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廿一
來源:雅雅讀書(ID:gh_eb63841dee09)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口直心快的人,他們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往往說話的人不經大腦,而聽話的人卻入了心,然後不同的理解,便有了嫌隙和矛盾。
正如一句俗話說:「心直口快不一定是好事,但是學會閉嘴一定不是壞事。」
畢竟,任何情況下,多觀察,再說話,準是沒錯的。
《奇葩說》黃執中說過:
「人生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問題都出在人際關係。
而人際關係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
我深以為然。
朋友思思是個天生的直腸子,說話從來都不懂得把把門,經常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為此她得罪過不少人,自己也深受其苦。
有一次,她參加公司的聚餐活動。
同事綿綿正與組長聊生活上的事情,倆人聊的正開心,這時,思思看見了,便直接跑過去說:
「綿綿我正找你呢,原來你在這拍領導馬屁啊,怪不得找你半天不見人影呢。」
話音剛落,只見綿綿臉色瞬變,氣氛也變得十分尷尬,幸好後來組長轉移了話題,才不至於讓綿綿下不來臺。
雖然綿綿也知道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但也擔心有心背後人會說閒話。
事後,綿綿還專門找她說了這件事情,可思思卻認為,這只不過是一句玩笑話而已,不必當真。
況且,平時她們也經常這樣開玩笑,便覺得沒什麼。
綿綿心裡也知道,思思就是這樣說話不分場合,沒輕沒重的人,便也不再多說什麼了。
可就是因為這件事,綿綿也漸漸疏遠了思思,畢竟,誰也不知道下一次,會從她的嘴裡說出更過分的話來。
海明威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一年學會說話,六十年學會閉嘴。」
其實,不會說話,並不是一件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明知道自己不會說話,還學不會閉嘴。
這樣的人,不僅容易得罪人,更會讓別人不敢接近你而遠離你。
住在我家樓上的翠姨今年
60
多歲,剛剛退休,人比較熱心,心腸也不壞。
可唯一讓人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嘴碎,可她卻認為自己這是直爽,有什麼說什麼,並以此為傲。
翠姨的對門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丈夫叫阿偉,妻子叫淡淡,兩人平時的關係不太好,總是吵架。
恰巧有一天,翠姨正帶著自己的孫子在外面玩的時候,無意間看見阿偉和一名年輕的女子進了一家咖啡廳,兩人有說有笑的。
看到這一幕,翠姨心裡便不高興了,認為這個阿偉平時經常和自己的妻子吵架,對自己的妻子脾氣那麼大,在外面竟然對這個女孩子脾氣這麼好。
她還領著孫子遠遠的盯著咖啡廳裡的阿偉和那個年輕的女子。
兩個人聊了大約半個小時之後,走出了咖啡廳,然後各自回去了,在分別之前,他們緊緊地擁抱了對方。
翠姨感覺自己快要被氣瘋了,覺得這個阿偉也太不像話了,竟然背著自己的妻子在外面亂搞。
第二天,李翠偷偷的來到對門家,她見阿偉不在家,便把自己昨天看到的事情都告訴了劉丹,讓單單好好管教一下自己的老公。
阿偉回到家之後,丹丹便因此事又和他大吵了一架,然後還和他離婚了。
不久之後,阿偉見到李翠時,無奈地對她說,「我和我表妹喝會咖啡,分別時擁抱了一下,丹丹竟然誤會了我們,
我們原來雖然經常吵架,不過,我萬萬沒有想到她會因為這件事情和我離婚啊」。
翠姨聽完之後愣住了,她萬萬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多嘴竟然造成了這樣嚴重的後果,只好對阿偉坦白事情的原委。
阿偉覺得生氣又無奈,不久之後,便搬離了這個是非之地。
很多鄰居聽聞這件事之後,也很自覺的疏遠了翠姨,生怕有一天自己也會重蹈阿偉的覆轍。
事實證明,對待他人切不可多語,特別是在自己不不知道事實真相的情況下。
做人,除了要張嘴說話,有時你還得學會恰當閉嘴。
禍從口出的道理誰都懂,只有真的學會了閉嘴,才會避免更多尷尬事情的發生。
在生活當中,大多數時候,我們說的越多,可能導致兩個人的距離越遠,矛盾也就越多;
在溝通當中,大多數人也總是急於表達自己,一吐為快,但是卻忽略對方的感受。
所以,做人要學會閉嘴,不說傷人的話,不議別人的事。
即是給別人一份尊重,同時還彰顯自己的素質,於人於己都沒有壞處!
廿一丨雅雅讀書(ID:gh_eb63841dee09)原創專欄作者。一個佛系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