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2020-11-05 老郭說

80後的我們,已經站在30歲的圈子裡多年,告別了曾經的青春,迎來了中年的頹廢。

俗話說,人到四十天過午,到了四十歲,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我們都已經步入到了人生的中年階段。

曾經,那群似乎永遠不會長大的80後,也已經到了不惑之年,仿佛昨天還在不斷地向父母索取的我們,在一夜之間倏然長大,成為了社會上各個崗位中的中堅力量。

80後在新中國歷史上地位特殊,他們是新中國第五代人;他們出生時剛好好趕上改革開放,又碰巧趕上計劃生育,更加碰巧他們成長的每一步都見證了國家的方方面面的變化。他們是有見識的看客,卻是沒有資本的創業者。

就正如白巖松曾在青年交流會上說:「80後的父母沒有積累那麼多的財富,導致80後既要有物質方面的追求,又要承擔精神方面的追求,非常的擰巴,掙扎和辛苦。」他打內心便是非常同情80後的。白巖松的這番話刺痛了80後,「安慰『了80後,也將他們的「秘密」暴露於大庭廣眾之下。

身材走型了,頭髮變少了,皺紋增多了,心態老成了。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80後的我們,有家了,有娃了,有責任了;不能再像從前那樣,無憂無慮的玩耍,隨心所欲的做事;學會了謹言慎行,學會了隱藏心事。

小時候,80後大多渴望成長,因為成長對於他們來說,總是能夠收穫更多的東西,比如說,到了十八歲,就可以合理的談戀愛,上網吧……然而,真正到了不惑之年,我們才懂得,原來成長的代價,不是獲取,而是失去。

人到四十,曾經最難釋懷的三個人已經與我們緣盡了,放下他們,好好生活吧!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80後的我們,無論如何感慨萬千,都回不去以往。

80後的父母大多是50後,他們經歷了很多事情,也經歷了很多的變動,公社化運動,大Y進,十年動蕩等。當人經歷的多了,就會想要安定下來,不想去折騰,也不想著去掙一番事業,只想顧著眼前這一畝三分地,過過安穩日子。

儘管當時正是改革開放的浪潮,一浪比一浪高,只要敢去闖,終歸是有一番成就的。可中國大部分80後的父母並沒有加入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去創業,在商海中沉浮,等他們反應過來時,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一大半。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生活的壓力,讓我們負重前行;社會的變化,讓我們力不從心;家庭的瑣事,讓我們身心疲憊。

人到四十,有一種遺憾,叫做失去了曾令我們魂牽夢縈的情人。

有人說,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之一是愛而不得,然而,身為80後,曾經即使愛而不得,但卻也不會感覺到痛苦。

因為80後的心中,總是充滿希望,他們覺得即使我們此時無緣,今後我也總是有機會努力使你愛上我。

就像《大話西遊》裡面朱茵的臺詞:總有一天,我的意中人會腳踏七彩祥雲回來娶我……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80後的我們,上有老人贍養,下有小孩照顧;看著父母漸漸老去,小孩哇哇待脯,看著巨大的經濟開銷,不得不再去拼搏,不得不再去節約;再苦再累,也不輕易表露,再難再疼,也需要隱忍。

有人說,有一種友誼,就像是埋在沙塵裡的金子,雖然歷經滄桑,但是卻永不褪色。

將時光拉回過去,我們每個人都不會懷疑這句話,80後之間的友誼,是哪種買一袋冰水兩個人喝,或者是買一根頭繩,兩個人用的無私感情,我們曾認為,只要彼此志趣相投,就能成為一輩子的好友。

然而,多年後,人到中年的我們,再回首這段友誼,卻發現,我們和曾經至交的好友,已經失聯多年了。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80後的我們,在這個尷尬的年齡,說老還早,說小已老。沒有了少年時的活力,卻有著少年時的拼勁。沒有老年的悠閒,卻有著老年的心態。

最大的80後是16歲剛讀高一,這個政策的提出,對那些80後來說,可以說是毀滅性打擊,這相當於是掐滅了他們萌芽了十幾年的希望。

1998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中國遭遇了大洪水這是繼1931年和1954年兩次洪水後,20世紀發生的又一次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之一;1998年中國實施了房改,從此不再有福利房的存在,也就是工作分房成為過去式,而那時的80後剛好高考。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究竟是中年人還是老年人?說中年人吧,比中年人有一份童心;說老年人吧,卻比老年人多一些精神。

可是事實上和他們競爭的除了同齡人還有90後,80後「驚喜地」發現90後並不是溫室裡的花朵,而是在大海上經受過狂風暴雨洗禮的海燕。工作能力不輸80後;奇思妙想,天馬行空,腦洞大開這對於90後而言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而對80後來說這是一件很「叛逆」的事。

也許成長時代的限制讓80後在面對時代巨變,有點力不從心,想要去追求白巖松所說的物質和精神,卻發現這實在是太辛苦了。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小時候最高興的是莫過於去鄰村「趕廟會」三三五成群,步行半個多小時,媽媽鄰家嬸嬸們,前面走著,小夥伴們在後面歡快的跑著,嬉戲著,可還是攆不上大人們的腳步。

也就是說,一個家庭,六個人卻只有兩個人在賺錢。況且現在的生活水平遠遠高於以前,以前是只要能吃飽飯就行,而現在不只是要求在物質上的滿足,更要求在精神上的滿足。而這兩個滿足都需要錢來為它們「保駕護航」。

而這不得不,得付出代價,可能總是在選擇題的面前搖擺不定,這也就讓80後成為了白巖鬆口中同情的對象。國家在13年開放二胎政策,本以為主力軍會是80後或者是90後卻萬萬沒有想到主力軍是70後和60後。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聽見老師「敲的」下課鈴聲,飛快的竄出一刻也不想多待的教室,有的在還不是水泥地的操場上追逐嬉戲打鬧,有的三五結隊的跳皮筋

這讓他們對錢的渴望,比任何一代人都熱烈。當無法滿足物質需求時,談精神需求無異於耍流氓。對於80後來說,月亮和六便士想兼得無異於是辛苦且掙扎的,80後中最小的也已快到不惑之年。

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貸車貸,生活的重擔壓在他們的身上,沒有人能為他們提供幫助,只有他們自己。

對於90後而言,80後所面對的困境,他們似乎只是路過,90後的背後有著他們父母在改革開放時期所積累的原始資本,有著改革開放時期思想成果的指導。這背後是一代人的無奈,也是一代人的努力。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80後的我們,已經不再年輕。有家要養,有活要幹,青春已不能再來,年齡已無法逆轉,只能坦然接受,埋頭前行。

有人在仰望夜空中的月亮,月光灑在他們的身上,而有的人卻彎著腰在地上尋找著六便士時不時的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

看似處處是機遇的時代,往往機會越多,選擇性越小,明明是一個肆意的年紀,少年輕狂的年紀,行動力極強的的年紀卻因為沒有資本,擔驚受怕這不敢去做,那不敢去做,只能看著生活中的苟且,在心裡想著自己的遠方。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經歷了坎坷波折,看透了人情冷暖,相信了人間的真情,明白了事情的因果。

80後的前輩是70後,後輩是90後,80後夾在中間,進退不得。70後可以說是改革開放時期的弄潮兒、掌舵手,90後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的的受益者。

而80後卻是見證者,看60後和70後是怎樣在改革開放時期大展身手,看90後如何利用年來改革開放的成果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而80後似乎沒給70後和90後留下什麼印象。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80後的我們,帶著青春的激情,懷著曾經的理想,艱難的生活著,努力的打拼著,埋頭的奮鬥著,拼命的追求著。

80後是內心充滿希望的一代人,在他們眼中,即使現實再過窘迫,他們也始終相信明天會非常的美好。

年少時,我們玩音樂,夢想成為歌星;繪畫,希望能成為藝術家,總之,我們從未懷疑過未來,也不曾想過失敗。

然而,人到四十之後,我們才發現,成功遠非我們想像之中那樣簡單,有時候即使你努力,沒有機遇,那麼你也無法獲得成功。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炎熱的夏天,「冰棒」是小夥伴們最喜愛的食物,一毛錢的冰棒對小夥伴來說也是極奢侈的,趁父母午睡的時間,偷偷的跑到自家雞窩,拿上兩個雞蛋,小心翼翼的放在口袋,出門叫上小夥伴,拿著剛下的還熱乎乎的雞蛋,換上幾塊冰棒,躲在村莊的角落裡,享受他們「心驚膽戰」的美食,別是一番滋味!

80後沒有90後的資本,卻有著90後所沒有的孤單和寂寞

疲憊的80後,依然堅強;無奈的80後,依然努力;辛苦的80後,從未畏懼;奔四的80後,心態從容!

90後的身後站著他們的父母,時時刻刻都在等著為他們提供各種各樣的幫助。而80後是孤獨的,他們的身後空無一物,沒有父母的幫助,也沒有國家優惠政策。

80後是中國成立以來最為特殊的一代,出生於改革開放年代,卻只能做見證者;滿懷希望,卻總是破滅;放下了夢想,將它藏在心中,但又時時刻刻會想起它,讓自己都變得有點擰巴。每個時代都有它的好與壞。只是不巧,時代給80後開了一個玩笑

相關焦點

  • 揭秘:80後與90後分手的新方式
    80後90後有了新的分手規則。   「我們分手了。」  「誰提出來的?」  「沒人提,兩個星期沒聯繫了。」80後90後早就有了新的分手規則,不一定要有「確鑿」的證據才算分手。給對方打電話有去無回、兩個星期沒有任何聯絡、對方已經搬家,這種人間蒸發似的分手方式已經斯通見慣。  好一點的,通過博客或者微博留句言,或者通過一條簡訊宣告分手,當然只是通知對方,沒有解釋,更不會有你來我往的交談。這種分手方式的變化大可以反映出80後和90後對待感情的態度。
  • 「80後」和「90後」,述說那些關於年輕的事情
    說80後是「垮掉」的一代,但現實不可否認的是,今天的80後已成為整個社會的中流砥柱。對90後的評價比80後更慘,直接說90後是「廢掉」的一代。其實,無論是80後也好,90後也好,大家的評價只是考慮問題時站的角度不一樣。給予上述評價的,更準確的說不應該是一個年代,而是一個年齡段。之所以這個群體會被冠以「不靠譜」的頭銜,其實只是因為年輕。也包括很快就會進入職場的00後,也會被人們冠以這樣的評價,甚至更慘的評價。
  • 大多數90後寧願娶80後,也不願意娶95後,原因其實很簡單
    即使事實不是如此,人們並不看好80後這一代。而現如今,80後已經成為支撐國家的棟梁。漸漸的,90後也將登上歷史的舞臺,成為國家的支柱。目前社會的普遍狀況是大多90後都已經開始工作。比起女生來講,90後的男生面臨更多的挑戰。如果想要結婚,他們並背負著高額的房貸、車貸以及彩禮,面對更加殘酷的現實,90後的男生只能更加勤奮。
  • 奔湧吧,90後
    尷尬的「80後」,只有極少數優秀分子,才剛剛登上歷史的舞臺,絕大部分「80後」想反權威,反領導,反傳統,想顛覆,但真的沒有底氣,沒有勇氣,沒有實力。基於上述三點,我們80後,這一代,只能選擇加班加點,只能拼,即使內心不想那樣,但也得裝樣子,裝孫子,裝婊子!
  • 80、90後獨生子女一代已經開始「負重」!
    如果換做其他人在聽到父母患重病的時候,肯定會大哭一場,但玲玲卻沒有,因為她知道,照顧父親所有的事情只能靠她自己,她沒有時間崩潰,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她都特別清晰。然而,即使是這樣,部分獨生子女也都曾表示過:如果不考慮養育孩子的成本和所需要付出的心血,他們還是願意再生一個孩子的。現在很多80、90後獨生子女所面臨的危機也大概就是:自己還沒有足夠強大,父母卻即將老了。
  • 走親戚斷送在年輕人手上:80後偶爾走,90後不願走,00後根本不走
    對於這張關於人情世故的問卷,不同世代的人有著不盡相同的態度。如果說&34;於80後而言,還由於童年與少年時期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有著一些&34;&34;殘存的溫暖記憶,而願意偶爾走動,那麼當今這個世界上最年輕的一批年輕人,傳說中的Z世代——90後、95後們則有著完全鮮明的抗拒態度,他們是不願意走動的。
  • 80後,一個讓白巖松無比同情的一代人
    工作能力不輸80後;奇思妙想,天馬行空,腦洞大開這對於90後而言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而對80後來說這是一件很「叛逆」的事。也許成長時代的限制讓80後在面對時代巨變,有點力不從心,想要去追求白巖松所說的物質和精神,卻發現這實在是太辛苦了。
  • 80、90後離婚率創新高,到底是什麼原因
    據數據調查,第一批90後已經進入了離婚潮,80、90後起訴離婚率已經遠超60%,遠遠高於其他年齡段人群,我總結了這些原因。可能你們都沒有錯,兩個家庭的生活方式、處事理念的不同,導致你們總是吵架。經濟原因婚姻中除了愛以外還有很多事,當他們的愛情碰上現實,在生活的壓力下,開始後悔當初自己輕易步入婚姻。本來彼此都是自由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自己賺的錢一個人花,不用擔心將來,不用考慮孩子的學費、補課費,不用考慮房貸車貸。
  • 90後被催婚、70後要養老……都比不過深圳80後的焦慮
    ……春節不敢/不想回家的理由有很多種最後都可以被簡單總結為:沒錢、焦慮、沒錢的焦慮同樣是焦慮70後、80後、90後各代人有各代人的焦慮深圳70後/80後/90後的焦慮70後,工作穩定等退休生活無憂,閒得回憶崢嶸歲月了能讓他焦慮的,只有
  • 兩億多90後單身:三十而已的90後也渴望著愛情
    就算如此90後也沒有逃脫輿論&34;的關懷,還會時不時被做反面教材。生活也沒有絲毫放過90後,開啟相親大軍模式,做起了當初做討厭的那種人。絕大多數90後並不是不願意談戀愛,而是被無情的現實與生活所打敗。據珍愛網的《90後單身人群白皮書》顯示,90後的平均收入達8000元。但真的有那麼高嗎?大家都知道平均值是怎麼來的,大多數的人應該還是在為工資低而苦惱吧。
  • 現在的80後90後誰更難?
    公司新來一90後同事,也許是都是北方人吧,每天一起去吃麵,所以沒幾天就熟了,我倆就聊起了各自生活狀態,都很苦逼吧!感覺沒有詩和遠方,只有努力活著。並跟我說他好幾個大學同學都不準備結婚了,因為上班賺的那點錢,都是剛夠自己生活,哪夠養家,結婚,和買房呢?他呢,下了班做個兼職跑跑順風車。我呢下了班,跑跑腿,都是兼職賺個百八十的吧,我只想說,都不容易,慢慢來吧!其實他經歷的,我也經歷了,我也是從那一步過來的,我完全能理解他。我也是因為沒房,遲遲結不了婚吧!
  • 80,90後,該奮鬥還是享受
    時光飛逝,轉眼已經到了2020,那些80,90後是否輕鬆那,已經到了三十而立,四十而惑的年紀,大多數的80,90後還在苦力的生活著。 李軒是89年的,現在都31了。大概是今天有點煩心是吧往床上一趟微微的閉上了眼睛 老公要不咱把孩子放到家裡吧我出去找點工作,你自己在外面一年下來除去家裡的花銷咱們根本生不到多少錢,現在爸媽的年紀大了家裡需要錢的地方多著呢,老婆在旁邊說到,可是你出去工作,把兒子放到家裡咱爸媽照看可以但是兒子太小了,咱媽又腰痛我怕照看不了啊,關鍵是兒子太小了,有個小病,還要你照看的好一點再過兩年大了點咱們再一起出去工作吧李軒說到,老婆聽了後眼睛微紅的反駁道
  • 離婚大潮席捲80後,逼近90後,餘影響00後,現代人怎麼了
    導讀:離婚大潮席捲80後,逼近90後,餘影響00後,現代人怎麼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離婚大潮席捲80後,逼近90後,餘影響00後,現代人怎麼了!
  • 90後女孩和00後女孩的區別
    現在很多潮流感覺都是00後在引領,94的阿姨感覺被時代所拋棄實話我覺得我bai對du00後了解甚少。因為本身我zhi是90年,就算最大的00後跟我之間也差了有10歲。我的陪生活和經歷中和00後的接觸實在不多。但是,我也可以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僅供參考。
  • 親戚越來越不受80後和90後待見,這根本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
    可是,到了80後和90後這裡,不管是相互之間,還是80後和90後跟父輩、祖輩之間,都不那麼融洽了。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80後和90後更注重個人生活和個人隱私,不太願意,把大把的時間,用在維繫親戚關係上,而且,各自天南海北,沒有交集,一年到頭,恐怕連個電話也沒有一個,這種親戚關係,其實是名存實亡,就像網絡用語常說的:就是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了。
  • 未來10年後,90後會成為最慘一代
    但是,任何一個時期的人群都有著其幸運和悲劇的一面,未來二十年,90後可能成為最慘的一代。目前還在考研的人口當中大部分都90後,因此他們必定首當其衝,更多人的美夢會化為泡影。從學歷方面來講,之所以說90後很慘,是因為大專、本科學歷已經變得不太值錢,學歷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工資上的直觀優勢,因此很多人鼓吹「讀書無用論」。而對於80後、70後來講,由於當時社會經濟還不是很發達,因此學歷高的人去哪都是「香餑餑」,學歷的提升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收益。
  • 「80、90後壓力大」衝上熱搜,換個角度看?
    看上去,這代人所要面對的困難還真不少。轉眼間,他們已經不再年輕,尤其是80後,一隻腳已經邁入了「中年人」的行列。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上有老下有小,自身的工作繁忙不說,還要應付贍養老人、撫養孩子等一系列麻煩事。心累,就是80後90後最深刻的感受。
  • 90後是幸運兒還是倒黴蛋?
    有人說90後是幸運的,生活在社會的紅利期社會和諧富有,基本上想要做什麼都可以,想學習想創業想玩誰也攔不住,靈魂是自由的思想是開放的。 也有人說90後是垮掉得一代,不思進取、眼高手低,拖後腿的一代。首先90後生活在和平年代國家安定富有他是幸運的無可否認,但我感覺90後所處的這個年代是尷尬的。
  • 80後鬧離婚,90後不結婚,年輕人身上的四座婚姻大山,你知道嗎?
    80後剛結了婚又開始鬧離婚,90後直接拒絕結婚。有人說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責任感、沒有家庭意識,所以才會結了婚之後鬧離婚和不願意結婚。事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從根本上來說不管是60後70後還是80後90後都是一樣的,都年輕過也都在慢慢變老,後者在慢慢趕上前者。不是80後90後沒有責任感、沒有家庭意識,而是生活和成長的年代不一樣、面對婚姻時需要承擔的壓力不一樣,80後90後的身上壓著四座婚姻大山。
  • 關於90後的戀愛觀
    作為90後的年輕人,愛情觀,價值觀都和80後,70後發生巨大的變化,又和00後不一樣。今天就來說一下90後的現實愛情,理解不到之處,非誠勿擾。隨著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那麼物質基礎也在提高,生活成本也顯著提高。而90後就帶著一腔熱血闖入了這個社會,又被一錘打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