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諸葛如煙
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嘴巴要說好話,心要存好心。言辭柔軟,悅可眾心。
阿屋博說過:所有的技能裡,性價比最高的就是閉嘴。閉口不說,這不僅是一種修養與教養,更是深深懂得語言力量重要性。
比起不知道說的話該不該說,說得好不好,閉嘴才是最好的表達方式。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口德與己。
懂得沉默的道理,做一個會「閉嘴」的人,不覺之中,就提升了自己的品質,也會讓自己換了一種更加高級的活法。
學會說話,是藝術;學會閉嘴,是本事。如果不懂得說什麼,那還不如閉嘴沉默了。修煉口德,就是為自己積累福氣。
人在得意時,學會閉嘴的道理,少惹一些是是非非。少說話,是一種修養,把握沉默的力量,才是人生最高的修行。
孔子說: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意思就是不該說話的時候說了,叫做急躁。越急躁的時候,越說話就更容易出錯。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比言語交談更重要的,是懂得閉嘴。
俗話說,人要臉,樹要皮,說話總是去傷別人的自尊,再好的關係,心裡都會有陰影。一個有教養的人,聊天應該是善意的,更懂得分寸,知道說出的話,要給對方留有餘地。
學會在該沉默的時候閉嘴,不懂得時候少說,不要妄加評論,你的沉默會比任何言語都更有說服力,都更能替你澄清事實,或者證明你自己。
說話,是一種本能,閉嘴,是一種修養,做人,懂得如何說話,因為言多必失,話多惹禍。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靠的就是言語溝通,會說話的人,人緣好,話裡有溫度,說的有感情,人際關係搞的好,人緣好。
老梁說:「有修養人尤其在眾人面前四種情況一定是閉嘴的:展示自我的時候要閉嘴;評價別人的時候要閉嘴;春風得意的時候要閉嘴;涉及隱私的時候一定要閉嘴!」
沉默不僅僅是對別人的尊重和修養,也是對自己的一份愛護,更標誌著一個人的成長。
君子之交淡如水,友情之間說話要有分寸,要懂得交淺言深,切莫口無遮攔。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隨意指責評價別人,因為未曾真正的經歷,就無法體會其中的一切。
人與人交流的時候,其實並不是越說得多越好。情商高手都是懂得適當閉嘴,這是人際關係高手溝通的主要秘訣。
做人,寧可沉默,也別貪話多,一不小心說錯話,兩兩相對就尷尬。學會沉默,是我們一輩子都要養成的教養。
一個人的命運好不好,從有沒有口德就能看出來。
口德好才能運勢好,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多些成就。口無遮攔,出言不慎,傷人傷己,福氣必定越來越少。
看清一個人,沒必要拆穿;看透一件事,沒必要說破,這樣才不會得罪別人。
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學說話,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學閉嘴。閉嘴並不是教人緘口不語,而是希望人們能深思熟慮,三思而後說。
《道德經》裡,給出了這樣一句話:「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閉嘴,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懂得閉嘴的人一定是靠譜的、值得信任的人。在我們不懂得用言語概括一切的時候,在合適的時候學會閉嘴,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人際交往中,一個人喋喋不休,說的話多了,容易自設陷阱,陷入困境之中。會說話,把話說好,卻是人際關係的命脈。
嘴有多賤,命就有多賤。嘴巴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這樣子就能留住福報。說到底,不管跟誰相處,你能恰到好處地學會閉嘴,才能贏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