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北歐生活10年的姑娘,告訴你為什麼北歐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幸福

2021-01-09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文 / Siby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的人提起北歐都帶著一種羨慕的語氣。

「北歐有『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教育醫療全都免費,就算沒有積蓄也不會有壓力啊~」

「北歐薪資高,假期多,產婦有480天的帶薪休假,連奶爸也有假期呢~」「北歐的海鮮又多又便宜,他們連生蠔泛濫都能視為一種災害……」

在很多人眼中,我們熬著夜脫著發奮力追求的完美生活,不過是人家的日常。

而在更多人的認知中,北歐人的高幸福感其實是源自他們自有的高福利保障。

但一位在北歐生活了十餘年的朋友羅敷告訴我,北歐的高福利並不能解決人類生活中的所有煩惱,北歐人之所以看起來輕鬆快樂,是因為他們深諳一些獨特的處世哲學。

零下一度的物質欲望,是幸福生活的開始

像高曉松在某篇文章中所說的:

「那裡的人不聊金錢,不聊地位,也不聊你讀過什麼名校。」就連扎身於生活深處的擺渡車司機都豁達到「淡泊名利」。

朋友羅敷告訴我說,傲嬌的北歐人,不需要用奢侈品來為自己增色。哪怕在石油儲量不容小覷的挪威,也鮮少能在馬路上看見豪華轎車爭奇鬥豔。

北歐人的生活裡,極少追求表面的繁盛。對於他們來說,任何可以貼上標籤打上價格的東西,在他們眼裡價值已經打折。

他們更注重那些無法用錢來衡量的價值,比如愛,比如信任,比如志同道合的價值觀,甚至是一小時能跑10公裡的身板。

在北歐人眼中,車只是代步的工具。為了低碳環保,街上隨處可見騎單車出行的人。

他們並不會以財富的多少論地位等級,所以也極少像我們一樣對高薪工作有著熱烈的渴求,更不用說會有攀比工資所帶來的壓力。

但北歐人的佛系也僅僅表現在冷淡的物慾上,他們對於生活品質和精神富足的追求,絕不會鬆懈半分。

如果結婚會降低生活品質,他們就選擇不結婚;如果因為買了房而不敢輕易換工作或不能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工作,北歐人寧可一生居無定所。

相比於財富的積累,他們更注重精神層次的修煉。

北歐人愛讀書,電車上,咖啡館裡,草坪上,到處都是讀書的人,大大小小的書店隨處可見。他們選擇開始一段友誼,往往不會因為對方多有錢,很可能是他恰好讀了一本自己喜歡的書。

所以,在北歐,至少在瑞典,可以說沒有上流社會,只有拼人品、拼才能的主流社會。

對生活做減法,才能重新拿回駕馭生活的主導權

當我們講極簡的時候,不僅是家居的極簡、飲食的極簡,更是信息的極簡、人際的極簡,最後達到精神的極簡。——《越簡單,越美好》

1.物質做減法

世界上怕是再沒有哪個地方,比北歐更怕繁瑣。看看他們的居住空間就知道,黑、白、灰是C位的主色調,房間裡的東西能有多少就有多少。

羅敷的鄰居索尼亞太太的客廳,就是標準的極簡空間——除了陽臺上的花、四壁的圖書、一盞落地燈以及圍著壁爐的一張矮桌子和三張椅子,可數的三張地毯和一把搖椅外,別無他物。

朋友艾娃的家裡的東西更少,就連餐具也是人手一份,再無多餘。偶爾有家庭聚會,賓客們都需要自帶餐具。

這並不是北歐人吝嗇,而是他們秉承的一種生活原則——Lagom(剛剛好)。

由於北歐五國地處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地理條件和氣候的限制,使得北歐地區可供用於生活的物質資源少之又少,一應的吃穿用度都要靠進口。長此以往,北歐人養成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傳統,生活十分節儉。

錢不必太多,夠用就好;衣服不必大牌,適合舒服最重要。屋子也不必太熱,保暖就好等等。

近兩年,北歐「剛剛好」的概念傳入我國,對於喜歡買買買的國人,「極簡生活」逐漸變成一種流行。人們一面在雙十一等折扣日摩拳擦掌,一面張羅著要斷舍離。

但北歐人所倡導的極簡,可並不是單純的主張「什麼都不買」或者「不管不顧丟丟丟」,而是在捨棄的過程中,分辨哪些是廢物,哪些還能物盡其用。

正如《越簡單,越美好》中所說:

「在精簡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你更加明確想要什麼。目標變得明確,生活也將變得清晰。擺脫了物質的束縛,才能在真正意義上獲得享受生活的自由。」

2.信息做減法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上每天不斷更新的新聞訊息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各式各樣的手機APP分散著我們的精力,消耗著我們的時間。

以往追求信息多而全的媒體平臺現在都開始幫受眾篩選精揀信息,或利用大數據精準推送受眾感興趣的內容,或者乾脆請專家講師降低內容的理解成本,幫讀者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

但這些信息對我們而言都是必要的嗎?我們真的能從中汲取大量有效的知識嗎?我們是否想過,被動地接受過多的信息,很可能會削弱我們對於一件事情獨立思考的能力。

當我們開始變得依賴各種APP推送的消息向我們展示周圍的世界時,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已經把我們感知世界的權力交給了一個毫無感情只知道匯聚信息的機器。

於是親朋聚會變成一群人圍著飯桌刷手機,下班回到家,老公孩子也拿著手機低著頭各玩各的,沒有任何交流,仿佛像進了另一間辦公室。

打開消息APP,生怕自己錯過了當日的熱點;打開購物APP,生怕沒趕上促銷活動……,這些形形色色的App為我們提供了無盡便利的同時,也讓我們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開始篩選並刪除手機內多餘的APP吧,並試著放下手機,抬起頭和我們身邊的人聊聊天。這並不是和新科技隔絕,和時代脫軌,而是通過這個過程,找回我們失落已久的時代感知力。

找出那些真正有用且引領我們的生活大步向前的App,我們真正想要的便利生活才會脫穎而出。

3.人際關係做減法

在社交方面,北歐人是出了名的「社交恐懼」,前段時間他們在車站候車的排隊場面還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芬蘭人在公交車站等車的時候,仿佛南極企鵝在大風雪中禦寒的樣子:

大家都精準地計算好彼此的間距,一個蘿蔔一個坑,沉默而內斂地站著,不要交談,也要避免與他人的目光直視。

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人認為多結交一些各領域的朋友總不是壞事,在各種社交場合裡,從不吝嗇向對方遞出微信添加好友的二維碼,而驗證通過後開啟的又是長時間的沉默,偶爾朋友圈點個讚,過年過節群發個祝福就算是聯絡了感情,但是卻仍然把聯繫方式囤積在自己的通訊錄中,以備不時之需。

而在北歐人眼中,這種帶著功利主義色彩的社交,並不一定在日後的生活中真正可以為你所用。你認為重要到人生會重新修訂的一次談話,其實在別人那裡不過是一杯酒的應酬!

所以懂得分寸的北歐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安靜而內斂的。連坐公交車都要一個人一排座位,身邊最好不要再坐其他人。

瑞典的公交車上,幾乎沒有人與他人同坐一排。

與其說他們不擅長社交,不如說北歐人更擅長獨處。有距離的相愛,是北歐人人際交往的理論核心。他們需要一點時間,來完成日積月累的自我精神體系的構築。

一個有精神內涵的人,常常自我探索與反省的人,才有控制自我情緒的能力、專注做事的能力、成熟地愛一個人的能力,以及對整個家庭和社會負責的能力。

而這種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是與每天獨處的習慣分不開的。

認真生活,專注工作

1.有計劃的生活更自由

羅敷說,雖然在北歐生活了這麼久,仍然對北歐人對待生活的認真態度和只要決定了就很少輕易放棄的堅持感到訝異和由衷的敬佩。

北歐人喜歡為生活制定各種計劃,他們認為「有計劃的生活更自由」,而且對既定計劃的執行,幾乎有著強迫症般的偏執。

對於不在計劃內的事情,北歐人通常不會答應。但是如果答應了,哪怕經歷千難萬險,也一定會踐行諾言。這就是北歐人的交往原則。

他們認為,有時候,讓人疲累的不是有計劃的生活,而是沒有計劃的生活。

別人一個電話你就到,或者隨便地應約,又隨便地爽約,這樣的你在朋友那裡是得不到尊重的。隨心所欲的生活看似自由,其實極大地消耗著人的時間和精力,你連自己每天要做什麼都不清楚,每天不敢拒絕加班,下班後懶懶地往沙發上一躺。

你以為你為生活奮鬥了,其實你沒有。

2.專注,是引領你通向成功的一束光

北歐人不僅在生活中如此認真,工作上亦是如此。雖然身在高福利國家,但對待工作絕不馬虎。面對想要完成的事情,心無雜念,投入十二分的精力。

羅敷的瑞典廚師朋友麥克,立志要成為米其林大廚。

為了體味世界各地著名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各個風味,他白天在餐館工作,晚上騎單車送報紙,奔波在凌晨三點的大街小巷賺旅費;為了擺盤的美觀,專程在日本生活兩年,學習日本人的插花藝術和禪意境界。

用了十年時間,一路從負責整理蔬菜、汁料的打雜,升為副廚、廚師,最終如願成為一名米其林三星的大廚。

當羅敷問他十年磨一劍的心情如何時,麥克雲淡風輕的答道:「當你知道三文魚的105種吃法的時候,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到。

這是北歐人身上的執拗,也是難得的專注。

3.慢慢來,比較快

在表現專註上 ,北歐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慢。

明明三天可以搞定的活,非要一周甚至更長;明明可以齊頭並進的三個項目,卻非要閒置兩個,一個一個慢慢進行。

這在講求高效率的我們看來,好像是被高福利慣出來的拖延症,但在北歐人眼裡,這叫「慢工出細活」。

對多個方案進行多次的模擬實踐,收集充分的數據參考,才能保證在實際操作的時候萬無一失,避免二次返工消耗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如此慢慢來,可能真的比較快。

自律,讓生活品質始終如一

北歐之所以被比喻為幸福的世外桃源、離天堂最近的地方,並不是因為每個人多有錢,家庭有多富足,而是因為人的素質。

絕大部分人的高度自律,才是北歐社會為世人稱頌的最寶貴的財富。

自律成就了北歐社會的文明、整體的富足和重精神輕物質的豐富精神內涵。如果沒有高度的自律,北歐的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經濟模式恐怕一天也實行不下去。試想,到處都是偷稅漏稅、或是不上班等福利救濟的人,高效經濟模式如何運轉?

在如今的北歐,路不拾遺仍然是一個美好的傳統。讓路人掉的東西待在原地,已經是北歐人對待失物的一個約定俗成的「套路」。一串鑰匙、單只手套、各種小毛絨玩具等,看見的人都會繞著走。不是北歐人冷漠,而是為了方便失主順原路回來尋找。

再比如瑞典的公交車,無人監管,靠自覺刷卡或自動售票機買票。偶爾有工作人員抽查,一個月也碰不到兩回。儘管如此,卻很少有人逃票。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張票25克朗,逃票的罰款卻是票價的40倍。而更得不償失的,是會在逃票者個人信息裡記上一筆,日後凡涉及誠信的問題,都會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不僅如此,每年9月的龍蝦節,捕撈者都會嚴格按照當日的限捕斤數捕撈,不小心超過的斤數,都一定要在深海海域放生,哪怕周圍並沒有人監督。

北歐的牧場裡永遠不會提供過期的牛奶給生產方,保證出現在人們餐桌上和孩子們的學校、幼兒園裡的,永遠是百分百新鮮的純牛奶。

超市裡過期的食品一定會被處理掉,哪怕是做成動物食品用來磨牙也不行。

正是這種自律,讓北歐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甚至是人與商家之間有著強烈的信念感和信任感,才會讓北歐人的生活品質不會輕易地向利益妥協。

如此看來,北歐人們的生活之所以幸福,不單單是因為國家高福利的保障,更多的是他們對待生活認真的態度,對於生活品質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所以,要想獲得北歐式的幸福,只在表面上效仿北歐的家裝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是要從自身做起,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要通過不懈的努力擺脫物質欲望的束縛,重新拾起駕馭生活自信與自由,並不斷追求精神上的豐盈與滿足。

甚至就像羅敷在她的新書《越簡單,越美好》中所說的:「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能夠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這本書及其暢銷前作。

書中,羅敷將她10餘年在北歐生活的所見所聞,結合生動真實的故事,展示了一個最原汁原味的北歐生活日常,試圖向我們揭示這個神秘國度的幸福密碼。

願我們能從中尋到幸福的蹤跡,最終擁抱屬於自己的美麗生活。

文 / Sibyl 作者的豆瓣主頁地址:

https://www.douban.com/people/78763658/

///

相關焦點

  • 去雷神索爾的故鄉 探秘北歐五國的異國風光
    北歐5國,一個童話般的世界,擁有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之一,丹麥;萬島之國,挪威;千湖之國,芬蘭;諾貝爾頒獎地,瑞典;攝影師和探險者的天堂,冰島,這些曾經都是多少旅行愛好者仰慕已久的勝地。心動不如行動,趕快背起行囊,北歐5國自由行攻略,一起出發吧!【匯率兌換】(貨幣匯率參考日期:2019年10月1日)1人民幣≈ 0.9515丹麥克朗;1丹麥克朗≈ 1.051人民幣。
  • 北歐風的清新女生英文名,一個簡單的名字就能改變你的氣質
    Ins最開始源於Instagram的家居風格照片,色彩淡雅,風格清新,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後來衍生為北歐風,北歐風的最大特點就是淡雅、高冷,給人一種高級感,如果起一個北歐風的英文名,能給自己的氣質帶來多大的改變呢?Evelina依蓮娜Evelina來源於拉丁語,意為「生命中的光芒」,因此這個名字也給人帶來新生與希望的感覺,溫柔可親,性格純真,非常有氣質的感覺。
  • 92㎡糖果色北歐婚房,合理布局輕鬆顯大3倍!
    不喜歡極簡、新中式的冷淡,又不喜歡美式、歐式的繁複,如何能讓新家清新又充滿自然元氣,那必然北歐了。不過北歐一旦沒搭配好,就很容易成為爛大街的網紅風。如何能讓自家的北歐溫馨有範兒,除了照著上周窩社長分享的那兩個案例那樣北歐風太土、爛大街?
  • 北歐風格能裝修成什麼效果?-榮和千千樹...
    本文介紹的案例位於榮和千千樹,業主是第一次裝修,房屋總面積128平米,考慮到生活需求,業主將128平米的房子裝修成三居室。業主鍾愛北歐風格,所以房子整個裝修風格都是採用的北歐。業主透露本套128平米的房子全包裝修只花了14萬。一起來看看效果圖吧!
  • 78.9㎡北歐兩居,多彩搭配,效果就是美
    今天秀巢網小編就分享一個來自國外設計師Andrey kabanov的作品,78.9㎡北歐兩居,以多彩的顏色進行搭配,效果就是美!平面圖玄關區▲ 玄關區,地面鋪設淺白地磚,擺放一個灰色的換鞋凳和端景桌,玄關高櫃的門板還特意做了半高的灰色,以呼應整個房間的牆面設計元素,端景桌旁邊擺放一面弧形試衣鏡,與對面的弧形門洞形成呼應,簡潔又不失優雅。
  • 大連中港路花園96平現代北歐風,趣味且溫和給你想要的家
    位置:中港路花園面積:96平戶型:3室2廳1廚2衛風格:現代簡歐本案是一位90的年輕人民教師,業主比較喜歡活力又顯年輕的風格,為做出業主想要效果經過多次溝通後,最終確定為現代北歐風在軟裝上突出活躍感。主臥衛生間衛生家空間比較狹小,所以鏡櫃更是小衛生間的福音,各種生活瑣碎的小物件一一藏起來。櫃體選用深灰色,掛壁安裝,提升使用感。
  • 參觀鄰居的北歐風兩居,被玄關卡座給吸睛了,簡約清新真有品味!
    上周休息日休息,我和妻子來到鄰居家,當我一進門,就被他家的玄關卡座設計給吸睛了,整體的北歐風格裝修妻子也太喜歡了,等春季裝修時我家也準備這樣裝! 從入戶門進來,左側靠牆定製了一個玄關鞋櫃,滿足入戶鞋子收納的需要。而對面則設計一個卡座式玄關櫃,鋪上軟墊,實木背板上還安一排掛衣鉤,用於掛放外套等包。
  • 北歐流行 | Darin—En säng av rosor(瑞典歌手新單)
    ▶ 仿佛置身於瑞典,沐浴著北歐的冬日暖陽,忘記千愁萬緒,慵懶、舒服、自在、安靜的冥想。
  • 電池科技樹被鎖,看北歐小國如何解決電動車冬季續航
    (類似於中國國家電網)與挪威電動車協會合作,建設了一個開放的充電樁資料庫,這使得所有人都能基於標準化的資料庫體驗到最齊全的充電查詢服務。 在微觀政策方面,2017年挪威議會通過法律,保證租房用戶、公寓住戶的充電樁安裝權。在國內這波「霸王級」寒潮中續航翻車的用戶,大部分都是使用公樁的車主。在國內車主想安裝充電樁,不僅需要一個私人車位,還需要單獨協調物業、供電局等多個單位的關係,手續十分繁雜,更不用說連車位都沒有的車主了。而挪威議會的政策極大地簡化了居民安裝充電樁的手續。
  • 前任終將老去,我們永遠年輕
    ,那麼你就不是一個受害者,就不要以受害者自居,就算對方欺騙了你,辜負了你,也依然不是一個受害者。因為沒有人知道夜路什麼時候會結束,但一定會結束,每一次情緒泛起都在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暫時性的體驗,這一切都將時過境遷,這是你生命的多樣性,也是你必須的經歷,但這也是終會痊癒的一場病。
  • 不止戶外婚禮,2020年流行的婚禮風格!
    95後逐漸趨向於追求極簡主義,他們更喜歡簡約而精緻的表現形式~文章轉載自:婚禮紀,已獲授權2020 年就只剩下 4 個多月的時間,隨著國慶等一波兒結婚高峰期的到來,新娘們也加快備婚節奏,逐漸開始活躍起來。
  • 為什麼這個民族很少爭吵?因為這兩個字
    我將和他的聊天記錄寫成了文章《北歐朋友很羨慕我們的生活》。沒想到又引來網友們激烈的爭論。我昨晚將爭論的主要內容告訴了這位芬蘭朋友,想聽聽他的看法。下面是我和他對話的摘錄。估計你看了以後一定會反思。,中國人的生活比芬蘭更刺激。
  • 運城小夥買房記,白撿一個老婆還嫌虧?
    很多人都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一見鍾情,我覺得那只是因為你還沒有遇見,有時候喜歡上一個人,真的只需要一秒鐘的時間。從見到她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淪陷了...,就想用自己不多的積蓄買一套公寓,從家裡搬出來住,也好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安靜的空間。
  • 你的壞情緒 源於自動化思維 巧用多維視角看問題
    離開自己生活幾十年的地方,去一個陌生的城市生活幾年,拖兒帶女,人地生疏,的確容易焦慮恐懼。周嶺老師寫的《認知覺醒》指出:「你的壞情緒,源於視角單一"。我們習慣於每天生活的平靜和安樂,如果某件事突然出現改變我們的生活軌跡,比如被辭退,被公派,換工作,找房子,我們都習慣以抗拒的心態去面對困境。
  • 是日美好事物|LV用香氣復刻迷幻加州夢,走北歐極簡風的印度家居品牌
    這首歌由The Mamas & the Papas樂隊演唱,於1966年發行後曾一度高居美國Billboard排行榜前列,並最終入圍《滾石》雜誌的「最偉大500首歌曲「名單。融合了民謠和迷幻搖滾風格的旋律,在彼時契合了無數人追求流浪嬉皮生活的心。
  • 「住了10年,我受夠你了」
    這個每天陪伴我們度過三分之一時間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膩的地方。成長中臥室的安排總是聽從父母,以至於睡了十幾年幾乎是一成不變。長時間處於同一個空間,睡著一樣的床單,看著灰灰的窗簾,你會發現,臥室才是最需要花心思的地方,時不時的變換,足以影響每日的心情。今天秦桑就為大家推薦一期臥室好物,那些年你睡夠的東西,早就可以換啦。
  • 人到老年,是否該把家裡積蓄告訴子女?聽聽幾個過來人怎麼說
    在整理遺物時,小李翻遍母親房間所有的角落,除去找見一個幾千元錢的存摺外,竟沒有發現任何資產。小李有些納悶:這不應該呀?母親每月退休工資7000多元,平常除去買藥和日常生活費用外,沒有大的支出,怎麼說也該有幾十萬元存款。 難道母親將錢借給了別人?或者存放他處?又或者買了基金股票或銀行理財?可這些母親從沒有告訴過他,他也沒有問過母親存款的事。
  • 王曼妮的悲劇告訴你:有錢男人擇偶標準,比你想像中的還要現實
    導語: 王漫妮的悲劇告訴你:有錢男人擇偶標準,比你想像中的還要現實1《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可真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也是一個爭議很大的角色「拜金」、「虛榮」幾乎都成了她的代名詞。她和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女人一樣,希望在大上海能夠站穩腳跟,嚮往美好的物質生活,希望能找到一個滿意的愛人,而海王梁正賢正符合王漫妮各方面的要求。一次郵輪上的豔遇,王漫妮被梁正賢的金錢和甜言蜜語很快俘俘獲了,兩人開啟了一段戀情,可是梁正賢竟然是一個不婚主義者,正確的來說,王漫妮對梁正賢來說,戀愛可以,但是卻不是結婚的選擇對象。那麼王漫妮為什麼就不符合梁正賢的擇偶標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