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學會閉嘴

2020-07-15 墨上小築
做人,要學會閉嘴

作者 | 廿一

來源:雅雅讀書(ID:gh_eb63841dee09)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口直心快的人,他們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往往說話的人不經大腦,而聽話的人卻入了心,然後不同的理解,便有了嫌隙和矛盾。

正如一句俗話說:「心直口快不一定是好事,但是學會閉嘴一定不是壞事。」

畢竟,任何情況下,多觀察,再說話,準是沒錯的。

做人,要學會閉嘴

《奇葩說》黃執中說過:

「人生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問題都出在人際關係。

而人際關係的困擾,說到底,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

我深以為然。

朋友思思是個天生的直腸子,說話從來都不懂得把把門,經常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為此她得罪過不少人,自己也深受其苦。

有一次,她參加公司的聚餐活動。

同事綿綿正與組長聊生活上的事情,倆人聊的正開心,這時,思思看見了,便直接跑過去說:

「綿綿我正找你呢,原來你在這拍領導馬屁啊,怪不得找你半天不見人影呢。」

話音剛落,只見綿綿臉色瞬變,氣氛也變得十分尷尬,幸好後來組長轉移了話題,才不至於讓綿綿下不來臺。

雖然綿綿也知道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但也擔心有心背後人會說閒話。

事後,綿綿還專門找她說了這件事情,可思思卻認為,這只不過是一句玩笑話而已,不必當真。

況且,平時她們也經常這樣開玩笑,便覺得沒什麼。

綿綿心裡也知道,思思就是這樣說話不分場合,沒輕沒重的人,便也不再多說什麼了。

可就是因為這件事,綿綿也漸漸疏遠了思思,畢竟,誰也不知道下一次,會從她的嘴裡說出更過分的話來。

做人,要學會閉嘴

海明威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一年學會說話,六十年學會閉嘴。」

其實,不會說話,並不是一件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明知道自己不會說話,還學不會閉嘴。

這樣的人,不僅容易得罪人,更會讓別人不敢接近你而遠離你。

做人,要學會閉嘴

住在我家樓上的翠姨今年

60

多歲,剛剛退休,人比較熱心,心腸也不壞。

可唯一讓人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嘴碎,可她卻認為自己這是直爽,有什麼說什麼,並以此為傲。

翠姨的對門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丈夫叫阿偉,妻子叫淡淡,兩人平時的關係不太好,總是吵架。

恰巧有一天,翠姨正帶著自己的孫子在外面玩的時候,無意間看見阿偉和一名年輕的女子進了一家咖啡廳,兩人有說有笑的。

看到這一幕,翠姨心裡便不高興了,認為這個阿偉平時經常和自己的妻子吵架,對自己的妻子脾氣那麼大,在外面竟然對這個女孩子脾氣這麼好。

她還領著孫子遠遠的盯著咖啡廳裡的阿偉和那個年輕的女子。

兩個人聊了大約半個小時之後,走出了咖啡廳,然後各自回去了,在分別之前,他們緊緊地擁抱了對方。

翠姨感覺自己快要被氣瘋了,覺得這個阿偉也太不像話了,竟然背著自己的妻子在外面亂搞。

第二天,李翠偷偷的來到對門家,她見阿偉不在家,便把自己昨天看到的事情都告訴了劉丹,讓單單好好管教一下自己的老公。

阿偉回到家之後,丹丹便因此事又和他大吵了一架,然後還和他離婚了。

做人,要學會閉嘴

不久之後,阿偉見到李翠時,無奈地對她說,「我和我表妹喝會咖啡,分別時擁抱了一下,丹丹竟然誤會了我們,

我們原來雖然經常吵架,不過,我萬萬沒有想到她會因為這件事情和我離婚啊」。

翠姨聽完之後愣住了,她萬萬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多嘴竟然造成了這樣嚴重的後果,只好對阿偉坦白事情的原委。

阿偉覺得生氣又無奈,不久之後,便搬離了這個是非之地。

很多鄰居聽聞這件事之後,也很自覺的疏遠了翠姨,生怕有一天自己也會重蹈阿偉的覆轍。

事實證明,對待他人切不可多語,特別是在自己不不知道事實真相的情況下。

做人,除了要張嘴說話,有時你還得學會恰當閉嘴。

禍從口出的道理誰都懂,只有真的學會了閉嘴,才會避免更多尷尬事情的發生。

做人,要學會閉嘴

在生活當中,大多數時候,我們說的越多,可能導致兩個人的距離越遠,矛盾也就越多;

在溝通當中,大多數人也總是急於表達自己,一吐為快,但是卻忽略對方的感受。

所以,做人要學會閉嘴,不說傷人的話,不議別人的事。

即是給別人一份尊重,同時還彰顯自己的素質,於人於己都沒有壞處!

廿一丨雅雅讀書(ID:gh_eb63841dee09)原創專欄作者。一個佛系青年。

相關焦點

  • 做人,在這三種情況下,要學會「閉嘴」
    「我們用一年時間學會說話,卻用一輩子學會閉嘴」,講話是每個正常人最簡單的能力,往往我們說一句話,毫不費力,卻在很多時候因為一句簡單的話,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有人說:「學會閉嘴,是我們一生的修行」,能夠管住自己的嘴巴,看似簡單,實則是一個人最難的事。做人要懂得:在這三種情況下,話說多了,麻煩就來了。
  • 做人:學會閉嘴!命運的好壞,全在一張嘴上
    很多人都以為情商高是會說話,然而,情商高的另一個特性是:在適當的時候學會閉嘴。做人:學會閉嘴!我們要學會在不適合吶喊的時候,學會閉嘴。做人:學會閉嘴!做人:學會閉嘴!做人:學會閉嘴!命運的好壞,全在一張嘴上口德是一個人最高的修養,直接影響人的命運。不說傷人惡語,多說良言利生。惡語一旦說出就像是潑出去的水一樣,永遠收不回來,造成的傷害幾生幾世都還會在,難以彌補。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少說心塞話,多說心寬話。當人家傷心時,說些撫慰的話;當人家失意時,說些鼓勵的話;面對親朋好友,多說真誠的話;面對不認識的人,多說讚許的話。
  • 做人:閉嘴,閉嘴,閉嘴!看完,一生有益
    做人,不能多說話,而要會說話,不懂時,少說話,懂得時,說少話。做人,寧可無言,也別貪話多,一不小心說錯話,兩兩相對就尷尬。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倒不如糊塗一點,學會大智若愚,這樣才能過得舒心,活得安心。
  • 為什麼做人之前先閉嘴 ?閉嘴的力量你知道多少呢?
    學會說話,是藝術;學會閉嘴,是本事。如果不懂得說什麼,那還不如閉嘴沉默了。修煉口德,就是為自己積累福氣。人在得意時,學會閉嘴的道理,少惹一些是是非非。少說話,是一種修養,把握沉默的力量,才是人生最高的修行。學會說話,是藝術;學會閉嘴,是本事。如果不懂得說什麼,那還不如閉嘴沉默了。修煉口德,就是為自己積累福氣。人在得意時,學會閉嘴的道理,少惹一些是是非非。
  • 做人最高級的修養,是學會閉嘴
    一個人高情商的表現就是不要隨意評價他人,在一件事未知全貌的情況下,閉嘴有時是最明智的選擇。所謂:水深不語,人穩不言。適時的沉默,有時是一種風度,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說無意義的話,則是一種為人處事的修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處舒服是最重要的原則。
  • 學會「閉嘴」,才是做人最高的情商
    所以,不評判對方,學會「閉嘴」,才是做人最高的情商,也是對人最善意的理解和接納。這是一種同理心,也是一種做人處事的智慧。05一個人不會說話不要緊,但要學會「閉嘴」。懂得給對方留體面,也是給自己留臺階。所以,想要成為一個高情商的,討人喜歡的人,就要記住,不要輕易就用你的道德標準,為人處世的原則,去評判別人,指責別人。「子非魚,安知魚之苦?」
  • 走過半生,學會閉嘴
    ,卻要用六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走過半生,最睿智的也許就是:學會閉嘴。閉嘴有三個方面,請大家和小編一起來探討。走過半生,學會閉嘴,不要什麼話都想說,不要什麼事情都想知道,閉嘴,不但可以讓別人少了尷尬,也可以顯示出自己的修養。
  • 學會閉嘴,你就贏了(深度好文)
    學會說話,是藝術;學會閉嘴,是本事。如果不懂得說什麼,那還不如閉嘴沉默了。修煉口德,就是為自己積累福氣。人在得意時,學會閉嘴的道理,少惹一些是是非非。少說話,是一種修養,把握沉默的力量,才是人生最高的修行。
  • 言多必失,學會「閉嘴」是一種智慧
    海明威說過:「人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而選擇謹言慎行,適時閉嘴,將會讓你的生活,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啊,在別人說話的時候,就算再不認同,也不要去打斷,而是要學會閉嘴。只有如此,你才能夠贏得別人的好感和尊重。
  • 今天的我學會了閉嘴
    噓 活了三十年,步入社會也工作了七八年才學會了閉嘴。因為不會閉嘴,也給自己添了不少的麻煩和煩心事。但每次都自認為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自己並沒有壞心。但事情的結果往往都是相反的。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這樣?昨天看到一句話說:能用一個微笑替代的,就千萬不要說話。到現在對這句話也還是不敢苟同。學會閉嘴可能也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吧!先說下我是怎麼學會了閉嘴。其實我不是自己學會的閉嘴,是被生活教會了閉嘴。不管是對同事,朋友,甚至是家人,都需要做到適時的閉嘴。
  • 最高級的活法:學會閉嘴
    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懂得沉默,學會閉嘴。閉嘴,不是無能,不是懦弱,而是活得通透,很多事情看淡了。人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學會閉嘴,不和不值得的人計較,不計較那些無關緊要的事。學會閉嘴,而默默地深造自己,讓自己更強大,才是一個人最聰明的活法。
  • 學會「閉嘴」,一個人的境界就提升了
    紛紛擾擾的紅塵中,守住一份歲月靜好的生活,方才是許多人內心深處,真正期待的東西;習慣了安靜、學會了閉嘴,換一種新的活法,一個人的境界,就隨之提升了。人在得意時,學會閉嘴的道理,少惹一些是是非非。人在落魄的處境中,能夠懂得閉嘴的智慧,才能看清身邊的人,找準自己的方向,把握住逆襲的機會。
  • 不說的就不說,閉嘴時就閉嘴
    而現在當我也老了的時候,我才知道,少言是生活的一種通達,閉嘴是人生的一種成熟。它不是一種什麼病,而是人生經過漫漫歲月熬煎後旳一種明智理性而有時也帶點無奈的選擇。而真正的智者,都深知少言是修養,閉嘴是智慧。看破是一種能力,看破不說破,是一種更高的水平。有些事,心裡清楚就好,沒必要說破找煩惱,挑明惹不快。少言,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態度;閉嘴,不是無能,而是一種修行。不說,不是愚蠢,而是一種心胸。學會了沉默,讓心情舒緩,怡然自得;學會了看淡,讓得失隨緣,寧靜致遠。 人生本就是一場無聲的修行。
  • 學會「閉嘴」,是人生的大智慧
    這裡的「閉嘴」,不是貶義詞,而是指在不適合說話的時候,最好就保持沉默。因為「禍從口出」,不會說話而亂說話,很容易招惹禍端。人說話容易,想要閉嘴卻很難。如果能在這四個時候,學會閉嘴,才是真正的智者。如果有人想跟你討論,也要轉移話題,不要去傳播謠言和八卦。俗話說「流言止於智者」,對於聽來的流言在自己這裡終止,不再傳播,才是智慧的表現。這不僅是對被議論者的尊重,也可以避免造成更多的傷害和麻煩。
  • 真正厲害的人,都學會了閉嘴
    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懂得沉默,學會閉嘴。閉嘴,不是無能,不是懦弱,而是活得通透,很多事情看淡了。人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學會閉嘴,不和不值得的人計較,不計較那些無關緊要的事。其實,學會閉嘴,何嘗不是修煉自己的機會。當你和別人閒聊八卦的時候,浪費的就是你的時間與精力,耽誤的就是你的人生。學會閉嘴,不扎堆,而是應該安安靜靜的享受一個人的世界,享受孤獨。
  • 學會安靜,懂得閉嘴,你就贏了
    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什麼時候該閉嘴,懂得閉嘴了,那麼你在某種程度上就贏了。沉默,是一個人的格局!在這種重要場合裡說話不是關鍵,你來到這裡的首先目的就是去更了解自己所處的地方,去更了解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這個時候就更要學會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亂說話,因為一句話說出去就收不回來了,很可能釀成大錯,所以說這不是重點,看別人怎麼做才是重點。
  • 人生真相:人的成長 從學會閉嘴開始
    是的,當你學會適時閉嘴,就是距離成熟更近一步。很多時候並不是說得多,就是能夠讓別人理解的更清楚,或者是體現出自己比別人懂得更多。而適當的少說話,才是智慧的體現。因為言多必失,但話少時,每個字都擲地有聲。我們越長大越習慣去主動發聲,甚至忍不住向周圍人宣洩自己的情緒。但是當自己沒有控制好自己言語的尺度時,往往適得其反,甚至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 少言是修行,閉嘴是智慧
    俗話說:「心直口快不一定是好事,但是學會閉嘴一定不是壞事。」任何情況下,少說話,多觀察,準是沒錯的。做人,學說話需要一年,學閉嘴需要一生,有人吃虧在多言上,有人失敗在狂妄上。真正的智者,都是少言沉默的。他們看穿不揭穿,他們看破不說破,用沉默代替辯解,用無言消除麻煩。少言是一種境界,閉嘴是一種睿智,很多時候,與其和人爭論不休,惹來矛盾和衝突,還不如保持沉默,一笑而過。
  • 餘生學會閉嘴
    兩位優雅女士人設要崩了嗎?聽到這裡,心裡便不免後悔起來:多大點事?這麼不顧個人形象,大吵大鬧像什麼。這時理智告訴我,如果就這樣下去,不僅形象盡毀,同事也沒得做了,一個辦公室相處多尷尬呀……於是我首先停下來,不再接話,同事見我不說話了,也不吭聲了,我們倆都安靜了下來。那時特別安靜,似乎能聽到彼此的心跳。 不一會兒,有人打電話叫同事出去了。
  • 學會閉嘴,是一種了不起的情商
    並不是所有的支持和理解,都要說出聲,也並不是所有的安慰和體諒,都要講出口。有時,學會適時的止語,是為了不讓別人感到難堪。有時,學會及時的閉嘴,是為了避免讓別人感到尷尬。2不聲張是一種體諒有一句古話說:「人有短,切莫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