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首條公益性婦女兒童心理諮詢熱線運行25年

2021-01-08 東方網

  原標題:運行25年的心理諮詢熱線見證了社會心理的四波浪潮都市裡的「樹洞」

圖片說明:2010年左右,50多歲的周美珍在接聽熱線電話。(資料照片)

  從1992年開始,周美珍像是坐在一個埋藏了很多人心事和秘密的樹洞前。

  童話故事裡,人們把不能說的秘密告訴了樹洞;現實生活中,這座城市也有「樹洞」,那是一條熱線電話。1992年,中國內地第一條公益性婦女兒童心理諮詢熱線——唯爾福婦女兒童心理諮詢熱線成立,這條熱線由上海市婦女幹部學校和相關企業聯合創辦。作為上海市婦女幹部學校教女性學的老師,周美珍被安排為熱線負責人,當時她對心理諮詢幾乎一無所知。

  25年過去了,生活方式和生活節奏急劇變化,這條小小的熱線也不例外。電話號碼變了又變,原來的冠名企業已經重組,但熱線依然奇蹟般地運行著。如今,周美珍仍是負責人,只是,再過2年她就要退休了。

  時間在這裡仿佛凝固,一切看起來沒有變,但其實一切都在變化中。

  保密原則是第一原則

  3月24日下午16時20分,距離這條熱線電話當天開始接聽的時間還有10分鐘,周美珍已端坐在電話機前,翻開記錄本。每周一、三、五下午16時30分到晚上21時,熱線準時開通,20多位心理諮詢師輪流坐班。

  周美珍面前這臺黑色電話機如此普通,沒有分線、沒有錄音裝置。唯一能讓人多看兩眼的是桌上一張粉色A4紙,寫著熱線諮詢師守則——保密原則,價值中立原則,不代替選擇原則,平等原則。

  「我們這裡不允許錄音,趕緊收起來。」看見記者掏出錄音筆,周美珍這樣提醒。

  今年58歲的她披著捲髮,戴著圓框眼鏡,看起來知性溫婉,但和她接觸過的人知道,她並不像看上去那麼「好說話」。

  接電話前,周美珍跟記者「約法三章」:嚴守保密原則,記者可以旁聽電話但不能錄音,更不能在稿件中透露來電者的詳細信息。

  「保密原則是第一原則。」周美珍認為,為了遵守這條原則,有些東西是可以被放棄的,比如錄音電話。「我們最開始有錄音電話,後來取消了,因為一旦遺失,就是洩露隱私,索性就靠筆記錄。而且對方一旦知道我們用錄音電話,就會戒備。」

  有的熱線會詢問來電者的年齡、職業等信息,以供學術研究之用。但周美珍從一開始就沒想讓諮詢師主動詢問來電者信息。她的這一堅持使得來電者擁有絕對的主動權,可以隨時掛斷電話中止聯繫,保證了來電者處於隱匿的安全狀態。但這也造成局限:由於數據不完善,熱線所反映的信息沒法系統研究,只能用於個案分析。

  下午16時40分,電話響起,來電者是個10歲孩子的母親。「我的孩子有多動症。」女人語速很快,聽起來頗為焦慮。來電者說她的孩子沒法好好上課,有時還有暴力傾向,心理諮詢過20次,但沒有明顯好轉。

  「多動症是因為孩子神經系統發育不全,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經過訓練是可以好轉的。」周美珍在聽完對方20多分鐘描述後,很快在電話中給出3條建議,一是可以給孩子坐3隻腳的凳子,鍛鍊注意力;二是學習溜冰,鍛鍊平衡能力;三是玩一個名為「幸運13」的遊戲,家長可以報一組沒有意義的數字,讓孩子回憶,直到他能回憶的數字達到13個。「先訓練一段時間,如果沒有好轉,你就要考慮,孩子是否真的是多動症。」周美珍補充說。

  「單從電話來看,孩子是否是多動症還存疑。」掛了電話,周美珍解釋,一般多動症的孩子沒有暴力傾向。

  那為什麼心理諮詢師判斷為多動症?「因為心理諮詢市場確實很亂。」周美珍長嘆一口氣,由於心理諮詢從業規範沒有統一標準,市面上心理諮詢師良莠不齊的情況長期存在。

  電話再次響起。「我有恐懼症。」這次的來電者也是女性,聲音很輕。她自述身在國外,自從動了一次手術後,就恐懼一切放射性物質。看起來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恐懼症案例,但周美珍卻開始關注她的婚姻生活。詢問情況後,周美珍認為來電者得的是廣泛性焦慮症,屬於焦慮症中的一種,和恐懼症不沾邊。「你焦慮的是婚姻,而非放射性物質。」周美珍的這一判斷讓對方陷入長時間沉默,最終對方答應會尋求家庭婚姻諮詢服務。

  「我就是要用犀利的話語讓對方感覺到震撼,不能再這樣過下去了。」周美珍承認她並不是言語溫柔的人本主義流派諮詢師,電話諮詢時間有限,要求「短平快」,必須在短時間內直指人內心最根本的東西。

  熱線猶如一面社會的鏡子

  「每次他打我時,我總是很害怕,不敢反抗。開始我還求饒,後來發現求饒沒有用,越打越厲害,我除了忍受沒有其他方法。」幾年前,一名30多歲婦女給熱線打電話求助,哽咽聲讓周美珍記憶猶新。

  來電者講述的是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件。她的丈夫把所有錢投入股市,一次股票狂跌,揮手給了妻子一巴掌。打完後丈夫立刻道歉,但之後,暴力頻率和程度不斷上升,妻子的傷痕從青紫塊發展到頭破血流、軟組織挫傷、骨折。當妻子下定決心離婚時,丈夫「拿起皮鞋底抽自己的臉,嘴裡不停地狂叫著:我不是人!我不是人!鼻血口血搞得滿臉都是,後來他又扔下鞋子,把頭往牆上撞」。每天生活在恐懼中的妻子幾乎要發瘋,只能求助熱線。

  婚姻家庭問題始終是來電者集中詢問的難題。2016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年諮詢婚姻家庭問題的電話量佔到熱線總量的36.8%,排第一位。

  然而,熱線剛開通時,婚姻問題還被認為是非常隱秘的問題,很少有人願意主動談起。直到2000年以後,諮詢婚姻問題的電話才開始逐漸增多。

  25年來,這條熱線每年諮詢量最大的問題一直在變化,據周美珍總結,大致可以分為4波浪潮。第一波浪潮是有關子女教育問題的家教潮。

  「25年前,人們來諮詢80%的問題都是家庭教育。」周美珍說,她第一次接到的電話就是詢問孩子教育問題。那時這條熱線更像是一條教育諮詢熱線,令家長最為頭疼的是孩子考試緊張、學習成績上不去、厭學、性情孤僻、行為習慣不良等問題。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家長依然習慣居高臨下,引起孩子強烈反抗,代際溝通十分困難。

  這些年的趨勢是,孩子的心理越來越複雜——考試緊張、說謊玩電腦、責怪父母代為選擇自己不愛的專業、8歲孩子電視機關上就哭……各種各樣的教育問題讓家長倍感焦慮。

  緊跟著第二波是下崗潮。1992年熱線開通之時,正是上海最艱難的產業結構調整期。當時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都不健全,被推上社會的下崗女工找不到歸屬感,生活艱辛。那時打心理熱線的婦女大部分不是由於心理問題,而是由於具體的生活困難,如果不解決這些困難,心理壓力就無法排除。為此,1994年熱線設立了幫困基金,專門幫助特困婦女。

  下崗潮後湧來的是外遇潮,這一浪潮勢頭強勁持久,據統計,每年關於外遇的諮詢都在15%左右。「從這條熱線看外遇現象,先是企業老闆,然後是知識分子,再後來是公務員。」周美珍說,最初來諮詢外遇的是鄉鎮企業老闆的妻子們,她們開始還用傳統方法找鄉鎮領導,結果很失望。有的女性甚至做好準備,打算與丈夫同歸於盡,通過熱線的心理諮詢才放棄了報復念頭。

  外遇潮持續著,抑鬱潮又湧來了。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諮詢比例上升得最快:2000年佔6.3%;2011年上升為21.3%;2016年,這一比例仍高達25.8%。周美珍說,求助最多的是抑鬱症患者和懷疑自己得抑鬱症者。有些求助者感到工作壓力太大,想逃避上班;有些婦女在懷孕生子過程中遭遇丈夫外遇,或婆媳矛盾衝突,出現嚴重的產後抑鬱症,有些婦女甚至產前就抑鬱了;有些更年期女性患抑鬱症,更年期丈夫來求助的也不少。

  在周美珍看來,這根熱線猶如一面鏡子。代際關係問題、婚姻家庭問題……這些一一出現在熱線中的問題背後,是女人們在焦慮著、苦悶著、憂傷著,無人可訴時,她們的煩惱只能尋找這樣一個「樹洞」傾訴。

  記錄本顯示,那位自認為患恐懼症的女性最近每隔幾天就會撥打熱線。而反覆諮詢的案例不僅僅是這一個:有位女性,自稱28歲,公司文員,每次撥打熱線都會編不同的故事,有時說自己子宮肌瘤,有時說自己腳踩兩隻船;有位自稱在日本養老院工作的女性也經常撥打熱線,她認為自己有抑鬱症,覺得生活沒意思。

  「樹洞」對她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一靠個人覺悟,二靠精神鼓勵」

  18時30分,周美珍下班,另一位心理諮詢師劉愛君接力上班。

  接過記錄本後,劉愛君收到了60元交通補貼;他還可以給樓下快餐店打電話,叫個十幾元的盒飯,這筆支出由熱線運行費用報銷。60元加一個盒飯,是這條熱線能給心理諮詢師的所有福利。

  沒有收入,還要倒貼時間,是什麼讓心理諮詢師們堅持?

  周美珍坦言,她是「真心喜歡」。在接手心理諮詢熱線後,她還考取研究生,系統學習了西方女權主義理論,並成為業界有名的心理諮詢師。上海市婦女幹部學校校長卞文也是熱線的心理諮詢師之一,她認為在接聽熱線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身能得到提升和成長。

  「我們這裡一靠個人覺悟,二靠精神鼓勵。」卞文開玩笑地總結熱線運行就靠這兩點。

  「要找一家靠譜的企業太不容易。」周美珍回憶,類似與企業合辦的熱線,上海市婦女幹部學校曾經還辦過3條,但這3條都只有一年壽命。有條熱線做了一年後,贊助企業覺得熱線並沒有起到提高銷售量的作用,不再投錢。還有一家企業贊助了條婦女再就業的熱線,但熱線運行一年,企業沒給過一分錢,導致那條熱線不得不草草收場。

  相比之下,周美珍負責的這條由企業贊助的心理熱線能避免關停命運,一大關鍵因素在於贊助企業熱心公益,一開始就提出不用熱線宣傳產品。不過,企業經營困難時也有過想法——企業老總說,他們都贊助了十幾年了,養個孩子都成年了,熱線應該能自負盈虧……在不斷磨合和長期堅持下,贊助企業和熱線運行方都對熱線產生深厚情感,非常珍惜這條熱線,即使之後贊助企業在重組過程中,這條熱線依然被保留。

  如今的熱線運行由於經費有限,無法擴大規模。周美珍說:「商業宣傳我們肯定用不起,做一次廣告就把我們一年費用用光了。」現在,她只能靠最傳統的人際傳播來宣傳,「我們出去上課時,在PPT 上寫上熱線電話號碼021-54892515」。

  很難有人能統計清楚,上海的心理諮詢熱線究竟有多少條。目前,心理諮詢熱線的運行主要分成兩種方式,一是由政府機關撥款,數量少但正規;二是一些心理諮詢工作室自行開通熱線,數量多,但有的甚至連一位有資質的心理諮詢師都沒有,只需要在網上設立微信公眾號就能吸引消費者,忽悠老百姓掏錢面詢。

  而在由企業贊助、專業機構運行的第三條道路上,成功案例鳳毛麟角。究其原因,周美珍認為是國內缺乏相關制度,歐美很多大企業的基金會願意贊助公益熱線,正是因為有完善的免稅政策。

  「在我心目中,一條好的心理諮詢熱線應該設有面詢室。」劉愛君說,電話裡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最好能面對面諮詢;此外,為了擴大影響力,熱線也應該邀請一些「大咖」來坐堂。

  但是,改變需要投入,在目前情況下,投入似乎是天方夜譚。

  談到熱線未來命運時,劉愛君認為只要企業繼續贊助,這條熱線就能維持下去。但當記者問:「等周美珍退休後,你還會來做嗎?」劉愛君猶豫了兩秒鐘,輕聲吐出一句:「那還真難說。」

相關焦點

  • 成都兒童心理諮詢師,成都兒童心理諮詢服務熱線電話
    核心提示:青少年心理諮詢是專門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熱線電話028-85224567  青少年心理諮詢往往結合生理、心理、社會三大因素來分析導致青少年心理障礙的原因,主要工作為激發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消除厭學逃學和學習障礙、協調同學關係和親子關係、中高考心理減壓、學生職業規劃、高考志願填報輔導、青春期性心理教育、不良品行糾正與健全、性格塑造、青少年神經症治療(兒童自閉症、兒童多動症、兒童抽動症、兒童抑鬱症性神經症、口吃、考試焦慮症、社交恐懼症、網絡成癮
  • 奇才心理熱線-免費心理諮詢熱線是您想要的嗎?
    我們奇才心理熱線自開通之日到現在已經服務了無數的有心理諮詢需要的來電者!通過熱線的陪伴,他們在心理層面有了很大的成長!不少人打來電話表達對我們熱線工作人員的無私奉獻的感謝!但學是請大家明白,奇才心理熱線只是一通為大家提供公益性心理傾訴服務的熱線電話!
  • 安徽公布疫情防控心理諮詢熱線電話
    安徽公布疫情防控心理諮詢熱線電話 2020-01-30 13: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4小時,365天,11年,10萬個諮詢電話——心理援助熱線:撫慰心靈的...
    這裡是心理諮詢熱線,有什麼可以幫您?」  這部電話是四川最早的公益心理援助熱線。過去的11年,它沒休息過一天,超過10萬人向它傾吐自己的秘密、傾訴心靈的彷徨與傷痛。由於電話多在夜深人靜時響起,有人稱它是撫慰心靈的「深夜食堂」。  它救過一些人的命,改變過很多人的命運。近日,記者探訪這部熱線電話,揭秘它背後的故事。
  • 龍崗構建三級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內附最全心理諮詢熱線電話
    2016年至今,累計開展各類心理服務項目38個,資助金額達368萬元,服務54177人次,共1235人次志願者參與服務。志願者服務。龍崗區現有心理服務龍崗區現有心理服務實體龍崗區圍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積極探索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已有多個部門設立了熱線並提供心理諮詢等服務。1、區衛健局開通針對轄區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應急值班熱線:0755-28924061。
  • 淄博市公布熱線電話 提供心理諮詢
    中國山東網1月30日訊 為進一步做好我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時疏導不良情緒及心理恐慌,促進全市人民群眾心理健康,1月29日,淄博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發布《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染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工作的通知》。
  • 男子辦青少年性心理諮詢熱線 企業邀其代言計生用品
    男子辦青少年性心理諮詢熱線 企業邀其代言計生用品   從一個人到一個團隊,從一部家用電話到一個公益品牌,9年時間裡,李曈和他的「一童熱線」幾經輾轉,在青少年性心理諮詢這條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回望,9年探索充滿波折  2004年10月,同學的一次愛情衝動釀下了苦果,接到同學電話的李曈體會到他的艱難與尷尬,也讓自己深受觸動。
  • 4個熱線電話公布!600多名心理諮詢專家線上服務海外僑胞
    北京商報訊(記者陶鳳 劉瀚琳)3月29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喬志宏介紹,當前北京市推出了若干措施,助力海外僑胞渡過疫期難關。當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國內名校的專業團隊,開設了4條專線,60個接線席位、600多名心理諮詢專家,義務為海外僑胞提供防護知識、紓解心理壓力。
  • 心理諮詢熱線 撫慰空巢老人
    N林莉 本報訊 焦慮恐懼、敏感多疑、忐忑不安……人老了,身體機能差,子女又不在身邊,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因缺乏關愛而患上了心理疾病,不僅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也不利於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為更好地幫助老年人排除心理障礙,積極樂觀地面對晚年生活,海都公眾968111於上周二正式開通了老年人免費心理諮詢熱線,幫老年朋友疏通各種心理問題。
  • 河北省科協開通防疫心理諮詢熱線
    河北新聞網訊 近期,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不少人感到恐慌和焦慮,為幫助群眾緩解情緒、做好心理防護,河北省科協特邀心理諮詢師協會多位有豐富經驗的專業心理諮詢師和醫生,提供免費疫情防控心理陪護熱線諮詢服務。
  • 熱烈祝賀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兒童教育發展委員會在京成立
    2020年12月31日,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通過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組織的視頻會議發布了「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兒童教育發展委員會」在京正式成立的消息。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參事任玉嶺,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專業委員會主任高洪波,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原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監事長楊春茂,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離退休幹部局原黨委書記鄭會軍,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副主任、東北師範大學兒童發展中心主任、東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張向葵等通過網絡平臺和書法等形式紛紛表示祝賀。
  • 婚姻家庭心理諮詢師考試去哪報名?
    而在我國內地,大部分婚姻家庭諮詢與救助的工作不得不由各級婦聯、工會、共青團組織以及計生委等非專業機構和其他社會工作者來承擔;部分律師事務所負責離婚官司的律師、一些職業心理諮詢師也在開展婚姻家庭方面的諮詢業務。這些人員加在一起已經有上百萬人。其中,在已經獲得心理諮詢師資格的4萬人中,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做婚姻家庭諮詢工作。
  • 【不負韶華·綻放芳華】2019年婦女工作精彩回顧
    ◆◆幹部素質不斷提升◆◆ 深入基層一線,紮實組織開展全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婦聯幹部培訓班,重點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婦聯業務知識、《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家庭糾紛調解技巧、女性心理健康與調試等內容進行了學習培訓。
  • 2020年中國婦女的十個「維權故事」,有感動、有溫度、有淚水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婦女報 ,作者中國婦女報 中國婦女報全國唯一女性主流大報。女人的知己,男人的朋友。2020,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但對我國婦女權益保障而言,卻是確定的進步之年。
  • 黃陂區婦聯「心語」熱線繼續為您服務!
    蘭蘭,聽說黃陂區婦聯的「心語」熱線能夠為咱們提供心理諮詢服務,要不你跟專家老師聊一聊,說不定能舒緩下心情呢?早在去年1月份,黃陂區婦聯就聯合武漢愛的教育諮詢中心,開通了「心語」家事調解和心理輔導服務熱線,為全區廣大婦女群眾提供心理援助和網絡輔導服務,受到廣泛關注和歡迎。
  • 《心理援助熱線技術指南(試行)》發布, 疾病預防控制局:科學落實...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2021年1月8日心理援助熱線技術指南(試行)心理援助熱線(以下簡稱熱線)具有及時性、匿名性、自控性、經濟性、方便性等優勢,能夠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隨時為公眾提供幫助。熱線作為一種行之有效且相對方便實用的方式,已成為向公眾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諮詢和心理危機幹預的重要途徑,在處理心理應激和預防心理行為問題上發揮著積極作用。為規範熱線建設,推動熱線發展,特制定本技術指南。
  • 石川佳純同門師姐開網絡諮詢熱線 教球指導人生甚至包括戀愛諮詢
    據日媒最新報導,即將28歲的日本女乒前國手森園美咲昨日公開宣布,因為新冠疫情人們被迫宅在家裡,大家情緒都不好受,她決定效仿一些藝人、名人,開設網絡熱線沙龍。在線沙龍使用LINE的視頻通話,基本上一對一,指導內容可以包括教怎麼打桌球、指導人生,甚至包括戀愛諮詢。
  • 2020年婚姻諮詢師報考條件及報考時間公布
    婚姻家庭諮詢師的就業方向包括:(1)各級婦聯、工會、民政、計生、教育部門的婚戀諮詢中心,婦女維權機構等;(2)婚姻家庭諮詢中心,婚姻律師事務所,婚姻調查取證單位,婚姻介紹所,婚慶服務機構等;(3)家庭教育諮詢機構,兒童輔導培訓機構,青少年活動中心等;(4)社區服務中心
  • 「雙非」兒童遇尷尬 內地戶籍難轉港籍變「雞肋」
    「很多『雙非』家庭不了解香港的情況,在香港上學需要提前2年排隊,香港學校都是優先考慮父母戶籍是否是香港,是否在香港有固定住所,這都是潛規則,不懂行規當然很難排上學位了!」從內地嫁到香港的龔女士說,因為自己不是香港戶口,每次給孩子上學報名都不敢出示自己的證件,而是拿老公的身份證去報名,以獲得優先排位。
  • 心理援助熱線技術指南...
    《指南》要求,熱線機構要規範業務資料的採集、記錄和保存,制定熱線電話登記、處理記錄及評估表格,保存期限至少3年。熱線機構要定期對熱線諮詢員開展培訓和督導,提升熱線諮詢員的服務能力,規範熱線諮詢員的服務流程,推動熱線專業化、標準化建設。誰來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