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催了!現在的長沙年輕人真的結不了婚

2020-09-24 長沙一點通

你結婚了嗎?

你被催過婚嗎?


現在的年輕人

不怕空氣突然安靜

只怕親戚突然的關心

而最害怕的就是親戚張口一句:

有對象沒?



面對長輩的各種魔鬼式催婚

昨天,有位姑娘在網上發帖:

二十七八怎麼啦?

不結婚關你們什麼事!




她還貼了一張發在家庭微信群裡的

抗議「官宣」:




一石激起千層浪

女孩的行為受到網友的認同:



也有人認為:

女孩年齡大了的確比較難找配偶

不結婚就是沒有責任感!



大概很多人不能理解

這一屆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恐懼結婚?

都2020年了

第一批90後已經「奔三」


所謂「三十而立」

這一批年輕人正在成為整個社會的主體人群

而在這個被認為適婚甚至晚婚的年紀裡

他們要麼沒結婚,要麼已經離婚





80、90後生活在物質條件不錯的環境裡,他們如果想結婚,雙方父母加上夫妻二人,一共6個錢包,難道還不夠錢結婚、生孩子嗎?




沒錢,也不願意「啃老」


現在,但凡「有車有房」的年輕人,都被貼上「啃老」的標籤。

其實,「啃老」並非他們情願,只因為他們生在了房價高漲、物價高昂、努力工作也升不了職、提不了薪的年代。

其實,更多的年輕一代,即便在外辦信用卡、用花唄借唄也不想向父母「要錢」;即便在外連房子都租不起,也不想回家「啃老」。


因為工作忙,沒時間找對象


據《2017年全國加班報告》顯示,去年加班族的年齡分布集中在80後、90後(超過90%)。其中,80後佔比為43.7%,90後佔比47.9%。

可以說,在現在的職場中,80後、90後這一代年輕人扛起了「加班」的半壁江山。

「好不容易有個接觸的對象,但我約會時還要用手機加班。」

「我媽讓我回家相親,但我放假還要在出租屋裡工作。」

「準備在老同學的婚禮上見一下多年未見的女同學,結果滿腦子都想著怎麼安排工作。」

工作那麼忙,加班的日子遙遙無期,年輕人哪有心思找對象?

所以,這一屆年輕人開始被詬病,不結婚、不生孩子、喜歡離婚、懶、自私、沒玩兒夠、不想負責任......

但不結婚就是自私、不負責任嗎?



因為對人生負責,所以不輕易結婚


事實上,他們因為對自己的人生、對另一半、對未來的孩子負責,才遲遲不肯結婚、不想生孩子!

因為自己都還沒有活明白,所以不敢生孩子。

因為沒錢、沒車、沒房,所以不想將就結婚、禍害對方,最後落得個「離婚」的下場。

遲遲不想結婚的年輕人,其實比老一輩考慮的要多很多。他們才是最有責任感的一群人!


婚姻,在老一輩人看來

一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但愛情總有保質期

婚姻最後會演變成責任

因為還擔不起這個責任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不是「不想結婚」

而是現在還「結不了婚」


如果老一輩能夠理解

相信當下的年輕人會幸福點吧




你被催婚了嗎?你想結婚嗎?


相關焦點

  • 與催婚頑抗的年輕人:過年又要被催婚?
    「想想過年回家被催婚,就覺得令人窒息。」(11月11日是「光棍節」,南京某地產商請來著清涼夏裝的帥哥靚女搞起行為藝術秀,公開「挑戰脫單」。)年關難過。春節每臨近一天,被催婚的年輕人就多了一分不安和焦慮。「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親?何以解憂,唯有留守」,多地因疫情倡導就地過年,也了給大齡單身青年一個避風港。
  • 與催婚頑抗的年輕人
    春節每臨近一天,被催婚的年輕人就多了一分不安和焦慮。「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親?何以解憂,唯有留守」,多地因疫情倡導就地過年,也了給大齡單身青年一個避風港。適度的迴避、妥協之外,他們更多選擇與「花式催婚」頑抗到底,期望自己的婚戀觀能得到父母輩的認同和理解——儘管這很難。
  • 父母催婚,自己恐婚|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太可憐了
    再看看我研究生同學每天早晨睡個懶覺都是罪過不是圖書館就是自習室談戀愛有嗎?家裡催到了怎麼這個年齡,還在上學,家裡當然也會催不止一次的被提及這個問題但讓我現在結婚我也覺得是件很可怕的事情畢竟感覺自己都還是個孩子
  • 不催婚的父母內心是真的強大嗎,難道他們不著急?
    無非就是他們承受不了來自七大姑八大姨和街坊鄰居對於「你孩子為啥不結婚,是不是有啥毛病」的追問。以及相互的比較和炫耀,比如:「我家女兒/媳婦,又生了個大胖孫子啊;你看我孫子/孫女多懂事啊」「是不是你家孩子眼光太高,別挑了,再挑更沒好的了。越到後面就是別人挑咱們咯!」等等諸如此類。
  • 催婚不分年齡,現在年輕人也開始被催婚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催婚,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吧?每逢過年過節,家人圍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會忍不住過問感情生活。比如:今年有沒有遇到合適的呀?沒有的話阿姨給你介紹一個,誰誰誰,隔壁村的小夥子,人很老實,家裡條件也不差,就是經常忙於工作,忽視了個人感情問題。
  • 珍愛網調研:被中國式催婚下的年輕人
    …….」這似乎成為了當代年輕人難以逃脫的坎,所以也有了每逢佳節被催婚各種創意十足的段子,在催婚這個事上好像不得不承認——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老爸老媽。婚姻是人生當中重要的大事之一,裡面包含著無數父母無數家庭最真切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兒女早日能有個歸宿,可這無形中便給當代適齡年輕人增加了壓力。珍愛網發起線下調研,深入了解面對催婚下的年輕人有怎樣的態度和當下中國式催婚的相關情況,數據令人意想不到!
  • 被中國式催婚的年輕人
    原創 你們的 ELLEMEN睿士距離農曆新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個時間點上,不少還單身的年輕人心頭,又被一件大事蒙上陰影:催婚。催婚堪稱是中國年輕人年關時最難逾越的關口。
  • 被催婚毀掉的中國年輕人
    你被催婚了嗎?過年了,又到了一年一度催婚逼生的季節。回家後各位長輩齊聚一堂,熱絡的話題總是:「年齡不小了,該找個了。」「眼光不要太高。」「什麼時候帶回來一個讓我們瞧瞧。」為什麼這些人要去催婚呢?他們害怕我們不能在「合適」的年齡組建家庭,養兒育女。傳統的父母觀念下覺得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不結婚,就是個頭疼的大事。
  • 淺析當代年輕人婚姻的現狀:向「催婚」妥協的悲劇
    催婚是年輕人將就的最大原因當時,袁姍姍母親邀請家裡的親戚姐妹來做客,當大家圍成一圈開啟聊天模式時,袁姍姍母親就發動了催婚攻勢。被催得煩不勝煩,袁姍姍果斷拋出一個問題:「那你是希望我現在隨便找一個結婚,然後再離婚,還是六七年後晚婚,但一直過下去呢?」
  • 是不是真的結了婚就好了,母親的這句話騙了我們好多年,別再信了
    女孩子從小到大聽過母親說得最多的話應該是:等以後結了婚就好了,殊不知懵懂的我們被這句話騙了許多年。長大後,父母和親戚的目光立刻就能從你的學習轉移到工作和情感問題上,當看到你還是孤身一人時又會催著你找對象,然後你就是開始一輪又一輪的相親之旅,即便你不喜歡這個人,卻還是礙於父母親戚的面子硬著頭皮和這個人聊天。
  • 催婚會給你帶來壓力麼?珍愛網調研解析年輕人對催婚的態度
    珍愛網線下調研權威解析年輕人對催婚的態度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有了孩子就意味著有了責任,父母會為孩子不斷地擔憂,小的時候擔心孩子會不會生病,能否健康的長大,成年以後擔心孩子能不能找到靠譜的工作,能不能養活自己,到了一定年齡還得擔心孩子是否可以找到合適的對象,能否組建自己的家庭,畢竟多數父母還是比較傳統的,認為結婚生子才是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所以他們會不斷地催婚,催婚會給現在的年輕人帶來壓力麼
  • 「催」是多少人的惡夢,「為你好」,催婚真的催不來幸福
    催婚,是很多老人甚至已婚人,津津樂道,長盛不衰的熱門話題,是村口老太太們年尾的連續劇話題,卻是很多未婚一族的噩夢。催自家未婚孩子早日成婚,催朋友孩子還不結婚,她們仿佛打開新的通關遊戲,過關是樂趣,結果並不是重點。
  • 俄羅斯女子被催婚,一怒之下嫁自己,為什麼年輕人都不願結婚了
    近日,在俄羅斯就有一位女生,在經常被父母以及身邊的人催婚時,做出了一個異常大膽的決定,那就是:自己舉行婚禮,嫁給自己!這一舉動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女子經常被催婚,一怒之下舉行婚禮嫁自己這位俄羅斯女生,原來有一個相戀5年的男友,但是兩人最終也沒有走入婚姻的殿堂。而女生表示,自己自從長大以後就經常會被催婚,有男朋友的時候,身邊的人就經常讓他們早點結婚。
  • 父母催婚:你再不結婚,我死了都不安心!不結婚不孝,結了婚不笑
    你被催婚了嗎?你為什麼不結婚?這些問題已經成了很多未婚大齡男女避之不及的雷區。在傳統觀念裡,年齡好像是一條人生的分水嶺。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統統都要在合適的年齡按部就班的去完成,才算正常的人生進度條。70年代結婚的時候,一臺縫紉機,一塊手錶,一輛自行車就能把媳婦娶回家;80年代結婚的時候,買點家用大件,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就能把婚事辦了;而到了現在,結婚要房子,要車子,要票子,哪一樣都夠年輕人喝一壺了。據調查顯示,2018年本科應屆畢業生企業起薪標準為5044元,一線城市為5292元。
  •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可以說,父母催婚催出來的婚姻大多是不幸福的,而我們,不想要這種湊活的婚姻!因為結錯婚比不結婚更可怕!哪個男孩子年輕的時候不犯點兒錯?女人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最要緊的還是把婚結了,把錢財抓手裡,結了婚他就老實了。你也老大不小了……父母催婚催得多了,倪倪總覺得像家裡容不下她了,要把她儘快掃地出門似的。她也不想畢業以後回家討人嫌了。恰逢男朋友上門辯解:我一直都只是把那個女生當哥們兒,我不喜歡她的。
  • 催婚自有催婚的道理
    輿論對催婚者好像很不友好,把「催婚者」叫做「逼婚者」。每逢過年,「逼婚」必成為熱詞,輿論仿佛約好了似的,對「逼婚」一族口誅筆伐,大有不罵醒不罷休之勢。當然,討伐也就「一陣子」而已,過完年,輿論也就差不多集體「鳴鑼收兵」,養唾蓄沫,等待下一次過年再度發聲。可是,我總覺得,如果站在「逼婚者」(不,叫「催婚者」更確切些)的角度,催婚自有催婚的道理,有些婚還非催不可呢。
  • 被中國式催婚逼瘋的年輕人
    距離農曆新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個時間點上,不少還單身的年輕人心頭,又被一件大事蒙上陰影:催婚。催婚堪稱是中國年輕人年關時最難逾越的關口。想回家,但又不敢回,想和父母聊天,又不敢聊……中國式催婚,正在變相摧毀著已經脆弱的家庭關係,下面是三位被催婚人士的故事。
  • 與其催婚,不如去關心一下年輕人的情感健康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圖)作為南周的讀者,在閱讀了《催婚自有催婚的道理》這篇文章後,我想談談對催婚一事的不同意見。鼓勵結婚與催婚是兩碼事。是否願意擁抱婚姻的關鍵在,是否願意建立一段堅實的感情。對一些受傷的心靈來說,甚至是是否能接納自己,敞開心扉,再次擁抱生活。「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一種舊社會的關係,它不以感情為紐帶,而是財產、道德、習俗、生育。
  • 「結了婚就好了」,那是不可能的!生活不是結了婚就可以變好的!
    現在的年輕人結婚的年齡越來越大,特別是在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父母長輩們總是會對我們說:「不要想那麼多,結了婚就好啦」!結了婚並不會好,因為結婚不能解決你們之間的任何問題,如果你們本來就性格不合,三觀不一致,很多時候,結婚只會更加激化矛盾。因為逃避是無法解決矛盾的,必須面對,積極溝通,實在不行,趁早分開!這總比結了婚幾年,天天吵架,或者生了孩子,才發現不合適,這時候事情就會複雜很多,你可能又會妥協:「等到孩子上了大學就好了!」
  • 被催婚的年輕人們,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結婚?
    而對於那些大齡單身青年,最焦慮的莫過於單身帶來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壓力了。就連最近的各檔熱門綜藝節目裡的明星父母都在催孩子找對象,就更別提普通老百姓了。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6.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具有「催婚焦慮」。剛滿30歲的好友小欣愁眉苦臉的和我說,年初答應父母一定要帶個對象回去的,到如今還是光杆司令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