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第七年,妻子雷女士過得很壓抑,更是撞了好幾次牆,丈夫黃先生同樣痛苦直言曾經想要自殺一了百了。兩人聲稱如果沒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他們之間也許早就分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恰恰是孩子問題導致了他們如此的壓抑,因為孩子婆媳失和,夫妻反目。
如今夫妻二人來到了調解現場,兩個人一上場就把矛盾的原因指向了對方。黃先生和雷女士結婚後,夫妻倆一直在外地謀生,三年前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雷女士說,今天的局面從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發生了那件事開始就埋下了伏筆。那麼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雷女士說兒子生下來沒幾天,婆婆就用繩子將孩子綁的跟木乃伊一樣,雷女士就不願意婆婆帶孩子,婆家人還打電話責怪自己。對此黃先生稱綁孩子是自己讓母親綁的,他看見孩子的手生下來的時候有點勾起來的,他就想按老辦法把孩子的手綁直。
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她絕不允許他人用粗暴的方式對待她視若珍寶的孩子,所以雷女士從此拒絕婆婆接觸孩子。但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婆婆離開後,孩子體弱多病,照顧她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考慮到一家人在外謀生不易,黃先生姐姐提議把孩子送回老家撫養,一想到孩子又要呆在婆婆的身邊,雷女士頓時就接受不了。對此黃先生解釋自己姐姐是一片好心,妻子總是認為家人會和她搶孩子,對自己姐姐很排斥。
孩子問題步步升級,雷女士和黃先生發生了劇烈的衝突。談到孩子談到這麼多年為了孩子去受到的委屈和誤解,雷女士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黃先生的家人要求把孩子留在老家,而雷女士堅決不肯,在這種情況下,雷女士強行把孩子帶回到身邊。然而孩子仍然經常生病,身體時好時壞,雷女士倍感壓力,幾個月後,在黃先生的強烈建議下,雷女士無奈的帶著孩子從外地回到老家,而她將再一次面臨和婆婆一起照顧生病的孩子。
雷女士和婆婆一起帶孩子矛盾不斷,當時天氣比較熱,孩子換了三次衣服,婆婆說不要給孩子洗澡,雷女士還是堅持給孩子洗澡。洗完澡孩子就出現咳嗽,婆婆就一直怪自己,在醫院當著眾人的面還在怪自己,雷女士就忍不住頂了一句:我的兒子想幫他洗就幫洗。這事又鬧的不可開交。黃先生認為妻子太過強勢了。
即使是全家人反對,雷女士依舊堅持要自己來照顧孩子,要給孩子全部的母愛。但丈夫黃先生始終和他的家人意見一致,這讓雷女士感覺到自己的這個大家庭被孤立。如果說和丈夫的家人發生矛盾,雷女士還可以選擇避重就輕,讓她鬱悶的是她和丈夫黃先生之間也經常發生爭吵,爭吵的焦點還是孩子。
雷女士說孩子生病晚上咳,丈夫沒有拿出父愛關心還在那裡罵道:咳咳咳,是不是想要我的命啊,說完就摔門走了。對此黃先生解釋說自己做木工的需要休息好,精神不好出意外兩個手就沒了,孩子一咳就是半個月,自己就沒有睡過好覺,讓妻子帶孩子去醫院她又不肯。
雙方各執一詞,黃先生說妻子聽不見別人的意見做事我行我素,這是她無法和家人溝通的主要原因。而雷女士覺得他內心的委屈無處可訴,在婆家她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每次發生矛盾,她都覺得自己勢單力薄,被全家人排擠在外。
黃先生說雷女士無法融入到大家庭中來,他覺得妻子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妻子的做法根本就沒有顧及到他的感受。他舉了一個例子,不久前丈母娘過六十大壽,他這個做女婿的竟然沒有受到邀請。
黃先生又說出自己對丈母娘有成見,當初結婚的時候彩禮是6萬8,回禮的時候丈母娘只回了4萬塊。當時自己的父親患有癌症,那個錢是救命錢,這個與之前全額返還的說法不一樣,黃先生對此耿耿於懷。
調解到這裡觀察員拿起了話筒,她認為雷女士應該換位思考,搶孩子們的說法只是一個偽命題。她直言雷女士其實是很幸福的,現在很多人不敢生二胎就是因為沒人帶孩子,而雷女士這邊姐姐婆婆都願意幫忙,雖然育兒的觀念有不同。但有話好好說,溝通需要技巧,繞過紛爭的表象,看懂對方的動機。雷女士首先要做好自己,同時要了解老年人的一些性格特點,儘可能的去尊重她。調整自己的狀態,凡事往好的方面去看,積極一些,這樣才有利於矛盾的緩解。而黃先生看問題要看全局,不要陷入到雙方對立的情緒中。
聽了觀察員老師的話,夫妻倆決定好好過下去,相互理解把以前的事都忘了。調解結束了黃先生和雷女士回家後,第一時間去看望了在老家的婆婆。一個星期之後,他們給編導打來電話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