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朋友圈設置「僅三天看見」?

2021-02-27 學信網資訊

來源:一隻會飛的懶豬(ID:lazypig1111)

作者:影子

沒有一個人是活在朋友圈裡的,但總有人想通過朋友圈去了解另一個人。

最近新認識了一個朋友,是個比我小不了多少的姑娘,彼此都挺聊得來的,就互加了微信。

某天,那個姑娘突然跑來問我:「你的朋友圈怎麼也三天可見呀?這樣我就不能更好地了解你了。」

「三天可見?」

我尋摸了好一會兒,終於反應過來了,我的朋友圈還真是三天可見。

「我就在你面前呀,你想了解我直接問我不就可以啦。」我半打趣半認真地跟她說著。

顯然,她對我的答案不是很滿意,耷拉著個臉就走了。

想來,朋友圈設置「僅三天可見」也不過是一周以前的事情。

當時是因為什麼而關閉朋友圈已經忘記了。不過後來記著打開的時候,又突然一想好像也沒有什麼必要。

朋友圈雖然是展示給微信好友看的,不過微信裡也並沒有幾個好友呀。有時候反倒覺得,自己某些發洩出來的或者負能量的消息挺影響別人的,於是設置成「僅三天可見」讓自己清淨,也讓別人清淨。

我身邊也有很多把朋友圈設置為「僅三天可見」的人。

我問他們為什麼的時候,有的要麼答不出來,有的要麼說是跟風,其中有一個朋友的回答讓我記憶深刻。

三天可見呀,剛好是一個被遺忘或消化的期限。你想想看,有時候你發一條很『喪』的朋友圈,你希望被別人一直記住嗎?不希望吧。那『三天』剛好足夠讓別人忘記,也足夠讓自己將不好的情緒消化掉。」

後來仔細回味他這段話時,覺得微信這個功能還挺有意思的。

「僅三天可見」就像是一個把自己和過去清零的過程,所有好的壞的都用三天時間分隔開來,在這三天裡可以允許自己瘋狂或頹廢,但三天一過,就必須讓自己回歸平靜。

三天就像一個關卡,過了這道關卡,你就要準備收拾自己,然後選擇重新出發。這道關卡或許不能成為你的庇護所,但它是你的一個自我暗示。朋友圈為別人設置的訪問期限,其實也是為自己設置的。

沒有什麼奢華的過去值得標榜,也沒有什麼痛苦的經歷,值得讓自己一直萎靡。歡樂或難過的時光,都會過去的。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希望把自己最好的狀態展示給別人的,畢竟現實生活已經很難很難了,是需要某一個地方來「幻想」或安頓的,或許它不那麼真實,但卻是當下的一種寄託。

而把朋友圈設置為「僅三天可見」就是一個剛剛好的行為,它不會讓你一直沉醉在一種虛幻的狀態中,它也不會讓你一直沉湎在過去的創傷裡。

這個設置就像一個提醒,提醒你: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的確我們很多人都只是在朋友圈裡過得很好,但是它並不妨礙我們在現實生活裡,也努力去追逐一種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

後來我的朋友圈為什麼沒有再設置成開放狀態?

原因是,我覺得自己的朋友圈太雜了。

寫文字的緣故,我會時不時分享自己寫的東西,之前參加一個「100天英語閱讀打卡」活動,朋友圈裡也大多是閱讀連結。

因為太懶,懶得去一一刪除,所以就選擇一鍵關閉了。

我想有些人,朋友圈設置「僅三天可見」並不是為了去遮掩什麼,也不是為了逃避某人,可能是和我一樣,只是太懶了。

太懶去清理,又太懶去維繫,於是就想到這樣一個省事的方法。

朋友圈只是一個載體,有時候它更像是一個秀場,有的人秀華麗,有的人秀悽慘,還有的人什麼都不秀。

可又有什麼關係呢,朋友圈華麗也好,冷清也罷,它並不會去影響你將要和某個人成為朋友或戀人,不是嗎?

不要企圖用朋友圈去了解一個人,不要試著用朋友圈去猜測一個人的過去,更不要自作聰明地想通過朋友圈去了解某個人的性格等等。

不要覺得別人朋友圈「三天可見」就是有什麼秘密,更不要認為封閉朋友圈是一種有心機的表現,那只是別人選擇對外的一種方式而已。

我始終覺得朋友圈「三天可見」也好,僅開放半年也罷,它都是一種自己認為舒服的狀態,封閉也好,自我保護也罷,瞄準的都是自己,而不是針對任何人。

朋友圈是經過太多的粉飾,你所看見的光鮮或頹敗都只是短暫甚至不真實的。

一個僅僅通過朋友圈就去一覽無餘地概括別人的人,是無法感觸到那份真心的。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去了解某個人,直接問她就好,別隔著屏幕去揣測對方可能是一個怎樣的人,那樣多沒趣呀。對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人設置「朋友圈僅三天可見」
    很久之前認識的一個朋友,於是加了微信,我加好友後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對方的朋友圈,但是打開後看到的是空白的頁面以及那道橫線和朋友僅顯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幾個字,二是心裡難免有一些低落,也想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了解朋友,可是那一道線就像一堵牆把你熱情拒之門外,他們說我太過嬌情,只是一個設置而已,又不是針對誰?我看到很多人都這樣設置,所以我詢問他們的原因,有人說覺得過去的朋友圈太幼稚。
  • 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這天,忽然心血來潮,去翻一個好久沒聯繫哥們兒的朋友圈,卻發現他的朋友圈一片空白,一行字擋住了所有:---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怎麼了?把我拉黑了嗎?不至於啊!雖然久沒聯繫,但不可能存在拉黑或刪除吧!於是打電話給他,他解釋說:跟前任分手後,太多朋友圈來不及刪,又不想被別人看見,只好先關閉。我:那你現在刪完了嗎?
  • 那些只展示三天朋友圈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但是看見這個題目,你也挺想點開來看一下,不是嗎?或許你的朋友圈三天可見,你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設置成那個樣子,那就聽我來瞎扯一下吧。如果有道理,看完幫我點個讚!我首先都會通過這個人的朋友圈去了解他。雖然朋友圈不能反映一個人的大部分生活狀況。但還是能從中獲得一些信息。可是有些人加我,朋友圈僅三日可見。這還怎麼去了解?而且我發現,身邊越來越多人的朋友圈,現在都成了三日可見。於是我就會想:「他為什麼設置成僅三天可見了呢?」
  • 提醒所有人:朋友圈千萬不要設置三天可見
    提醒所有人:朋友圈千萬不要設置三天可見你的朋友圈可見範圍是怎樣的?是毫無設置的任何人可見,還是僅選擇了部分人參觀,更或者是只允許自己可見?研究顯示,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僅三天可見。這其實是個很矛盾的舉動,人們發朋友圈時,肯定思量再三認為這些是值得分享出來的事件,所以選擇發布朋友圈,可為何三天後就不讓他人看到你曾經的美好了呢?很多人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的理由很簡單。有人認為,現如今的資訊時代太過危險,我們隨時都冒著自己的信息遭受洩露的風險,所以,三天可見,也是出自一種保護自己的心態。
  • 為什麼會有高達63.9%受訪者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
    微信朋友圈推出可設置僅「三天可見」之初,曾被廣泛吐槽。因為設置之後,將會阻斷掉那群真正在乎關心你的人,對你的問候。「三天可見」的人越來越多。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將朋友圈設置成僅現在的人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人在發朋友圈時有意無意的就會洩露自己的位置、行蹤、交際等隱私信息,處於自我保護的目的,不少人將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
  • 朋友圈千萬不要設置三天可見
    【 一 】、你的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嗎?為什麼設置三天可見呢?跟風?看到大家都設置了三天可見,就也設置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慢慢變淡?開始陌生和懷疑,然後就三天可見了。忌諱隱私?不想將自己完全暴露,又不想刪,所以乾脆設置三天可見。
  • 朋友圈千萬不要設置三天可見!!
    ,很多朋友都會設置三天可見,青年君想多了解下他們近況都沒辦法。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是被屏蔽才是最扎心嗎?其實,你仔細想想,被屏蔽是什麼一種情況?大多數選擇屏蔽你的人,你和他之間的感情,都是早已生疏的了。你不會去問他,為什麼屏蔽我?也不會去跟他說些什麼,大多數人看到被屏蔽的時候,早已沒有什麼感覺了,最多只會讓你難堪,僅此而已。
  • 為什麼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的人,大多混得比較好?
    改完沒幾天,有好久沒聯繫的朋友,突然發消息問他,為什麼要把朋友圈設置成僅三天可見?說看不了老李的朋友圈,不常聯繫的朋友怎麼知道他近段過得好不好。老李一想也是,於是,為了能讓默默關心他的人了解自己近況很好,老李又改回了設置。
  • 微信朋友圈為什麼設置三天可見
    人,總會做出一些別人難以理解的事情。比如說,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一旦你使用了這個功能,就一定會有人來問你:「朋友圈為什麼要設置三天可見?」01.記得在一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引起了巨大的爭議。至少有幾千萬人看過那篇文章,我在裡面表達了一個觀點:「朋友圈千萬不要設置三天可見」。
  • 恭喜那些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
    是啊,好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不願意發朋友圈了,隨便點開一個好友的頭像,都顯示著僅三天可見,或者只剩下一條冰冷的橫線。 一開始,我覺得這種做法挺冷漠的,因為一下子就將想要了解你的人拒之門外了,但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就越來越能夠理解這種行為了。
  • 恭喜那些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
    是啊,好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不願意發朋友圈了。隨便點開一個好友的頭像,都顯示著僅三天可見,或者只剩下一條冰冷的橫線。 一開始,我覺得這種做法挺冷漠的,因為一下子就將想要了解你的人拒之門外了。但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就越來越能夠理解這種行為了。
  • 那些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
    現在好像越來越多的人都不願意發朋友圈了,經常點開一個好友的頭像,顯示著僅三天可見,或者只剩下一條橫線。 一開始,我覺得這種做法挺冷漠的,因為一下子就將想要了解你的人拒之門外,但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就越來越能夠理解這種行為了。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調查報告: 據說有一億人將朋友圈設置為了僅三天可見,還有上億人喜歡刪除朋友圈裡的過期照片。
  • 一億人朋友圈三天可見:別讓一條線,傷害在乎你的人
    近來,越來越多的人啟用了朋友圈「三天可見」功能。 微信有關部門在2019年稱,「朋友圈三天可見」功能使用數已經破億。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6名受訪者進行調查,超六成受訪者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
  • 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的人,一般有4個性格特徵,願你是第二種
    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朋友圈設置了「僅三天可見」的功能,很多時候你點開對方的朋友圈,什麼也看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朋友圈好像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無形之中也將人與人的距離越推越遠。設置「僅三天可見」有很多動機,是好是壞,關鍵還是看你怎麼對待。朋友圈設置「僅三天可見」的人,一般有四個性格特徵,希望你是第二種。
  • 「對方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燕子變成了人群外圍最不起眼的一個。我對她而言,也是如此吧。這種默契就是——留言越來越少,回復越來越慢,連點讚都變得小心翼翼,終於有一天,在寂靜許久之後,你發現他空間設置了屏蔽,於是你莫名失落,卻又長舒了一口氣。
  • 「我的朋友圈,設置了僅你一個人可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一個喜歡的或者正在暗戀的人面前,無奈沒有足夠的勇氣向對方表達愛意時,我們常常會經歷這樣一個過渡期,先是發朋友圈,而這條朋友圈設置了僅某人可見,這個某人恰恰就是你喜歡的那個人。
  • 僅展示三天朋友圈:表達在於讓你分辨出誰才是願意理解你的那個人
    朋友圈僅展示三天。發朋友圈只是想要抒發自己一時的自我。我是個很喜愛與人分享的人,一天之中如果遇到什麼事,就想跟朋友說。「是的哦,我今天就是經歷了這樣的事情,搞笑吧。」什麼時候朋友圈變成了故人的炫耀場所。「不高大上,我不敢發,不漂亮,不敢發。」
  • 朋友圈僅展示三天的男人,都是渣男?
    朋友圈僅展示三天的不一定是渣男,但那種經常發朋友圈的,你卻要格外注意。朋友圈裡不愛秀恩愛的人,動態僅展示三天的人,可能真的是懶,在意自己的隱私,不想讓別人知道所有的不堪往事。又或許只是單純的不想發,不想那些被迫發出來的另一半被人看見,不愛了不一定是死罪,但在朋友圈裡裝單身的人,只有一個動機,希望那些對自己有意思的人,可以盡情打擾。
  • 為什麼有影響力的人,朋友圈從來不會僅三天可見
    打開微信,隨便點開一個人的朋友圈,你就有可能看到看到「僅三天可見」。2019年的微信年度報告中,使用微信的用戶已經有7億人,但是卻有超過1億的人選擇了朋友圈三天可見的功能。點開小A的朋友圈,空空蕩蕩的屏幕上是「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而點開小B的朋友圈,好傢夥,他的朋友圈可謂是個人成長履歷的圖文版。翻完小B的朋友圈後,朋友對他的印象很難不深刻。
  • 你的朋友圈設置過僅對一人可見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朋友圈發表一些文案和圖片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或者感受,那麼你的朋友圈是否設置過僅對一人可見呢?最終喜歡敗給了合適以前經常會通過微信步數來判斷你今天幹了什麼,會觀察你是Wi-Fi在線還是數據網絡在線來判斷你是否在家,發個朋友圈也會是僅你一人可見。