤獨,也不寂寞,這真是獨處過的人,才能體會到的至高境界。那麼除了多數普通人的孤獨都有一個寂寞的心理外,還有什麼心理呢?
  • 不成熟的人,往往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被卡耐基的名言一語道破
    說白了是因為社會上混雜著各種人,各種人心,各種圈套,人與人之間有會有各種各樣的競爭,有正義的,也有不公平的,也有耍手段的,更有各種陰謀詭計,稍微不用點心,就會被人騙,被人耍,被人出賣了,還幫著數錢。往往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文字如下:對那些不成熟的人來說,他們永遠都可以找到一些藉口,以掩飾他們自身的某些缺點或不幸。
  • 柴靜《看見》最經典的25句話,直擊心靈
    歉意不一定能彌補,傷害卻有可能被原諒,懺悔也許存在,也許永遠沒有,都無法強制,強制出來也沒有意義。一個片子裡的人,心裡有什麼,記者只要別拿石頭攔著,他自己會流淌出來的,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柴靜《看見》2、愛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柴靜《看見》3、做一個能夠知道世界並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我們有信心相信讓明天更美好!
  • 勵志 挫折和厄運都是強者的起點
    連遭厄運的人應當牢記:不論在生活中碰到怎樣的厄運,都不意味著你命裡註定永無出頭之日。
  • 什麼樣才是活著,柴靜的語錄說得很透,讓人讀完,如夢初醒
    在沒有讀柴靜的語錄前,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有房子、有車、有存款,不愁錢地活著,才算是真的活著。但大多數人都清楚,不愁錢的人生,是沒有幾個人能追求到的。大多數人要求真的不高,認為有房子、車子、可以結婚的生活,才叫活著。
  • 批評你不可怕,可怕的是對你這樣,柴靜的語錄說得很有道理
    現實中,我們很多人都是害怕被人批評的,從小到大,都害怕。小時候怕被父母批評,讀書時候怕被老師批評,談戀愛了怕女朋友的批評,出社會打工了怕被老闆批評。我們這一生,好像時時刻刻都怕身邊人批評自己。為何這樣呢?說白了,還不是很愛面子,很多人都是喜歡聽別人說自己好話,卻聽不進去別人說他壞話,或是批評他。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是這樣。
  • 當初看見的柴靜,後來選擇了看不見,只是因為在美國生了孩子
    有勇氣,能夠克服恐懼,第一時間到達災難現場。有能力,有專業素養,能夠一步步去探查事情的真相。有人氣,有一顆惻隱之心,在報導的時候有那麼一點人情味。柴靜就是這樣一位出色的記者柴靜是自己高中時的白月光,她的《看見》給自己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 被拒絕也是一種心理的痛
    有這樣一個心理實驗:實驗人員讓三名被試玩傳球遊戲,即A傳給B,B傳給C,C再傳給A,如此反覆。後來,實驗人員悄悄地讓A和B互相傳球,不傳給C。實驗結束後,詢問C的感受,C表示自己感覺被他們排斥在外,所以很憤怒。實驗人員解釋說,他們傳的球其實代表著厄運,誰拿到厄運就會傳給誰,再詢問C的感受,C仍表示感覺自己被排斥,還是很憤怒。實驗人員繼續解釋說,他們傳的球是炸彈,會爆炸,可是C還是感覺很生氣。
  • 自說自話:自戀是人的厄運
    自戀是人的厄運自戀等於厄運,是因為自戀處在了人類能量遺棄的死角。此處人不易久留,留戀此地便與厄運相擁,等同於厄運之身。自戀也是放棄世界託管的人。由自己管了,人便不再管他。在世俗這一層,人代替了神的職責,自己的託管了自己,神也就放棄了這些人。人在第一個階段先脫私我,既從自我三低:自戀、自我、自尊中出來,這是自救的過程。由此進入做事做人中忘乎所以,便有了忘我的新空間。從自我到忘我是一次飛躍,更是自救。
  • 當你厄運纏身的時候,牢記這4個警句,定能迎來好運
    這也表明了在生活中,當我們厄運產生的時候。我們記住一些警句,我們就會走出厄運,讓自己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是我這個閨蜜運氣卻不好,每一次考試的時候,自己複習很久,卻還是掛科了。後來有很多次,閨蜜補考的時候也掛科了,可是閨蜜臉上依然都保持著微笑,有一次閨蜜去路上的時候,遇見了自己的鋼琴老師。閨蜜的鋼琴,這門課剛好也掛科了。
  • 汶川地震中,她失去女兒和雙腿,後嫁給海歸生兒育女,受柴靜敬佩
    人活著,是為活著的人活著。但在這次災難中,她失去了女兒,失去了雙腿,作為一名舞蹈老師,這無疑是致命的打擊,但在做截肢手術的前一刻,廖智的心突然清澈透底,她甚至是自己親手籤下的手術單,因為她明白,只有截肢,才能活下去,而人活著,是為活著的人活著。
  • 人生感悟:面對厄運與不幸,不要太用力,慢慢調整就好
    對此,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採取不同的策略。有的人也許會什麼都不做,工作不順就辭職回家,失戀了就誰都不見,生意失敗了就聽之任之……就如鴕鳥一般,當大風沙來臨時,只是把頭埋進沙子裡,把自己緊緊封閉起來!整日蜷縮在家裡看電視、打遊戲消磨時間,或者是借酒消愁、暴飲暴食毀壞健康,更有甚者完全消極沉淪,走上犯罪的歧路。
  • 魔獸世界60年代「完美厄運」,真正知道它意思的人不多了吧?
    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版本中的奧杜爾困難模式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但是各位遊戲玩家知道嗎?這種困難模式其實在60年代暴雪已經開發出來了,其鼻祖就是——厄運之錐,完美箱子。所謂完美厄運其實就是不殺任何一個小BOSS,直接擊殺厄運東最後的BOSS——戈多克大王。
  • 對外人好,唯獨對老婆不好的男人,大多都是這三種心理
    那些對外人好,唯獨對老婆不好的男人,他們到底怎麼想的?逃不過這三種心理。:「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結,擁有這種情結並非壞事,它會讓我們變成一種前進的動力,因為有了自卑才會不斷的前進和超越。」
  • 柴靜: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
    ——柴靜01我剛做記者的時候,東方時空的製片人時間說過一句話,去現場採訪的時候「要像外國人一樣去看」。他的意思是不要熟視無暏。我以為自己聽進去了,看一個美國人寫的中國,才知道我對現實已經失去多少感覺。他感覺很糟糕:「怎麼兩個問題都是這樣子的?」他在中國面臨同樣的問題,在四川涪陵教書的時候,課本上對於美國宗教的介紹是有什麼樣的邪教,對於學校的介紹是發生了什麼樣的兇殺案。他對學生解釋:「這些事是真的發生的事,但它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國社會。」 他希望人們描述一個國家要講清楚那些背景,用時間去長期採訪,「而不是簡單告訴他們什麼是最不好和最好的事情」。
  • 心理學:對家裡人不好,卻對外人很好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心理學:對家裡人不好,卻對外人很好是一種怎樣的心理?一些情侶在相處的過程中,兩人時常會由於情緒、矛盾等的情緒發洩在對方身上,這種情況是為什麼呢?而在與伴侶或者親近的家人相處時,由於彼此間關係較為牢固,在彼此進行社會互動時會有很強的安全感,所以潛意識會希望對方忍受自己不好的一面。但當我們與相對不太熟悉的個體進行互動時,由於我們之間的關係並不穩定,似乎隨時會失去穩定的關係,就像風箏和線。
  • 有的人對家裡人不好,卻對外人好這是為什麼?是一種什麼心理?
    可是回到家裡,面對自己的父母或者配偶子女時,就像太上皇似的耍盡威風,脾氣要多大有多大。他們往往用刀子嘴或冷酷臉傷害家裡的人,家庭裡出現了冷漠的父親、冷淡的夫妻、冷酷的兒女,卻意識不到問題的存在。這是一種什麼心理?有書君認為這都是教育失當造成不自信而導致的自卑心理問題。
  • 柴靜《看見》經典語錄,不收藏後悔一輩子
    2003年4月柴靜作為央視《新聞調查》出鏡記者,曾近距離幾次接觸非典患者,與患者對話,成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線採訪的記者之一,她是善良的人,同時又是臨危不亂,敢于堅守真相的人。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愛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 娛樂女明星是一種輕慢
    央視主持人柴靜的新書《看見》最近受到讀者追捧,人紅了,是非也跟著來了。她最近被爆已結婚,丈夫為國內知名攝影師趙嘉。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開始在網絡瘋狂八卦柴靜的情史,其中火力最猛的要數木子美(網名「不加V」)――木子美在微博不斷刷屏,稱女方曾與《籃球先鋒報》總編、央視籃球評論員蘇群有過一段感情;而男方更是舊愛眾多,當中包括主持人李艾以及某雜誌女主編等。
  • 心理學:對家裡人不好,卻對外人很好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為什麼反而會對親近的人脾氣更差?印象管理指的是,個體通過各種行為去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並且盡力讓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處於一種積極的範疇。而在與伴侶或者親近的家人相處時,由於彼此間關係較為牢固,在彼此進行社會互動時會有很強的安全感,所以潛意識會希望對方忍受自己不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