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低頭,是一種修養
看一個人修養幾何,就看他是否願意「低頭」。
作家李敖常常在各種場合痛罵曾經的朋友余光中,甚至說他是「馬屁詩人」。
有人就去問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從不回應,這是為什麼?「
余光中沉吟片刻答:「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
你看,不僅不生氣,還能幽默對待。
民間有句非常貼切的諺語:「低頭是稻穗,昂頭是稗子。」
越成熟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穗子裡空空如也的稗子,才會顯得招搖,始終把頭抬得老高。
有時候稍微低一下頭,是一種寬容,是一種從容,是一種競爭的避讓,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留有一點存在的機會,才會有出頭的可能。
所以生活中,要學會笑著低下頭。因為爭吵裡並沒有真正的贏家,在浪費時間、消耗感情的同時,只會讓彼此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
對待有些人,笑著低下頭,沉默以對,才是最有修養的做法。
02
笑著低頭,是一種豁達
人走在路上,不可避免要撞上牆。因為,有時候,牆是活的。
公元前二百年,韓信撞上了一面牆。一位殺豬的堵住了韓信,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請鑽我的褲襠。
那時的韓信窮困潦倒,穿著麻布衣服,吃飯基本靠蹭,唯一能讓他挺起腰杆走路的就是他有把劍。
屠夫攔住他說:「我看你長得高高大大,又拿著把劍,挺得瑟啊。但我看你是個膽小鬼,有本事,你抽出劍,刺我,不敢的話,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
韓信默默地從屠夫胯下鑽了過去。
鑽到一半的時候,韓信抬頭看了看,他沒有看到屠夫的褲襠,卻看到了一片天。
當這個集市再聽到他的名字,他成了劉邦的將軍,西漢的齊王。
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困難,有時候不得不低頭,但區別在於你用怎樣的心態去對待它。
低下頭之後,是萎靡不振,還是奮發圖強,這就是強者和弱者之間的區別。
樂觀豁達的人總是很快就走出挫折,平復心境,並從中領悟到一些東西。而悲觀消極的人往往會深陷在挫折中,惶惶不可終日。
能夠做到笑著低下頭的人,都是足夠豁達的人。
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隨性而往,隨遇而安,一切隨緣,是最豁達而明智的人生態度。
俗話說:「懂得低頭才能出頭。」
懂得低頭,會看清自己腳下的路,懂得低頭,路邊的野花會是你的鼓勵,懂得低頭,才能忍辱負重,懂得低頭,低頭便見水中天,懂得低頭,也是人生中的風度和修養。
懂得低頭,也就懂得了不低頭,在金錢、命運、權貴、邪惡、困難、人格面前,我們是絕對不能屈服,絕對不能低頭,否則,自己將淪陷其中,成為終生的奴隸。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懂得適時低頭,我們的人生才會走的更順利、更長遠,我們的人生也就會多一份韌性、一份張力和一份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