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港孩的尷尬……
能獲得香港戶籍拿到一張全球免籤的護照曾是不少內地人的夢想,近年來內地孕婦曾掀起一股赴港產子的熱潮,然而「雙非」家庭的種種遭遇讓香港戶籍變成「雞肋」。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曾千方百計赴港產子的媽媽現在希望讓孩子放棄香港戶籍,重新做回內地人,然而,想重新拿到內地戶籍也絕非一件易事。目前,深圳的跨境學童共有近1.8萬名,每年還在以20%的速度遞增。
「雙非」港孩
5歲娃娃還上不了幼兒園
家住深圳福田區長城盛世家園的小女孩甜甜今年已經5歲了,可是她還在和院子裡兩三歲的孩子一起玩耍,因為沒有幼兒園可上。甜甜奶奶告訴記者:「甜甜是香港戶口,但爸媽都是深圳戶口都在深圳工作,香港那邊沒有學位,排不上!眼看就要上小學了,我們也很著急,這麼大還上不了幼兒園。」
甜甜的媽媽李女士說到這件事就非常後悔:「早知道上學這麼麻煩,就不該花10萬元千辛萬苦擠到香港去生孩子。」她說,當初讓孩子獲得香港身份,就是為了獲得良好的教育環境,而且在香港讀書都是免費的,福利和教育條件都很好,卻沒想到因為跨境學童太多了,靠近深圳的上水、新界等北區非常擁擠,學位嚴重不足,如果到其他地方就非常遠,孩子需要輾轉數小時奔波,自己也沒空去接送,很不放心,如果想在深圳上學,就只能選擇民辦學校或學費高昂的國際學校。
「很多『雙非』家庭不了解香港的情況,在香港上學需要提前2年排隊,香港學校都是優先考慮父母戶籍是否是香港,是否在香港有固定住所,這都是潛規則,不懂行規當然很難排上學位了!」從內地嫁到香港的龔女士說,因為自己不是香港戶口,每次給孩子上學報名都不敢出示自己的證件,而是拿老公的身份證去報名,以獲得優先排位。
「雙非」母親
發愁孩子教育 希望放棄港籍
家住南山的孟女士最近也非常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不該讓孩兒子成為香港寶寶,現在想讓孩子放棄香港戶籍都難了!孟女士老公開公司,常年在外出差,由於家境優裕,她就在家做起了全職太太,承擔起撫養兩個兒子的重擔。4歲的大兒子馬上要上幼兒園中班,2歲的小兒子明年也該上幼兒園了。由於是「雙非」港孩,大兒子就成了跨境兒童,在香港天水圍一間幼兒園讀書,她每天6時就要起床送孩子跨境上學,晚上再在關口接孩子回家。
一年時間的往返奔波讓她身心俱疲,最讓她受打擊的是去開孩子的家長會。「我不懂廣東話,英語更是不懂,開家長會我都是一頭霧水,什麼都聽不懂,不知道該怎麼辦?」對香港文化不了解,讓她遇到很大的困惑和難題。孩子除了上學,放學和周末都是在深圳度過,很難真正融入到香港文化中。自己更是語言不通,去香港問個路都難。
她也打聽過搬到香港居住讓孩子就近入學,但是香港房價高得離譜,中心地段的房價居然高達近10萬元一平方米,花上300萬元也只能買個蝸居。租房更是感覺不划算,在天水圍租個最差的40~5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都要1萬元以上,而且要跟老公長期分開,也不是好辦法。
據記者了解,香港具有優質小學學位優勢的幼兒園費用也很高昂,港島一所較好的幼兒園需要每年10萬港幣的學費。而且香港的最好教育多在國際學校,這些學校大多拒收「雙非」港孩,除非買校債。由於沒有深圳戶籍,孩子不能進深圳的優質公辦學校,即使擠破頭進去,還要交高額的贊助費,同樣面臨優質教育資源緊缺的問題。
思前想後,孟女士決定讓孩子放棄香港戶籍,最近她到處打聽如何轉成深圳戶口。「越來越多的人和我一樣,想放棄香港戶籍轉回內地,但聽說非常麻煩,不知怎麼辦?」曾經引以為榮的香港戶籍,對於孟女士這樣的「雙非」媽媽現在成了「雞肋」。
解析
香港內地戶籍政策不同 難互轉
失去港籍要先移民國外 再移民
能否把戶籍從香港轉入內地呢?昨日,記者諮詢了深圳市公安局人口管理處的一位工作人員,她對記者表示:「來諮詢放棄香港身份轉入深圳戶籍的人挺多的,但是按照現在的政策還不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中規定,一個自然人只能在一個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由於香港允許居民擁有雙重戶籍,當港人申請內地戶籍獲批准後,香港特區政府部門一般不會註銷其港戶籍。
記者了解到,唯一能夠失去香港永居身份的辦法,就是先移民到菲律賓、肯亞等國家,然後向香港特區政府申報國籍變更,成為異國公民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申請「移民」內地。
風險
教育難催生「雙非」家庭困惑
造假內地身份埋下未來難題
記者了解到,像孟女士這樣想法的人並非少數,在江西、湖北、上海、浙江、廣東各地的「雙非」家庭都有這樣的困惑,相比深圳,他們還沒有毗鄰香港的優勢,做「跨境兒童」都難,既沒有享受到香港的教育便利,也受到了本地入學的重重壁壘,尷尬的身份讓他們進退兩難。
在網上可以看到不少家長交流這個問題,並將「跨境學童」的成長比喻為「深度套牢」,並呼籲打算赴港生子的家長「三思而行」。而香港入境處今年3月份也曾表示,接到過不少求助希望從香港戶口轉為內地戶口。
據了解,有家長鋌而走險,託各種關係改年齡,改名字,找醫院開證明,獲得一個非香港出生的「出生證」造一個虛假的內地身份。
然而,這樣的「隱形孩子」,是否要永遠放棄香港的身份呢?如果希望啟動自己的香港身份申請留學的話,又如何填補空白的履歷呢?甚至有一位家長提出「問題」背後的假想:現存「雙非」兒童近20萬人,假如一半的父母都為其辦理這樣的「第二套身份」,2020年人口普查時內地豈不會因此多出十萬並不存在的「虛擬人口」?
實施「零雙非」後
香港出生人數減少
今年開始,香港實行嚴格的「零雙非」政策,所有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均不接受非本地孕婦的分娩預約,赴港產子的大門徹底向內地雙非家庭關閉。受該政策影響,香港出生人數由2011年中至2012年年中9.32萬人,減至2012年年中至2013年年中7.44萬人,減去死亡人數後,去年年中至今年年中自然增長為3.3萬人,較去年同期5.01萬人減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