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學會「閉嘴」是一種智慧

2020-10-16 離雨微涼


生活中,總有這麼一些人,他們總是急脾氣,說話從不顧忌,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可是,言語能讓人心情愉悅,也能夠刺痛人心。

並不是所有的話都可以脫口而出,有些話並不適合說,只適合藏在心裡,一旦說了最終只會傷人傷己。

海明威說過:

「人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

言多必失,少言是修養,閉嘴積德福。

年歲漸長,你終會明白,很多矛盾和煩惱都是從多言中來。

而選擇謹言慎行,適時閉嘴,將會讓你的生活,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不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尊重

也許,我們會遇到很多這樣的人。

無論是工作會議還是日常交流,他們總是急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對別人的話語不耐煩。

常常是別人的話還沒有落,他們就急於插嘴,打斷別人的話語和思路。

不可否認,也許他們的觀點真的很好,他們的觀點真的很有高度,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就可以剝奪別人說話的權利。

當一個人,總是無視別人的存在,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能夠閉嘴傾聽,那麼我們會發現,他身邊的朋友會越來越少,畢竟,沒有誰會願意和一個不尊重別人的人交往。

當代著名作家余光中說過:

「善言,能贏得聽眾;善聽,才能贏得朋友。」

尊重別人說話的權利,不在別人發言的時候打斷別人的話語,是一個人的高級修養,更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希望得到尊重,都不希望被人輕視。

所以啊,在別人說話的時候,就算再不認同,也不要去打斷,而是要學會閉嘴。

只有如此,你才能夠贏得別人的好感和尊重。

不做無意義的爭執,是一種胸懷

常言道:「稻熟低穗,人熟低聲。」

不做無意義的爭執,不辯無謂的對錯,是一種胸懷和格局,更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欽佩。

網上看過這麼一個故事:

小張和小李,同時進入同一家企業實習,並且需要競爭唯一的轉正名額。

小張為了顯示自己比較厲害,所以總是諷刺挖苦小李。

後來有一次,小張更是過分,在公司門口當著很多同事的面對小李冷嘲熱諷,說他是名牌大學畢業,而不像有些人只是山溝溝出來的。

雖然說小張並沒有指名道姓,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說的小李。

而,對於這樣明顯的挑釁,小李卻充耳不聞只當對方是空氣。

事後,有人問小李,為何要這麼退讓?小李只是說了一句:「與其浪費時間在一些無意義的爭執上,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

正是因為小李的胸懷,讓他也得到了同事以及領導的認可,最終轉正留在了公司。

沒意義的爭論周旋,只會賠上好心情;不必要的辯解糾纏,只會搭上教養。

人生在世,總有讓我們心煩的人,總有一些讓我們不爽的事情。

一味的糾結於這些爛事,只會白白消耗心神。

而當你能夠在那些無意義的爭執上懂得讓一讓,你會發現,生活會給予你更多的美好和補償。

不戳破別人的難堪,是一種修養

做人,最重要的是善良。

而這種善良,不僅僅體現在樂善好施,樂於助人的行動上,還體現在為別人考慮的話語中。

看過這麼一個視頻:

一個年輕人和朋友一塊吃飯,朋友說:

「次次都是你請我吃飯,現在我可以掙錢了,這次換我請。」

年輕人雖然知道他生活過得很拮据,但是並沒有反駁。因為他不想辜負朋友的好意,更不想戳破,傷害朋友的自尊心。

不過中途,年輕人卻藉口上廁所出去了一趟,一共200塊的飯錢,付了150,然後囑咐了收銀員幾句。

就這樣,當兩個人飯後付錢的時候,收銀員只收了年輕人的朋友50.

說實話,看了這個視頻真的暖暖的。

年輕人,不僅僅照顧了朋友的自尊心,而且還體諒了朋友生活的不易,這才是真心待一個人的方式。

有句話說:

「看透,需要的是閱歷,不戳破,則需要一種難得的修養。」

生活中,看透別人的難堪,懂得閉嘴不戳人短,才是一個人一生的修為所在。

也只有,當你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不該說話的時候,選擇沉默閉嘴,那麼你才能夠讓自己收穫更多的情誼。

魯迅說: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適時的閉嘴,不是一種拘束,而是一種智慧。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生活中當你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懂得適時保持沉默,你會發現,你的朋友會越來越多,你的生活將會越來越順心。

END

相關焦點

  • 人生真相:人的成長 從學會閉嘴開始
    是的,當你學會適時閉嘴,就是距離成熟更近一步。很多時候並不是說得多,就是能夠讓別人理解的更清楚,或者是體現出自己比別人懂得更多。而適當的少說話,才是智慧的體現。因為言多必失,但話少時,每個字都擲地有聲。我們越長大越習慣去主動發聲,甚至忍不住向周圍人宣洩自己的情緒。但是當自己沒有控制好自己言語的尺度時,往往適得其反,甚至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 少言是修行,閉嘴是智慧
    俗話說:「心直口快不一定是好事,但是學會閉嘴一定不是壞事。」任何情況下,少說話,多觀察,準是沒錯的。做人,學說話需要一年,學閉嘴需要一生,有人吃虧在多言上,有人失敗在狂妄上。真正的智者,都是少言沉默的。他們看穿不揭穿,他們看破不說破,用沉默代替辯解,用無言消除麻煩。少言是一種境界,閉嘴是一種睿智,很多時候,與其和人爭論不休,惹來矛盾和衝突,還不如保持沉默,一笑而過。
  • 斷舍離: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就學會說話,卻用了好幾十年才學會閉嘴
    其實,話不在多,言多必失,在話語上我們也要學會斷舍離。就像國內學駕照的時候,遇到的很多教練,每次學車都是一種特別痛苦的經歷,被教練打擊的無地自容,言語的傷害力超級大。我們從現在開始做起,不管對自己的親人還是朋友,多用溫柔的語言去溝通,你會發現自己的整個世界都變得更加溫暖和明亮。
  • 適時閉嘴也是一種智慧
    這是雖然過去幾天了,但我想起來有需要汲取的經驗教訓:話一定不要亂說,禍從口出是有道理的,當自己說的話讓別人不爽,引起反感,爭議,爭吵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閉嘴,讓腦子管住嘴巴,這也是一種智慧。
  • 《女人越神秘,越有吸引力:學會閉嘴,真的不難》
    01:言多必失,失多必厭林語堂說:「事情有緩急,說話有輕重。有些人在日常交際中,對問題缺乏理智,不考慮後果,一時興起,說話也沒輕沒重,以致說了一些既傷害他人,也不利自己的話。」海明威說:「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學會閉嘴」。很多女孩總是會抱怨自己為什麼遇不到真命天子,遇到的人不是渣男,就是自己看不上的。其實大家都忽略了一件事,一個優質的男生,與相貌而言,他會更看重修養。如果只是徒有其表,那跟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什麼兩樣。從你的談吐裡,他就會明白你是否能夠帶出門,是否能融入他的圈子。
  • 學會閉嘴,是一種了不起的情商
    有時不言,是一種修養。有時,不語,是一種智慧。有時,保持沉默,更是一種慈悲。1不追問是一種尊重有兩位主持人,一直深受觀眾喜愛。有一次,楊瀾在採訪林毅夫時,問他是否達成了父親當年的期待,但林毅夫卻突然淚流滿面。
  • 學會閉嘴,你就贏了(深度好文)
    阿屋博說過:所有的技能裡,性價比最高的就是閉嘴。閉口不說,這不僅是一種修養與教養,更是深深懂得語言力量重要性。比起不知道說的話該不該說,說得好不好,閉嘴才是最好的表達方式。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口德與己。
  • 為什麼做人之前先閉嘴 ?閉嘴的力量你知道多少呢?
    學會說話,是藝術;學會閉嘴,是本事。如果不懂得說什麼,那還不如閉嘴沉默了。修煉口德,就是為自己積累福氣。人在得意時,學會閉嘴的道理,少惹一些是是非非。少說話,是一種修養,把握沉默的力量,才是人生最高的修行。學會說話,是藝術;學會閉嘴,是本事。如果不懂得說什麼,那還不如閉嘴沉默了。修煉口德,就是為自己積累福氣。人在得意時,學會閉嘴的道理,少惹一些是是非非。
  • 最高級的活法:學會閉嘴
    沉默,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智慧。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懂得沉默,學會閉嘴。閉嘴,不是無能,不是懦弱,而是活得通透,很多事情看淡了。人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學會閉嘴,不和不值得的人計較,不計較那些無關緊要的事。
  • 學會「閉嘴」,一個人的境界就提升了
    ——南懷瑾人生,有了豐富的閱歷,大家才會有一種頓悟的情懷。紛紛擾擾的紅塵中,守住一份歲月靜好的生活,方才是許多人內心深處,真正期待的東西;習慣了安靜、學會了閉嘴,換一種新的活法,一個人的境界,就隨之提升了。
  • 學會閉嘴,餘生做個「不動聲色」的聰明人
    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應該學會如何閉嘴。不要把自己的秘密毫無保留地告訴朋友,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你真正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也不要把別人的秘密隨便地說給別人聽,更不必對別人炫耀自己得意之事。所以與人交往時,學會閉嘴是為人處世的一種智慧。
  • 走過半生,學會閉嘴
    ,卻要用六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走過半生,最睿智的也許就是:學會閉嘴。閉嘴有三個方面,請大家和小編一起來探討。走過半生,學會閉嘴,不要什麼話都想說,不要什麼事情都想知道,閉嘴,不但可以讓別人少了尷尬,也可以顯示出自己的修養。
  • 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說
    學說話,只需一年,學閉嘴說話,是人的一種本能,而閉嘴,卻是一種修行。真正的聰明人,懂得如何說話做事,懂得保持沉默閉嘴02、怨話抱怨是一種慢性毒藥, 禍從口出,言多必失,
  • 真正厲害的人,都學會了閉嘴
    沉默,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智慧。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懂得沉默,學會閉嘴。閉嘴,不是無能,不是懦弱,而是活得通透,很多事情看淡了。人最高級的活法,就是學會閉嘴,不和不值得的人計較,不計較那些無關緊要的事。
  • 做人最高級的修養,是學會閉嘴
    一個人高情商的表現就是不要隨意評價他人,在一件事未知全貌的情況下,閉嘴有時是最明智的選擇。所謂:水深不語,人穩不言。適時的沉默,有時是一種風度,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說無意義的話,則是一種為人處事的修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處舒服是最重要的原則。
  • 學會「閉嘴」,是人生的大智慧
    這裡的「閉嘴」,不是貶義詞,而是指在不適合說話的時候,最好就保持沉默。因為「禍從口出」,不會說話而亂說話,很容易招惹禍端。人說話容易,想要閉嘴卻很難。如果能在這四個時候,學會閉嘴,才是真正的智者。俗話說「流言止於智者」,對於聽來的流言在自己這裡終止,不再傳播,才是智慧的表現。這不僅是對被議論者的尊重,也可以避免造成更多的傷害和麻煩。
  • 今天的我學會了閉嘴
    噓 活了三十年,步入社會也工作了七八年才學會了閉嘴。因為不會閉嘴,也給自己添了不少的麻煩和煩心事。但每次都自認為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自己並沒有壞心。但事情的結果往往都是相反的。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這樣?昨天看到一句話說:能用一個微笑替代的,就千萬不要說話。到現在對這句話也還是不敢苟同。學會閉嘴可能也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吧!先說下我是怎麼學會了閉嘴。其實我不是自己學會的閉嘴,是被生活教會了閉嘴。不管是對同事,朋友,甚至是家人,都需要做到適時的閉嘴。
  • 學會閉嘴是一個人善良本性的體現,也是一個人智慧才識的彰顯
    在夫妻相處之中,有些事情,沒必要處處針對,一對夫妻是否能夠走到最後,都是看平日中的相處,看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碰撞,沒有生活是沒有矛盾的,這需要我們用心去相處,學會理解和包容不如學會閉嘴,也是一種修養。在人生走走停停之中,或許你經歷了很多事情,看破了人心,看清了生活,才知道不為難別人是最起碼的尊重。有時候你看到別人做的事情,不順你的心意,也別不要去說別人,而是默默地看了看就好,不必說太多,尊重別人的做事方式,別人才會尊重自己。
  • 這四個時候,學會閉嘴,才是真正的智者
    文|夢倩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說:「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這裡的「閉嘴」,不是貶義詞,而是指在不適合說話的時候,最好就保持沉默。人說話容易,想要閉嘴卻很難。如果能在這四個時候,學會閉嘴,才是真正的智者。
  • 秋水: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說
    說話,是一種本能,閉嘴,是一種修養,做人,就要做個聰明人,懂得如何說話,做到適而可止,因為言多必失,話多惹禍。真正聰明的人,不會說這四種話!1、怨話抱怨是一種負面情緒,它能讓人褪去對生活的熱情,也能影響到人的心情。沒有人喜歡一個整天抱怨的人,與其把時間花在抱怨上面,不如想辦法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